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发布时间:2018-10-05 11:50:25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摘要】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矛盾。本文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要通过改革户籍、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立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等方法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所谓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改造发展的建设过程。它是我国物质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比较滞后,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难题。下面笔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1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健全的城镇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纵观当前的城镇发展可发现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仍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地方盲目推进城镇化不能统筹兼顾城乡的协调发展,不能合理扩大规模突出优势,导致一些地方小城镇居多,缺乏大城市的经济支撑,而大城市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城市与小城镇的相互发展。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不能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完善。比如在教育设施、园林绿化、用水普及、就业服务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1.2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先富带后富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呈现了飞速的发展,聚集了中国大量的财富,随着其经济及环境的逐步改善,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由于生产力低且产业发展滞后,仍处于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同时,由于户籍制度的约束,使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外来务工的农民工作者无法拥有与当地城市居民平等的机会和待遇,无形中增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

  1.3资源环境压力大,管理体制落后

  我们知道,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生态建设相统一,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然而由于急功近利及工业的粗放型发展等原因,大部分地区把“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带入到城镇化建设中,使得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大。目前,我国90%的城镇水源和65%的饮用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地也被大量占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形势严峻。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管理体制落后,只追求短期行为,缺乏对环境的有效监督与管理,使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加剧了能源短缺与城镇经济增长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城镇化发展。

  2.推动我国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2.1改革户籍、土地管理制度

  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放宽大中城市对农民户口迁入的管理,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并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等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完善当前城市户口迁移政策,提高城镇化水平。其次,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规范土地的使用和流转,从而提高土地经济效率,真正做到为农民谋福利。要做到合理规划、调整城镇用地结构,减少对农地的行政侵占,并逐步完善土地征收制度。

  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融资渠道的缺乏,导致城乡贫富差距大、产业发展滞后,直接制约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改革当前的投融资制度打破政府一包到底的做法,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除了积极鼓励政府的财政投入外,更应充分调动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到小城镇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

  2.3建立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

  产业化是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动力。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基础及发展趋势,对地区特色产业实行资金支持及政策倾斜。同时,通过改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开拓农业生产新市场等方法来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将当地特色经济与城镇发展相衔接,增强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快城镇化进程。

  2.4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

  绿色生态是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尽快解决城镇化资源短缺这个“瓶颈”必须把生态建设当作“重点工程”来抓。首先,地方政府可通过舆论宣传、教育指导的方式,提高广大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宣扬可持续发展理念,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行为,走生态城镇建设之路。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的防治工作,同时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对故意造成环境破坏、污染严重的个人或企业根据相关制度进行处分。再次,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并努力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3.结语

  综上所述,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是全面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城镇发展道路,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成功做法,通过创新体系、加强管理、改革制度、调整政策等手段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跃飞.中国城镇化建设中宏观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14

  [2]胡亮.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华大学,2014

  [3]周正宾.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03

  [4]王建芬.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6

  [5]张青松.产业结构演进视角下的我国城镇化道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