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答题套路

发布时间:2018-01-29 09:19:14

阅读理解答题套路

考点1 题目的理解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贯穿全文线索

3、揭示情感主旨

4、题目新颖,吸引读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例〙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南京市2008《田野上的白发》)

〘答案〙

“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贯穿全文线索)

“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

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

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考点2 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

1、开头段落的作用:

1)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

2)渲染 的气氛;

3)为下文 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与下文(结尾) 形成对照或相呼应;

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中间段落的作用:

过渡,承上启下。

3、结尾段落的作用:

1点明中心,首尾呼应;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深化主题,总结全文。 

2)结尾部分表达了 ,深化 的主旨

3)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考点3 词句赏析

1、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及其好处:

1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事物,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物质以人的性格、思维、情感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事物更加形象。

3夸张:突出其特征,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洁,结构一致,形式优美,互相映衬。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凸起文章中心,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读者的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印象,凸起文章中心。

10引用:使内部实质意义更真实、准确、深刻、紧密。

格式:(1)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 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 的情感(性格)。 

2)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 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 的情感(性格)。 

 〘例1赏析下列句子。 “春天,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答案〙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赋予了树们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百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富有情趣。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春色的热爱。 

〘例2赏析句子。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嫩绿的秧苗比作绿色的地毯,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赞美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2、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 的气氛。

 2)表现(或烘托)人物的 的心情、 的性格。

3)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4)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人物描写的作用:

1外貌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 

作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通过动作的描写,揭示人物性格。

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3语言描写,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

作用:表现人物思想、精神品质、性格特点等。

(4)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

作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例1“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了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这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动作描写(描写方法)表现出母亲(对象)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特征)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出母亲的善良。

〘例2“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答案〙这一句用“交替、支撑、靠、休息”等动作,说明“我”读书站的时间长,多么劳累,但目的是为了多读书、多求得知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衷之情。 

4、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作用)

描绘出了 的情景(画面),抒发了 的情感(性格)。 

格式:“××”一词,写出了 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例〙赏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肥胖的黄蜂在菜花上。

〘答案〙“伏”字,既写出了黄蜂体形的肥胖,又写出了黄蜂娇憨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中动物的喜爱之情。

5、(说明文)某段或某句用了哪种(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

格式: 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使读者

6、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删去)行吗?为什么? 

1)不行。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换掉就成了

2)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更能形象地表现……的特点)

3)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例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能否去掉?

〘答案〙“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去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 

〘例2〖例〗“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中的“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为什么? 

〘答案〙 不能。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换成“总是”就变成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不符合实际,“往往”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换。 

考点4 文章的主要内容

歌颂、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忧愁、惋惜、思念故乡和亲人、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格式:本文描写了……的故事,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1)要素归纳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主要人物+事件经过+事件结果)  

(2)题目扩展法(有的题目高度概括内容,结合四要素增添,并合理组织语言。)

3)段意合并法(较复杂的记叙文,合并段意)  

4)摘录句段法(关注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

考点5 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②意思的递进或转折;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声音的延续。

2、……(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④表示话没说完;⑤表示递增或递减的省略;⑥语意未尽

3、“”(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表示强调;④特定称谓

阅读理解答题套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