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龙应台的《目送》

发布时间:2017-09-15 09:34:3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

这是印在《目送》的腰封上的一段话,不知有多少人是冲着这段话而买下它的。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龙应台的《目送》是本难得的好书。在你看完前几篇,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忍心读下去,读完了,就没得读了。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是她个人的情感。写她与儿子一起逛街时,儿子不愿跟她牵手过街,儿子大了,有了疏离感;写她母亲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复复的问她是谁,写她与母亲逛街,母亲的那个爱美样子;写她与父亲同样在过街时,要牵她的手,而她已经人在中年,写她父亲最后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时,由于佣人的疏忽,眼屎黏住了眼。等等。

时间与消逝总是作家笔下永恒的主题,以龙应台的年纪来写父母的老去已经与儿子之间越来越远的代沟,分明带着点悲怆的无奈的甚至是惶恐的情绪,人生就像是眼睛的一场旅行,目送着父母日渐年迈,目送儿女长大高飞,看着岁月在自己身上脸上刻下深深的印迹,然后在儿女的目送中走完自己的旅程。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咀嚼她的人生感触,她的乐观,人生是一条一个人的旅程,身边的人来来去去,最长也只能陪你走完某一段路,可是,最后,我们只能独自面对最后也是最长的那一段路。最后一段送走父亲的文字,分了好几次才读完它,有些害怕,有些不堪重负的在读,人生最后的那一刻,任谁都躲不开,但是当死亡如此清晰的铺面而来,真的是残忍又不得不面对的吧。
看完整本书,感伤的主题被作者写的一点也不煽情,浓重的情绪隐藏在一个个温情的小品故事里,有认同,有唏嘘,但也有会心一笑,她让我感受到她的力量和坚强。

孩子将是你的生命的延续,他刚生下来时哇哇大叫,给你一个肉肉的细小的背影;他三岁时调皮得让你抓狂,给你一个满地乱爬的背影;他七岁时你担心他那乱七八糟的数学成绩,他给你一个很不甘的背影;他十三岁时你担心他从别的地方看到不该看的东西于是尝试着和他交流,而他仿佛对此不屑一顾,只给你一个很倔强的背影;他十六岁时不搭理你,永远只给你一个消瘦的背影;他二十岁时飞扬跋扈得仿佛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而你的所有劝诫全都成了废话;他三十岁时你几乎要用年来做单位用以计量和他见面的频率,他一直给你一个忙碌的背影;他四十岁时你已经老得满脸褶子走不动路了,你行动不便,偶尔还会尿床,你在这时候回过头望望,这一辈子,望到的全是他的背影。而当他终于真切地望着你的时候,你已经快不行了,你看着他哭,你笑,你知道,他是你的延续。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目送》

关于 龙应台的《目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