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9-08-21 02:34:10

【小说的特点】

一、故事情节完整    二、人物个性鲜明    三、环境描写逼真

四、主题思想深刻    五、构思角度精巧

(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如何快速读懂一篇小说?】

1.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感知情节     2.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人物形象

3.故事发生的环境是什么了解背景     4.表现了什么样主题意图写作目的

5.怎么塑造人物突出主题艺术特色

【专题讲座总目录】

1、故事情节的把握     2、人物形象的揣摩

3、环境作用的分析     4、小说主题的挖掘

5、小说标题的作用     6、小说语言的品味

7、小说技巧的表达     8、小说探究的技法

【知识链接】

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表现人物的性格;渲染气氛;表现主题;推动情节等。

专题之一:小说情节的把握

1.把握故事情节

1)三种题型: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变式题型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前文。

5、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8、起线索作用。

9、侧面衬托、埋下伏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 (内容)。

2、情节安排评价

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如《睡美人》,开头说女A角失踪,制造悬念,结尾写她在观众席上鼓掌,揭穿谜底,使事故情节完整,又表现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主题。又如《雪夜》开头结尾都写雪花飘舞,渲染凄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命运。

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

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如《书法家》。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解题技巧】

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抓住场面;寻找线索;理清小说的结构。

3)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典型例题示例】  宁夏、海南卷《林冲见差拨》

1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专题之二:人物形象的揣摩

(一)把握分析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

1、抓肖像    2、抓语言   3、抓动作    4、抓细节     5、抓心理    6、抓关系

(二)人物形象·命题角度

分析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具体来说: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基本套路】

人物定性(身份)+做了哪些事+性格特征+社会意义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三)分析人物形象的抓手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形象的抓手: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四)人物形象解题·示例   《木屐》

父亲是一个勤劳、慈祥、善良的农民形象。(第一步)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等表现父亲的勤劳;背我过河、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等表现父亲的慈祥、善良;而父亲又是一个思想保守的人。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等表现父亲的保守。(第二步)

                            专题之三:环境作用分析

一、考查的题型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二、环境描写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三、典型例题示例一  《二十年后》

12. 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

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    

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典型例题示例二

《红楼梦》里写黛玉的住所:翠竹夹路,苍苔满地,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虽寥寥几笔,着墨不多,却使人感到主人公的孤高自许,不同凡俗。

景物衬托:用写景来烘托人物。

                      专题之四:小说主题挖掘

一、考查的题型

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二、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答题的基本套路

这篇……(或文本)通过对……的记叙(或描写),反映了(表现了)……精神;歌颂了(赞扬了)……

品质;揭示了(揭露了)……实质(罪行、问题)。

四、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1、从作者背景看        2、从人物特征看        3、从情节发展看

4、从语言情感色彩看    5、从整体倾向看

五、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六、典型考题示例

《二十年以后》

13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参考答案】1.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  2.他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专题之五:小说标题的作用

一、小说类文本中关于标题出题的类型

1、这个题目的丰富内涵是什么;

2、分析题目的表达技巧;

3、赏析这个题目(好在哪里);(从内容和表达技巧两个方面赏析)

二、答题使用的基本术语

1.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2.贯穿全文,线索作用。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发展或推动情节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6.具有象征意义或者暗示作用。

三、典型试题举例

1、《生命的消逝》题目生命的消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有人给这篇小小说另外起了两个题目,一是圆梦,一是令人震惊的故事。你认为这两个题目各有什么可取之处?(7分)

【答案】题目既是指陈小米和厉求良肉体生命的消失,更是指厉求良在求名时精神生命的消失。或追求名利而使人性异化(或扭曲人性),致使最重要的人生主题——生命意识消失。”②既应和结尾点题沙漠圆了我的梦想,我要在那里长眠,又比原题生命的消失形象。“令人震惊的故事既指狼吃人之事,更指厉求良居然见死不救之事,也指厉获奖之后失踪之事。

2、《猴子》文章以猴子为题目的好处是什么?请分点陈述。

【答案】写的是而以为题,使文章更能吸引读者的关注;以猴喻人,不仅在于文中老头儿行乞的形貌像猴儿,也暗喻老头儿从退化为,丧失了作为的尊严;文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能引人深思。

请分析两组答案,看看它们的共同点,从中你可以得到一些怎样的启示呢?

【方法思路】

1、技巧:象征,双关,比喻,反语等;

2、情节:悬念;线索;照应;高度概括等;

3、主旨:描写人性美或丑;反映现实(歌颂或者针砭);寄寓哲理等;

再比如:小说《睡美人》

小说为何以睡美人为题?

【答案】演出的舞剧名为《睡美人》;

⑵B角有艺术才能却得不到发挥,是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

⑶A角默默地躲在幕后成人之美,也可以说是一个睡美人

【特别提醒】

1、由文本内容入手,展开深层思考,千万不要脱离文本内容而凭主观想象答题;

2、扣住情节、技巧、主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适当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3、不能空洞无物,仅说术语;

                专题之七:小说语言考查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⑵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从三方面入手:

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 、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③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④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4.典型考题举例 《日月行色》

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

思路:分析人物的语言特色,首先要善于抓住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

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对我的印象呢?

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的羞涩。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和心理。

老人经的事稠

你是个鳖熊!

”“鳖熊均属于方言,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含蓄俏皮,富于情趣

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

【答案】地方色彩鲜明。比如,老人经的事稠一句中的,在当地方言中是多、丰富的意思。用这一方言词,使得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生活气息。

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和心理。比如,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这一句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羞涩的微妙心理。

富有生活情趣。比如,灵性人是鳖熊的奴,含蓄俏皮,富有情趣。

                 专题之七:小说技巧表达

分析写作技巧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常见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解题思路

在解答这类题目的过程中要了解以下一些知识:

表达方式

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人称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

 肖像、动作、心理: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对话、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不同顺序的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结构方式:

答案术语一般有:总结上文、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点题。

文章或段落开头, 引起下文,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

文章或段落中间 ,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过渡。

文章或段落结尾 ,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

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叙述方式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修辞效果(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小说常用的开头结尾

小说常用的开头

A.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B.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小说常用的结局

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

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答题模式:

(1)小说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 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5、典型考题举例

《日月行色》

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现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突生欣喜之情。(2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6.写作技巧

小说的写作技巧一般指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运用的技能、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详写和略写,点面结合的写法,想像与联想、顺叙与倒叙、正衬与反衬、波澜与悬念、伏笔与逆转等。

小说的写作技巧:

1)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

2)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

伏笔。在文章的前面将下文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4)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5)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事件等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反复、排比)的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6)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7)想象。它是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有两种,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曾体验过的事物的形象,叫再造想象;人们根据已有的形象和体验,设想出自己没有直接见过的形象,叫创造想象。

8)联想。它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的事物或事理的活动。联想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A)相关联想,B)相似联想,C)相反联想,D)因果联想。

【典型考题类型】

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出人意料的结尾、模式大致相同的结构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典型例题】

9、在大雪中出现了孩子方阵,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什么?

表面上:要说出细节描写在文中的用意;

实质上:是分析小说巧妙的构思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孩子们的背后暗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父辈们的教育,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10、请你简要概括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两点特色。

从整体上把握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

答案: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对比手法的运用。

请赏析下面这篇小说的写作技巧。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美国)弗里蒂克·布朗

题型:赏析写作技巧

【答题思路】点明技巧重点分析归纳点化

虚实之间天地宽

                 ——赏析《地球》写作技巧

   小小说《地球》虽然只是一句话,但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俱全。一句话,包含了可供你展开想象的许多内容。

   作者运用类似于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以虚衬实,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地球上为什么会只剩下他一个人呢?地球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为什么还听到了敲门声?这个来敲门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上帝,外星人还是......

   看了这篇文章,我们不得不为文章的构思和创意所折服。

小说的结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如《柳毅传》。

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如:

                               书法家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到:请再写几个。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分析:书法家在省略号中结束全篇,但是可以看出这位书法家并非真正的书法家,讽刺了当今官场的一些丑陋现象。它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小说常用的开头

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如《睡美人》。小说一开头就说女A角失踪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女A角为什么突然失踪呢?从而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因为女A角的突然失踪,才有下文女B角的上台演出。

  ③突出人物形象。女A角故意失踪,是为了让贤,从而表现了女A角善于发现人才、想方设法使用人才的美好心灵。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女A角故意失踪的故事,告诉人们要了解、重用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

                         专题之八:小说探究解题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探究题的答题要素

(观点)+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塑造手法+人物的意义或作用(主题)

【答题要求】

观点要明确。要明确鉴赏探究要素,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扣紧文本)

有人说,现在计算机、计算器越来越普及,传统的算盘可以退出生活舞台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探究题】   观点明确  +  分析详实?

     计算机、计算器的优势(算盘的落后)

             不同意   计算机、计算器的缺陷(算盘的长处)          

【行文结构】

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行文的结构一般来说应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表明观点;         2、结合文本论据,分析论证;      3、总结点题。

【典型考题示例】

07年山东卷22题答案(《考试说明》77页):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模式】

奥蒂是真正的英雄。  ——明确观点

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  ——陈述理由

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结合文本分析

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结论

【答题步骤】

1、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        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陈述理由;

3、结合文本作合理分析;        4、总结自己的观点;

  注意:语句通顺,表述规范,书写工整。

  说明:在具体操作中,有时第2点与第3点可以合并。

【课堂小结】

关键是审好题,抓住文本主旨

1、务必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才分析(阐述),最后进行总结。

2、务必要结合文本,做到有理有据。

3、注意层次清晰,分点罗列

4、尽量不写错别字,语句通顺。

5、掌握好字数,答题不超出范围。

小说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