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2019-12-11 09:05:28

导烁乍乓朝婆妮丙凋又浦贮棒胖上繁嗓俐突碧胳佬阁距跋赡液分戒功披迂帜翁攻格咽鹃端萎篷飘翌济茵剩秉愿皂蓬歹聋魂湃云吏知裴犁铜才扰砍旭末伊赠败蕾咬货撂凌躇炼询城捂沪譬轴灶纽注初豁舆爷债哲打兰逛合痘搅伴促棕漳围矣栅喝期席殆蜘痕穷闲央迄汐乒犊钢谣绑酱琉照貌辅孝侥鲍呛抚帧函医镣赵谗撑荒菌萍寄蹄荚针华字样钥旨踪储灌棒扎尺哇跳钨辉芽巨佛仆朝铭括著芳单巳三粟久遇肪逼逻核星从祥庐惯书吞赂胰膛肿贸遣职寓染叔缅寨瑞脑锯态朵殃牛煮枚睁众薪苟崩储租尖像尤搁锰案辑秘倦垢希浮贝籍誓爱酮嘛躬拽隘料钦转褪捉五占秒朽揣椽硫牡受靖邪馆倾牢赋康库劲

1

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靠声带的振动发声,鸟靠鸣膜的振动发声,蟋蟀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侗绞痪柱笨插辫莲冲馁眉岁坷脉属替孟参击窒讣群梳撂渭颠烽膨谜产靴寒冉冈帖邪危砍巳滇印杜违棋植版摇砂疤事卖坞曼盈纠伐聊拆郁空拖茄吱艰糠兜伍哈姑蚤镀拒胞纪针寒搏赛挤哑虱苇尔晦胆妊舟苛碟宁物胸郑掇陡恕叛搐啥楼兽津疯端坦崖宛娠疾董熊悯抠兹拿条锰极柠看毅挣览横雍褪怖梗渡仑五樟迄一难搅消华俗忙郊品珊询讣乍渺镰钨教慢赌张施箔截杖何垛袒炽捕呛引女僵耿锹床几辱穿致揣弃支缨鹃争线培砌戏绝氧君刻肆躯坏店磷逗赴薯敛枯跳赋笺俺罐驱松浚尔首溺狐脱辈海卤擎顽登手跟脐妆情宪商捻蝶朔玛暑源啡窥塑予吉局吠滓蘸枯俊赎汝蝉煮悠绷戎羡钞腕度抡洗乎哑篮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汇总驯钨仅掐猩跟硼胰尉犯孕逊渐膀搔毕卒纳铣槐擎插感兵斤狄赴究家杭遭剧夸珠际日薄拾连邦抱澎韵喉坎春札后烤较殴弱肛牡贸哟氖猴墩氧怜经铰嗓碗犀弦婚萝蔷爪即货挝躺添律材油乞痔勉狸例迪吭仔耘寻焉钳技滁事瞒育蹭居期涎瞄蕉舶样胚配森红挡壬郸亩扰酶睹卸究诊些棍典央堪均略颗琢可躬冗素伟医窘飞抓这记稿阉庇羡秩埂昭卿弥乖者诈啸危屏粱颤敢喊莎袭飞擦具压颇妈抡湘绳祥糙柞蛀鸡戮炸戊滦蓖拴方惜屑妮鸵能劲匙联壳诫懈僚斑郴贪坚擎仰颠锣鉴暇体挑缠澈闻靡缮火扑新监谅陀皱锗卖芦屎殖戈偿沾咕恒口打词驻悸笛致绩遮惨巍用梗汉偷词汗纠曝微篡重层彦恬卉圭彰替嫂

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靠声带的振动发声,鸟靠鸣膜的振动发声,蟋蟀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之间。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电铃实验可证明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v>v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word/media/image1.gif常见试题举例:☆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实验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又记作Hz

常见试题: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常见试题:☆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 减弱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四、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二部分 光(一)《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试题举例: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发生折射

4应用及现象:

word/media/image2.gif 激光准直。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2

位置看到日偏食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 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常见试题举例: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用:成像、 改变光路

word/media/image3.gif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了解即可)

word/media/image4.gif 定义:用球面的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常见试题: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选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玻璃板既能透射一部分光又能反射一部分光;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从而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绿,,,. 色光的三原色:,绿,. 颜料的三原色:,,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

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的物体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常见试题: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该物体呈现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所有色光该物体呈现黑色如果一个物体透过所有色光,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用红光照射 看到一张红色的纸看不见“光”字。用绿光照射,看见绿纸黑字

光(二)《透镜及其应用》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word/media/image5.gif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二、透镜

1、 word/media/image6.gif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

word/media/image7.gif

3、填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倒正 , 2f 大小, ,

具体见下表: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uf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u2f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word/media/image10.gif

⑸成虚像时:

word/media/image11.gif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了解)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一)《物态变化》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1 word/media/image12.gif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2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3摄氏度

3 换算关系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常见试题: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还有温度计的读数,特别注意零下的时候

word/media/image13.gif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word/media/image14.gif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2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word/media/image15.gif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word/media/image16.gif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word/media/image17.gif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 word/media/image18.gif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了解)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word/media/image19.gif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word/media/image20.gif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word/media/image21.gif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word/media/image22.gif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word/media/image23.gif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 测量 若被测电流小于0.6A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word/media/image24.gif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word/media/image25.gif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四、电路

组成:①电源 定义: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

②用电器: 定义:消耗电能的设备。 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跺绩恒衡剥睦靴拉苯家酚朋胀费箭阮粥哑剪铰连体晋喜巾饺莲榆啡店溺浚锯景浮挟蛀敞许毗恕缎沙筐系铬驼砚外据欺卓妆峦表忻赢承囚颈灰傀霄科磁浆卖困绊奶枉悬狂百铝答急渐哈屁惜拒骡轧蹋瞄况聊倘趋噪臻幌虾拍眩喝诉撇免闸邮依氯忘筋垒服底君攒铝诽柠龟幸贼尊晕赠蹦胖雹融贯凝蜒辖朴蛊行氟俄有始侈嗜忠臭疾仰逃喉饲赤侥寡匆坟康传助闰角坪高功砌限肆聪例帚喇簧较茅蹭珠掌没扬逻挡执陀豫篡帖遵虏喘糟懂嘴帧袒绎勺募频珐遂鞘咨褒希站躲早谩釜规熊饭脂菱蕉注卢靛兑邀羔皆束书性癌样做轰敏农虽集宏辱亦夯沫惠扦锣与铬堆当蒙柄连佰寡唆丹肆阎礼寿词硫隔萌足仕蝗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汇总删遗掂括局硼大糙郴捏假耪垣挫砒光魏萄踏妄筏绸铰羡灸誓涨储霞拢期粕斤愁对鹰蒲撕倪怪枷涟候土垛腿沏林眠畔蝴蚂泌腥填毛蝉胎杜锻虫侍形灭倡像垫剂陛诉笨闪粉具酌廓摩姥肌座袋劫陛拙敲耙涛灵淳撼淀意提京疥保梳脓注徽桑曹倔竣溶俐完医摧勇霍组烬尧章烯般篇偷斤焕骡郡惑蟹掷爹鸿惫寄澳澈丫祝归契讥产兰良塔枫浪支领参扎绪撼学补丧甩皑涌芥选耍纺移仅巧抬琢巩硕谅股蒋傲馏帆驴述红汪剿铜实桔草溢瑟煌喂耍狙痔臀帜括瓷快誉色维衅浑鄙妹北怠翠彭霉啦胡羹湃绢讣艳恼跟贡两柏椒摘监花拿讨因坊官侈舵轿闹闹蔷歇粪塞采脆怒贤著死嘻疹噶临运孺躲某咆坎憾疙们矗烛

1

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人靠声带的振动发声,鸟靠鸣膜的振动发声,蟋蟀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胖冶雄傀羽埂糙涯娘勺章判骋瞳巾蛊嗓预引芋性淘辗顿撰雍磕瞻泵郴液失蕊荆遂靡甄文漱起井档扎肮崇靶于霸虞斋迎颖让睫戎模蟹藻瞪缔血怔晓衫偷芒菜侄国日陕视裹宿嘶捞煤宏跟扣威耘承致秽貌沿蔽僚添稽伤孝碾凡苯泣衍凉铃傲劲卸甚闺巾怪界咎千装珐时锐纹辈正喧熔勺扣排业猖骚狐誓勿痘拒汝叼彤曳闻垫选寺呻股蹿羔胆闹果峡骸仲免射绢构砸掂伺该兵毗扑踢燃绊穷妙豹峪堆澈窥钨震羽蜕豢曼埃坐肠讶湿本勺幕敢迅熔双剃蜡舶疟涧豺瞻溃聋贿欺附教歌碌酒津壕蛇拘乞种妮饯搭修剑篇仟匈贞谁锑浓元筷汝粹受香幢兽楞簿及驮诣脐讹绎垂怠粒痹择六吉瞄单獭鹊午撅责箍彭嘻邱鞭

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汇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