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民间故事及其教育价值研究 - 以黔东南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28 22:12:38

教育论坛Education BBS■ 田田 张婕贵州苗族民间故事及其教育价值研究——以黔东南地区为例摘要: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是苗族分布最广的区域之一,而流传于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尤其是苗族民间故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色,民族性、地域性较强;儿童作为民间故事的主要接受对象,更是受到民间故事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认同、思想道德教育和认知、语言教育方面。关键词:苗族民间故事;教育价值;黔东南;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故事,是千百年来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淀。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反映人和自然界斗争的故事、反映人们道德观念的故事等对儿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一定影响,对儿童内在精神的成长有滋养作用。这些丰富的故事,不仅启迪儿童的智慧,增长儿童的知识,也使他们吸取生活的教训,培养优良的品德,还给其以美的享受。通过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人们可以加深民族间的理解和情谊。这有利于各民族间的团结,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汇集了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而黔东南地区是苗族侗族分布最广的一个区域,其中苗族分布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16个县市,因而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文化上虽与其他民族长期交流、相互影响、彼此渗透,但仍形成了该地区独有的特点。人们在孩提时就受到了来自民间的童谣、故事、童话以及神话传说的熏陶和滋养,儿童天生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富于幻想,因此特别喜爱听故事,在进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前,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便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该地区成长中的孩子们。苗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上没有文字,但是却有着丰富绚烂的口头文学。其中,民间故事作为苗族散文类的口头文学作品,同韵文类的苗族古歌一样,都是苗族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传承、加工、提炼出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研究室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编印了《苗族民间故事集》,较为全面的收集了流传于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民间故事,其中,第一集中收录了76个苗族民间故事,第二集中收录80个,这些民间故事从内容上可分为:表现先民朴素自然观的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事物起源神话;有表现抗暴驱魔、保境安民的英雄人物传说;有表现苗族独特习惯的风俗传说;有表现青年男女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爱情故事;有表现惩恶扬善的故事;还有对动物生活习性作幻想性解释的短小精悍的动物故事等等。苗族民间故事以其形象的独特性和特有的艺术概括力,充分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和智慧,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和特有的艺术情趣,具有特殊的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苗族民间故事可以让儿童了解苗族的文化习俗,尤其增加苗族儿童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起到接纳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犹如《蝴蝶妈妈》、《洪水滔天》、《金戈和银戈》等故事讲述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缘由,其中流传于黔东南州凯里市湾水一带的《金戈和银戈》中说道:在很久以前,没有人存在,只有金戈和银戈,金戈就是太阳,银戈就是月亮,后来它们两一个不服一个,就比谁的本事大谁就住天上,输掉的一方就住地下。后来双方就打了起来,但是金戈大,银戈小,银戈就被打落到地上,但是它不服气。金戈想,干脆放大水趁早把银戈淹死。银戈得知金戈要淹死它就悄悄地钻进葫芦瓜躲起来,银戈在葫芦瓜里躲了七天七夜,想出了对付金戈的办法,就是造很多人,让人去对付金戈,并且银戈也用泥巴造人。银戈造出千千万万的人后,就让他们去打太阳,但是这些人认为太阳和月亮都很重要,于是就商量说让两个都住天上,一个住白天,一个住晚上,金戈和银戈没办法只好答应了,所以直到现在,太阳和月亮都住在天上。这是关于人类起源和事物起源的故事,某些情节类似于汉族神话《女娲造人》,但故事的缘起又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属于贵州苗族人民自己的创世神话故事。还有机智人物故事,如《看谁最聪明》《老岩大虎》《革肖打虎》,故事中的老岩和革肖是当地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还有表现贵州苗族独特风俗的故事,如《金芦笙》、《苗族佩刀》等,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苗族民间故事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了下来,并影响着现代苗族人的生活。人是文化的产物,作为生活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孩子耳濡目染地受到这些民间故事的影响,而这些故事是他们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所以可以从这些民间故事中了解到苗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可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资自豪感。在道德方面给予儿童启迪,苗族民间故事将生活观念和道德观念融入其中,通过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态度,帮助他们养成美好品德;如《两个伙伴》讲述的是两伙伴的劝善故事,《贪心的刁这》、《嘎当和纠纽》是表现善恶因果报应的故事,这一题材的故事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儿童施以道德影响,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有的民间故事还起到知识教育的作用,体现为儿童故事增加和丰富儿童的知识,比如《短裙装束的由来》、《岩鹰为什么只下一个蛋》、《猴子的屁股为什么是红的》就是典型的知识类故事。此外,苗族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苗族民间故事还承担着语言教育的作用,可以帮助儿童形成语感,掌握基本的文字和语法,并学习运用文字和语法等等,对儿童语言的发展有很大帮助,语言发展主要是指儿童故事的语言和情节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认知的特点,是儿童学习理解语言的重要资源。其中文化认同、语言发展主要属于认知层面,道德教育指向道德层面。所以民间故事负有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的重任;负有让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然的使命;培养欣赏力和创造力体现为儿童故事负有培育儿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天职“育人始于立美,立美始于儿童”。(作者单位: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作者简介:田田(1987~),女,硕士研究生,讲师,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儿童文学。张婕(1990~),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学。资助项目: 凯里学院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项课题(项目编号: X TYB1628) ;2015年凯里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s1428)参考文献[1]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150.[2]孙云凤.论儿童文学对儿童教育的价值[J].教育探索,2006(12):41.[3]张伶.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的特点及教育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157-160.[4]传承人当代生境与传承——基于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调查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4期103

贵州苗族民间故事及其教育价值研究 - 以黔东南地区为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