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计划

发布时间:2018-11-14 18:34:43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计划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参加了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小组,为更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目的要求

1.经历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即用数学的方式表示问题以及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数学应用的能力,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

2.以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经历查阅资料或实地测量获得所需数据、动手制作模型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培养科学精神。

4.带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做相关的数学小实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钻研问题的能力。

5.能够综合运用数学、地理或其它学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社会责任感。

二.实施措施:

1.以自己所教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自己的课堂,实施小组合作交流教学。

2.在借鉴其他学校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开发适合自己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

3.利用网络的优势,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开发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

4.坚持平时反思和阶段反思想结合,随时总结自己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与优势,作好记录,让自己的研究形成初步规模。

总之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维形成的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淡化学科体系,开放学习空间,让学生不是在说教中而是在体验中成长,克服简单灌输“大道理”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学,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同时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动手、动脑以及观看录象等活动。教师要理顺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创设情景,逐渐走向教学与课程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形成开放的、学习型的教学运行环境。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摘要: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研究的方式,选取并确定数学研究性课题,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教师注重研究性学习基本特征的同时,更应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方法 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性学习与以往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有较大变化。研究性学习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1.关注合作。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在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启发中,根据课题的需要自觉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自己的角色,在集体探究活动中主动学习,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关注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特别是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过程。

        3.关注过程。研究性学习关注过程,不重结果。通过学生独立地探索研究,亲身体验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或经受挫折对自己毅力的挑战和思维直觉、逻辑推理的检验。

        4.关注态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求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品质。

        5.关注创新。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能够大胆创新、实现自我超越的学习氛围。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够超越教材的限制,突破课本上数学知识的体系的禁锢,获取教材以外的知识信息,去实现自己的创新目标。

        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策略

        研究性学习应该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够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由于初中学生在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应注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策略。

        1.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是研究性的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的活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转变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2.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应该进行主动、创造性的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要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和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提高学生中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与交流、研讨的能力。

        3.教师渗透研究性学习思想。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关键在于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题。从教材中确定研究课题,尽量缩小研究的范围。教师可以把大的课题设计成几个小的课题提供学生选择。课题选择时,必须考虑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己研究,而且要考虑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同时,应注意考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与数学学科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尝试与他人合作,掌握更多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方法,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

        4.教师应该进行全程指导。教师依据不同的目标定位和主客观条件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全程指导。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使学生根据所提问题进行研讨交流,最后形成结论。教师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每一步都要发挥指导性意见。

        5.教师应该组织研讨活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多种多样、灵活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及时对学生加以点拨指导,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应该争取包括社会家庭等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关心,开发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保障。

        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局限性,研究性学习也不例外。研究性学习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更新教学方法,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主动中体验,在合作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高效完成好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推动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七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小去,在实验体验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小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门培养创新人才的全新课程。它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设计,有的放矢的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让学生既掌握各科基础知识,又能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选择小学习,在生活小发展,在探索小创新。

七年级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多,接触社会的范围较广,同时他们具有好奇、好动、好胜、注意力较稳定等特点,所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以游戏、竞赛、操作为主。通过观察、触摸等形式,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形,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1、使学生获得亲生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答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

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一、方法措施: 

1、指导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中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讨论,鼓励学生说真话、展示自己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经验,允许学生节外生枝,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观点,变教师传授为引导、帮助、促进,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一起成长。

2、积极探索多种实施模式,体现学科特点。把交流与指导密切结合,互相渗透,灵活运用,注意组织活动的周密性,减少预设性,增强对生成性的关注与把握。注重课程活动设计的容量与难度,符合本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兴趣。注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合作中的探索、分享效应,提升与扩展活动的内涵。

3、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建立有利于综合实践课实施的支持网络,打破学校界限,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更加充分地利用社会与家庭资源。更多地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搞的活动、学校的有关活动相结合,以整合的观点看待问题、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使参加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学习数学是一种任务,一种负担,现在成为一种乐趣。通过在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不仅能够自觉完,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愿意参加研究性学习小组。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在研究性学习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生活,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了实践的机会。由于研究型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我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本学期活动安排:周活动安排

周次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1

 

 

 

周三下午

数学学习方法的讨论与研究。

2

中外数学史

3

正方体的展开图及三视图。

4

数学之美生活中的数学探寻。

5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6

制作火车车厢的模型。

7

探讨什么形状的多边形可以铺地板砖

教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 教案

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技能,分别将四个教学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设计、应用课学习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欣赏不同的环境设计作品后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室内装饰品,提高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

隐形目标: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认识数学和生活化的关系。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材料,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如何发现身边材料的可利用性。

教学难点: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发挥它们的特性,使作品呈现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用平时学生顺手就扔的各种饮料瓶子吸引他们注意力,导入新课。

三、发展阶段

实例演示讲解

1.废光盘和纸

废光盘的金属质感和它本身具有的规则圆形,和红绒纸形成的对称图案,是材料本身的特点。

除了做成平面的,可不可以做成立体的,需要什么材料和它搭配?

2.矿泉水瓶和纸

矿泉水瓶是透明的塑料,底子上有规则的几何形可以利用,并且可以稍微变形,一般的剪刀可以把它的瓶体剪成任何形状。纸是最容易找到的材料,可有很多种造型方法。同学们在看了演示后,是不是对易拉罐、塑料瓶产生了想法?另外,在这个制作中,有没有可以替代纸的材料?

四、辅导学生制作

五、交流展示

六、课堂小结

问:同学们想想生活中能找到多少这样的东西:点状、线状、面状的?

这些材料有什么特性?

出示课题。

板书: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

教师运用PPT教学。

“学会认识环境设计

讲解中启发学生思路。

问:

除了线以外点状的材料是不是也能组成线呀?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点材呢?

根据学生设计帮他们分析材料特点,如何更好运用。

思考回答问题

讨论发言,重温刚学的知识点。分析自己的材料,谈设计思路。

讲材料的形状时,带出色彩、肌理、搭配等多种因素。

学生设计

制作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