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对建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1-28 15:25:28

喀斯特地貌对贵州少数民族建筑的影响

要:建筑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与自然连接,融于自然。地貌物质是地貌环境(亦说地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角度来讲,它又是人们营造建筑物的最基本的材料之一。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大到城市群,小到民居均离不开它。而且建筑景观和建筑文化也因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貌,地貌作为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筑实体和承载者对建筑本身和建筑蕴含的文化层面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地貌、自然环境、作用、文化

一、引言

自然地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过程中内、外力作用动态平衡的产物,是自然界所赋予的最适合的形态。建筑师在设计时应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对建筑场地的地貌、水文、气候等要素的研究来合理确定场地的合理用途,并在施工时对自然环境予以保护。另外,设计师应善于理解与把握地貌的美学特征及空间意境,使形体设计与意境创造相融合,建造出比自然环境更出色的人工景观。

正如文化源于人类对来自环境和人为两方面的挑战成功地应战—样,建筑与建筑文化作为这种应战的基本内容之一,体现出与环境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人类从穴居、巢居发展到以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空间时.建筑景观便有了艺术、审美和文化的特征。从民居到宫殿建筑.从生产作坊到教堂寺观无不表现出生活空间和文化内涵的高度统一。正如古希腊文明安静优美的特征代表了爱琴海地区环境的庄严和美丽,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庸、和谐代表了内陆江河流域环境的富饶、封闭—样,建筑景观和建筑文化也因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二、喀斯特地貌

2.1喀斯特起源

“喀斯特”是斯洛文尼亚伊斯特拉半岛的一个地区。(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这里在中生代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厚实的石灰岩层。经过长时间的水流侵蚀,形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故而地质学家们将这种石灰岩层所特有的地形冠名以“喀斯特”。

2.2喀斯特简介

喀斯特地形也称为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一般指碳酸盐岩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的俗谚。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目前巴尔干半岛及中国重庆、广西、贵州、云南一带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其中重庆-贵州的武隆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联合国自然遗产。

该种地形地理学家最早在克罗地亚喀斯特高原做有系统的研究,因此又称喀斯特地形。喀斯特是位于斯洛文尼亚西南部河谷以南,并延伸到意大利东北角大城邻近狭长地带的一片高地。因为该地区绝大部份位于斯洛文尼亚境内,所以简述为位于斯洛文尼亚是可以接受的。

2.3喀斯特地貌种类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 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三、喀斯特地貌对建筑的影响

正因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建筑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民居。喀斯特民居建筑从起初的穴居到 “风篱”式建筑以及现在保留下来的 “干栏”式建筑和几经兴起而又陨落的石材建筑。因为贵州是多民族聚居,所以不同的民族便各自又传承以及发展出更多的建筑形式,他们多因地制宜,建筑材料也是地域性的取材,且皆为抗震的柔性结构形式,“顺应自然,以柔克刚”,比如贵州黎平的侗家风雨桥以及鼓楼和苗族的吊脚楼(半干栏式建筑)。

3.1侗家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它与侗族大歌、鼓楼并称为“侗族三宝”,是侗族人迎宾送客、聊天娱乐的重要场所。据考证,风雨桥是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通常由桥、塔、亭组成。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 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蔑桥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其结构以桥墩、桥身为主的两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上盖起瓦顶长廊桥身。桥身为四柱抬楼式建筑,桥顶建造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数层飞檐翅起角楼亭、美丽、壮观。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3.2半干栏式建筑(吊脚楼)

这种建筑与苗族、侗族的吊脚楼属于一种类型。这种房屋建在有一定坡度的地方,通常为三间,地基分两级,前低后高,或一侧低一侧高,两级地基相差一个楼层,182米左右。布依族半干栏建筑一般来讲三间房共四扇房柱,根据房屋建筑面积大小不同,房柱的数量也不尽相同。一般每扇房柱为“五柱四瓜”或“五柱六瓜”,并用穿仿串连起来,再用楼枕、擦条、大穿杨以及大梁将四扇房柱横向固定好,再在擦上安装椽,盖上瓦或草,在楼枕上铺好楼板以及将四壁合围好即可住人。吊脚楼,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顶。一般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个别六榀五间。前檐柱吊脚,“吊脚楼”因此而得名。底层多用于圈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草、农具和贮存肥料等。第二层为全家人活动的中心。正中堂屋外侧安有苗语称为“阶息”的“美人靠”。堂屋又是迎客厅,佳宾亲朋到来,常在此间摆上长桌,设宴款待。第三层一般用作存放粮食、杂物,大户人家也用12间作客房或女儿的卧室。有的还利用吊脚楼边搭架木板作晒楼,夜间可纳凉休息,观星赏月在建造住居时,选在3070度的斜坡陡坎上,在传承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创建了穿斗式木质结构吊脚楼。这种结构形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简单而稳固性强,它是以柱、枋为基本构件,通过穿斗形成完整空间。二是充分利用当地木材及其强度。由于采用的是穿斗结构,用小材可以盖大房。三是既节约了耕地,又适应于山地斜坡建屋,并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典型的天人合一。

3.3独特的布依族干栏式建筑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部、西南部和中西部地区,喜依山傍水聚族同姓而居。跌宕起伏的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决定了布依族分布的各地在地形上的差异。除中部的贵阳、平坝、安顺,南部的独山等地的布依族分布地区地势稍平缓外,其它各地的布依族多居住在河谷和高山地带。地理位置及地形的不同决定气候条件的差异,而气候条件的差异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布依族的民居建筑在风格和形式上的差异。布依族干栏全楼居和半楼居均较普遍,并因材料做法有全木构,土木混构,砖木混构,石木混构,以至全石构等多种形式。这是与其它民族干栏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其它民族干栏基本上都是木构体系,而布依族的木构体系干栏多分布于黔南红水河流域,其它地区石多木少,故以混合结构与做法为普遍。而不论何种混构或木构,布依干栏都突出正面而上和大门后退作门斗的处理。全木构者,底层围栏,居住层以活动板梯中置而上。石木混构者,正面设石蹬道而上。突出门斗后,很少再有前廊的作法。总体上来说,布依族建筑平面型制简明,一般为三间,小体型。平面布局中为堂屋,两侧前为卧室,后为火塘、厨灶。底层仅作圈栏,顶层有简易隔层的贮藏空间,以搬梯上下。

四、建筑对地貌的适应

1)居住环境选择的“趋利避害”、场地的“因势利导”与室外良好微气候的营造:①通过对地形、地势和水源的分析,选择适宜居住的区域;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耕种用地、建设用地、绿化用地等各项用地平衡;③居住地远离污染源,以保证居住区域内健康的生活环境;④选择当地树种进行合理搭配,利用绿化达到居住地保水、调节气候、降低污染、隔绝噪声的目的。

2)通过建筑形式的选择和组合适应气候的各个要素,如温度、太阳辐射、风、降水、湿度:①通过对建筑朝向、间距、密度和总体布局的控制,获得合理的日照、采光和通风;②设置院落、天井作为缓冲空间,利用其自然采暖和空调效应改善室内热湿环境;③通过建筑体形和虚实结合的合理设计,减少室外气候对室内物理环境的影响;④利用建筑单体的平面布局和空间设计组织良好的自然通风;⑤利用建筑的自遮挡有效地防太阳辐射热。

3)建筑材料和构造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①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地方材料在使用中的优越性;②建筑材料含能低;③合理的构造层次满足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隔声、防潮、防水等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热、湿性能;④循环利用。

4)建造过程中节约资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①对土地的地表改变较少,基地保水性能好;②适中的材料用量(如墙体厚度的合理设计)满足围护结构的防护需求;③施工过程的废弃物和CO2排放量少。

5)建筑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对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营造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且对环境负荷较小:①活动构件的合理设计和使用符合自然能源的循环和运行规律;②具有“亲近自然”的特性,室内空气品质好;③室内物理环境虽然并不一定达到绝对舒适的标准,但基本符合人体生理健康的变化规律。

五、结语

地貌环境与建筑景观及建筑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地貌组成物质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来源·石质地貌物质与土质地貌物质被用之于建筑中.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和风格;地貌形态与人发生关系后.产生精神体验和审美追求,并与融于其中的建筑物共同构成密不可分的整体.甚至与人类最高心灵追求一宗教联系起来;大的地貌格局引起的其它自然环境要素的分异.必将引起不同地区建筑群体形态和风格的差异;通过对地貌环境与建筑文化之间关系历电性的、理论的和实践性的探讨,必将在更高层次上构建既符中国国情又具有现代化内容的崭新的建筑环境理论做出贡献。

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不尽相同,因此造就了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贵州这块沟壑林立的土地上,自然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也是由落后的经济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但它们如所有民居建筑一样,是我国传统建筑宝库中永远闪光的瑰宝。

参考文献

[1] 杨景春.地貌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 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杨景春 李有利.地貌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4]何琼.论侗族建筑的和谐理念[J]. 贵州社会科学. 20085

[5] 王世杰 李阳兵 李瑞玲.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J]. 第四纪研究. 20036

[6] 卢耀如.中国喀斯特地貌的演化模式[J]. 地理研究. 19864

[7]宋林华.喀斯特洼地的发育机理及其水文地质意义[J]. 地理学报. 19861

地貌对建筑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