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数学有理数(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发布时间: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


1)如果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图中点A、点D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当点B为原点时,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点M到点A的距离是点M到点D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M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点A、点C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和0.5个单位长度同时向右运动,同时点P从原点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答案】 1-42 2)解:存在,如图:


当点M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则x﹣(﹣2=24x
解得:x=2,当点MAD右侧时,则x﹣(﹣2=2x4),解得:x=10,所以点M所表示的数为210

3)解: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2+2t﹣(3+0.5t=3,解得:t=6,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6=18,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18.
②3+0.5t﹣(﹣2+2t=3,解得:t= ,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 =4,所以P表示的数为﹣4.
答:点P表示的数为﹣18或﹣4.
【解析】【解答】解:(1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B为﹣2D2A为﹣4
故答案为:﹣42
【分析】(1)由数轴上表示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得出BD的中点就是原点,进而即可得出点A,C所表示的数;
2 存在,如图: 分类讨论: 当点M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 ,则AM=x--2),DM=4-x,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当点MAD右侧时 AM=x--2),DM=x-4,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 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 追击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 3+0.5t﹣(﹣2+2t=3 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 追击后根据两点间的


距离公式列出方程 2+2t﹣(3+0.5t=3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 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2如图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

1)点B在点A右边距离A4个单位长度,则点B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 2)在(1的条件下,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运动.现两点同时运动,当点A运动到-6的点处时,求AB两点间的距离. 3)在(2的条件下,现A点静止不动,B点以原速沿数轴向左运动,经过多长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答案】 12 2)解:
8-(-6=14(个单位长度).
AB两点间距离是14个单位长度.

B点到达的位置所表示的数字是2+3×2=8

3)解:运动后的B点在A点右边4个单位长度, 设经过t秒长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 3t=14-4 解得x=
运动后的B点在A点左边4个单位长度,
设经过x秒长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 3t=14+4 解得x=6
经过 秒或6秒长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解析】【解答】解:(1-2+4=2 故点B所对应的数是2
【分析】(1)根据左减右加可求得点B所对应的数;(2)先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得运动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解即可;(3)分两种情况:运动后的点B在点A4个单位长度;运动后的点B在点A左边4个单位长度,列出方程求解.

3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给出如下定义:数轴上给定两点 以及一条线段 关于线段 径向对称的示意图.
,若线段
的中点 在线段
上(点 可以与点 重合),则称点 与点 关于线段
径向对称.下图为点




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1,在数轴上,点 为原点,点 表示的数为-1,点 表示的数为2.

1 分别表示的数为-3 3,在 三点中,________与点 关于线段 径向对称;
表示的数为 ,若点 与点 关于线段 径向对称,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在数轴上,点 表示的数分别是-5-4-3,当点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时,线段 移动的时间为 径向对称.
【答案】 1)点C和点D1≤x≤5
2)解:移动时间tt>0)秒时,点HKL表示的数分别是-5+t-4+3t-3+3t 此时,线段HK的中点设为R1 表示的数为 线段HL的中点设为R2 表示的数为


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 )秒,问 为何值时,线段 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 关于线段


当线段R1 R2 在线段OM上运动时,线段KL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H关于线段OM径向对称,
R2经过点O时,2t-4=0时,t=2, R1经过点M时, 所以当 所以当
时,

时,线段R1 R2OM上运动,
时,线段KL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H关于线段OM径向对称.
【解析】【解答】解:(1与点A点关于线段 径向对称需要满足:这个点与A点的中点在线段OM上,点B表示的数是-3,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2,不在线段OM上,所以点B不是;点C表示的数 ,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 ,在线段OM上,所以点C是;点D表示的3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1,在线段OM上,所以点D是;




综上,答案为点C,点D
结合数轴可知当点x与点A的中点落在点O与点M之间时(包括端点OM)正确,即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径向对称的定义,进行验证解答即可;(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径向对称的定义,列出点x与点A中点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答案;(3)用含t代数式分别表示出点HKL和线段HK与线段HL的中点列式计算即可.

4观察下面的等式:




回答下列问题: 1)填空:________ 2)已知 ________ . 【答案】 1-4 20-4 34的形式,

所以(1)中此时2-a=6,解得a=-4,故答案为-4
所以(2)中a=2,故2-2=0,所以x的值为0;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将原式化简可得
x=0x=-4x0-43


.
【分析】(1)根据 解;(3)由(1)可得
即可求解;(2)由(1)的规律即可求 进行整理,根据绝对值意义求解即可.

y4

【解析】【解答】解:根据观察可以知道,所有的式子符合

,则 的值是________
3)设满足上面特征的等式最左边的数为 ,则 的最大值是________,此时的等式为
5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bc满足
,且abc分别是点


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1)求abc的值,并在数轴上标出点ABC
2)若动点PC出发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运动几秒后,点P到达B?
3)在数轴上找一点M,使点MABC三点的距离之和等于13,请直接写出所有点M对应的数.(不必说明理由
【答案】 1)解:a是最大的负整数, a=-1
|b-3|+c+42=0 b-3=0c+4=0 b=3c=-4. 表示在数轴上为:


2)解:BC=3--4=7,则运动时间为
3)解:设点M表示的数为x,使PABC的距离和等于13 M在点B的右侧,x--4+x--1+x-3=13. 解得x= M对应的数是 .
MC点左侧,(-4-x+-1-x+3-x=13. 解得x=-5 M对应的数是-5.
综上所述,点M表示的数是 -5
【解析】【分析】(1)根据最大的负整数是1,可得到a的值,再利用几个非负数之和为0,求出bc的值,然后根据abc的值在数轴上标出ABC的位置。
2)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BC的长,再根据段P的运动速度就可求出点P到达点B的运动时间。
3)设点M表示的数为x,使PABC的距离和等于13 再分情况讨论:M在点B的右侧;MC点左侧,分别建立关于x的方程,分别求出方程的解。

61个等式:1- = ×



2个等式:(1- (1- = × 3个等式:(1- (1- (1- = × 4个等式:(1- (1- (1- (1- = × 5个等式:(1- (1- (1- (1- (1- = × ······
1)写出第6个等式;
2)写出第n个等式(用含n的等式表示,并予以证明.
【答案】 1)第6个等式:(1- (1- (1- (1- (1- (1- = × 2)第n个等式:(1- (1- (1- ……(1- [1- ]
]= ×
证明:(1- (1- (1- ……(1- [1- × 案.






【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每个括号内第二个分数分母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答

7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点MN分别以每秒a个单位长度,每秒b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运动,a,b满足|a-5|+(b-62=0.

1)请真接与出a=________,b=________
2)如图1,MA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到达原点后立即返回向右运动:同时点N从原0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t,P为线段ON的中点若MP=MA,t的值:



3)如图2,若点M从原点向右运动,同时点N从原点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tM运动到点A的右侧,若此时以MN,O,A为端点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142,求此时点M对应的.
【答案】 156
2)解:M未到达O时(0t≤2时), NP=OP=3tAM=5tOM=10-5tMP=3t+10-5t 3t+10-5t=5t,解得 t=
M到达O返回,未到达A点或刚到达A点时,即当(2t≤4时), OM=5t-10AM=20-5t,MP=3t+5t-10 3t+5t-10=20-5t,解得 t=
M到达O返回时,在A点右侧,即t4 OM=5t-10AM=5t-20MP=3t+5t-10, 3t+5t-10=5t-20,解得 t=综上


(不符合题意舍去).

3)解:如下图:

根据题意:NO=6tOM=5t,所以MN=6t+5t=11t
依题意:NO+OA+AM+AN+OM+MN=MN+MN+OA+MN=33t+10=142 解得t=4.此时M对应的数为20.
【解析】【解答】解:(1|a-5|+b-62=0 a-5=0b-6=0 a=5b=6 故依次填:5,6
【分析】(1中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得解;(2)分三种情况,分别表示MPMA,根据MP=MA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需注意t0);(3)依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图形可知MN=NO+OM=11t.MN,O,A为端点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3MN+OA=142,将MN=11t入,即可求出t的值,M点表示的数可求.

8已知:线段AB20cm.




1)如图1,点P沿线段AB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点Q沿线段BAB点向A点以3厘米/秒运动,经过________秒,点PQ两点能相遇.
2)如图1,点P沿线段AB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BABA点以3厘米/秒运动,问再经过几秒后PQ相距5cm?
3)如图2AO4cmPO2cmPOB60°,点P绕着点O60°/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沿直线BAB点向A点运动,假若点PQ两点能相遇,求点Q运动的速度. 【答案】 14
2)解:设经过a秒后PQ相距5cm 由题意得,20-(23a5 解得:

或(23a−205 解得:a5
答:再经过3秒或5秒后PQ相距5cm

3)解:点PQ只能在直线AB上相遇,则点P旋转到直线AB上的时间为
s
设点Q的速度为ycm/s
2s时相遇,依题意得,2y20−218,解得y9 5s时相遇,依题意得,5y20−614,解得y2.8 答:点Q的速度为9cm/s2.8cm/s
【解析】【解答】解:(1)设经过x秒两点相遇, 由题意得,(23x20 解得:x4
即经过4秒,点PQ两点相遇; 故答案为:4
【分析】(1)设经过x秒两点相遇,根据总路程为20cm,列方程求解;(2)设经过aPQ相距5cm,分两种情况:用AB的长度P和点Q走的路程;用点P和点Q走的路程AB的长度,分别列方程求解;(3)由于点PQ只能在直线AB上相遇,而点P转到直线AB上的时间分两种情况,所以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分别求解.
s

9如图所示,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
,其中

.设点



所对应的数之和是 ,点
所对应的数之积是 .

1)若以 为原点,写出点 少?
2)若原点 在图中数轴上点 的右边,且 【答案】 1)解:以 为原点,点

为原点,


,求 的值.

所对应的数分别是
所对应的数,并计算 的值;若以 为原点,
又是多

2)解: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若以 为原点时,分别写出点AC所表示的数,从而求出m;若以 为原点,分别写出AB所表示的数,从而求出m;(2)根据题意,分别求出ABC所表示的数,即可求出n的值.

10已知数轴上,一动点Q从原点O出发,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来回移动,其移动的方式是: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3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

1)动点Q运动3秒时,求此时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当动点Q第一次运动到数轴上对应的数为10时,求Q运动的时间t
3)若5秒时,动点Q激活所在位置P点,P点立即以0.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数轴运动,试求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
【答案】 1)解:由题意得:0.5秒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11.5秒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1
3秒时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2,即此时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

2)解:设每改变一次方向为一次运动,
分析动点Q的移动规律可知,第一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1的位置,第3次到达数轴上表示2的位置,第5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3的位置, 所以第2n1次到达数n的位置, 所以第19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10的位置,

Q运动的时间t190÷295





3)解:3秒时,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2 5秒时,动点Q所在位置为2
P点向左运动,动点Q先向右运动5个单位长度到数轴3的位置,再向左运动6单位长度,
Q在数轴3位置向左运动时,PQ5 ×0.1
设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用的时间为t1 则(2−0.1t1 解得:t1

×0.1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为:2 ×0.1

P点向右运动,动点Q先向右运动5个单位长度到数轴3的位置,再向左运动6单位长度,
Q在数轴3位置向左运动时,PQ5− ×0.1
设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用的时间为t2 则(20.1t2 解得:t2
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为:2−
×0.1−
综上所述,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是

. ×0.1)=
【解析】【分析】(1)根据动点Q的移动规律,分析得出0.5秒和3秒时所在位置,即可求出答案;(2)分析动点Q的移动规律,求出到达数轴上表示数10的位置时所走的总路程,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进行计算即可;(3)首先求出5秒时,动点Q所在位置为2,然后分情况讨论:①P点向左运动,②P点向右运动,分别列出方程求出相遇时用的时间,然后再计算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即可.

11已知式子M(a5x37x22x5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b,数轴AB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b.
1a________b________AB两点之间的距离=________
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


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到第2019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
3)在(2的条件下,点P会不会在某次运动时恰好到达某一位置,使点P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3倍?若可能请求出此时点P的位置,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 1-5712
2)依题意得:−5−12−34−56−7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51009−2019 1015
答: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的值为1013

3)解:设点P对应的有理数的值为p 当点P在点A的左侧时:PA−5−pPB7−p 依题意得: 7−p3−5−p), 解得:p11
当点P在点A和点B之间时:PAp−5)=p5PB7−p 依题意得:7−p3p5), 解得:p2
当点P在点B的右侧时:PAp−5)=p5PBp−7 依题意得:p−73p5),
解得:x11,这与点P在点B的右侧(即x7)矛盾,故舍去. 综上所述,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112
【解析】【解析】解:(1式子M=(a5x37x22x5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b a50b7 a5
AB两点之间的距离=|−5-7|12 故答案是:5712
【分析】(1)根据多项式的项及次数的定义得到a50,由此求得ab的值,然后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可求线段AB的值; 2)根据题意得到点P每一次运动后所在的位置,然后由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即可; 3)设点P对应的有理数的值为p,分情况进行解答:点P在点A的左侧,点P在点AB之间、点P在点B的右侧三种情况,根据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表示出PA,PB的长度,进而根据点P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距离的3倍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2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3,点B对应的数为b,其中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 1)求b的值
2)当BA左侧时,一点D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请问D


动多少时间,可以使得D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8?
3)当BA的左侧时,一点D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M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N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MN的中点为POD的中点为Q,请问MN-2PQ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没有变化,请求出这个值. 【答案】 1)解:由题意得:
,解得:

2)解:当BA左侧时,由(1)可知: ,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D表示的数为-2tDAB点的距离之和8时,可DB左侧,DB+DA=DB+DB+AB=2DB+5=8,故 DB=1.5,即-2--2t=1.5,解得t=1.75 3)解:在运动过程中,MN-2PQ=4恒成立,理由如下: BA左侧时,由(1)可知:
,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
D表示的数为-2tM表示的数为-2-tN表示的数为3+4t MN的中点P表示的数为0.5+1.5tOD的中点Q表示的数为-t MN-2PQ=[3+4t--2-t]-2[(0.5+1.5t-(-t] =5+5t-2(0.5+2.5t =5+5t-1-5t =4
【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2)根据运动速度可表达出D点坐标,根据D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8,可知D点在B的左侧,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3)根据运动速度可表达出MDN点的坐标,根据中点公式求PQ坐标进而求出MNPQ线段长即可求解.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数学有理数(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