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9-05-02 09:51:18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尿的形成和排出》,我的说课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情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五方面 :

一、说教材

(一)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包括“尿液的形成”和“尿液的排出”两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肾的结构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是如何排出而安排的。本节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又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示意图和FLASH动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节的重点:概述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2.本节的难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二、说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学习教材。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立体的,直观的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教师的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将学生将感性的认识引导到了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了学 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生物课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资料并提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独立的分析资料并解决问题还有一定难度,需要相互讨论或老师提示才能完成。

(二)学习方法指导:

1、观察模型、图片和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教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内在联系,总结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原理。

4、学会用表格来对比总结。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利用泌尿系统的模型图,复习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位置以及结构。

(二)新课讲授

1、情景导入,激发热情 通过医学快报、分析尿液化验单,你知道这病人得了什么病?哪个部位发生病变?想知道吗?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活动一:利用课件展示肾小体的结构,完成讨论题:

(1)形成尿液的器官在哪里?

(2)肾小球的实质是什么“球”?我们可以把肾小球比喻成什么?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滤过?

(3)尿的形成过程包括那两个连续的过程?

学生展示、归纳

活动二:尿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顺利学习,我设计了如下方案:

第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比较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完成讨论题:

(1)比较尿液和血浆中的成分,说出排尿是排出了哪些物质?

(2)比较血浆与肾小囊液中成分含量的差异,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3)比较尿液和肾小囊液中成分的差异,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展示

探究合作、深入展开

第二步:利用FLASH制作的肾小球过滤的过程动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语言描述肾小球过滤的过程。,

第三步:出示课件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完成讨论题:

(1)重吸收的成分有哪些?

(2)尿液与原尿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四步:利用FLASH动画展示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请同学用自己语言描述尿液形成过程,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进一步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识,这是突出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一。

第五步:小结,黑板板书:

尿液形成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终尿)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 。

活动三:尿液的排出

第一步:设问:有的同学有弊尿的习惯,这样好不好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教师设问:

1人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也就是说,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而为什么排尿又是间歇的?

2排尿有什么样的意义?

第三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结合泌尿系统模型图,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活动四:

课堂小结

1.尿液的形成

2.尿液的排出

活动五:拓展探索

介绍血液透析、血尿、蛋白尿。

3.课堂练习与检测

我精心编拟了难度适宜、题量适中的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的内容。

4.教学设计中体现的课改新理念

(1)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主动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2)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本节内容图片资料丰富,再结合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地观察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交流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尿液形成过程”教学设计,教师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巧设问题,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内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双泉学校 刘 颖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说课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