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

发布时间:

课题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课时:2教师:毛勇
导学目的
1、知识目的1、积累文言知识。2、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熟读、背诵全文。2、才能目的1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进步朗读背诵才能,力求读得好,诵得快。Xkb1标第一网2、指导学生课外搜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3、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握简约凝练,多用否认句的语言特点。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教学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本质。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阅读后积极讨论,品味感情、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导学重点难点导学方法
一、自主预习〔10分钟〕
1、熟读课文并在课本上注下这些生字的音。
明确:1〕生字:嗜(shì(zhé(lìn(hè(dān(jí(chóu(qián(shāng
2〕多音字:传(zhuàn(hào
2、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缺乏200字,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3.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表达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开展等等。
导学过程设计
二、课堂合作、探究〔20分钟〕〔小组内讨论〕
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
1、教师出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画面,并提问:菊花高洁,南山幽静,徜徉在这山水景物之间的诗人是谁?〔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2、你知道多少关于陶渊明的知识,请你给同学们说一说
3、学生举手介绍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教师点拨补充。导入?五柳先生传?〔二〕、合读课文要求:1、读出节奏。
2、边读边在课文上标划节奏。
明确:1〕三字短句:如好\读书晏如\也

2〕四字短句: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3〕复杂长句:如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3、跟读课文
要求:1〕模拟人物心态。2〕读出语气、语调。
明确:1〕第1段应读出舒缓陈述的语调2〕第2段应读出赞叹抒情的语调。〔三〕默读课文,讨论文意。
读完后8人小组讨论字意、词意、句意。明确:1〕第一段:
何许:何处许,地方,处所。详:详细地知道。因:因此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焉:语气词,表决定,相当于“矣〞。
不求甚解: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著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本质。
会意:对书中的精神本质有所领会。性:人的本性。嗜:喜欢,爱好。旧:指老朋友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或:有时。置酒:准备酒。招之:邀请他。造:到……去。辄:每每,总是。尽:指喝完。
期:期望,希望。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认语气。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短褐:粗布短衣。
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补缀。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瓢:舀水的葫芦。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完毕。
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自娱:使自己欢娱。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2〕第二段:
赞;史传文章结尾的评语。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迫追求的样子。极:推究。
兹:代词,此,指五柳先生。假设人:这样的人,指黔娄。俦:类。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
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四〕、课堂练习。
由于陶渊明文学创作成就宏大,现某市文联拟请他担任文联主席一职,请你根据学到的文学常识和对课文的理解帮他填好履历表。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
姓名:性别:字:号:
出生年月:籍贯:国别:职业:人生格言:特长展示:工作经历:兴趣爱好:

自述性格:
明确: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姓名:陶渊明性别:男字:元亮号:靖节先生
出生年月:365籍贯:江西九江国别:中国职业:自由诗人人生格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特长展示:擅长写诗
工作经历:1、江州祭酒。2、镇军将军刘裕参军3、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4、彭泽令。兴趣爱好:1好读书2性嗜酒3常著文章以自娱
自述性格: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安贫乐道,不图享受3、真挚坦诚,喜欢自然〔五〕、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朗读课文
1、说说两个段落有什么不同?
2、找到总领全文,表达五柳先生风格的句子。明确:
1〕从内容上看,第1段主要是生活(蕴涵性格志趣;点出“不慕荣利〞,2段主要是赞语(蕴涵精神风貌。照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形式上看,第1段主要是描绘,是分写;第2段主要是评论,是总说。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二、考虑讨论
1、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2、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络?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本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认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认句,想一想多用否认句有什么作用?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三、朗读质疑
自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解决。A、主人公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B、作者以“五柳〞为号表达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C、作者与五柳先生到底有什么关系要写文纪传?明确: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

“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意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但他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
B、以五柳为号,可见他家居环境的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C、陶渊明实际是借五柳先生写自己,这在南朝梁代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已指出:“渊明少有高山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五柳先生的生活情趣,正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小结2分钟
五、总结归纳。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适意
性嗜酒……陶情不坚环堵萧然……乐道随守常著文……娱乐流节俗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课堂分层稳固训练〔5分钟〕
六、作业布置。〔一〕.背诵全文,并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二〕课内文段阅读。
1、结合语境,解释以下加点词的意思。〔2分〕
每有会意示己志..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3、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3分〕
4、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B.先生热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5、赏读与拓展〔4分〕
课文着力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
6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

7.把以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尽,在必醉。
译文: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
8.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3分〕
答:9.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答:10.?五柳先生传?的结尾,有一段评论性的文字。请你默写出其中最能表现五柳先生品格的一句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2分〕[译文]____________
12.“箪瓢屡空〞一句用了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的典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13.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他这样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你有什么看法?〔2分〕[]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精神本质有所领会
2、〔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3、饮酒、读书、写文章4B
5、〔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专心乐学等6、〔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造:去、往;期:期望、希望。〕
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波钻营。〔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迫追求的样子。〕
8.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9.结合自己读书习惯〔1分〕,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3分〕;仅答“赞成〞、“不赞成〞不得分。〔共4分〕
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本质。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1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1.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此用它作为自己的号。12.作者以颜回自况,表现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
1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下边的答案供参考: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所采用的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化理解;二是说明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迷,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概〞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
教学后记


五柳先生传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