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总结

发布时间:2019-08-07 22:09:43

文学概论总结

I 填空、选择

1.黑格尔把文学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

2.一般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中国古代的代表分别是《诗经》、《楚辞》和《庄子》

3.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言语层面、形象层面和意蕴层面

4.文学传播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口头传播、书籍传播、视听传播及电子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

5.期待视野是哪三个层次:言语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

II 简答、论述

1. 请简述现实型的基本特征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这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再现客观现实。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旨。他强调立足客观现实,忠实现实,对现实做冷静的观察、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二是写实的方式。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他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以描写见长,不夸张,不变形,真实的体现客观事物感性状貌。

2.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这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表现主观理想。这是理想型文学的主旨。它突出主观因素,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艺术的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二是直接抒情的方式。这是理想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它的情感态度主要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像现实型文学那样不动声色地将情感隐藏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之中。

3.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给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这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寄寓审美意蕴。这是象征型文学的主旨。这种意蕴或是侧重客观现实,或是侧重主观感受,都往往有某种超出具体、个别现象的抽象、概括、朦胧的性质。二是暗示的方式。这是象征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它侧重以间接的方法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往往塑造变形的、虚拟的假定性形象,启发读者去体味外之意。

4. 请简述文学作品的三个文本层次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有三个层面,有言语层面、形象层面和意蕴层面

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语言系统。这个系统中的言语与一般的言语有明显不同:作为文学言语,它不但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还具有内指性、心理蕴含性和阻拒性。因而它是一种审美性的语言。

文学形象层面: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它具有如下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文学意蕴层面: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它一般又可以分出三个不同的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审美意蕴层。

5.请简述意境的基本特征

文学意境有三个基本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

情景交融是文学意境的表现特征,是文学形象中情感与景物因素相互融合而难以分离的状况。情景交融有三种不同类型:第一,景中藏情式,即藏情于景,情并不直接显示,而仅仅借助逼真的画面去间接表达,从而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表面句句写景,而实际处处抒情,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二,情中见景式,即直接写情,不用写景而景却历历在目。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然重心在写情,但此情却令人想象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情景和个人境遇。第三,情景并藏式,即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属以上两类的综合性。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抒情和写景并举,情与景如水乳交融,浑然天成。

虚实相生是文学意境的结构特征,是文学形象中逼真的实体空间与由此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之间相互生成的状况。意境是实境与虚境相互生成、氤氲化生的结果。

韵味无穷是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是文学形象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效果。“韵味”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和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较为持久的美感效果,他在意境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和集中。

5. 请简述叙事的构成

叙事的构成:1)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体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2)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讲述故事的语句。(3)叙述动作,即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最小叙述单位叫做叙述句。

事件:事件是指相对完整的叙述单位,由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性叙事作品中的世界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出发对生活现象加以组织的结果,其中体现着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作者的局限和偏见。

人物:叙事作品中的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但在不同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的关系不尽相同。有些情节小说中的情节是中心,人物不过是为了构造情节而设置的,本身不具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真实性格特征。这样的人物只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而存在的一种工具。而在许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人物是艺术表现的中心,情节则是展现人物性格的手段,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6. 请简述叙事中人物的二重性

人物具有行动元和角色两重特性。行动元指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构成矛盾的一方,起推动整个事件发展的作用。角色指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成功的角色(即“典型人物”)既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具有普遍的共性,并能揭示出社会的某种本质。人物具有“行动元”与“角色”的二重特性,但二者总是重合的。有时一个行动元由几个角色担任。

7. 请简述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内涵与关系

答:“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文本时间”(也成为“叙事时间”),是指故事内容再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

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就是时序、时距和频率。(1)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所谓文本时间顺序是文本中展开叙述的前后顺序,即叙述者讲述故事时从开头到结尾的次序,而故事时间顺序是故事内容从开始发生到结束的自然发展顺序。时序分为三种情况,顺序、倒叙及插叙。(2)时距也可称为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向两个方面变化:时变快,故事时间长而文本时间短,即用相对简短的话语叙述较长时间里发生的事件,这种叙述通常也叫做概要叙述。二是变慢,就是用较长的文字来叙述很短时间里发生的故事,把事件的过程细节放大,类似于电影的慢镜头一样把每一个动作或者表情分解开来进行展示。(3)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不同的叙述频率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效果。

8. 为什么文学消费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

文学消费之所以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其理由在于:

首先,一般物质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文学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其次,一般物质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严格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而文学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往往只能与凝聚在文学产品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等价,而与其中寓含的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难以等价,后者的独特价值则往往难以作定量评估,尤其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常常是独创的、不可复制的。

再次,一般物质商品的消费是一种纯粹的价值损耗,而文学产品的消费具有超时空性,伟大经典的文学名著甚至具有价值增值性。

最后,一般商品消费是名符其实的消费,而文学产品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消费,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并且往往具有再创造的性质,它要求消费者本人的积极参与。

9. 文学风格的定义、分类

定义: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此定义的要点是:(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3)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分类:中国的简分法将风格分为刚和柔两类。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把诗歌的风格分为二十四类。

文学概论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