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般的掌声” - 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9-03-13 06:52:13

“雷鸣般的掌声”

——教学案例

张琳

学期过半,在教到练习5中的改病句时,有这么一句“教室里传出雷鸣般的掌声。”当即有学生质疑——这题没有错!立刻响应者云云,来势还不小。但也有一部分在家预习的学生说:“有错!”教室里立刻分成了对垒的两派

我让他们先安静下来,然后告诉他们“有理不在声高,说说各自的理由。”

认为有错的一方说:“掌声没有那么雷鸣那么大,属用词不当,应该换成‘热烈的掌声’。”认为没有错不能改的一方说:“这只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我们写作文时经常用到,语文书有错!”

虽然教学参考书上分析的也是用词不当,该换成“热烈的掌声”,但从我的个人立场,也同认为无错的一方一样,认为这道题出得欠妥。

最后我对学生们说:“既然认为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就让我们去寻找它的出处,看看哪些书籍,报纸杂志上面曾经出现过这样的用法。等我们收集了足够的材料,让我们一起写一封信去编辑社,向编辑叔叔提出我们的意见,好不好?”

不久,学生就收集到各种材料

《黎明前倒下的英雄--雷鸣般掌声献给瑞典女足》 瑞典队好像不相信现实,直到教练和工作人员走进场内,一个个地安慰,才让她们止住哭泣,擦干眼泪。当德国队登上冠军领奖台的时候,瑞典队列队朝观众席致谢,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不是献给冠军,而是给了勇敢的瑞典队,给了这群更像胜利者的不幸的姑娘们。 ”

——《扬子晚报》

“新华网北京1114日电特写:为党的旗帜增添新的光辉——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党章之际

新华社记者曹智于绍良韩振军

今天上午,1128分。万人大礼堂,华灯齐放。

在江泽民同志的主持下,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灿若群星的穹顶下,回荡起雷鸣般的掌声。”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了!热烈的掌声中,温家宝总理宣读
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600多字的贺电,频频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你们建立的这一历史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雷鸣般的掌声,
在大厅内久久回响……(新华社北京1016日电)

——《人民日报》〔20031017

教学反思:

1\学生敢于质疑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但是学生已习惯了只学不问,任何问题只求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因此,学生敢提出语文书出错这样大胆的质疑精神就是非常可贵的.

对待学生的质疑,只要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能回答的,还是不能回答的,都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释疑。我常根据学生问题的不同类型,从以下四方面引导学生释疑:
、在反复朗读中释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学生提出的似是而非、有争议的问题,我以为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后,从文中寻找依据、讨论辨析、自行求解。如:教学《肖伯纳和小女孩》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肖伯纳这么骄傲,为什么会逢人便说,是小姑娘教育他要永远谦虚的?肖伯纳到底骄傲吗?”这一问题的解答,对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特点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是;我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特别是抓住入物语言组织学生读出语气、体会情感;在这基础土;再请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词句讲自己认为肖伯纳骄傲或谦虚的理由。学生很快达成了共识:肖伯纳不骄傲。
二、在同类比较中释疑  
有些问题很准孤立、片面地理解,必须借鉴相类似的阅读材料,在相互印证、补充中求得全面的理解。如:教学古诗《江土渔者》时,学生对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提出质疑:为什么渔者要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鲈鱼呢?是不是卖了鲈鱼会过上好日子呢?”我要求学生温习学过的古诗《蚕妇》、《陶者》。经过认真研读,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渔者和蚕妇、陶者一样,即使辛勤工作,也无法摆脱贫穷的命运。学生通过阅读同类资料,加深理解了这首古诗的主题。   
三、在启发引导中释疑
有些问题,涉及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理解,如果能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去释疑,统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中彩那天》这一课一位学位质疑:办什么说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我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来释疑,这下,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联系课文,父亲这么做,一直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他们家的支柱,有的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经验、体会到因为有了诚实、信用人活得才坦诚、快乐,不愧对自己的良心,这比拥有物质上的财富还重要,所以说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方法释疑,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借鉴资料释疑
对于那些涉及面广的问题,光靠语文教材没法解决,我认为可以让学生课外查阅相关资料或相关学科来自行解决,当然,教师可作一些方向性的引导,比如,可以采取哪些途径,查阅哪类书籍解决这些问题。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质疑锋利的斧头和小村庄的消亡有什么关系呢?滥用自然资源为什么是一种毁灭行为?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不仅解答了这一问题,而且提高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自己释疑,能有效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回味大画家毕加索的"创新之前,必先破坏"这句话的时候,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一个孩子的母亲说话的那一幕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个孩子把母亲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这位母亲就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并把此事告诉了陶行知。先生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就被您枪毙了。这位母亲不解,先生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先生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补救的办法是有的。先生接着说道,您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手表送到钟表店,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这样,钟表店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您的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表呢!是啊,孩子犯错误,是没有错的,她是一朵美丽的鲜花。我们应该让孩子,在犯错中学习创新。

“雷鸣般的掌声” - 教学案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