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成分输血的治疗应用体会

发布时间:2023-02-09 16:35:50

浅谈对成分输血的治疗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浅谈对成分输血的治疗应用体会。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成分输血是对病人进行缺什么成分,补充什么成分。因为每一种血液成分制剂均要提纯,得到高浓度、强效价,便于保存、运输,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全血的血液成分十分复杂,引起各种输血后不良反应的机会就多。如果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1个供血者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将其他成分还输给供血者,就可避免不需要的成分所引起的反应,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关键词】成分输血成分输血(bloodcomponenttherapy就是把全血内的血细胞、血浆凝血因子等各血液成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分离制成较浓和较纯的各种制品,以供临床应用。一、成分输血发展史1900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工作的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了人类1个血型系统——红细胞ABO血型系统以来,输血方法就得到重视和发展,这以后相当长的时间主要是输全血。直到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全血只能保存710天,而将全血分离为血浆与红细胞两大部分,经输注血浆发现它有很好的抗休克作用,而将大量血液分离血浆为抢救伤员用,大量血细胞被丢弃,将剩余的血浆做成冻干制品,以便保存和运输。1959年,吉普森(Gibson首先正式提出了成分输血。从而成分输血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而成为输血史上一大转折。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成分输血占全部用血量的比例逐年增长。全血输用则相应减少,从全血用于分离血细胞和血浆,制成各种不同血细胞及血浆蛋白成分的比例逐渐增多;输注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浓缩制剂的输注量显著增多。而输用全血及血浆者大为减少。科学家们对成分输血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在世界输血领域内,普遍开展的成分输血势在必行。20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成分输血占临床用血比例已达85%95%,如美国已达98%,日本和法国达到95%,加拿大90%,英国85%。血液成分的品种已达30种以上。目前,世界各国的输血工作者和临床医师已将成分输血的比例多少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血站,一所医院医疗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作为临床医师,能否视病人情况,合理科学地选择运用各种血液成分,亦是衡量其医术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输血事业的发展各地差异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70年代末,北京、上海、天津等血站在国内率先开展成分输血工作。并且还生产出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和冷沉淀等制品。1981年,卫生部委托北京血液中心举办国内首届成分输血学习班,随后一些大城市纷纷也举办成分输血学习班,从而成分输血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1990年底,国内几个大中城市的成分输血率只有19.1%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和2000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发布以来,国内成分输血已在各地广泛开展,成分输血占输血量70%98%截至2006年底,河北邢台市成分输血占总用血量的98%100%二、成分输血的意义
(成分输血的优点1.治疗效果好成分输血是对病人进行缺什么成分,补充什么成分。因为每一种血液成分制剂均要提纯,得到高浓度、强效价,便于保存、运输,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例如:400ml全血加保存液50ml,总容量为450ml,但制备成2U浓缩血小板容量只有2530ml,只相当于全血容量的1/15,却含有全血中60%以上的血小板。需要输注血小板的病人,一般一次常规用量为10U10U总容量不足150ml,相当于2000ml全血中的血小板数。如病人靠大量输全血来提高血小板数量,势必引起病人循环超负荷的危险,对宝贵的血源也是一种浪费。2.不良反应少血液成分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除了单卵孪生子外,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血型完全相同。现已发现红细胞有26个血型系统,400多种抗原,白细胞的HLA已检出400多种抗原,血小板也有它的特异抗原,血浆蛋白也有各种特异抗原。由此看来,全血的血液成分十分复杂,引起各种输血后不良反应的机会就多。如果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1个供血者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将其他成分还输给供血者,就可避免不需要的成分所引起的反应,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减少输血容量,降低循环的负荷。3.传播疾病少输血传播病毒性传染病,特别是HBVHCVHIVTP已严重威胁输血安全。目前输血后肝炎有90%是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相比,丙型肝炎更容易慢性化,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比例高。因输血感染HIVTP国内也有不少报道。由于病毒在血液的各种成分中不是均匀分布的,各种成分的病毒危险性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白细胞最危险,血浆占第2位,红细胞和血小板较安全;对血浆蛋白制品而言,凝血因子最危险,因为在血浆蛋白分离过程中,原料血浆中80%以上的病毒浓缩到凝血因子中。全血成分复杂,因各种有效成分功能不同,不便对病毒灭活处理。而成分制剂对病毒灭活处理较方便,且较理想。因此,单一成分血传播疾病的概率较小,输单一成分血是安全可靠的。4.提高利用率成分输血是将1U的全血或血浆制成不同成分,输给不同病人,一血多用,节约血源,节省开支。1份全血中的血细胞可分别制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中的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进行分离、纯化制备成各种不同成分,分别输给几个需要不同成分的病人,既利于治疗,又充分利用了多种血液成分;节约了血源,又减轻了社会、个人的经济负担,也有利于供血者的健康。5.使用方便各种血液成分在各自适宜的条件下,可较长时间保存,尤其是Rh阴性血浆,加入保护液在液氮中可保存数十年;第因子在-20下可保存2年;新鲜冰冻血浆-30可保存1年;普遍冰冻血浆-30可保存5年。临床急需时,可随用随取,为抢救病人提供足量的血源。(全血输注的缺点1.全血并不离体的全血,贮存于有保养液的血袋内,存放于4冰箱中,各种成分也将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红细胞在ACD保养液中保存平均每天损坏率为1%;白细胞在ACD液中最多保存5天,尤其多核白细胞死亡最快;血小板在ACD血液中,24小时内就开始破坏,约有50%丧失功能,48小时显著减少,72小时无止血作用,5天全部破坏。血液在ACD液中保存7天,只剩下了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余成分全部失效。2.新鲜全血更不安全新鲜全血内含有大量有功能的淋巴细胞,当病人严重缺乏淋巴细胞时,一旦输人新鲜有免疫力的活性淋巴细胞的全血,植入体内的淋巴细胞增殖并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目前国内筛选梅毒使用的是检查抗体的方法,
有感染梅毒而已完全治愈的供血者,因产生了梅毒抗体,当供血检查时误认为不合格;假如供血者已感染了梅毒抗体,处在窗口期,还尚未产生抗体,则可能被认为是合格血液,再则,梅毒螺旋体在4条件下,可存活3天,故3天内的全血有传染梅毒的危险。3.容易产生同种免疫全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蛋白等多种复杂的血型抗原,一旦进入受血者体中,可使受血者体内产生多种不同的相应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即可产生同种免疫的输血反应。4.循环负荷增加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还可致病人代谢负担加重。[1]杨天楹,杨成民.临床输血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1993,400-425.[2]王利军,韩明清,吴新花.输血反应的紧急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813.

浅谈对成分输血的治疗应用体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