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12-16 06:55:16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的著名作家,著有多部文学作品,《挪威的森林》是他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
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危机也与日俱增。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的欲求膨胀,造成了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心理距离拉大。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像无根的浮萍,孤独、虚无、失落,却又无力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都市的繁华,掩饰不了人们内心的焦虑。而甲壳虫乐队唱出的曲子《NorwegianWood》给了作者很大的灵感。那是一种微妙的,无以名之的感受。1987年村上春树就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挪威的森林》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直子和木月青梅竹马,长大后理所应当自然而然在一起成为男女朋友,渡边是木月的朋友,是木月在个人世界里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木月与直子约会总带着渡边,他们并不认为渡边在他俩之间是多余的,相反,有渡边在,他俩才觉得完整,三个人的约会,其乐融融。后来,木月去世了,直子和渡边都深受打击,他俩共同拥有木月的死,相互靠近寻找木月的痕迹却又特意回避,不触及与已逝之人有关的事,彼此心照不宣,却不说破,关系有些微妙。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直子在哀伤的情绪里无法抽身,住进了疗养院。疗养院与外面纷杂的世界完全隔离,里面的人彼此没有秘密,每天劳动,生活自给自足,每天运动,日子井然有序,一派悠然田园风,自得其乐。
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是个充满活力,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她青春明媚,朝气蓬勃,洒脱有趣,丰富了渡边的生活。

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文末,渡边屈从于现实的温暖,想找回绿子,像俗世大众一样结婚生子,过完普通的一生。可是文章开头,写三十七岁的渡边一人撘飞机,我想,他没能找回绿子,那段青春也就此失去。
小说中描述了在日本战后成长的一代人,面对失衡的精神世界,只剩下一具空的躯壳,他们对前途感到迷茫,人生也完全失去了方向,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浸泡在彻底的孤独当中。直子和木月是两个消极的人,他们无法跟上复杂多变的社会外部环境,两个人就像被抛弃在孤岛上的溺水者,只能相互依偎着取暖,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直接导致了直子和木月的毁灭。主人公虽然天性乐观而积极,但是他也经常感到孤独,怀抱着一颗空虚的心灵行走于人世当中。即使活泼的绿子也经常将孤单的要命挂在嘴边。可以说在《挪威的森林》中孤独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常态,这是整整一代人共有的问题。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孤独,渴望被理解,却又无以名状,无从说起,经历失去,最终,面对现实,走向成熟,这或许就是村上想要表达的青春吧。
我在读完之后也有深深地感悟,书中所透露出来的主题就是孤独,村上春树借助森林这个特殊的意象,表达了困守于都市森林的一代人的孤独与困惑。直子、木月、渡边都可以看作战后经济腾飞时期日本都市人的代表和缩影。当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传统道德之间解体,新的价值观念逐步形成,以前为之奋斗的目标瞬间变得毫无意义,人们追求的目标变得越来越迷茫。表面上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社会给了人们更多自我实现、张扬个性的机会,但是繁荣的背后是基础价值的崩塌,忙碌充实的背后是一颗颗孤独的心灵。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加与人们的幸福感并不成正比,生命个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内心的孤独感不断增强,一些人无法承受这种孤独,因而选择死亡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挪》中的所有人物都是孤独的。孤独是我们找不到自己的同类,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是感受不到他人的关爱,是对前途的迷茫,是对过去的偏执。随孤独而来的是烦恼,孤独让人忧郁,烦恼让人发狂。孤独与烦恼可以直接让一个人崩溃,木月如此,直子和初美也是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