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氏古今

发布时间:2016-04-09 16:36:07

1、窦氏传说

①、窦氏发迹

《窦氏族谱》记载:到第十世窦元清、元灝迁徙涝沟,涝沟始有窦氏家族。窦氏繁衍至今十五世,约四百多年历史,分布在郯城县西南的涝沟。

记载:窦氏“初至之时,无一瓦之覆,一陇之植,力田躬稼,潜隐弗彰”,“逮我高王,考以勤俭起家……”窦家为人忠诚老实,尽管家贫,但从不偷拿人家一草一木,邭家让窦家小孩给他帮工,先在场上打杂,后到内宅使唤,最后又做了书童,深得邭家财主的喜爱。

有一年春末,青黄不接,邭家放梁,救济贫民,最后剩下一点尾子,赏给窦家小孩,传说小孩在装运粮食的过程中得一“仓龙”(即看到一条虫子)。从此,窦家的日子就一天天富裕起来,后来邭家遭到官司,房产地业全部卖给了窦家,窦家便成了这一带富有的首户。

②、后裔搬迁

《窦氏族谱》在窦元清名下注记:“析居无分宅,与弟同徙涝沟”,但群众中却这样传说这他们迁徙涝沟的原因:一年,窦家的家生子,周光棍不知什么原因被窦家打死了,后来人民传说,“窦家打死周光棍——钱铺道”就是这个原因。这样,窦家的钱花得差不多了,窦元清与窦元灏恐后被牵连,就迁到涝沟居住。

③、“千顷碑传说”

窦氏家族,发迹后多是世代读书,有不少人宦游在外。

经营土地是窦家的传统。在涝沟的窦家到十一世时,拥有土地两百多顷,战乱变卖和分家化减,到十三世窦以俨(望楼)分家时,只分得土地二十五顷。

窦家的房产以涝沟为例,窦家几乎占了全部。南客隆、北客隆、义盛涌槽油坊,经营额不知多少,每年收货的大豆、高粱多运到作坊作原料,有“粮仓藏千吨”之说。

窦家的农事生产和家务活动,一般都是雇佣他人,最多时上百人。绍述坊

《窦氏族谱》记载,“……创建宗祠,捐田千一百徐亩,设立义塾,奉旨建坊挂表,榜曰'绍述'”。

相传。窦氏始祖发迹后,邭家被抄家,只剩一老妈妈,她求助于窦家让她住下,为其养老送终。

窦家的后人也多有继承其遗风的,山东安丘有一李姓在江南做官,死于任上夫人带着两个女儿回归乡里,行至瓦窑断了盘费,有人告诉她,涝沟窦氏乐善好施,李氏母女求于窦家,窦家不仅安排食宿,还请医送药,照顾周到。

窦家对衣食无着的残疾人能收养在家,供给衣食。双目失明的周爱山就是窦家的常住户。此外,窦家对见到的或上门求助的,也给于捐施。特别每年春荒时,窦家总要放饭两三个月,以赈济穷人。

1、窦道英2010年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

窦道英,女,郯城县花园乡南官庄村人,一位平凡的农村妇女40年如一日照顾仨鸭儿子,平凡的举动书写了不平凡的母爱故事。曾荣登2010年度“中国好人榜”、山东省临沂市道德模范。曾经感动一时的“七旬老母捡破烂养活仨病儿”的故事已成永恒经典广为传唱。

2、窦黎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涝沟人

窦黎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30年出生于山东郯城县涝沟镇。4岁入家塾,接受传统的四书五经教育,开始了书法启蒙。19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多次战役并立二等功。1953年被调至总政话剧团工作,后转业至中国科学院,为杨锺健先生做秘书。1961年来到吉林市,53岁的他立志在书法艺术中探索。窦黎明的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展览,备受瞩目,被人们尊称为窦老。1993年成为韩国现代美术人协会名誉理事,2003年为该协会名誉会长。2002年获吉林市第二届松花湖文艺奖成就奖。2004年《窦黎明书法集》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窦氏古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