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探析

发布时间:2011-10-19 22:05:23

马克思国家观探析

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在全球化交往的普遍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重新理解社会结构和历史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对马克思国家观的重新梳理和认识,对我们的启示是,必须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国家,正确认识和领会马克思对国家的深刻阐释,才能更好的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 国家观

对于国家的起源,一直是政治学家和思想家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国家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亚里士多德坚持社会共同体说,“认为国家是许多家族和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到完善的自治生活而组织的”;[1]国家社会契约学说,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鸠鲁,随着资本主义市场交换和契约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政治学家如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从自然法的角度完善了社会契约学说,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还有学者从政治统治的角度来定义国家,如奥地利政治学家巩普洛维奇认为:“国家是凭藉强制力而组织及统治的社会”。遗憾的是,这些学说都没有能揭示国家的本质,甚至还对认识国家的问题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而马克思的国家观,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使其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正如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思曾经指出:“在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

一、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继承了上述思想家有关国家的基本观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适应那个时代的国家观。当然,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是随着思想意识变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而日趋丰富完善的。

(一)马克思国家观的萌芽时期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国家观开始萌芽的时期。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没有在大学做教师而担任了《莱茵报》的主编,在这里他遇到了使自己“苦恼的疑问”。即物质利益与普鲁士专制制度之间的关系。这种疑问使马克思重新思考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审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审视批判的眼光使马克思认识到了社会现实与思辨哲学之间的矛盾,“一定的现象必然由当时存在的关系所引起” [2]不能仅仅从理性来解释一切,而应该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出发。

克罗茨纳赫时期是马克思退回书斋研读文献的时期,《莱茵报》被查封后马克思来到了克罗茨纳赫,在对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进行批判时写下了著名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重新界定了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即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能存在,他们对国家来说是必要条件。”[3] 这样,马克思突破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开始意识到市民社会即社会经济基础对国家观的决定作用。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认识到了私有财产是造成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二元对立的根源,实现人类解放必须消灭私有财产。并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论著,在论著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4]即人类解放要诉诸武器的批判和无产阶级,认识到了政治解放、人类解放与无产阶级专政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这一时期马克思的论著可以看出他开始从市民社会即经济基础的视角来研究国家问题。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确立时期

马克思国家观的发展是随着思想历程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的国家观逐渐形成清晰轮廓,其研究路径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的,而且对国家的论述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在这些著述中,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人的异化”的根源,是国家与社会对立的根源,因此要消除国家与社会的对立,克服人的异化,必须消灭私有财产。他还认为市民社会是国家产生的基础。这一时期可以说马克思的国家学说是从市民社会内部的物质生产去解释国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涉及国家的章节很多,但大多数章节对国家的论述或者比较零散,或者仅仅有标题而为展开论述。在《提纲》中的国家理论是从唯物史观出发来整体把握的。唯物史观认为认为,人类历史应该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出发点,“现实的个人”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产生一定的社会结构,国家就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随着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成熟,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清算了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研究他的国家观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国家观之间的根本分歧,指出国家的最终发展趋向将导致共产主义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状态的解决必须推翻统治阶级所控制的国家,进而保障自己的经济地位,实现自身的利益,无产阶级消灭现实状况的这种运动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因此,国家的最终发展趋向是经由共产主义运动消灭现代国家这种虚幻的共同体,进入到共产主义这一真正的共同体当中。

(三)欧洲革命时期

1848年欧洲革命是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革命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无能和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缺陷。马克思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现象,在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著名论断,还指出了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这些思想丰富了马克思的国家观学说。因此,可以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国家观学说史上一个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国家观的某些内容。巴黎公社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初步验证了暴力革命的威力。但由于无产阶级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组织准备,又没有及时向反动派发起进攻,致使新生政权不久就失败。在深入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系统论证了暴力革命和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武装,以革命的暴力反对反革命的暴力,这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条件。他还针对德国流行的对国家迷信和崇拜的思潮,深刻地揭示了国家的本质,指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而其这一点上民主共和国不亚于君主国”。马克思还科学地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特征,并具体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的历史任务。《法兰西内战》这部著作进一步丰富、完善了马克思的国家观学说。而后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是马克思撰写,恩格斯整理、译著的。这部著作,适应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理论斗争的需要,从辨证唯物主义出发对国家的起源、特征、本质及其消灭的必然性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国家是历史范畴、阶级范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特征是按地区而不是按血缘关系来划分国民的,国家的实质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用来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国家的消失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经过长期曲折的斗争,阶级不存在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才会完全消失。《起源》的发表,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射进了国家观,使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得到了清晰地凸现和创新。《起源》基本上包含了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内容,是马恩国家观学说史上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

二、马克思国家观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鲜明地提出国家不是社会,也不是某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政治实体, 一种和衷共济的共同体,一种宪法组织。这里的宪法不是一种成文的规定,而是任何一种将共同体成员联系起来并使其相互负有义务的法律调节。

(一)马克思对国家的解析

在此之前的社会学理论没有区分清楚社会概念和集体概念,由此在理论中出现了社会整体与个体的对立。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共同体是由个体构成的。这些共同体处于社会与个体之间。这些共同体就是国家的先驱。原始共同体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国家则是由奴役和压迫某一部分居民而产生的政治团体,一种有一定领土有中央政治领导的统治机构。一种以统治和服从为基础的政治管理机器和领土共同体。

“可见,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断言的‘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毋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个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二)马克思对国家产生和灭亡的观点

对于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的观点。在他读了《古代社会》一书之后,更坚定了他的看法。马克思的这些想法由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说。

对于国家的灭亡,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不停地变换其存在形式,无论它如何变化,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出现是为了抑制从经济生活中产生的阶级对立,国家永远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只是统治阶级的组成、性质和剥削方式经常发生变化。古代国家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组织,封建国家是土地贵族统治农民和农奴的组织。现代国家则是通过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工具。

在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家组织形式之外,国家不会继续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新的存在形式。资产阶级对底层阶级的压力还会加强,职业政治家和政府集团的腐化越来越厉害,掌权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然而却没有一个更高的国家形式的存在了。国家已经完成了它的发展过程,国家就要灭亡,它从阶级对立中产生,又随着这种对立的消失而消亡。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不仅阶级的存在不再是一种必然,而且它还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阶级一定会消失。随着阶级的消失。以阶级为基础的统治组织——国家同样也不可避免的消失。

“这种生产方向迫使人们日益把巨大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同时它本身就指明完成这个变革的道路。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成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来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

三、马克思国家观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在马克思国家观的指导之下,列宁于1917年领导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国家,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的国家观理论同实践真正结合。列宁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彻底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使广大的人民获得了解放,建立了属于无产阶级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这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接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毛泽东对马克思国家观的完善

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是做的最好的。毛泽东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多年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获得了充分的民主和自由,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的理论。后来,毛泽东进一步运用马克思国家观理论,建立了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国家体制和政治体制,如“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政治协商制”等。

(二)中国其他领导人对马克思国家观的完善

我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国家制度,他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对外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第三代和和第四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之下,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和谐国家”。当然这里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家与家的和谐,甚至到国与国的和谐”。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和谐国家等的相继提出,表明了我国始终坚持在马克思国家观的基础之上,并一直不断的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期望早日达到马克思所说的实现人类真正解放的共产主义。

注释:

[1]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探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