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0 01:03:09

第一课色彩的对比

教材分析:

《色彩的对比》是一节色彩知识课。色彩具有多样性,当两种以 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表现出差别,产生比较作用时, 就产生了色彩对比。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 等。有些色彩的对比给人的感觉是强烈的、活跃的,有些色彩的对比 则相对较为柔和。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与感受色相之间产生的较为强烈 的对比。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提高对色彩的感觉和辨识能力。

2.欣赏感受大自然、生活及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之美。

3.大胆尝试运用对比色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过程: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的对比,感受学习色彩对比 的重要性。

⑴理解什么是对比和什么是色彩的对比。

⑵观看课件,观察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理解色彩之 间存在对比的意义。通过欣赏身边的色彩或是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让学 生思考“如果世间万物只有一种色彩你会感觉怎样? ”让学生明白正 是因为色彩之间的对比作用,所以我们的世界才是现在这样的五彩斑 斓,充满活力。

抓住重点,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

色彩的对比分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等。木 节课所学的色彩对比主要是指色彩之间所呈现的比较强烈的色相对 比。

色相对比是指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这种对比在生活 及美术作品中无处不在,在各种不同颜色的对比中,以红与绿、蓝与 橙、黄与紫之间形成的对比最为强烈,由于它们之间是互为补色关系, 所以我们称之为补色对比。教学时,可以先从补色对比入手进行教学, 着重引导学生感受比较强烈的色彩对比之美。

欣赏感受色彩对比之美,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一定要把 色彩知识的学习与感受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例如: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色彩对比比较强烈的美术作品,引导学 生思考讨论:绘画作品中都使用了哪些主要的颜色?

这些颜色之间的对比程度怎样?

你认为画家用这样的色彩对比想表达什么?

画面上的色彩对比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指导学生用对比色创作美术作品。

(3)让学生运用对比色在纸上进行绘画创作。在绘画创作之前, 教师要提示学生思考:

你创作的主题是什么,是否适合用对比色来表现,为什么?

你打算利用怎样的对比色来作画?

你想利用这样的对比色表达怎样的感受?

学生作品完成后,在讲评活动中,大家谈论的主题也要一直围绕着 感受与认识色彩对比来进行。

教学反思:

第二课色彩的调和

教材分析:

《色彩的调和》是继色彩的对比之后的又一节色彩课,本课主要 是让学生感受和了解调和之美。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说,只要存在两种 及两种以上颜色,颜色之间就会形成色彩对比关系,只不过是色彩之 间的对比关系有强对比和弱对比之分而己。在《色彩的对比》一课中, 我们重点让学生感受色彩之间存在的比较强烈的对比,而《色彩的调 和》一课则着重于让学生体验色彩之间因为存在着弱对比关系而形成 的比较协调的色彩感觉。一般来说,当我们说起色彩的调和时,主要 是指邻近色和同类色。在色轮中,凡在60°范围之内的颜色之间的 对比关系都比较弱,我们称之为邻近色。同类色指的是在同一色相中 不同颜色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同类色。

同类色或邻近色的相互搭配使用,给人协调统一、层次丰富的美 感。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知识,理解色彩调和的含义。

2.欣赏大自然中、生活中及绘画作品中的色彩,感受协调的色 彩所富有的美感。

3.能够运用色彩的调和知识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1)复习色彩的对比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色彩的强对比引 到色彩的弱对比上来,让学生理解色彩调和的含义。

可以同时出示一幅色彩对比很强烈的作品和一幅色彩对比比较 弱的作品,让学生说说对这两幅作品色彩的不同感觉,并在色相环中, 找一找这些色彩所在的位置,看看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 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得出结论:一般来说,在 色相环中,色相对比距离为120°180。的为强对比类型,色彩的 对比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具有刺激 性。而色彩之间的距离在60°范围之内的颜色,相对对比关系弱,

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我们可以把呈现这类对比关系的色彩称之 为相互调和的色彩。

2)清晰界定邻近色和同类色的含义。

色彩的调和包含两方而的含义,我们称邻近色和同类色是相互调 和的色彩。

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对比等美术活动,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邻近 色和同类色的概念。(出示课件)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风景、设计作 品或绘画作品来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临近色之间的关系。(比如朱红与 橘黄,朱红以红为主,里面略有少量黄色;橘黄以黄为主,里面有少 许红色,虽然它们在色相上有很大差别,但在视觉上却比较接近。在 色轮中,凡在60°范围之内的颜色都属邻近色的范围)。

同类色则比邻近色更加接近,它主要指在同一色相中不同的颜色 变化。如红颜色中有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橘红等等种 类,黄颜色中又有深黄、土黄、中黄、橘黄、淡黄、柠檬黄等等区别。

(3)本课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学生用相调和的色彩画一幅画,而 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色彩的调和之美。在教科书的第7页, 最为典型的图片为“变色龙”,变色龙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色彩的 变化而调整自己身体颜色的有趣动物,它随时随地都在保持着自己身 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调和。可以以“变色龙”为例来让学生 感受色彩的调和及其作用。

提问学生:你们见过变色龙吗?

变色龙有什么特点?

.. wd ..

变色龙为什么要变色?

变色龙是怎样通过改变颜色来保护自己的?

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类似的动物或现象?

通过这一轮的讨论,让学生对相互调和的色彩有个直观的感受。

(4)重点欣赏绘画作品中是怎样运用协调的色彩的。

以《初踏黄金路》为典型作品供学生欣赏。

向学生提问:画面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主要色调是什么?

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的调和在绘画作品中的运用非 常重要,它能够使整个画而色彩协调统一。

(5)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本课的学习活动是让学生运用调 和色来创作一幅美术作品,作品的主题可以自定。绘画时提醒学生提 前构思画而的主色调,学生作品完成后,可进行展览讲评。

教学反思:

第三课用表现性色彩来表现

教材分析:

纵观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可以发现画家在设色时基 木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写实性方法,再现画家眼中感受到的客观世界 色彩的真实,我们称之为再现性色彩。另一种是画家根据自己的创作 意图,主观地选择、搭配色彩,以表现画家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 想,我们称这类色彩为表现性色彩,也有人称之为主观性色彩。

色彩的主观性表现是色彩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美术教学中, 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及表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色彩,同时 也要让学生知道,色彩是绘画艺术再现和表现的重要手段,色彩的表 现方法并不只局限于再现性色彩的表现,人类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 每一种颜色在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有着特殊的表情作用,每一个人都可 以用自己的方法去观察、感觉和表现色彩。

教学目标:

1.欣赏与感受不同色彩表现形式的绘画作品。

2.了解表现性色彩的特点。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打破脑海 中“固有色”的限制,用主观性色彩创作美术作品。

3.提高对色彩的驾驭及表现能力,表达自己对色彩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儿童在低年级阶段用色彩绘画时从来没有考虑过色彩的像与不 像的问题,他们挥洒自如,想用什么色画就用什么色画,可以说这个 时期的孩子是自然而然地采用了表现性色彩来画画。但是,随着儿童 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绘画的风格也越来越 倾向于写实,他们开始认为那些形象真、色彩像的画才是好画,反而 并不容易认同那些充满激情的表现性色彩绘画。所以要随时纠正孩子 的片而观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的艺 术眼界。

1、在开始上课时,有必要让学生先知道什么是“主观”“主观色 彩”“表现性色彩”和“用表现性色彩来表现”。

⑴可以岀示色板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为什么?

⑵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什么?

⑶可以带领学生欣赏教科书中第11页左上角的学生作品,讨论 作者是怎样运用色彩来表现这个人物的?

你从作者对色彩的运用中感受到了什么?

如果由你来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情绪你会 怎么选,为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地利用自己的色彩语言去进行表现。

(出示课件)欣赏画家名作,了解画家对色彩表现的不同方法。

重点感受与认识那些从画家主观感受出发创作的表现性绘画。

如凡•高的《向日葵》,以强烈而丰富的金黄色阶,表现出向H 葵的生命力,蕴涵着画家对生命、阳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欣赏、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了解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 各自特点。

然后再重点选取一幅或几幅表现性色彩来进行讨论,讨论可以围 绕着“这幅作品给你怎样的感觉” “画家这样运用色彩你有什么感受” “这类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等。

通过一系列的欣赏评述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每一位画家对色彩、线 条等艺术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

创作过程:本节课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人或风景自定主题绘 画。

在学生开始作画之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引发他们的创 作热情,让他们将自己的创造性以及童心童趣展现于色彩当中,发展 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画面。

评价:以自评为主进行讲评活动。学生的作品完成之后,可以开 展“我心绘我色”为主题的讲评活动,讲评时建议以学生的自我介绍 为主,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色彩来表现的,自己画而上的色彩表现了 自己什么样的感受?

教学反思:

第四课我喜欢的艺术家

教材分析: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以能否“看懂” 为标准,他们欣赏的一般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 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 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 方法,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地借助“文学性”的描述。当然, 用这种方法欣赏一般性的具象绘画是可以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 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鸣。但是我们必须明口,一幅绘画作品的好 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就艺术而论,欣赏一件绘 画作品,首先不在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 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或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 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而我们要 想更好地了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就应该明白:没有一个时代的美 术不是在它特定的时间、地点、文化背景上产生的。

木课的教学,旨在通过搜集资料,运用观察、欣赏、交流等手段, 引导学生了解齐口石、徐悲鸿、毕加索、米勒、罗丹或者其他著名艺 术家的代表作品及艺术特色,从而学会欣赏艺术作品,逐渐提高审美 能力和艺术修养。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和了解中外美术史上至少三位艺术家的主要艺 术成就和代表作品。

2.通过了解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3.通过了解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逐步养成热爱生活、奋发向 上的良好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课前,可以和学生一起尽可能多地搜集一些有关中外艺术家的资 料,如图片、光盘等,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丰富教学资源。

首先,提问学生“你知道的艺术家有哪些” ?结合学生的回答, 板书学生提到的艺术家的名字。

结合书中出现的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阐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可提问如作品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用的艺术 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地表达主题等。同时,透过画而,猜测作者 是热情地歌颂或是辛辣地讽刺;透过画面的气氛,体会画面的情调, 是深沉还是豪放,是乐观还是悲观。

熟悉了本课提及到的艺术家后,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本课中未 提及到的艺术大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

接下来,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搭设一个平 台,即提问学生“你喜欢的艺术家是谁?为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地 说出自己的见地。对于学生恰当的评述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才 不至于让学生丧失对欣赏评述课的兴趣。

在木课的创作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临摹自己喜欢的艺术家 的作品,以便更好地体验和感受其艺术特色。

教学反思:

第六课让画“站起来”

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其认知程度的逐渐增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 理解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木课通过运用立体表现的手法将平而艺 术作品进行再现,从而让学生对平面艺术作品有更深入的体会和了 解,同时也通过活动,提高立体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和分析某件绘画作品,体会其形象的美感和各 形象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绘画和立体纸工的形式表现对绘画作品的理解和认 识。

3.愿意尝试用新的表现方法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教学过程:

制作步骤和方法:

1.构思

首先把需要制作成立体效果的原作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观察,确定重点 表现哪些内容,需要哪些材料以及画而的整体色彩,设想最终表现效 果。对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掌握后,让学生对书上或收集的美术 作品进行欣赏、评析,并能说出自己的创意构思,拓展学生的思维。

2.制作

1 把卡纸对折,并修剪成需要的外形。根据原作色彩对卡纸 背景进行着色。

2) 把塑料泡沫修剪成山的形状并着色,等干后依次粘到着好 色的卡纸上。

3) 用火柴和卡纸架好小桥,并把做好的小亭子安放固定上去。

4) 最后别忘了插上扫帚苗当做树来点缀画而哦,一幅新的《千 里江山图》就做好了!

另外,在材料的选择上,可要多动动脑筋,很多生活中的废旧材 料都能用到画而中来呢,比如易拉罐、乒乓球、喝饮料用的吸管等等, 都是很有创意的材料!下而就看看凡•高的《阿尔的吊桥》和克利的

《乘船的辛巴达》两幅作品都是用的什么材料吧!

3.分组进行设计:

1、利用自己准备的美术作品图片等材料设计让画立起来。

3、可以根据所见的画而进行设计和构思。

4.小结、展评。

举办“立体作品展”,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作品,并听取别人对 自己作品的意见,教师点评并和学生一起小结。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旋转木马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一件能够旋转的玩具,如用旧方便而

盒、饮料筒,也可以用彩纸自己加工制作。课本提供了伞盖的彩纸制 作方法,用一张彩纸剪成圆形,去掉60“左右的一部分,剩余部分 粘合,就制成一个锥形的伞盖。旋转木马的轴可以用现成的小棍包扎 装饰,也可以用彩纸卷成,在其中一端固定一个直别针,并加上一些 纸垫片,可以使伞盖在上而能够更好地旋转。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一套新颖别致的木马玩具。

2.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体验材料的美感和造型活动的乐趣。

3.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造精神,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教师可拿出几个不同内容的旋转卡、陀螺或可以旋转的玩具让同 学们欣赏,并问“谁会玩这个玩具? ”同学们都会跃跃欲试。通过一 个情境的建立,创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热情,使其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开门见山 式的导入方式是很有效的,接下来的一整节课里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 被这个小玩具吸引住了。然后再通过让他们自行观察和分析,找到规 律一一这些玩具为什么能旋转?重心、对称、平衡等字眼会从他们的 口中传出。在同学们有困惑的时候教师及时地给予补充。

重心在立体器皿上是指器物内部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 点,对一般器物求重心的常用方法是:用线悬挂物体,平衡时,重心 一定在悬挂线或悬挂线的延长线上;然后握悬挂线的另一点,平衡后, 重心也必定在新悬挂线或新悬挂线的延长线上,前后两线的交点即物 体的重心位置。对称,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垂直线,将图形 划分为相等的左右两部分,其左右两部分的形、量完全相等,这个图 形就是左右对称的图形,这条垂直线称为对称轴。轴对称在木课的制 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我们制作的玩具能否旋转。平衡 对于立体物来说指实际的重量关系。在平面上常以中轴线、中心线、 中心点保持形量关系的平衡。解决了这些问题,同学们在创作的过程 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当然这些理论上的知识我们可以把它口语 化,告诉孩子们怎样做才能保持物体的平衡,怎么样找准重心,如何 对称就可以了。有些问题还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行解决, 共同想办法,克服困难。

玩具风车的叶瓣四周线垂下各色各样的旋转木马,也可使学生赏 心悦目。有条件的地区,可让孩子们坐一坐旋转木马,亲身体验旋转 木马带来的乐趣。高兴之余,请公园的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旋转木马的 材料、运动原理等。另外,指导学生观察旋转木马的造型特点,为设 计制作打下基础。

根据旋转木马的运动特点,动员学生向父母及亲友请教,用什么 材料,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设计制作旋转木马,做到有趣、可操作、 安全,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加以总结,指导 学生设计制作。

将不能使用的伞(有柄杆、“筋”即可)在杆顶端安一帽,使其 能旋转又不掉,这也是制作旋转木马的好办法。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 纸或布头等材料,设计制作他们心中理想的旋转木马。木马的形象既 可是十二生肖,也可以是孩子们心中最爱的动物或卡通形象。

本课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提示孩子们制作木马玩具时要考虑重 心的问题。即每个“小木马”之间的距离要相等,重量也要相等。还 可以让同学们在平地上做空骑木马的表演,既激发孩子们游戏的乐 趣,又可使他们在做游戏时无形之中注意木马的重心问题(怎样保持 做游戏的同学之间距离相等)。

用陶泥做底座,用一支铅笔做立竿,或用彩纸卷一长卷插入泥座 中间做杆(杆可转动),在杆下部固定一硬纸板,再将2008北京奥运 福娃、或木班同学的大头贴固定在硬纸板上,使其慢慢旋转。为了使 玩具漂亮,可在底座四周贴上彩纸,或画上可爱的形象。如:三国人 物、西游记人物等等。使学生在美术活动实践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渗透, 培养民族文化意识。

用折纸或粘贴的方法,选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旋转木马,将 旋转木马用线牵引固定在一个能转动的塑料碗或方便面碗的四周,用 手动力旋转,既有趣又漂亮。“木马”可以是各种马的形象。如:战 马、小马、变形马、卡通马等,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动物或人物的形象。 这一课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把握:一是选择材料;二是选择制作方法; 三是设计形象;四是如何使之旋转;五是怎样利用美术的方法完成设 计制作过程;六是材料、形象与学生审美心理的关系;七是通过设计 制作,使学生在美术实践中养成观察、动脑分析、想象创造的能力和 方法;八是结合旋转木马的选材、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反思:

第九课丰收了

教材分析:

本课以“大丰收”为题向学生们展示了农民画以及利用农作物等 材料进行创作的艺术品。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农民画以及农作物等 离他们的生活较远,有很多同学甚至没有去过农村。因此可以恰当地 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更多地了解农村,了解农作物,了解农民 的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农民画的特点,能够模仿农民画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 描绘丰收的图画。

2.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选用拼贴、镶嵌、编织等方法创作一 件体现丰收的艺术作品。

3•懂得生活中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创作美术作品,美化环境, 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1)展示农民画,会有一种鲜活的冲击力和先入为主的感觉。

开门见山地向学生展示农民画,既可使学生初步感受农民画的与众不 同,总结农民画的艺术特点以及与其他画种的区别。农民画的表现手 法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它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寓意 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风格勾画岀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 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充分体现了 现代民间艺术的特点。农民不是用双手在画画,而是用他们的心灵在 画画。其构图、色彩、造型、图案、纹样可以清楚地看出农民画不仅 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更具有现代艺术气息,还具有很高的学术 价值和收藏价值。

(2)粘贴画是小学美术教材中一项富有情趣的内容。尤其在农 村,粘贴画的材料可以说是唾手可得、应有尽有。老师可选出几件自 己的或学生的满意作品,让学生感受和欣赏它们的美。引领学生观察 这些材料,让孩子们捧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有的甚至 还可以尝一尝,然后再互相议一议,说一说它们的形状和色彩。通过 这样的活动来认识、了解小果子、小豆子等,特别是在外形、色彩、 质感等方而的特点,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造。

还可以设计制作蛋壳画、纽扣、毛线贴画、布贴画、火柴棒贴画、 木屑贴画、昆虫贴画等延伸美术教学,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制作粘贴画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即想一画——一涂—— 粘。⑴想。①在动手前要想好内容。鼓励引导学生放开思路,大胆创 新。②一幅画不仅内容要新颖,造型要夸张、有趣,而且色彩也要丰 富。这些需要在做之前想好。⑵画。我们可以先在底板上勾画轮廓。 在绘画时提醒学生注意构图要充实、饱满,线条流畅。也可以鼓励学 生不画轮廓线,直接粘贴,这样更能培养学生大胆构思与个性创作的 潜意识,往往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⑶选。①选择合适的形 状、颜色、质感的材料。②有没有其他的材料可以选择,若是换一种 材料会出现什么效果。③出示选材不好或背景色不当的粘贴画作品及 选材单一的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分析它们的缺点以及自己在选 材时应注意的问题。⑷涂。涂胶水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涂。不能 一次涂得太多或太少,还要涂抹均匀。有时需要涂一部分粘一部分, 有时则要把整个画面涂满。两种方法要灵活选择与适当运用。选择胶 水时还要注意胶水的黏性。⑸粘。一般先粘贴轮廓线以及重点部分。 然后添满轮廓线内的空间。大而积的地方还可两人一起完成。有时材 料小,粘的面积也小,就需要借助银子等工具了。还要鼓励同学们根 据自己遇到的情况灵活运用,看谁最会想办法,看谁粘得又快又好。 学生创作前要提出要求:⑴构思新颖;⑵巧妙地选用材料;⑶造型夸 张有趣;⑷色彩干净、漂亮;5)看谁做得又快又好,且别具一格。教 学过程中,适当轻声播放“背景”音乐,不仅可营造轻松气氛,还可 使视觉艺术与声音艺术相互作用,刺激学生的想象与创作的冲动。

最后通过学生互评,使学生对材料、创意、方法等有了较理性的 把握。对学生完成作品后展开的评价,要鼓励全体学生留心观察事物、

观察生活,不断发现、不断创新。

教学反思: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