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05 03:57:05

关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作者:张炫炫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5

         本文通过总结高校艺术类学生在个人思想、学习态度、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特点,结合高校学生工作实际,探索艺术类专业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从而达到提高艺术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艺术类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艺术类 学生工作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艺术类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在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与非艺术类学生相比存在诸多差异,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引导、帮助他们发扬长处、克服弱点,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艺术类学生的界定

        从目前的专业设置来看,高校艺术类专业一般分为书法、雕塑、绘画、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广告、动画、音乐、表演、主持、戏曲、舞蹈、摄影、编导、艺术管理等。艺术类学生主要是指专门攻读以上这些艺术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包括专业艺术高校的学生以及非艺术高校中的艺术类专业学生。

        2 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2.1 个性突出,但集体意识淡薄

        在大学校园里,人们对艺术生的印象往往是留着长发、胡子拉碴、身穿奇装异服,这是由于艺术家的社会形象直接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有的人甚至认为艺术领域中越有个性的人越能取得成就。艺术类专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往往不是仅凭几个月的突击、集训就能具备某种技能,而是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功底积累,因此艺术类学生大多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某种艺术形式,参加过无数次的专业比赛、演出,锻炼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虽然艺术类学生积累了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常年独立在外,遇事大多自己做决定,这也就造成了他们缺乏集体意识的特点。他们崇尚艺术自由的思想,强调行为与众不同,很少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与人合作的意识比较缺乏,组织性纪律性不强。然而,团队合作意识对于艺术类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艺术是一种综合表现形式,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和配合才能展现出完美的表现,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会使他们在踏入社会后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

关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