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残疾对视力残疾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1-12-27 15:41:31

视力残疾对视力残疾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222008305211065 方迎花

摘要:视力残疾儿童的生长发育与普通儿童有着相同的规律,也是呈波浪式上升的,但是由于受视力残疾的影响,视力残疾儿童在生长发育速度比普通儿童缓慢,身体素质也比普特儿童差;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本文将从视力残疾的角度分析视力残疾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关键字:视力残疾;视力残疾儿童;生长发育

视力残疾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普通儿童有着相同的规律,也是呈波浪式上升的。但多项研究表明:视力障碍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要比普通儿童缓慢;身体素质也比普特儿童差;体态也不及普通儿童匀称,脊柱异常等不良体态比较多见。受视力残疾的影响,视力残疾儿童在生长发育上有一定的滞后性。      

  一、视力残疾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视力残疾影响着视力残疾儿童的活动范围,运动量减少或不良姿态的出现,都有可能影响个体身体的发育。

    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于1986年先后对天津、开封、郑州、太原4所盲校的265名住校盲生,进行了身心发育等情况调查。并与1979年我国城市男女有关调查进行了比较,发现盲生的身高、体重、坐高、大腿围、肩宽、骨盆宽等项的发育等级都低于普通学生。调查结果说明视力残疾儿童早期身体运动发展延迟和入学后运动量不足,影响了学生的体格发育。

    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7—1 9岁的视力残疾学生增长的倍数都不如普通学生,而且也没有性别上的差异。这说明视力残疾儿童身体发育的速度比普通儿童的速度缓慢。

    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视力残疾男、女学生的达标率都不如普通学生,体重达标率比身高达标率相差更为悬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的身体素质总体水平比普通儿童差一些,体态也不及普通儿童匀称。

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视力残疾学生在肺活量、屈臂悬垂、立定跳远方面与普通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视力残疾女生在肺活量、立定跳远方面与普通学生的差距明显地增大。这说明了在成长过程中运动量的大小对身体素质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说明了运动对视力残疾儿童至关重要。

除上海女生的身高、胸围外,其他各城市的男女学生在各个指标的达标率一般都在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左右。而且所选三个城市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属于领先水平,可想而知,在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的视力残疾儿童的身体达标状况不容乐观。

二、视力残疾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视力残疾并不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但由于部分或完全丧失了视觉功能,视力障碍儿童没有充分的刺激以激发运动的动机和兴趣,缺乏视觉模仿学习。加之环境和教育的不利使视力残儿童的运动能力不能像普通儿童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视力残疾疾和环境的不利也大大地限制了儿童身体锻炼的能动性和可能性;失明导致视力障碍儿童的运动量减少,运动量的不足使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对较慢;运动量的不足也可能引起肌体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许多视力障碍儿童个子矮小、身体瘦弱。 

    视力残疾本身并不妨碍儿童体格的发育和身体动作的发展。从先天视力残疾儿童出生后头几个月的情况看,他们与普通新生儿的发育并无多大差别。大量的资料表明,先天性全盲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里,起初运动技能的发展同明眼儿童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新生的视障幼儿像正常婴儿一样表现出漫无目的、笨拙的手臂和腿部运动。但是随着个体的成熟与发展,视力残疾对身体和动作影响却可能会日益明显。

    个体身体和动作的发展主要以大脑、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关节等生理因素为基础,但它与个体的知觉、动机、情绪等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相关,并与知觉发展密不可分。视觉是个体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大多数感知信息都是由视觉提供的,与肌肉组织前庭器官提供的感知觉信息不同,视觉感受器提供的信息引发个体对自我动作的感知,并提供了姿势控制的重要信息。因此,虽然视力残疾与动作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对动作发展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

    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视力残疾只给视力残疾儿童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出现不良或滞后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并非必然结果。关键在于出现视力残疾后,盲生活动、学习机会受阻的程度。如果给视力残疾儿童创造适宜的条件,让他们参加有利身体发育的活动,再加上营养正常,就能避免不良的可能性。

    1.视力残疾导致视觉刺激的缺乏

    随着婴儿机体的成熟,在正常的环境中,普通儿童的身体运动自然而然地有了迅速的发展。而视觉残疾儿童由于得不到应有的视觉刺激,缺乏视觉模仿学习,使他们依靠身体动作主动去探索环境的动机减少,不能自由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其运动能力不能随着机体的成熟而自然地发展,他们的动作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因而出现了身体和动作发展延迟的状况。

    2.视力残疾对个体成长环境的影响

    儿童运动功能的发展也与环境、锻炼、教育、营养等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个体成长的环境(包括物质生活环境、特定的养育观念和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儿童练习动作、获得动作反馈的机会,因而不仅影响动作发展的速度,而且影响特定动作的发展水平以及动作发展的顺序和倾向。个体面临的动作任务是动作发展的外部要求和动力,个体在当前感知环境内是否表现出某个动作,取决于环境对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家庭成长和教育环境是影响儿童早期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我国学龄前的视力残疾儿童基本生活在家里,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成员对他们的态度都直接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长文化水平较高,懂得一些相关知识,他们不但注意提供身体发育所需的足够营养,而且给予必要的家庭训练,如提供丰富的色彩、声音等刺激,促使儿童身体的运动,并为他们创造独立活动的安全环境,有助于视力残疾儿童的动作发展。而有些父母忙于生产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儿童,一方面为了避免他们的身体伤害常常限制他们的活动,另一方面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儿童在学前阶段身体动作都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以致入学以后的一段时期中,他们不敢独自走动,行动缓慢、动作笨拙,不敢跑,不敢跳。

    入学后,学校环境对视力残疾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影响也很大。青少年阶段也是儿童身体、运动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校环境可以不同程度地弥补儿童早期运动发展的不足。因此学校应十分重视视力残疾学生的体育锻炼。除上好体育课,还应规定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

参考文献:

[1]沈家英、陈云英、彭霞光主编.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华夏出版社,199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盲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戴昕、韩东硕.北京市盲生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J]. 体育学刊,2008,15(2)

[4] 戴昕、韩东硕.北京市视力残疾青少年BMI 与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关[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2)

[5]马景芳.盲生体格发育与致盲原因调查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5

[6]刘丽.视力残疾儿童家庭生态环境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9

视力残疾对视力残疾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