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13 19:47:47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1、从央视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故事预测学情,迁移情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学习是一个主动习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发现之旅,发现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诚,尝试表达情感。

二、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中国有句成语,叫作“将心比心”。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善集》中有云:“物我一体,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篇课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其一:“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其二:“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同样,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文中的那位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

整篇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力。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这就说明,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故事显浅而紧扣生活,“将心比心,以爱换爱”的呼唤直逼人的心灵深处。本文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中将心比心,宽容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

教学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同时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重点句子的研读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认真听别人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

、教学方法:教学时我采用抓重点语句朗读,体会,引导法,以生活实际熟悉的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朗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音乐《爱的奉献》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名字叫《妈妈,洗脚》,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出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2、你能说说妈妈和孩子当时的心理活动吗?(师生交流)

3、老师每次看到这个广告,就会留下感动的泪水。你会吗?(师生交流)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老师写课题—《将心比心》,齐读课题。你能说说将心比心的意思吗?将心比心:《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拿自己的心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查查工具书,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并想想课文讲了哪两件事?

2、提示:多音字“扎”

3、汇报:课文讲了哪两件事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件事呢?

过渡:其实阿姨帮奶奶开门和护士给妈妈扎针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就是这样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吗?)(温暖)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生小组准备

  3、交流: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两张其中一张重点词句用红字)

①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重点感悟:沉重、一直等词语。

师:多么善良,懂得关心别人的阿姨啊!

  ②朗读:读出暖暖的感觉。找学生读。

(2)还有让你感动的语句吗?

句子: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师:猜一猜,那位阿姨和奶奶是亲戚朋友?可她为什么会帮助一个陌生人呢?(注意提升“陌生人”)

请大家齐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温暖与感动。

  4、小结: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为老奶奶推门,然后想到自己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有人会这样做。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首先自己要去关心、帮助别人,这就是将心比心

  5、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学习第一件事时通过找句子,说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读的方法走进了阿姨的内心世界,就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第二件事,找找哪些地方也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谈谈自己的感受,相信大家一定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6、交流

  (1)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①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

  ②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③但母亲却是那么平静,难道她不疼吗?你猜猜她当时会想些什么?

  ④学生齐读感悟温暖

  (2)只见果然成功了

  ①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得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母亲却能忍受,还能热情地鼓励她,不简单)谁能读读这句看似简短其实不简单的句子。

  ②引读:

  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③你感受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宽容、鼓励、理解)

  (3)再读读第二段,还有让你感到温暖的句子吗?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①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原来是抱怨的。)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将心比心,激动地想:。

那本来想责怪护士的我,为什么听了母亲的话,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呢?

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儿?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请大家相互合作讨论一下。

(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她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示)知道这句名言的意思吗?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在他人身上。请大家读读并记住这句名言。)

④这是一位普通却又伟大的母亲,让我们带着温暖与幸福再来读一读她那充满宽容和鼓励的话语吧。

⑤孩子们,学习了以上内容,我们知道了阿姨的善良与关心,母亲的宽容与鼓励,那对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做人做事有没有启发呢?说说你的见解吧。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出示):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份温暖与幸福吧!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深情地朗读)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课件出示爱心)看,这就是我们一颗颗滚烫的心,此时此刻,你觉得应该在自己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什么词呢?(老师在黑板上板画一颗爱心)

  2、学生回答,并请学生上台逐一板书。(宽容、关心、帮助、信任、理解、鼓励、支持、尊重)

3、结课:(出示):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的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让我们欣赏歌曲《爱的奉献》,在歌曲中感悟温暖与幸福。

(六)作业设计

请把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将心比心、宽容谅解的事写在日记里。

(七)板书设计

《将心比心》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农村小学四年1)班,我班学生总人数28人,男生12人,女生16人.大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中反映出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比较重视课内阅读,适当的说话指导,重视语言的转化和内化。

他们学习勤奋,待人真诚,是懂事、有礼貌的孩子。但大多数比较内向,在课堂上表现不是很积极,学生们课外的阅读量少,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如何从文本联系到生活,表达自己的正确见解,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困难。

学生们通过阅读对文章的大概意思能正确把握好,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也略知一二,但如何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深刻道理,对他们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点拨。在读写结合上也需要老师的引导。他们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不善于换位思考,学习本文对他们的为人处事方式会有所帮助,改变他们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将心比心》效果分析

学生通过观看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和学习文中的两个感人故事,在记录《将心比心》的感悟时大部分学生能写出感人肺腑的理解,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要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帮助身边需要关心的人。

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了自己切身经历的事。如:坐公交车时为爷爷、奶奶及孕妇阿姨让座。我班有个孩子记录了他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在没学习《将心比心》这课之前,他与同学互相指责,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学完这课后,他就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对方的心情,将心比心,达到沟通,从而使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学会了换位思考,与学生和好如初。

我班学生基础较差,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平时身为教师的我要多给学生提供些相似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心中充满爱,在灿烂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将心比心》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中国有句成语,叫作“将心比心”。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善集》中有云:“物我一体,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篇课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其一:“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其二:“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同样,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文中的那位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

整篇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力。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这就说明,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故事显浅而紧扣生活,“将心比心,以爱换爱”的呼唤直逼人的心灵深处。本文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中将心比心,宽容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

教学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同时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将心比心》评测练习

小练笔:(二选一)

(1)请把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将心比心、宽容谅解的事写在日记里。

(2)学完《将心比心》后,学生写出对将心比心的理解或感悟。

《将心比心》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本文是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写起,它反映的却是人们的道德思想问题,意在呼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将心比心,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所以,我在课前先出示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的视频,我发现学生的精力很集中,让他们初步感受父母是爱的传递着,我们要将爱传递下去。

接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概括文中两件将心比心的事。意在锻炼孩子的朗读能力和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孩子们这个环节完成的不错。

然后,读中感悟思想,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我先让孩子找出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通过创设情境,分析人物性格,反复朗读并谈感受体会,从而引导孩子揭示本文主题—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并顺势教育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孩子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最后拓展延伸环节,让孩子联系实际,说出生活中将心比心的事,并出示情境,让孩子谈做法,从而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深化了文章主旨。

作业布置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通过将自己身边将心比心或宽容谅解的事写入日记,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又意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最后的歌曲《爱的奉献》中,我有感而发,为学生安排了一项实践活动-为妈妈洗脚。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同时这也是妈妈与孩子亲密交流的一次机会。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指导朗读方面不是很到位。老师可以做示范,让学生模仿。对学生的及时评价不够丰富,激励性不强。在学生上台展示环节,学生紧张不会写字。这也提醒了我,今后多给孩子上台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不再胆怯。以后我会注意这些方面能力的提高,努力打造优质课堂。

《将心比心》课标分析

1.学生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文章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学生能清楚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用普通话交流,学会认真倾听,能听出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