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8-09-29 12:42:11

www.ks5u.com

皖南八校”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

金榜题名,高考必胜!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完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今天走1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

最新最新试卷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本试卷主要范围:必修①②;选考内容。

I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

1.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过

程本质上体现了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

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2.某学者说:“白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

流。”这表明

A.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B.官吏监察日益严密

C.贵族政治完全消失 D.行政效率逐渐提高

3.《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写道:“王朝初年出现的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但这

一机构的许多方面是新的,已经预先呈现出唐代中央政府的轮廓。”材料中的“轮廓”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保证了皇权独尊 D.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

4.《明律·大诰》规定:“有等贪婪之徒,往往不畏死罪,违旨下乡,动扰于民。今后敢有如此,许

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此规定

A.使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完备了中央监察制度

C.改进了地方行政体制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5.《(1898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

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材料中的“战”

A.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

C.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

6.右面是1911年法国某杂志上刊登的一幅反映辛亥革命的漫画。据漫

画中的信息可知

A.法国政府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C.作者认为中国出现了内部叛乱

D.中国的民主革命形势发展迅速

7. 19255月,《民国日报》报道说:“国民党白改组以来,主张日益鲜明;国民……挺身加入者,

已达百万以上。”此报道说明

A.国民党已经成为人民的政党 B.国民大革命得到了广泛拥护

C.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D.国民党已成为国内第一大党

8.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双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这说明

A.国共合作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B.中国军队战斗力强于日本军队

C.舆论战是中国抗战的重要部分 D.因统计标准不同导致统计结果不同

9.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

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大表大会制尚未建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C.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开展

D.无产阶级占全国人口比例低

10.1964年,美国中情局一份报告称,不发达国家从美国获得技术人员,“要等上一年,甚至永远

也等不到”,从苏联获得则“需要六个月到一年”,从共产党中国获得只“需要四十五天”。据

此可知当时

A.和平共处得到广泛认同 B.美国企图以技术进行殖民

C.中苏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D.中国积极援助不发达国家

11.邓小平曾说:“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这

表明

A.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 B.经济发展影响国家外交

C.突破外交封锁十分必要 D.外交政策应当适时调整

12.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梭伦如此改革的

动机,正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分析,梭

伦倡导的民主

A.是加强对国家的统治的手段 B.以缓和阶级矛盾为最终目的

C.主要是协调贵族之间的矛盾 D.旨在使奴隶主贵族垄断一切权力

13.西方学者认为,宪法作为最高权威高于一切,是自然法和全民意志的体现。对此,有评论指

出,事实上,资产阶级“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该评论揭示jL

A.西方的任何社会力量都不能逾越宪法

B.资产阶级意志代表全体民众的共同愿望

C.西方宪政以民主的外衣行资产阶级专政

D.普通民众并不能从宪法中享有民主权利

14.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奠定了

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美国1787年宪法

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B.重视分权制衡

C.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 D.建立了责任内阁

15.《全球通史>中写道:“1917年出现于全欧洲的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强烈、

最为普遍。”这主要体现在

A.推翻沙皇政权 B.发表《四月提纲》

C.推翻临时政府 D.通过《和平法令》

1 6.有众多史学家批评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国家管制经济思想,但是在统治者的政策实践中,却一

直是以干涉主义经济政策为取向。《历代制度详说》中也指出,“白桑弘羊既开利孔之后,虽

有贤君良相,多是因循不能变。”导致“因循不能变”的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B.保障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

C.保证了官营产品垄断市场 D.顺应了重农抑商政策需要

17. 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

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

A.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B.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C.兴办实业热潮迅速掀起 D.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

18.阅读下面的中国民族T商业注册商标和外国洋商在中国的注册商标统计图,出现表中变化

的原因是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

C.中国政府鼓励民族T商业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

19.1 94910月到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商业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中央和各级政府根

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T合作,各得其所”。其次,对私营T商业

的政策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开展公司合营。这两个阶段

A. T商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共同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的利用

C.发展目标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 D.分别属于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

20.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90年代以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

买方市场转变。进入21世纪,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了

A.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T业生产的产量 B.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

C.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 D.我国总体上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1.“中国一城一邑,一岁一市之中,有怀一端之事思告白于人而无由遍诉者,常贴墙阴屋角间

罗,而致之不可枚举。然多旋贴旋扯,往往十无一二经人之眼者,……盖有新闻纸出,而民之

情不至拥于上闻矣。”材料揭示了

A.城市民众诉求的变化 B.报纸报道贴近民众生活

C.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D.报纸成为民众参政的渠道

22.“随着一股股黄金热的到来,英国殖民者考虑建立海外殖民地,并在殖民地上生产在国内无

法生产的东西。”英国的这一历史活动事实上

A.以掠夺黄金作为其根本目的 B.加快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D.说明英国工业水平先进

23.“这无疑是工人国家向世界资产阶级缴纳的一种贡税。”但是,只要有助于加快恢复和发展经

济,切实改善工农的生活,巩固苏维埃政权,就不应该因为给了资本家几亿公斤石油而惋惜

不已。这种做法

A.延缓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 B.使苏俄利用货币手段恢复了经济

C.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 D.使苏俄偏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4.“这个城市中产阶级——劳工——有色种族共同支持的改革,被称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大

联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帜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

会和谐的前景。”这种“和谐”的实质是

A.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 B.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C.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 D.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

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打破了地域相邻概念,jLH现了跨洲、跨洋的区域合作组

织。不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也展开了连横合作。南锥体共同市场与欧盟之间开始探讨建立

自由贸易区,而东盟与欧盟外长会议之间就政治、经济问题的探讨业已制度化。这说明

A.经济区域集团化已名不副实 B.“冷战”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加速发展

C.经济合作的地域障碍日渐消失 D.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导向全球化的趋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 5 0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293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3小题,共35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

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

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

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

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物质生产出现很大改观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影响。(6分)

材料二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农户家庭情况、农户家庭务农人员情

况、农户家庭承包地情况和农户年收入情况。通过对于农户家庭基本情况的相关调查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6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料一:苏联解体了,大国荣耀成为过去,原苏联和东欧地区的某些部分成为冷战后世

界动乱的新热点。冷战夺去了美国近10万青年的生命,使美国增加了8万亿美元的国防支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