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赏析

发布时间:2015-06-04 21:54:11

《园林艺术赏析 结业论文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意境美

摘要:意境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构,无论是对于诗词、绘画、音乐还是对于园林乃至盆景的创作来说,都能赋予灵魂,灌注生气,化景物为情思,变心态为画面,从而使作品近而不浮,远而不尽,意象含蓄,情致深蕴,从而以其特殊的美的魅力,引人入胜,耐人寻思。

关键词:中国 古典园林 意境 审美

艺术作品的意境首先是一个审美系统,它是由若干相关相生、互渗互补的元素所构成的完整统一的、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深邃的艺术空间。园林的意境美更是如此,其构成的诸元素具有突出的相关性和内聚力。然而,园林美的意境却有赖于两大序列诸元素的有机相关性和结构完整性,有赖于符合园林意境美的规律的意匠经营和整体章法。亚里士多德认为,“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艺术美是如此,作为中国艺术核心的意境美,更是如此。

园林意境的整体生成,离不开造园家“经营位置”的艺术章法,离不开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控制调配。

一、 空间分割:方胜景,区区殊致

任何园林,它的实际空间面积总是有限的,而艺术意境则要求无限,要求具有似乎不可穷尽的性质。一个古典园林要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景观和层出不穷、含蓄不尽的意境,首先就得意在笔先,在宏观上加以把握,将整个园林空间分割为如下的景观或景观层次:大景区、中景区、小景区乃至个体景观、微型景观……其中包括过渡空间以及中国园林特殊的空间——园中之园。在这个逐层分割的序列中,每个空间单位应有其不同的主题、风格和美。这才满足人们的好奇求新的审美心理。事实上,任何内容或形式的美,如果老是重复,人们就会厌倦、烦腻,使美感受到抑制,精神要求休息。I相反,如换一种内容或形式的美,那么,人们又会精神兴奋,重新产生兴趣,更新鲜的感觉就会朝着美而上升。园林中的景区同样如此,如果不断变换、生新,人们就会趣味无穷。这就说明了空间分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然,由于园林的性质和面积不同,这种空间层次的分割也只是相对的。

人们每进入一区,眼前就换一番景色,别有一种艺术意境,于是,通过比较或对比,就会感到方胜景,区区殊致,境界观赏不尽,层出不穷了,人们就会不断地“带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觉朝着美而上升”了。从理论上说,这就是一个个各别的意境单元,通过游览线和人们的审美脚步,串连而为一个整体的园林意境系统。

一个园林之内有机地分割而成的,层层相套的大大小小的景区和景观,“象庶类以殊容”,它们不但有其风貌各异的多样性,而且,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大都可以自成单元,作为单独的艺术品或意境美来欣赏,这就是“拆开则逐物有致”,亦即每个部分均有其独立的而且是独特的审美意味。

然而,艺术作品的整体性、相关性还要求:每一部分都得成为一个有意味的整体的特定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艺术整体的园林,又要求取消其每个组成部分的各自分裂性,它决不容许任何部分成为超然于自己之外甚至与己分庭抗礼的独立王国。在园林整体的宏观控制下,每个层次的景区、景观和意境单元之间都必须息息相关,一气贯注,异态共处地融洽成一个完满的有意味的艺术整体。这就是“合拢则通体联络”。

既着意造成殊相的空间之美,又着意造成总体的意境之美;既可拆开供单独游赏,又可合拢作整体评价;

独立多样而不分裂散乱,协调统一而不雷同板滞;变化多致,联络有情。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分割的美学规律。

二、 交替:奇趣别境的追求

和空间分割律密切相关的,是奥交替律。在中国园林里,景区与景区连缀或过渡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奥交替。“奥如”、“旷如”这两个空间概念,已得到历史的公认,它要求一个园中既要有奥如空间,亦即屈曲隐蔽,深邃回合的幽闭空间,又要有如空间,亦即寥廓悠长,虚高远的开阔空间,二者交替兼具,各极其妙,又相得益彰。

大多数古典园林中的景区或景观空间单位,如加以横向的比较,有些可以分别地纳入“奥”、“旷”这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之中。而中国古典园林对于这两种空间的交替处理,一般有如下两种形式

1入门奥如:中国园林似乎有一种模式,即一进门往往是不同形式的奥如空间从意境结构来看,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 疏之欲其通。”抑,能产生“奥”的效果,再扬、疏、明、通都不同程度地和“旷”有关。进门处的奥如空间是一种“抑景”的手法,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张扬其中即将呈现的如境界之美。

2.内奥相兼,互换为妙:园内奥与的交替转换,能引起独特的心理效果,能构成园林审美的独特心境。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是整齐一律的,往往喜欢追求意外的奇趣,突然的美感。《桃花源记》中由奥而的“豁然开朗”的境界,陆游诗中由奥而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它们之所以千百年来深入人心,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满足着人们追求意外奇越的审美心理。人们在游赏山水园林时,对前面即将出现的境界总会有一种估计,一种预期,这种接受期待一旦被打破,被否定就会徒然产生一种出于意外的惊异感。上引诗句的境界中,由“疑”而“忽”,就是一种心理陡转 ,就是一种美感的极大满足。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这种奥交替、绝处逢生的意境结构,表达了中国人一种追求奇趣别境、幽意深情的美学观。园林游览线上结合着空间分割所贯穿的意外性、突然性、出奇性,是对中国园林乃至中国人的空间意趣、人生哲学的概括。中国的园林,正是在层层相套、奥交替中不断地展开自己的空间序列的;中国人也正是在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中不断地走过探寻奥秘、渐入佳境的历程的。

三、 主体控制:凝聚·统驭·辐射

艺术品作为一个审美整体,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决不是互相等同,平分秋色的,而是存在着主与宾相关相依、互为协调的美学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它们得以有机地凝结、聚合而成为一个呼吸照应、生气灌注的美的整体。

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意境的整体生成也离不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主体的创构。在园林空间里,主体控制着、统驭着宾体,宾体围绕着、映衬着主体,于是,群星拱月,宾主相生,这是园林意境美学的一条重要规律。依据空间分割律,园林往往可以分割为若干大景区或景区,而其中往往有主景区。这个主景区特别重要,它是全园精华之所,在园林宏伟的交响乐中,起着领奏和主奏的作用。

在园林的艺术空间里,主体中心至关重要,它影响着全局,控制着整体,为园林的生命所系,在全园、景区中起着凝聚、统驭、辐射等宏观或中观方面的艺术功能。而在主体中心各种类型里,山、水固然是重要的,但建筑的功能更不能忽视,因为建筑和“人”相联系,人又和“情”相联系,有人有情,才有园林意境之美。

四、 标胜引景:建筑乃山水之眉目

在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之中,建筑不但可以发挥其主体控制的审美功能,而且即使作为宾体,它也有其点景、引景的审美功能。因此,园林的主体控制律固然离不开建筑,而标胜引景律也离不开建筑。

湖山的自然美,如果没有建筑美为之点缀,就会面貌模糊,显得不清,目不秀,不那么引人入胜。因此可以说,湖山再美,也离不开建筑的点缀乃至点睛。山水之间有了建筑,就不但使人感到可行可望,而且感到可游可居。所以《园冶》有“安亭得景”、“楼台入画”等语。有了建筑点景,山水景观就大为生色,有了活趣,成为不可多得的胜景和意境了。

五、 亏蔽景深:隐一显之谓道

词和园有着密切的、相互影响的美学关系,它常常以作为抒情环境,而园林美学也常常可以从词中得到某种有益的启示。遮隔具有深化园境、造成景深的审美功能。这在南北朝有关园林的作品中就有所反映,不过不称“遮隔”,而称“蔽亏”或“亏蔽”。宋代以来,更不但在词中喻之以“帘幕”,而且在园记中,还进一步概括“亏蔽”的功能。“亏蔽”和“遮隔”,其义又同又不同:遮隔只是一个概念,“亏蔽”则包含两个相对而又相关的概念。“蔽”相当于遮隔,它阻挡人们视线,使之无法通过;“亏”则相反,是指视线未被遮隔的透空之处。又是透,又是不透,或者说,又是隔,又是不隔,二者互映互补,这就是作为园林美学范畴的“亏蔽”的基本内涵。

作为园林美学术语,其义颇不相同,不但是指肉眼能见的景物深度,而且是指审美感受、审美想象中前景延至后景的空间深度。特别应说明的是,这种深度不是指“清晰度”,有时还更是指似清非清的“模糊度”。因为前景的物象似透非透、似隔非隔,其后景的能见度就必然表现为似清非清,似;隐约模糊,若隐若现,于是,人们就倍觉其富于深度感,人们的“视觉活跃深拓活动”,就会伴随着美感而进一步展开,进行搜索,进一步探美寻幽。亏蔽景深,是园林意境美学的又一重要规律。

《易·系辞上、下》说:“物相杂,故曰文”,“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这一古老的命题,在中国古典园林的亏蔽系统中,已化为活生生的具象之美,意境之美。在这个丰富的艺术空间里,有种种物质上的亏蔽,也有包括心理距离在内的心理…,它们交汇成一个不隔而隔,亏中有蔽,变化成文,互为藏露的多结构开放系统,并使园景这个审美客体和观赏者这个审美主体在相互交流中“通其变”,“极其数”,实现隐、显、物、我的统一。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意境的整体生成,离不开这种多层面、多角度“相杂”的亏蔽艺术。

六、 曲径通幽:游览线的引导功能

宋元明清时代,对“曲”表现出愈来愈突出也愈来愈自觉地审美强调。随着审美观念的发展,明、清时代特别讲究艺术趣味,特别讲究以曲为美,这可以龚自珍托物言志的《病梅馆记》为证。“曲径通幽处”的诗句之所以在明、清时期特别流行,除了当时以曲为美的艺术趣味的影响外,更由于当时趋于成熟的园林美学趣味的影响。《园冶》就有“曲径绕篱”,“长廊一带回旋 ”,“小屋数椽委屈”等语,并对曲廊的建构有创造性的发展。

曲径通幽,是园林意境整体生成的一条美学规律,它在园林中有普遍的表现。然而,曲径所通的幽境,又并非绝境,并非死角,它只是曲径中的一段或一点。因为曲径不只是“曲”,而且还“达”,是通此达彼的。在这条曲径上,随着审美脚步的行进,前面总会不断地展现出不同趣味的幽境,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去探寻品赏。曲径那种几乎无限的导向性,归根结底是由几乎往返无尽的通达性所决定的。

美国的艺术理论家库克曾写道:“‘用一根线条去散步’,这是德国伟大的艺术家保罗·克莱 一次用来表达线条的一句话。它总结了关于线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对线条的功能的高度概括,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妙喻而已。西方画论中这个颇具卓识的名言, 在中国园林中竟成了现实的审美活动。这根线条就是幽美的曲径,就是“曲而达”的线条。正像一根曲线贯穿起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一样,小洪园的曲径上,贯穿着一系列不同的幽境:水木明的小庐,罗缦绮窗的华楼,委宛尽致的山房,清韵丁丁的竹林……造园家正是用这条曲线导引人们去进行脚踏实地的美学散步的。

“曲”超过一定的“度”,又会败坏人们的游兴。

此,园林的曲径,又贵在曲折有度。刘熙载《艺概·书概》论书法的线条美说,要“曲而有直体,直而有曲致”。园林的路径也是如此,直者济之以曲,曲者济之以直,曲与直相互制约,相互结合,就能显出美来。如一味求曲,就不可能取得肯定的审美效果,甚至使人产生丑感。曲径作为中国园林游览线的路径的典型形态,既要曲而通达,引人入胜,又要曲中有直,曲折有度,这就是中国古典林“曲径通幽”律的美学内涵和规范。

七、 气脉联贯:脉源贯通,全园生动

作为园林意境整体生成的重要美学规律,气脉联贯,主要指山与山、水与水乃至山与水的有机联系、整体章法,而其关键在于一个“气”字或“势”字。中国山水画的章法,讲究山有脉,水有源,隐显联络, 虚实贯穿,从而创造出气韵生动的境界来。气脉联贯,是山水画极为重要的艺术品格和美学规律,它要求画中山水的脉络不全部外露,而应似断若续,欲藏还露萦纡高下,似实还虚, 有如草蛇灰线,出之贵实,用之贵虚,让人思而得之。其实,这也涉及到意境美学的含蓄隽永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脉络”和“气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脉络是山水有形可见的联系,它脉露而意浅;气脉则是脉络处于断续藏露之间,有气而有势,韵高而意深。

中国园林美学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观点,即不但强调园内山水景物的气脉联贯,而且讲究园内景物和园外地貌环境的脉源关系。为此,造园家十分重视园基的选址。《园冶·相地》说:“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探奇近,远来往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驾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垒围墙,居山可拟。”在中国园林系统中,大型宫苑和一些寺观、祠堂园林,如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太原晋祠, 扬州大明寺、平山堂……周围有山水可因,有景物可借,园内山水和园外地貌环境气脉息息相通,颇多“涉门成趣,得景随形”之妙,毋须赘述。

江南园林使人感到大抵园,主要有这两方面原因:1由于小镇及其周围的水乡风情中客观地含茹着园林美的种种因子。2也由于退思园作为艺术“场”的“辐射”,或由于人们游园的预期心理的“外射”,人们如此这般地情景交融,水镇作为水园的外环境就必然也微漾着园林美的意趣。

八、 互妙相生:美在双方关系中

世间的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阐明山与楼的相互关系时,提出的“互妙”的概念,不但合于普遍的哲理,——自然界所呈现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映带、相互气求的生动画面,而且特别适合于园林的中观、微观的景物配置,因此,因该把“互妙”看作是颇具理论价值的意境美学概念。

“互妙说”可以理解为,景物的美也在双方的关系之中,它们“总是由关系构成的”,而这种关系是相互关系,或者说,是互映互衬的关系。在这种特定的关系之中,美的双方是你引我儿妙,我因你而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对于“互妙”这个概念,还用“映带气求”来加以阐明、概括和深化。相关相联的“映带”,还偏于景物双方外观上、形体上的关系;呼吸照应的“气求”,则偏于景物双方内在的、意趣上的关系了。

因为艺术作品中各部分结合而成的整体的价值,要比各部分整体之和大的多。这是系统论的主要观点之一。用通俗的成语来回答,则叫做“相得益彰”。不同种类和特点的景物恰倒好处的配置在一起,通过均衡、比例、映衬、对比、呼应、宾主、纵横、斜正、动静、曲直、刚柔等种种美的关系,就能臻于互妙相声的生境界。至于山和水的关系,则更为密切。静态的山,可以因水流而带有静态的美。山高而水低,水近而山远,山影入水,由水而得高远的峦,于是,在审美的王国里,就成了“藏高于卑,取远若近”的相关性。而这种山水画面的互妙相生之美,又从“风动清波,纹细展”中见出。山本静水流则动 所以说,“园以藏山,所贵者反在于水”。“环中得深造”,祁彪佳这一山水泉石相关互妙的思想,也是有其一定的美学深度的,它也可以深化“互妙”的哲学意蕴。

相映相称,相杂相合,相反相成,相生相发,这种关系美正是景观创构的安身立命之基,而“互妙”则是其最高境界。在园林风景美的时间—空间里,往往可见“竹君子,石大人”;桃李争春,梅竹迎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古柯据岩,曲郎浮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万绿丛中一点红,花香影里鸟数声;平地楼台,偏宜高柳映人家,名山寺观,雅称奇杉衬楼阁……这都是一幅幅互妙相生的画面,一个个优美动人的境界,无不是“合之则双美”的结果。在中国园林里,甚至连树木的常绿和落叶杂植,在冬季也有互妙的效果,它使建筑隐而又露,树色富于变化,还如中国画里一样,密林间以枯,顿添生致,得虚实相间之美……

如果大而化之,那么可以说,园林中的一切景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的关系网络之中,它们可以说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他们或因互妙而益美,或因相而损美,都影响着意境的整体生成,以致牵一发而可以动全身。不论是高楼曲房还是山水花木,无不处在审美的关系网络之中,相互比照,相互呼应,既影响自身,又影响它物,于是,山好像变高了,水好像变深了,特别是花木鱼鸟,好像获得了新生命,体现了互妙相生律的作用,体现了意境美的整体效应。

九、 意凝神聚:主题、题名的系列化

以园林没得物质建构序列和精神性建构序列的视角来看,园林审美意境的整体生成诸规律——空间分割、奥交替、大小共涵、主体控制、标胜引景、亏蔽景深、曲径通幽、气脉联贯、互妙相生,主要的是联系或归属于园林美的物质性构建序列,不过,由空间分割律、大小共涵律所萌生的体现了“文心”的景区群或景观群的系列性题名,则属于设计到精神性建构序列。

在古典园林里,如果群体题名或围绕一个主题,或服从于统一要求而构成完整的序列,那么一种精神性的凝聚力就产生了,它能形成一个美的核心或体系,把有关的景区群或景观群聚合而为一有机的意境整体。这种精神领域里以凝神聚规律,主要表现为元主题或主题的构建。

园林境界的意凝神聚力,主要有如下不同表现:1以“人”作为意凝神聚的元主题:由名人构建的园或几年名人的祠堂园林表现的有为突出。名人成为了园林的元主题,把园内若干景观的主题、题名及其建构贯串起来,使之凝聚为一个意境整体,并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园林意境的深层内涵2以“文”作为一凝神聚的主题:欧阳修曾写过著名的散文《醉翁亭记》,文中描述了引人入胜的意境美,而且表达了对于山水、季相、时分的美学观点。安徽滁县玡山的醉翁亭,早已成了名播遐迩的一个山区园林,它的景观序列大都是围绕《醉翁亭记》这篇名文而展开的。3以“物”作为意聚的元主题:在园林的某一景区或景观中,作为物质性建构序列中的“物”, 也往往可以作为意凝神聚的元主题或主题,从而渲染一种意境。留园冠云峰庭院里,就有这种意凝神聚的整体组合。4以一定质、量的题名作为意凝神聚构境的特殊手段:体现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审美方式,不但在民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而且神的文人雅士的宝爱,广为吟咏传诵,可谓雅俗共赏。这种题名有质和量两个层面的要求:1质:既能借物写意,借景写情,又能标出季相意识,体现时空交感,使形而下的景物向形而上的精神领域升华。2量——数:有贯穿逻辑既能构成明确的景区系列或景观体系,决定了选题的优化原则。

园林意境生成的种种规律——脉连意聚、空间分割、奥交替、主体控制、标胜引景、亏蔽景深、曲径通幽、气脉联贯、互妙相生、意凝神聚以及“唯道集虚”,它们所创造的美,并不是孤立绝缘的特殊部分的闪烁,而应该参与整合、融入整体的园林意境,即使是局部的、微观的美,也离不开宏观的控制,整体的调配。无数事实证明,园林美从宏观到微观的控制调配,关键在于彼此之间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而不是让某一部分损害求安体结构的完美。

参考文献:

1]金学智著.中国园林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盛翀著.江南园林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方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致谢语:

以上内容是学生的拙见,敬请老师在百忙之中批阅,学生将不胜感激!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园林艺术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