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测试题及答案(2015年1月1日施行)

发布时间:2015-03-18 15:55:17

新环保法测试题(满分100分)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正误判断题(A或者B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中填写相应的英文字母。每题1分,共20题)

1.新环保法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十一条)

A.对 B.错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 )

A.对 B.错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A.对 B.错

4.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

A.对 B.错

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二十五条)

A.对 B.错

6.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

A.对 B.错

7.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第三十八条)

A.对 B.错

8.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

A.对 B.错

9.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

A.对 B.错

10.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

A.对 B.错

11. 新环保法规定:一切部门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第六条)

A.对 B.错

12.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

A.对 B.错

13.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 )

A.对 B.错

14.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第四十条)

A.对 B.错

15.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第六十二条)

A.对 B.错

16.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第七条)

A.对 B.错

1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第二十四条)

A.对 B.错

18.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第四十二条)

A.对 B.错

19.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

A.对 B.错

20.新环保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保护宣传日。( )

A.对 B.错

二、单项选择题(ABCD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中填写相应的英文字母。每题1分,共20题每题1分,共20题)

1.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 )、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第五条)

A.防治结合 B.治理为辅 C.综合防治 D.综合治理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 )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第九条)

A.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 B.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C环境保护知识 D.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 )。第十条)

A.统一监督管理 B.监督管理 C.统一管理 D.管理

4.国务院有关部门和( )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第十条)

A.省、市、县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5.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不得开工建设。第十条)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B.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C.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D.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6.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二十五条)

A.法律法规规定超标排放污染物 B.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排放污染物

C.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超标排放污染物 D.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

7.新环保法适用范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第三条)

A.领域 B.领土 C.领海 D.领空

8.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第四十条)

A.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9.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 )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第四十九条)

A. 生产和经营 B. 建设和管理C. 选址和建设 D. 选址、建设和管理

1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 )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第五十九条)

A.部门规范性文件 B.地方性法规、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11. 新环境保护法自( )起施行。

A.2015年6月5日 B.2015年1月1日

C.2015年3月5日 D.2014年12月1日

1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A. 高于 B. 低于 C. 严于 D. 宽于

13.( ),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第二十三条)

A.企业事业单位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C.排污单位 D.排污企业

14.( )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第三十七条)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 地方人民政府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D. 城市人民政府

15.国家鼓励投保( )保险。第五十二条)

A. 环境赔赏 B. 污染责任 C. 环境污染责任 D. 环境污染赔赏

1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 );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第六十八条)

A. 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B. 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C. 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D. 警告、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17.监测机构应当使用( ) ,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第十七条)

A.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 B.符合标准的监测设备

C.先进的监测设备 D.规定的监测设备

18.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 )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第三十五条)

A. 经济社会 B. 实际情况 C. 发展水平 D. 自然环境

19.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 )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第五十四条)

A.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0.新环保法规定:(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第四条)

A.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B.保护环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C.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D.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三、不定项选择题(ABCD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正确。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中填写相应的英文字母。每题2分,共30题)

1.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 ( )的意见。第十四条)

A. 有关方面 B. 专家 C. 公众 D. 社会各界

2.新环保法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 ),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十条)

A. 单位 B. 社会组织 C. 环境保护志愿者 D. 个人

3.国家鼓励和引导( )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三十六条)

A. 公民 B. 法人 C. 其他组织 D. 人民群众

4.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 ( ) 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五十五条)

A. 排放方式 B. 排放浓度和总量 C. 名称 D. 超标排放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 )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二十六条)

A. 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B. 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人

C. 下级人民政府 D. 下级人民政府负责人

6.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 )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三十五条)

A. 经济发展 B. 人文资源 C. 社会发展 D. 自然环境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 )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十四条)

A. 环境监察机构 B. 环境监测机构 C. 环境监理机构 D. 环境监管机构

8.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 )机制。第十条)

A. 监测 B. 调查 C. 预警 D. 评估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二十七条)

A. 生态保护 B. 污染防治 C. 环境保护目标 D. 环境状况

10.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 )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四十五条)

A. 单位 B. 法人 C. 企业事业单位 D. 其他生产经营者

1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 )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五十九条)

A. 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 B. 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

C. 违法所得 D. 生产成本

1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水源枯竭、种源灭绝等生态失调现象,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三十三条)

A. 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 B. 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

C. 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 D. 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

13.因( )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十四条)

A. 污染环境 B. 破坏生态 C. 环境纠纷 D. 环境事件

1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 )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二十三条)

A. 改造 B. 关闭 C. 搬迁 D. 转产

15.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 )等工作。四十七条)

A. 风险控制 B. 应急准备 C. 应急处置 D. 事后恢复

16.国家采取( )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二十一条)

A. 价格、 B. 财政 C. 税收 D. 政府采购

17.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 )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二十二条)

A. 价格、 B. 财政 C. 税收 D. 政府采购

18.国家采取有利于( )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第四条)

A.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 B.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

C.保护和改善环境 D.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19.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六十三条)

A. 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B. 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C. 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D. 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2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 )。第十条)

A.检查 B.监督 C.管理 D.监管

2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条)

A. 防止 B. 减少 C. 避免 D. 控制

2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 )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条)

A. 保护和改善环境 B.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C. 生态修复 D. 污染治理

2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 )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二十五条)

A. 查封 B. 没收 C. 拆除 D. 扣押

24.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 )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第十条)

A. 经济、 B. 技术 C. 财政 D. 社会

25.每年6月5日为( )。

A.地球日 B.环境保护日 C.环境宣传日 D.环境日

26.新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 )、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条)

A. 矿藏、 B. 森林 C. 草原 D. 湿地

27.生产、储存、( )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四十八条)

A. 运输 B. 销售 C. 使用 D. 处置

28.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与( )等相衔接。第十条)

A. 主体功能区规划 B.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 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D. 城乡规划

2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 )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五十一条)

A. 收集、 B. 运输 C. 处置 D. 填埋

3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 )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十条)

A. 限制生产 B. 停产整治 C. 停止排污 D. 限期转产

答案

一、 正误判断

1.B 2.A 3.B 4.A 5.A 6.B 7.A 8.A 9.A 10.A 11.B 12.A 13.A 14.A 15.A

16.A 17.A 18.A 19.A 20.B

、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B 5.A 6.D 7.A 8.B 9.D 10.C 11.B 12.C 13.B 14.A 15.C

16.C 17.A 18.D 19.B 20.D

、不定项选择题:

1.AB 2.AD 3.ABC 4.ABCD 5.ABCD 6.D 7.A 8.AC 9.CD 10.CD

11.ABC 12.ABCD 13.AB 14.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CD 19.ABCD 20.CD

21.AB 22.AB 23.AD 24.AB 25.D 26.ABCD 27.ABCD 28.ABD 29.ABC 30.AB

新环保法测试题及答案(2015年1月1日施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