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位校长助理”谈高校去行政化

发布时间:2018-09-15 17:16:35

从“11位校长助理”谈高校去行政化

  大陆媒体近日报道,北大官网上校领导机构设置中显示有11位校长助理、3位常务副校长、5位副校长等共计27人(2人兼任),引来很多网友的质疑,称“北大沦陷”,并评价说:“你们让胡适、蔡元培、严复这些老领导汗颜啊!”校长助理居然多达11名,堪称天下一大奇观。有学者称,高校行政化日趋激烈,去官僚化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校长助理是大学校长、常务副校长、副校长的助理,简称校助。在大学里,一般而言校助都是教授,并且通常还同时兼任某学院的院长或职能部门的正职领导。在行政级别上,校助虽然与一般的正处级干部的级别相同,但是由于非常接近学校最高领导层,所以池们的地位远高于一般的正处级干部。而―般的正处级干部,若要想高升为校领导的话,通过先成为校助,再谋求上位,是一个通行的绝好卡位策略。

  北大并不是特例。同为副部级“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有6位校助,16位校领导。与北大一路之隔的清华大学,虽然校领导机构里没有设置校助,但校领导的总数仍高达23人。而身处大上海的国家重点大学同济大学,有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4名、纪委书记1名,校长1名、常务副校长1名、副校长7名。

  在我国现行的高校体制下,众所周知,高校的行政化和官僚主义色彩非常严重。我们把这样的病症统称为高校行政化。毫无疑问,北大在各方面都是今日中国特色大学的典型。按说北大有这样阵容强大、实力超强的领导集体,冲击世界一流大学本来应该根本不是个问题。然而遗憾的是,在世界各大大学排行榜中,北大并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并目在亚洲也排不上第一,甚至在东亚都排不上第一。令人惊异的是,北大在中国也难排第一――至少,香港大学把它比下去了。我们当然满心希望北大能争一口气,实现“在建校120周年前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目标。

  北大校领导之多,不仅凸显了其行政化的严重性,也同时凸显了高校去行政化的紧迫性。所谓去高校行政化,不是指高校不要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而是要大大削减被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所掌控的学术权力等权力。毋庸讳言,在目前的高校体制下,一定的行政职位就意味着掌握一定的学术权力等权力。老实说,就权力而言,别说什么副教授了,就是一般的教授也绝对顶不上一个处长,更不用说是校助了。加之前几年曝出的“40名教授争当1个处长”的新闻,这些足以说明今天我国高校行政化的极端严重性。按理说,高校真的不应当这么搞笑。

  北大校长有11位助理,不仅让前人汗颜,也令西方同行惭愧。那北大还赶超什么世界一流――自己不已经是世界超一流了吗!没错,北大确实在行政化方面独占世界鳌头,让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世界顶级一流大学不得不低头认输。除了校长助理之多,北大的常务副校长居然有3名!要知道,一般而言,常务的副职都只有1名。但在北大,现在却有3名常务副校长。难怪有网友讽刺地说,“不错,北大应该加油,争取所有的副校长都是常务副校长!北大的常务副校长,可是正局级的国家干部哦!”

  那么,高校应该如何去行政化呢?改革的办法,其实大家都懂得,我这里就不赘言了。但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北大终身讲席教授、学者饶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大家都希望做教授,不希望做院长,不希望做校长的时候,改革就差不多了。”

  没错,在大学里,如果什么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去当校助、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校长、副书记、常务副书记、书记,而心甘情愿地做一名教授了,那我们的大学就真的改革得差不多了。大学本质上是学术机构,真不应该是什么官场、名利场。

从“11位校长助理”谈高校去行政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