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感受生命意义上的平等

发布时间:2011-11-15 15:03:20

阅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感受生命意义上的平等

灵台县龙门中心小学 杨畅栋

最近我又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如何当好班主任》,深感获益匪浅。他以独特的视觉、如数家珍的语言通过《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本书传达了自己敏锐的思想,真切地流露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事业、代班、学生的无限热爱,为我们这些天底下最小的“官”给予了莫大的启迪。

一、魏书生当“班官”的精神信念

魏书生独具魅力的人格是他个人的素质前基础,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垢交融作用间产生出来的,他用自己真实的实践行动来证明他“不愿干局长,而乐意当一名一线教师”。他当教师的真实感受是“一进教室精气神全上来了”。“有了快乐”他认为“教课的位置来之不易。不教书就像打麻将的人不打一样难受。即使当了校长、局长,到后来社会兼职达38项之多的时候,还在一线教书。”从这里我们不难体察到他对课堂教学有着多么特殊的感情,对教书育人有着矢志难移的追求。他的确是“属于那种做完了还要做的人。”

我尤其对他的“两大点、一小点”(即:两大点,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一小点:练注意力体操)非常赞同。

(一) 练注意力体操,提高工作质量

他认为“教师生涯中,不能学别人昏倒在讲台上而引以为荣,教师不是董存瑞、黄继光。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应该有平和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他倡导四个字“松”“静”“匀”“乐”。松、身体轻松;静、心灵宁静;乐、呼吸均匀;乐、情绪快乐。追求的是“忙中求闲,动中求静、失中求得、守住心灵的宁静。”多么高的境界,物欲、喧嚣、寂寞等世俗杂念难于侵扰。“让有效地信息进来,把无用的信息驱逐出去,做生活的主人。”“人生在‘四字’状态下注意力最集中,这种心态的教师觉得学校是自己的全部。和别的老师打招呼,心里充满了幸福感。降低了生活、工作的成本,提高了学习工作的质量。”正是他这种别具一格垢心理素质决定了他乐教爱校、坚守讲坛30多载的执着性格。俄国教育家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老师的人格为依据。”这也印证了魏书生的人格是通过自身形象、内在的气质及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

(二)“民主”思想的创新发展。

先生的“民主”理念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四点创新发展。

1、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他从不放弃、放纵每一个学生。作为学生,能学多少学多少。充分的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知、理解、领悟、质疑,允许有差别。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起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服务,提醒,把握好进步的方向,让他去做。他觉得“把80%的学生培养出去,不种地就算对得起农民兄弟了。”虽然,他的提法中或多或少地流露了“万般皆下苦,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但作为老师,他无疑是绝对敬业的。他的民主理念的形成源于他的博学多思,善于集纳他人的认识并从中收益,一是他从阵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名言中体会到了民主的重要性;二是他读肖亁的一篇文章受到了启发“当年和国家粮食部长坐在了一辆汽车上,感觉到了中国高官和平民的平等;美国总统府中经常有前去参观的百姓,反映了美国的民主与平等程度;而瑞典总统和平民一样骑自行车上下班、挤超市,民主的程度又优于美国。”觉得师生之间的慢主更容易建立,教师把学生看作是平等的生命体天经地义。

2、 建立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

他的课都是亲自上,从不请别人代上一节课,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副班长。他倡导每天都要有一条新格诞生。班级建立班级日志,学生管理、班级管理采取分担包干制。有管人的,有管事的。有管理者,也有专门为管理者挑刺儿的人,实行交叉管理。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分担管理的责任。学生人人都有名著阅读,都佩戴班标志,全校学生着统一校服,戴白手套。人人平等,相互管理。班里的大小事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学生形成了参与管理和自觉接受管理的意识,自觉性形成了习惯,我想这种局面的形成,而且是从“民主”“平等”方面着手办、该需要付出多少心思和实际工作,该有多难。可先生却把这当成轻松愉快的。乐趣实现了。他的见解也更让人始料不及――“当你把周围的人看成天使的时候,你就天天生活在天堂里;当你把人都看成魔鬼的时候,你就天天生活在地狱里。要会理解人倒霉时候的心理体验,你也倒霉试试看。”

3、发展学生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先生认为:“硬和淘气的学生对着干,教育手段天天变戏法、升级反倒把他们淘气的本事训练得更大了。具有反侦破能力。而努力支发现他们的优点,适时的表扬,使他们的脸发热、心里不自在,反而失去了抵抗力。”这既是他的经验,也是指导我们转化这困生的一条终南捷径。当我们面对差生束手无策的时候,很容易激动、冲动、简单粗暴,可又有多少收获呢?他觉得“多少后进生的灵魂在飘浮着呀!”更是从两方面指明了转化后进生的可能性。一是“飘浮”着,悬而未沉,挽救的希望大;二是他的灵魂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转化他们。

3.决策的过程要多商量。

先生从79年开始,让学生自主完成个性化的作业,但有定量。学生自己解决班上发生的问题。构建了班级内的公安局、法院、银行、邮局、医院等机构。形成了班内学生的系统管理格局。这虽然不是我们能够盲目学得来的方法,但从体现个性化的民主这一点来看已经是淋漓尽致了。

(三)科学发展的观念。

魏书生老师站在教育名家的高度上,认识到“就教育而言,有些观点就可以一万年不变。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承传了两千多年就应该好好的保护他,把成功的阵地守住,拓展好,做得更细、更深。‘教学相长’的提法比现在更简明了。”“课程改革不是从美国进口,不能摒弃我们传统教育 中的所有,应该明白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这些论述,告诫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应该在学习、汲取、运用新理念的实践中,承传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不要全部否定,防止极端化。

他认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是遵守制度”,这就给我们做人,尤其是当教师展现了莫大的自由空间和心灵空间。我们应该科学地利用这一空间。说穿了,制度可以引领人在创新、完善、发展的平台上无限地去开拓。

他还说:“要建立个人计划系统,空间上的计划;倡发事件的处置计划。”事实上,他是提示我们要有科学的预习和瞻前工作的设想,这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尤为重要。

他的课堂教学更具物科学发展的理念,他是从“教做人”“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双管齐下的。上课前,先有一篇口头作文,学生七嘴八舌的表述,长期坚持下来成绩就委很可观了。课余时间读书上,一个初中生一年下来读5000页的课外读物。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了,见识自然就多了,综合素质就提高了。他以“一定之规”应“千变万化”。他认为“不管课程怎改都离不开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自然就高人一筹,难怪他的学生个个都能上大学。

他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一是从小培养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如让他三岁的儿子给自己洗脚,从小培养孩子的孝心;二是他引导学生唱昂扬向上的歌,激情饱满的歌,但不让唱爱得死去活来的歌;三是引导全体人员每天清早跑操 6华里,再做“注意力体操”;四是他很在乎“一分钟能作多少事”,提倡作给自己,并不是让给别人看,力戒做无用的事;五是他善于积累、总结、探索,所以他总能保持敏锐的视觉,深邃的思想,他坚持每天写日记,已经写满了79个日记本,他之所以成为名人,独领一家之言,是他学习的结果。

二、我对先生的几点看法

1、魏先生是名人,其实也是坚持做了常人应该做好的事情,慢慢积累而成为名人。积累不容易,积累过程中,对成败得失的小结反思要有冷静的头脑、独慎思考、另辟蹊径的创意。说凡人不能说,为凡人不能为,形成名人特有的名人魅力,并激励影响着别人,影响着一切。魏先生的文化程度充其量是初中毕业,从社请中教到转正,从班主任、校长、教育局长、教育学院院长等位置一路走来,至今仍身兼38项头衔,其庸事纷绕可想而知,但始终没有放弃教书,退下讲台,反而乐此不疲。我也有幸去年在平凉聆听过他的学术报告,49来平凉作学术报告,4108点已赶回学校上班,从带领全校教师开始一周的常规工作。他是一位平实真切,精神矍铄、爱好武术、健身、记工作日记成癖的花甲老人。给人的感觉是他不像官,听他作报像是在听他侃家常,让人在时而紧张、时而轻松、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担心,一惊一诈中获益无穷。

2、魏先生教书,管理学生的要领是“激励、平等、容纳”。在他眼里无差生。他对待学生就像下棋的高手一样,不止是看到眼前的一步,而是立足现状,图谋更远的,几步或几十步,这就难了。他总是能科学地把握学生的变化动态。他认为学生的进步不是像骐骥一样一跃十步,而是一小点一小点挪动脚步的驽马,不停不歇地走,不依不饶的鞭策,不知不觉里前进到了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地步了。他把差生的闪光点捕捉以后,总是把他们抬得很高,让他们置身于一个很高的位置上,笼罩着在激励的光环里,心里总是泛起自己“行”的浪潮,但又清楚的意识到不努力、稍有不慎就会失去这种荣耀。学生的这种心理,从一年级升到大学总有奔头,国家干部在社会体制中从股级升到科、处、厅、部,又何尝不是这样那?各人都有奔头,人性中追求的目标没有止境,努力就永远不停脚。何况学生呢?

3、魏书生管理班级方法体现了学生自主、自律的理念,发挥了学生之间互相竞争、攀比,科学地利用了监督、依赖等因素,再加上他个人名人效应的影响,其他人员的协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效应。在学生头脚下铺就了一条良性成长的轨道。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奔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作为名家,魏书生先生是教师队伍前面的一座丰碑,我不禁肃然起敬,真可谓“智如泉涌,行可发以存表仪者,人师也。”他对我们的师范影响是无穷无尽的。

200998

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感受生命意义上的平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