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仁

发布时间:2018-06-30 15:30:18

立“仁”的世界观, 必须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呢?孔子提出两种方法:

()“忠恕违道不远”

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解释说:“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 1 ]( 《里仁》 ) ( 《中庸十三》 [ 2 ]):“忠恕违道不远。”可以认为忠恕是达到“仁”的途径。忠恕, 简而言之就是“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 1 ]( 《颜渊》 )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 吾亦欲无加诸人” [ 1 ]《公冶长》 ; 从深层次去看, 就是“已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 1 ]( 《雍也》 )。不论从单纯还是深层的方面看, 都是从己出发, 以己之所好, 推及人之所好, 以己之所恶, 推及人之所恶。这种推己及人的办法就是“恕”道, 这就叫“能近取譬”。所谓“仁者爱人” , 也就是对别人的同情心, 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 要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这些话听起来并不新鲜, 但确是人类长期社会生活关系中道德经验的总结。人不是孤立的个人, 而是社会的人。孔子所讲的忠恕是孔子提出“求仁”的第一种方法。

()“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 1 ]( 《颜渊》 )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 复礼是符合于礼。这里的问题是“复礼”复的是什么礼? 孔子所谓的“礼”是前期朝代之礼即周礼, 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之礼。“周礼, 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 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 分封制, 世袭制”。 [ 3 ]这套制度在孔子看来是最完善的, 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这个周礼。礼与仁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形式, 仁是礼的内容。孔子是用仁来充实礼的, 因此“克已复礼”复的是周礼。但孔子引用这句话, 则赋以新的含义。孔子要求复兴周礼, 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完全因袭周礼已不在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 所以, 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 这就是他所说的对周礼的损益。其特点是:

1. 用仁来充实礼。重内容而轻形式。所以他说:“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 1 ]( 《八佾》 )

2. 反对周末文胜, 奢侈烦琐的礼仪。所以他说“礼与其奢也, 宁俭; 丧与其易也, 宁戚。” [ 1 ]

( 《八佾》 )这就是说维持社会的礼是需要的, 但烦琐的礼要从俭, 不可奢华。

3. 反对西周奴隶制的“礼不下庶人” , 而主张“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 1 ]( 《为政》 )

4. 以“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来打破周代奴隶主贵族教育和世袭宗法等级制度。用“举贤才”来改变“内姓选于亲, 外姓选于故”的举亲故的制度。这些就是孔子对周礼的损益, 用仁的原则来改造充实旧的礼制。孔子的“仁”和“礼”比起奴隶制的礼制来进了一

步。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形的时期, 其思想必为社会主流阶级服务。所以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 1 ]( 《宪问》 )可见“仁”的世界观只有上等社会的“君子”才能具备, 小人是无缘分的。孔子虽然认为君子小人

都可以学道, 但他说:“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1 ]( 《阳货》 )这说明“爱人”只是君子的事,小人学道不过听供役使罢了。应该说孔子“仁”的世界观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但又要看到其虚伪性。我们知道,“人类之爱”、“人道主义”、“普遍的同情心” , 这只是观念上的东西, 单纯的“爱”实际上是没有的, 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普遍的人类之爱具有双层标准, 也从来不可能实现。圣贤们提倡抽象的爱,也只是精神上的愉悦和一种心理愿望而已。孔子的“仁者爱人”也有这个层面上的意思。这种“仁者爱人”的世界观也是带有阶级倾向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种世界观有其积极的意义。孔子反对奴隶制的杀殉, 对人的重视, 不仅代表他个人思想的进步, 而且反映了当时奴隶解放的潮流, 人的地位有

所提高。应该估计到这种“爱人”、“仁民”思想的进步意义。

()“仁”的人文底蕴

孔子在教育中注重志趣的培养和乐观主义的精神。他曾经和他的学生们谈论各人的志向。《论语,先进》记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闲坐。孔子问道他们个自的志向, 其他人从军事、政治、外交谈了他们治国志向。只有曾点和他们讲的不同: 在暮春的时节, 天气暖和, 同五六位成年人, 六七个少年人, 到沂河里去游泳。游泳上来, 在求雨的土台上跳舞, 一路上唱着歌回去。孔子特别欣赏曾点的想法,认为他具有乐观自得的精神。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 1 ]( 《里仁》 )孔子说的“志于道”也就是志于仁义。他说:“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 1 ]( 《子罕》 )就是说, 一个“志于道”的人, 可丧失其权势, 但不可丧失其志气。孔子认为学习的人应该经常保持乐观的精神,所以《论语》第一章就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即使处于困难的环境下, 也应该精神饱满, 自强不息,

所以孔子说:“饭蔬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

略论孔子“仁”的伦理教育思想

  摘 要:“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孔子及其儒家学派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孔子“仁”的

伦理思想的分析, 揭示“仁”的文化底蕴及实现“仁”的内涵的途径, 指明“仁”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当代社会、尤其是

在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形势下的人文环境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孔子; ; 伦理; 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伦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是以伦理及教育为主的思想。孔子对伦理、教育思想不仅讲得最多, 而且构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在孔子的思想里, 把伦理、教育、政治三者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孔子最注重道德的修养。他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符合上层社会道德标准的“士”、“君子”。因此, 可以说, 孔子的教育主要是以人为本的伦理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就是教人伦、道德, 这正是儒家教育的传统。

一、“仁”的内涵底蕴——为人之本

孔子伦理思想可用“仁”来概括。“仁学”是他最有创新性的思想, 构成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先秦诸子, 各家都讲“道”。老子的“道”讲到“先天地生” , 是“混沌恍惚” ,“玄之又玄”的“道”。孔子正视现实的人, 他注重“人道”而很少言及“天道” 。至于世界生成的道理以及天地未形成以前怎样, 他是绝口不谈的。然而孔子也很重视“道” , 所以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 [ 1 ]( 《里仁》 )“守死善道。” [ 1 ]( 《泰伯》 )他所谓的“道”就是“仁与不仁而已矣。”也就是说, 孔子所讲的道就是“仁道”。何为“仁” ?[ 2 ]( 《庸

二十》 ):“仁者, 人也, 亲亲为大。”《孟子》也说:“亲亲; 仁也。” [ 2 ]( 《孟子。告子下》 )孔子对“仁”的含义有着更具体的解释,“仁”就是“爱人”。 [ 1 ]( 《颜渊》 )实际

上孔子所讲的“仁”含义很广。有说:“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 1 ]( 《学而》 )可见仁包括孝弟。“樊迟问仁, 子曰: 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 2 ]( 《子路》 )子张问仁, 孔子说:“恭、宽、信、敏、惠”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 1 ]( 《阳货》 )可见仁又包括恭敬、忠、宽、信、敏、惠等道德条目。他又说:“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 )“仁者必有勇。” [ 1 ]( 《宪问》 )可见仁又包括刚强、勇敢、有毅力、朴质等德行。现在看来, 孔子的“仁”不仅包括了各种道德, 而且他认为是立身做人、治国之道、一切行动的指南。在这里, 孔子所讲的“仁”具有哲学上所说的世界观的意义。它既是指导人们的生活行动和衡量人们生活行为的最高准则,又是改造世界的原则。孔子的“仁”既是世界观, 又是人生处事之道、治国为人之道。因此也就是他修养中的最高标准。达到这种标准, 内在的修养就是“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 1 ]( 《里仁》 ) , 外面的功业就

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 1 ]( 《雍也》 )。这个标准是很高的, 孔子认为尧、舜也难于做到, 他自己更不敢当,所以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 1 ]( 《述而》 )因此, 这只能算是他提出的奋斗目标, 努力的方向。

[ 1 ]( 《述而》 )他自己就是“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同上)相传他困于陈蔡之间, 七天没有饭吃而弦歌不绝。这种奋发乐观的精神, 也值得今人称颂。他很赞赏“贫而乐道”的颜渊, 孔子说:“贤哉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1 ]( 《雍也》 )正是赞美颜回具有这种好学乐观、安贫乐道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据以上剖析, 可以简单概括地说, 孔子的“仁”正是春秋战国之际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期间时代精神的反映。孔子所说的“仁” , 就是“克己”与“爱人”的对立统一, 也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统一。具体的作法就是“克己复礼”和“强恕而行”。“克已”和“强恕”都说明“仁道”不是先天具有的, 只有通过“克己”才能达到“仁”的境地, 这就是孔子所谓“下学而上达’的历程。为了建立“仁”的世界观, 所以儒家特别讲究“终身”、“修养”的工夫。孔子也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修

已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 [ 1 ]( 《宪问》 )为了建立“仁”的世界观, 在原则上是不能退让的, 这叫“当仁不让于师”。 [ 1 ]( 《卫灵公》 )当生命与最高的道德原则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 为了完成“仁”的世界观, 甚至可以牺牲生命, 这就叫“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1 ]( 《卫灵公》 )即仁人志士不能为求得生命而损害仁, 为做到仁而应献出生命。伦理学是一门规范科学, 根据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判断人们行为的善恶。孔子认为道德达到的最高标准就是“尽善” ,“尽美”也就是后来儒家说的“至善”。他曾经赞颂过舜的“韶乐” , 说是“尽美矣, 又尽善也。”评价“武”乐, 说是:“尽美矣, 未尽善也。” [ 1 ]( 《八佾》 )而且听“韶乐”达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痴迷程度。 [ 1 ]( 《述而》 )孔子认为这是完美的“仁”的世界观在音乐上的反映。美是艺术的标准, 善是道德的标准。孔子说的“尽美”是指音乐的艺术性而言,“尽美”“未尽善”是就道德标准讲的。在孔子思想里, 美、善两者是统一的, 他曾说“尊五美, 屏四恶”。“五美”就是指“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 1 ]( 《尧日》 )这里所讲的是五种美德, 纯粹从道德行为上立论。美, 善的统一也是“仁”的最高价值体现。

二、“仁”的人伦道德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讲的伦理是带有封建性的伦理道德。比如他的“仁”是以孝弟为本,“孝弟而好犯上者, 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 1 ]( 《学而》 )这表明提倡孝弟的目的在防止“犯上作乱”。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有利于社会稳定, 有其政治目的。孔子成为历代统治者尊奉的“圣人” , 这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他的伦理道德是塑造统治阶层“君子”型的人格。在孔子思想里君子与小人是对立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1 ]( 《里仁》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同上)“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 1 ]( 《为政》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1 ]( 《颜渊》 )“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而不泰。” [ 1 ]( 《子路》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 1 ]( 《述而》 )这说君子、小人在道德上, 在思想感情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到了汉代, 董仲舒之流为了维护汉王朝的封建专制, 把儒家的道德伦理加以发展, 形成“三纲五常”。宋朝以后,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 封建的礼教更加强了, 把人们束缚得更紧。历史的发展, 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沉积, 有些思想应当彻底批判。但是, 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不能一概抹杀。就孔子的伦理思想从哲学、伦理学的发展上进行分析研究, 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1. 孔子把伦理、教育、政治三者结合起来, 构成一贯的体系。《论语》中所记关于孔子的教育, 大量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孔门四科中也以“德行”为先, 德行就是伦理道德的实践, 孔子认为这是培养“士”、“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 孔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士”、“君子”。就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官吏。在政治与伦理的关系上, 孔子主张“德治” , 所以说:“为政以德。”“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孔子主张“富而后教”的主要内容就是“教以人伦” , 灌输封建的伦理道德。儒家的这些说教, 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 应该批判。但也揭示出政治、教育、伦理三者的密切关系, 注意到治理

国家除了刑、政之外,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以德治国”的思想, 就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方面的一个重大发现。这一点, 对我们也是一个重要启示。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 更应该注重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 以先进的文化和道德理念武装人们的思想, 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走向世界文明的顶峰。

2. 伦理学是实践的科学。它的特点是注重知行的统一, 言行的一致, 把道德见之于行为, 不只是理论原则上的探讨, 而尤其贵在实行。“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 1 ]( 《述而》 )“文”只是“四教”中的一种,“行、忠、信”三者部属于“德行”。他教学的程序则是“人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1 ]( 《学而》 )在德性上身体力行之余才学文。孔子注意到言行不一的情况, 所以说:“有德者必有言, 有言者不必有德。” [ 1 ]( 《宪问》 )他教育学生特别注意言行一致和德行的修养。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同上)“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 1 ]( 《子路》 )他要求学生“敏于事而慎于言” [ 1 ]( 《学而》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1 ]( 《里仁》 ) , 强调“行”的重要, 言行一致, 这在哲学和伦理学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3. 道德的起源问题不是孔子讨论的重点。但在教学中, 他认为道德是通过培养锻炼才具备的, 所以说:“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1 ]( 《述而》 )这表明道德品质是靠修持培养, 不断实践才具有的。道德起源涉及人性问题。对于人性, 孔子很少谈。他只说过:“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 1 ]( 《阳货》 )他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 这是符合实际的。“习相远” , 说明人性的差异是由于后天习染的结果, 道德品质是由后天修养形成的, 这是符合实际的。他注意到修养对道德、人性的决定作用是难能可贵的。孔子没有明确地讲过人性是善或恶的问题,但他说:“人之生也直。” [ 1 ]( 《雍也》 )总之他提出了人性的问题。后来孟子主张性善, 荀子主张性恶。以后人性论问题成为中国哲学和伦理学上重要问题之一, 这导源于孔子, 这在中国哲学和伦理学发展史上值得注意研究。

4.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虽然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对一些道德规范和道德格言还是可以批判继承的。如孔子强调为政者的表帅作用, 他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 1 ]( 《颜渊》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 1 ]( 《子路》 )“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同上)“君子之德风也, 小人之德草也, 草上之风, 必偃。” [ 1 ]( 《颜渊》 )这些说明执政者的作风、品质对于百姓和整个社会的影响. 这些话并不局限于一个时代, 今天也更有借鉴的价值。国家与个人在利益上有统一也有冲突。为了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 必须把冲突保持在一定秩序的限度之内。所以, 社会共同利益正是国家的基础。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在个人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关系上就得有一些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这就是所谓“社会公德”。这里面就涉及到个人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关系, 概括起来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公而忘私, 爱国主义精神, 历代都认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而贪污、诈骗、欺上瞒下等恶劣行为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尊师, 敬老, 爱幼是中华民族具有

悠久历史传统的道德品质。这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今天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还有, 为真理而斗争,不畏强暴,“以身殉道”的精神; 为正义, 为祖国而忘我牺牲,“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 的精神, 这些道德品质也往往不局限于某一时代或国家。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 1 ]( 《述而》 )古往今来那种为真理、正义而献身的“成仁取义”的精神, 那种为国家、民族而牺牲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这些高尚的品德至今使人无限崇敬,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 并深深地教育和影响着人们。这些高尚、优良的品德,对于市场经济下, 尤其是倡导精神文明建设主流形势下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高尚世界观的培养和形成, 无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立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