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发布时间:2020-09-09 06:43:46

2021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模拟试卷(一)

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I卷(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最终推向全国。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计制度、选官制度、俸禄制度,郡县之下基层组织也有发展,上下一体,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模式。这有利于

A. 宗法关系意识逐渐淡出中国社会 B. 中华政治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C. 秦王朝对地方监察实现长治久安 D. 察举选官制度出现和逐步推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下一体的网状政治结构模式,有利于国家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故选BA项中淡出中国社会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地方监察,并且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排除C;西汉开始实行察举制,排除D

2.敦煌文献存有近两千首唐人诗歌写本,经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整理的诗歌写本有63种。敦煌写本有同源抄本和非同源抄本,各写本辗转抄写,其中出现刘希夷《洛阳篇》、刘长卿《酒赋》等唐人宴饮文化的七言体多个卷本。这反映了

A. 唐朝时雕版印刷技术尚不成熟 B. 诗歌是敦煌地区主要文学体裁

C. 儒家思想成为敦煌人主流思想 D. 中原文化深入到敦煌民间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敦煌文献存有近两千首唐人诗歌写本,经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整理的诗歌写本有63种,说明唐诗深入到敦煌民间生活,中原文化深受敦煌地区人民的喜爱,故选D;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雕版印刷技术、儒家思想,排除AC;材料没有敦煌地区其他文学体裁的情况比较,无法得出诗歌是敦煌地区主要文学体裁,排除B

3.三司使是北宋皇帝心腹之臣,是主管盐铁、度支、户部的最高财政首脑,与宰相共同负责财政事务,有“计相”之称,皇帝控制三司使以掌握财权,其在权力中枢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这一官职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削弱了地方财权 D. 调和了君相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财政权,是北宋皇帝心腹之臣,皇帝控制三司使以掌握财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A;三司使与宰相共同负责财政事务,相互牵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三司使分割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财政的信息,排除C;三司使分割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无法体现君相矛盾的调和,排除D

4.明初,城隍庙是封建精神统治的重要象征,被赋予护城安民、祛灾除害职能,其位置紧临城市交通干道;明中期后,随江南地区民间信仰逐渐加强,庙会盛行,则是城隍庙影响着城市干道。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A. 信仰内容产生变化 B. 城市规划水平提高

C. 市民文化兴起发展 D. 江南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朝初年的城隍庙位于城市交通干道为的是方便人民朝拜,到明朝中期由于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庙会就成为商贩云集,客商汇聚之地,因此城市干道都与城隍庙相连接,方便经济的交流,故选D;根据材料可知明初和明中期信仰内容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市民文化发展,C错误。

5.下表是1838-1875年中国传统(土铁)冶铁业发展情况表(根据清代官方档案、各省方志及私人记载)。这表明

A. 清政府严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中国冶铁业逐步走向联合垄断

C 中国钢铁业由传统向近代过渡 D. 列强侵略中国冶铁业日渐萎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鸦片战争之前的1938年中国的传统冶铁业有112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世界市场,1851年变成90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中国的传统冶铁业只有1家,说明列强侵略使中国冶铁业日渐萎缩,故选DA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垄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中国没有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B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传统冶铁业日渐萎缩,不符合C内容,排除。

6.在中国唯物史观传播史上,其传播主体,既有朱执信、戴季陶、胡汉民等国民党理论家,也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还包括资产阶级改良派知识分子。这说明当时

A. 三民主义已经不适合中国国情 B. 救亡图存是中国主要历史任务

C. 中国思想理论界处于混乱状态 D. 马克思主义成中国社会共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根据材料“既有朱执信、戴季陶、胡汉民等国民党理论家,也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还包括资产阶级改良派知识分子”可知传播者为国民党理论家、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目的都想利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当时中国的现状,从而说明救亡图存已经是中国人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故选B;材料中没有提到三民主义思想,排除A;材料表示不同阶层都传播唯物史观,不是思想界处于混乱状态,C错误;马克思主义成为“共识”说法绝对化,排除D

7.1932年,《平旦周报》刊发《毕业、职业、失业》一文提到“大公报调查,燕京大学毕业生找到职业者不过一半;北洋工学院土木和采矿冶金两科66位毕业生找到职业者仅8人;中央大学之窘境半数毕业生也未获职业。”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景气 B. 大学教育的社会适用性差

C. 日本侵华带来了全面困境 D. 落后农耕经济人才需求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大公报调查,燕京大学毕业生找到职业者不过一半;北洋工学院土木和采矿冶金两科66位毕业生找到职业者仅8人;中央大学之窘境半数毕业生也未获职业。”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美国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同时波及到中国,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说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景气,故选A;仅从1932年的工作调查报告,不能说大学教育的社会适用性差,B错误;1932年日本主要侵略在东三省,材料显示是北京的毕业生情况,不能说带来了全面困境,C错误;农耕经济一样需要人才,D说法错误,排除。

8.《我的1980》是回望30年前“口述史”式的报告文学,作者访谈了包括原深圳市委书记方苞在内21位“资深”深圳人,讲述他们的“1980”,再现了深圳特区创立之初的无数瞬间,为改革者、开拓者、见证者与普通人立传。其意在

A. 开创文史结合的新型文学 B. 实践文艺“二为”的总方向

C. 纪念和宣扬开放开拓精神 D. 丰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的1980》……再现了深圳特区创立之初的无数瞬间,为改革者、开拓者、见证者与普通人立传”可知1980年的深圳开始建设到今天的现代化大城市,实现了从无到有、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而许许多多普通人为深圳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我的1980》是为了纪念和宣扬建设者开放开拓精神,故选C;报告文学在中国19世纪就出现,不是开创,A错误;B项与题意主旨不符,错误;《我的1980》不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排除D

9.罗马法呈现出这样的演化轨迹:从家庭到个人,从身份到契约,从严格形式到自由意志,从人身责任到财产责任,早期罗马法的非道德色彩被逐渐淡化。这一轨迹

A. 表明了罗马法逐步演变为全民法律 B. 说明人文精神逐渐渗透进法律秩序

C. 反映了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变化过程 D. 体现罗马法作为统治工具作用弱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家庭到个人,从身份到契约,从严格形式到自由意志,从人身责任到财产责任”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以人为中心,对人个性关怀的人文主义精神,说明人文精神逐渐渗透到法律秩序中,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是全民法律,A错误;C在材料中不能显现,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0.德国音乐家卡茨把音乐审美划分为"自律论”和“他律论”,其中“他律论”认为,制约音乐的法则来自于音乐之外,音乐总是包含着纯粹音响现象之外的某些人类情感的东西,比如富有诗意,注重情感表达,充满幻想。属于这一流派的音乐作品是

A. 雨果《悲惨世界》 B. 德彪西《月光》

C.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D.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音乐总是包含着纯粹音响现象之外的某些人类情感的东西,比如富有诗意,注重情感表达,充满幻想”结合所学可知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符合题意,故选CA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文学作品,排除;B是印象主义音乐,排除;D是浪漫主义绘画作品,排除。

11.下表是美国历史上被视为杰岀英雄的总统们在印第安人问题上留下的最黑暗的一面,它成美国历史上最可耻的污点。这反映出

A. 总统是国家权力的核心 B. 美国三权分立形同虚设

C. 美国民主平等的局限性 D. 印第安人生存空间恶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中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林肯等杰出英雄对待印第安人的态度都是极其残暴的,显现出种族主义的偏见,与美国宣扬的民主自由格格不入,从而说明美国民主平等的局限性,故选CAB 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D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性问题,排除。

12.阅读下图,1945-1995年世界关税水平及贸易总额关系,其结果

A. 推进了经济一体化 B. 遏制了歧视性贸易

C. 加剧了苏联的困难 D. 结束了凯恩斯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1945-1995年世界关税水平及贸易总额关系”可以看出二战后随着关税水平的下降,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这是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世贸组织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从而推进了经济一体化,故选ABD过于绝对化,排除;从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出苏联的困难,C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城市化兴起、地域交往频繁、卫生环境恶劣,流行病种类很多,传播面广、死亡率高;鼠疫、麻风、天花和梅毒爆发次数最多。对流行病的认识,西欧深受天谴论、占星学、病原微生物说影响,由此形成相应防治理念。医学界遵从政府命令,向民众发放卫生手册,整理古代先进经验,摸索出防治九章,包括忏悔法、驱魔法、抚摸法、香薰法、逃离法等。政府实施隔离措施,建立检疫制度,改善公共卫生和环境立法。流行病防治使医院数量不断增加,医疗设施和护理人员素质得到提高;数百年来,近代国际检疫制度在西欧抵御流行病蔓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代公众健康意识觉醒,公共卫生事业逐渐兴起发展促进了环境卫生改善。

—摘编自《中世纪西欧流行病及其防治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国近代防疫制度兴起,国家正式将普通民众的疫病救疗事业纳入 执政范围,改变了几千年统治者无所作为的灰暗图景。国家从制度规范和实际运作两个方面入手,草创医疗行政机构、颁布法律法规、设置疫病医院、培养医学人才,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介入程度大大加深。此举非但没有扼杀社会救治力量软性机制的存在,反而促使其与时俱进,在国家调配管理下,以新颖姿态弥补国家医疗卫生制度缺陷。但清政府无力干涉租界内的防疫事务,“国中之国”的防疫呈现出“西方”特征,与中国模式截然不同。在清末的最后十年,传统的、近代的“进步”医疗观念和实践,互相碰撞,对时人的行为和思想产生了广泛影响。

——摘编自《论1901—1911年的中国疫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流行病蔓延的原因,运用辩证的观点简评中 世纪西欧的流行病防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中国境内两种不同疫情防治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原 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当前世界疫情防治,谈谈你认识。

【答案】(1)原因:经济上,西欧城市化兴起,经济发展地域交往频繁。 科技文化上,医学、科学知识、防治理念等落后,卫生环境恶劣。 政治上,教会宗教统治,“天谴论、占星学”等宗教、迷信影响广泛。

简评:中世纪西欧受“天谴论、占星学”等宗教迷信影响,防治理念落后,不利于和阻碍了流行病防治;在与流行病斗争中,建立了近代检疫制度、近代公众健康意识觉醒,西欧近代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2)模式:传统与近代防疫结合,形成中国近代防疫制度;租界内防疫事务呈现出“西方”特征。

原因:吸收西方近代防疫制度,兼收传统的与近代两种防疫中的“进步”观念;清末新政,政府执政理念、职能有所变化;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租界治理权丧失。

(3)认识:疫情是人类共同敌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应各国共同防治;在防疫过程中,应发挥国际卫生组织和政府组织、协调作用;坚持科学防治,增强医疗卫生水平和防范意识; 吸收历史上防疫成功经验,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 把治病救人放到第一位;抵御不正确的舆论导向及其污名化,发挥大国责任。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中世纪,西欧城市化兴起、地域交往频繁得出西欧城市化兴起,经济发展地域交往频繁。根据卫生环境恶劣,流行病种类很多得出医学、科学知识、防治理念等落后,卫生环境恶劣。根据深受天谴论、占星学、病原微生物说影响得出教会宗教统治,天谴论、占星学等宗教、迷信影响广泛。简评:根据深受天谴论、占星学、病原微生物说影响得出中世纪西欧受天谴论、占星学等宗教迷信影响,不利于和阻碍了流行病防治;根据流行病防治使医院数量不断增加,医疗设施和护理人员素质得到提高……近代公众健康意识觉醒,公共卫生事业逐渐兴起发展促进了环境卫生改善得出在与流行病斗争中,建立了近代检疫制度、近代公众健康意识觉醒,西欧近代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2)模式:根据传统的、近代的进步医疗观念和实践得出传统与近代防疫结合,形成中国近代防疫制度;根据“‘国中之国的防疫呈现出西方特征得出租界内防疫事务呈现出西方特征。原因:根据传统的、近代的进步医疗观念和实践得出吸收西方近代防疫制度,兼收传统的与近代两种防疫中的进步观念;根据“20世纪初”“国家正式将普通民众的疫病救疗事业纳入执政范围得出清末新政,政府执政理念、职能有所变化;根据清政府无力干涉租界内的防疫事务得出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租界治理权丧失。

3)认识:可从疫情是人类共同敌人,应各国共同防治,应发挥国际卫生组织和政府组织作用,增强医疗卫生水平和防范意识,吸收历史上防疫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等分析总结。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年来,法国教育部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逐歩加大对中国的介绍力度,有关中国问 题在法国教科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知识呈现越来越细。

提取材料中相关信息,发表你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信息完整、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

【答案】示例:

信息:法国教科书中“新中国成立”的红色形象,是客观的,同时也是挑事的。观点:法国教科书对红色中国的描述是两极格局国际形势的反映。

论证:新中国建立,推翻三座大山,完成反帝反封革命任务,建立起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这是“红色”的客观历史。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一边倒的方针, 红色中国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法国教科书“挑事”的描述,从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认识出发,是两极、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必然结果。

结论:法国教科书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巨大影响,同时打上了国际形势的烙印。

【解析】

【详解】根据新中国成立,红色形象”“总体客观,同时也是挑事的得出观点:法国教科书对红色中国的描述是两极格局国际形势的反映。论证:可从新中国建立,推翻三座大山,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红色中国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说明红色的客观性。可从两极格局下受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认识影响说明法国教科书挑事的描述的原因。最后总结说明:法国教科书反映了新中国成立的巨大影响,也反映了两极格局的影响。

(二)选考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前期仿秦汉实行州县二级制。安史之乱,唐在全国设方镇任命节度使。平叛后, 方镇成为一级新政区,出现方镇州县三级制。方镇严重南弱了中央权力,唐最终亡于藩镇割 据。宋开国即收节度使政权、兵权和财权,所领诸州归中央,实际形成了州县二级制。但汉唐以来,国家幅员广袤、县级政区数目庞大,在二级制之上不设监察区是不可能的,但设监察区必然走向三级制,造成削弱中央、混乱分裂。如何突破二级制到三级制循环怪圈?宋派知州管理政务,直接奏事直辖中央;转运使转输地方财赋,以天下地形分路而治,路成为州之上新型区划;设按察使、安抚使、常平使等诸监司,溪辖地均称路。宋代路制不是州之上单一区划,其事权分诸监司,在权力分配上形成了二级半或虚三级制。宋朝路制使地方处于极度分权和无权状态,出现了内重外轻局面,带来长期积弱,内忧外患不止。

——摘编自《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转化》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统治者在地方行政区划上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分析宋代重视这一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地方行政区划改革内容,并简析其历史影响。

【答案】(1)问题:突破地方行政区划二级制到三级制循环怪圈。

原因:吸取唐后期三级制教训,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导致灭亡;吸收汉唐经验,国家幅 员广袤、县级政区数目庞大,不设监察区二级制无法统治,但设监察区必然走向三级制。

(2)内容:收节度使权力派知州管理政务;建立路制权分诸监司。

影响: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二级制到三级制的怪圈;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造成地方 极度分权无权,出现内重外轻局面;长期积弱,内忧外患不止,为以后王安石改革埋下伏笔。

【解析】

【详解】1)问题:根据材料“汉唐以来,国家幅员广袤、县级政区数目庞大,在二级制之上不设监察区是不可能的,但设监察区必然走向三级制,造成削弱中央、混乱分裂。如何突破二级制到三级制循环怪圈?”可以总结出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突破地方行政区划二级制到三级制循环怪圈。原因:根据材料“唐最终亡于藩镇割 据。宋开国即收节度使政权、兵权和财权,所领诸州归中央,实际形成了州县二级制。但汉唐以来,国家幅员广袤、县级政区数目庞大,在二级制之上不设监察区是不可能的,但设监察区必然走向三级制,造成削弱中央、混乱分裂”结合所学可以从吸取唐后期三级制教训,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导致灭亡;吸收汉唐经验,国家幅 员广袤、县级政区数目庞大,不设监察区二级制无法统治,但设监察区必然走向三级制进行分析回答。

2)内容:根据材料“宋派知州管理政务,直接奏事直辖中央;转运使转输地方财赋,以天下地形分路而治,路成为州之上新型区划”可知宋收节度使权力派知州管理政务;建立路制权分诸监司。影响:根据材料“宋代路制不是州之上单一区划,其事权分诸监司,在权力分配上形成了二级半或虚三级制。宋朝路制使地方处于极度分权和无权状态,出现了内重外轻局面,带来长期积弱,内忧外患不止”结合所学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二级制到三级制的怪圈;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造成地方 极度分权无权,出现内重外轻局面;长期积弱,内忧外患不止,为以后王安石改革埋下伏笔进行分析回答原因。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七七”事变前,欧美华侨在陶行知推紘下,成立了“全欧华饼救国联合会”。“七 七”事变后,南洋华侨团体立即组织抗日救亡,1938年成立了以陈嘉庚为主席的“南洋华侨筹賑祖国难民总会”,到1940年,南洋华侨救亡团体达436个。在海外800多万华侨中,400 多万人为抗战捐款,总额达13亿多元;在抗战前3年,捐献物资3000批以上;1939年18亿元战费,华侨义捐占1/3O为揭露日本侵略罪行,世界各地华侨创办各类刊物,《南洋商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全国为重、团结为重”的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期间,大批华侨青年回国参战,仅粤籍华侨达4万多人;从美国回国的华侨飞行员有200余人;为保证滇缅公路畅通,3000多名“南侨机工”,有1000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摘编自《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1)根据材料,概括海外华侨参加抗日救亡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外华侨积极抗日救亡的原因和重大影响。

【答案】(1)特点:积极救亡;救亡早自始至终;从组织、物质、精神、直接参战形式多样;联合救亡;贡献大。

(2)原因:日本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正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华侨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感;同仇敌忾;中 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爱国华侨领袖为先导发挥了积积的组织引导作用。

影响:团结和增强了抗日力量、鼓舞了抗战意志;沉重打击了日本侵华,为抗战胜利作出了 重大贡献;凝聚、延续和传承了民族精神和对中华民族、对祖国认同感。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成立了全欧华饼救国联合会’”“南洋华侨团体立即组织抗日救亡”“南洋华侨筹賑祖国难民总会等信息可知,海外华侨积极救亡;根据材料全欧华饼救国联合会”“南洋华侨筹賑祖国难民总会”“400多万人为抗战捐款……13亿多元”“世界各地华侨创办各类刊物等信息可得出华侨从组织、物质、精神、直接参战等救亡的形式多样;根据材料“‘全国为重、团结为重的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等信息可得出联合救亡,贡献大。

2)原因,根据材料欧美华侨在陶行知推动下”“以陈嘉庚为主席等信息可得出爱国华侨领袖为先导发挥了积极的组织引导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这推动华侨的救亡运动;华侨积极救亡体现了华侨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也体现了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感;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也促进海外华侨的积极救亡。影响,根据材料“‘全国为重、团结为重的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批华侨青年回国参战,仅粤籍华侨达4万多人”“飞行员有200余人等信息可知,海外华侨的救亡团结和增强了抗日力量,沉重打击了日本侵华,鼓舞了抗战意志,并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凝聚、延续和传承了民族精神和对中华民族、对祖国的认同感。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万历47年,王夫之生于衡州府,父王朝聘饱学鸿儒,毕生研究《春秋》,晚年授夫之。崇祯11年,夫之到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吴教以湖湘学统中济世救民的基本脉络,湖湘家学、朱张之道,夫之成为湖湘文化集大成者。顺治3年,举兵抗清失败后,夫之在石船山下著书立说与清廷作道德抵抗、拒不出仕。其经世致用哲学观,开创了理学与经世致用结合的务实学风,是湖湘文化的一大转折点。他一生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期,对传统学术文化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船山学说得到大湖之南士人高度尊崇,成为显学和湖湘文化重要底色,对近代湖南产生了深刻影响。1985年,美国评出世界八大哲学家,其中四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德谟克利特、王夫之、费尔巴哈、马克思,其学术遗产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

——摘编自《纪念王船山——船山学说是重要的湖湘文化底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夫之的船山学说与宋明理学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船山学说形成的原因。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本脉络考査,指出船山学说的实质。

【答案】(1)不同:船山学说是唯物主义哲学,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哲学;船山学说主张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观点,宋明理学主张世界永恒不变;船山学说主张经世致用,宋明理学陷于空谈;船山学说批评君主专制,宋明理学维护君主专制;船山学说更多的受到传统儒家思想入世观点影响,宋明理学结合了佛道思想陷于玄学。

(2)原因:传统儒学家庭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师从吴道行继承湖湘文化济世救民思想;抗清失败隐居专心于学术学问;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促成了他对宋明理学缺陷的思考;王夫之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期,具有强烈的学问学术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实质:船山学说继承发扬了先秦孔孟儒学的精髓。

【解析】

【详解】(1)不同:依据材料“夫之在石船山下著书立说与清廷作道德抵抗、拒不出仕”并结合所学可知,船山学说批评君主专制,宋明理学维护君主专制;依据材料“经世致用哲学观,开创了理学与经世致用结合的务实学风”来看,船山学说主张经世致用,宋明理学陷于空谈;依据王夫之的思想和理学思想可知,在哲学上,船山学说是唯物主义哲学,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哲学;在世界的发展变化上,船山学说主张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观点,宋明理学主张世界永恒不变;在影响因素上,船山学说更多的受到传统儒家思想入世观点影响,宋明理学结合了佛道思想陷于玄学。

(2)原因:依据材料“父王朝聘饱学鸿儒,毕生研究《春秋》,晚年授夫之”来看,传统儒学家庭教育打下良好基础;依据材料“师从吴道行,吴教以湖湘学统中济世救民的基本脉络,湖湘家学、朱张之道”来看,师从吴道行继承湖湘文化济世救民思想;依据材料“举兵抗清失败后,夫之在石船山下著书立说与清廷作道德抵抗、拒不出仕”来看,抗清失败隐居专心于学术学问;依据材料“开创了理学与经世致用结合的务实学风”来看,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促成了他对宋明理学缺陷的思考;依据材料“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期”来看,王夫之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期,具有强烈的学问学术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实质:依据王夫之的船山学说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其内容可知,王夫之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这是对先秦孔孟儒学的精髓的继承与发展。

2021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