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为提高重大职业中毒事件(以下简称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的程度,保护劳动者及公众健康,促进内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1辖区内发生的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组织机构与职责
按照《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调整充实应急办成员及应急队伍的通知》履行相关职责。
2.现场卫生学调查2.1接报告
接到报告后应准确记录相关信息,详细记录接报告时间、报告人姓名、报告内容、报告单位,接报人员姓名等,同时应对事件发生的场所、工艺及现场情况进行了解和记载。
2.2职业中毒事件分级
属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的职业中毒事件: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属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的职业中毒事件: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的职业中毒事件: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属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的职业中毒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
2.3现场调查
2.3.1调查目的: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依据;控制中毒进一步发展;预测中毒的发展趋势;评价控制措施效果;进一步加强已有监测系统或为建立新的监测系统提供依据。
2.3.2调查步骤
2.3.2.1组织准备:由应急快速反应队及相关人员组成现场调查组,在赴现场前应准备必需的调查表(有时需要根据现场初步调查结果设计调查表用于调查、调查器材、现场预防控制器材、采样设备和相应的采样试剂、现场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照相机和个人防护用品、交通工具等。监测仪器:针对本市存在的职业中毒事件隐患,应准备各类可能导致职业中毒事件的毒物的现场快速检测仪(H2SCOSO2CO2Cl2NH3、甲醛、苯系物)及大气采样器;个人防护用品:针对本市存在的职业中毒事件隐患,应准备各类可能导致职业中毒事件时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眼镜、面罩、口罩、防护手套、防护鞋靴),而且必须能耐酸碱。
2.3.2.2对知情人进行事故发生过程调查:包括事故发生前的设施布局、状态,运行状况,泄露、喷射物的性质和状态,估计泄露喷射

物的剂量和流向。
2.3.2.3对现场进行勘察:包括泄露喷射源的性质、位置,泄露、喷射物的气体面积和波及范围,泄露、喷射源周围环境情况,生态、动物、人员和敏感单位情况,当时的气候和风向等。
2.3.2.4对被伤害者进行伤害调查:包括被伤害者的基本情况和伤害情况,如部位、程度、症状、体征、影像学和功能检查结果。
3.现场处理措施3.1现场分区
根据伤害源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情况、风向等现场情况对现场进行分区。并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离划定人群疏散距离。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离见图一。
表一化学伤害事故现场分区的功能
级别分区标准源区直接泄露、喷射点
进入的工作人员和从事的工作
消防员、防化人员进入,关闭、封堵泄露源
热区泄露、喷射可及区域消防员、防化及卫生人员,中和、清理、转运病人温区可能二次污染区域冷区温区以外区域
消防员、防化、卫生人员在此区消洗、缓冲指挥、保障、其他人员,在此区域指挥、调运、抢救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