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解读和驾驭教材

发布时间:2015-01-04 14:59:06

教材的解读和驾驭教材

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可能表现为“补充教材”,这是比较温和的形态;也可能表现为“更新教材”,这是比较激烈的形态;还可能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这是比较充分的形态。

教师要“吃透”教材在变革教育传统的过程中,总会提出一些教育隐喻或教育口号。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如有些教师以为新课程不重视教材,可以随意调整、更换教材。坏的教师各有各的坏,但好的教师总是有相同的好———绝不“照本宣科”。如果教师不打算让自己成为“照本宣科”的坏教师,就不得不做一件事情:调整、补充或重新开发教材。

调整教材是教师的权利,不过,正式发行的教材往往聚集了大量的专业智慧和实践经验,有些教材可能隐藏了一些错误或缺憾,但很少有教材会败坏到“一文不值”的程度。教师可以补充或开发新的教材,但补充和开发新教材的前提是尽可能“吃透”并“利用”现有的教材。

“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吃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有些教师“吃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案例:比如小学数学观察物体。二年级上册是从正面、 侧面、 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实物, 观察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三年级上册是从正面、 侧面、 上面三个方向观察, 3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稍复杂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六年级上册是从正面、 左面、 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摆成的较复杂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且二、 三年级观察的侧面都是指右侧面, 学生能直接看到的面, 六年级观察的侧面指的是左面,学生不能直接看到的面, 需要想象的支撑, 虽一字之差, 思维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求也是不同的。

“吃透”教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利用”教材首先可以表现为“调整”教材,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中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只要不至于引起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教师是可以调整教材的。“利用”教材也可以表现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是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

“利用”教材还可以表现为“解读”或“解构”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或者以怀疑、批判的方式使原有的教材显露另外的意义。

“补充”教材若教师发现有的教材比较单薄,或者发现在现有的“课本”之外,还有相关的有意义的材料,教师就可以将相关的教材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补充教材实际上是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它并不改变教材的原有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这种只“增加”不“减损”的处理教材的态度显得比较保守,也因此而比较平稳、安全。虽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等观念在中国教育界已经提倡多年,但“教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很难说就已经完全消失。这样看来,“补充教材”的方式既能够保证教师不至于“照本宣科”,又能够让教师减少考试的焦虑。

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更新”教材如果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在传统的教材制度背景中,更新、更换教材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当市场上出现多种版本的教材之后,这种更新、更换教材已经不再是新闻。“更新教材”也可以视为“补充教材”的形式。它意味着教师用新的教材替换所有或绝大部分教材的内容,而“补充教材”虽然也更新了教材,但以维护原有的教材为前提。“更新教材”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没有必要期待所有的教师都有更新、更换教材的能力。教材的开发与编写需要专业的素养和额外的时间。一般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也缺乏额外的时间。但是,总有一些教师,他们凭借自己宽广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经历,大量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材料就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凝聚着众多专家、学者和教师的集体智慧。课程和教材的知识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教材的使用者,首先应该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的研读和理解,解读教材编写了什么”“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教材这样编写对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从而明确要教什么;然后对进行教材二次开发,对教学素材作出选择,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同时,教材作为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 也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但读懂教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样的教材, 不同的教师会读出不同的味道: 有的教师读不出所以然, 照本宣科; 有的教师反复去读, 已能揣摩出编者的意图; 有的教师研读品思,对教材的编排了然于心。诚然,只有对教材的编排了然于心,我们才能有能力去驾驭它,也才能将其控于掌中,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通俗一些来说,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可以转换成我们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打个比方,其关系可形如恋人之间,若你是一男士,你想要获取某位女士的芳心,势必需要对这位美女作全面的了解,如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等,然后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地去发展感情,简言之,你也才能把她控制在你的掌心,不被他人所夺走,或者是她弃你而去。

教师应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是民间第一次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题性梳理,从母爱这个特定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材品质,同时也彰显了来自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力量。这本书的作者是几个年轻70后的新生代的语文教师。这本书为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教材并非不容置疑,教学也绝非教材全面合理化的过程。在课堂上,师生需要更多真实的、开放的对话。这就需要教师以平等的眼光来对待教材,以专业的眼光来审视教材,以敞亮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困惑和疑问。而这也恰恰是诸多课堂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这本书,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红红的字让人触目惊心。救救孩子一线教师在呐喊你的孩子还在吃错药,一连串的语句让人不寒而栗。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通过它带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的深厚文化底蕴,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让其更加热爱中国,热爱中国的文化,由此可见教材的重要性。可是,中国现代文学博士、《收获》杂志社副编审叶开痛心疾首地指出:小学语文教材里大量出现的剽窃和篡改的劣质课文,比三聚氰胺奶粉还要危害深远。将小学语文教材,和三聚氰胺奶粉相提并论,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三聚氰胺奶粉,是有毒的,难道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是有毒的?我们千千万万的祖国的花朵,竟然都在一个劲地吸食毒品?我们民族的未来,难道是建立在毒教材上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研读报告,指出《陈毅探母》查无实据,《乌鸦反哺》不符合自然规律,《小蝌蚪找妈妈》里面的青蛙妈妈抛弃子女,是不是太冷漠。研究团队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一些文章所塑造的母亲形象和反映的母爱是病态,经典缺失、儿童视角缺失、快乐缺失和事实缺失。举一个实例: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三个儿子》: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一块石头上歇着……三个妈妈提着水桶回家,忽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转,真好看!第二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唱起歌来,像黄莺一样,真好听!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三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吧!这是我们的儿子,怎么样啊?”“三个儿子?老爷爷说,我怎么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评点老师认为:选这一篇课文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小朋友们向第三个孩子学习,但是,它同时对另外两个孩子观念的消灭与扼杀却是令人寒心酸鼻的。课文中老爷爷的潜在逻辑就是:不帮妈妈干活,就要被批判。难道翻跟头、唱歌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这样的价值观是病态的。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如果其中充斥着许多内容失实、无限拔高的文章,对孩子所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危害无疑是巨大而可怕的。语文不除,教育已死。对孩子们负责,我们只能是用好教材,不要太局限于教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个性化阅读,学会用批判的眼光解读教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句话: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的解读和驾驭教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