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

发布时间:2018-06-30 17:00:05

禅宗公案(每日一则)茶饭禅 禅是生命的极高智慧,悟道的精髓,是开启心灵枷锁的一把钥匙……

禅宗公案,字字珠玑,读之每每有醍醐灌顶之感。

而超卓经典之物不敢一人独享,

故此,

每日精选禅宗公案一则以益桥友,

寄望读者诸君能有所收益,

余当长乐不已!!!!!!!!!

(一) 禅的心要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惟宽:‘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合一而修,身口意皆名心也。云何于中,妄起分别?’

白居易:‘既无分别,何以修心?’

  

惟宽:‘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要知道无论是垢是净,一切都要不可起念!’

白居易:‘垢,可以佛拭,不可起念;净,能无念可乎?’

惟宽:‘如人眼睛,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乌云遮蔽天空,白云同样遮蔽天空。’

白居易:‘无修无念又何异凡夫?’

  

惟宽:‘凡夫长无明,二乘长执着,离此无明和执着的二病,是名真修;真修者,不得动,不得忘,勤者近执着,忘即落无明,此为心要云尔!’

白居易有悟,后终于成为佛教实践的行者。

(二) 桥流水不流

梁朝的傅翕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一位非常有修为的禅者,世称“傅大士”、“善意大士”。

傅大士留下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偈语: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吸引了历代禅门中人苦参

(三) 大颠与韩愈

唐宪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舍利入宫殿供养。有一天,殿中夜放光明,早朝时群臣都向皇帝祝贺,只有韩愈不贺,并陈“谏迎佛骨表”,斥佛为夷狄,触怒了对佛教虔诚信仰的皇帝,于是被贬到潮州当刺史。

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化未开,大颠禅师道行超迈,深为大众所推崇。韩愈耳闻此地有一高僧,有一天,抱着问难的心情去拜访大颠禅师,此时,正当禅师入定禅坐,不好上前问话,因此,苦等了很久,侍者看出韩愈的不耐烦,于是上前用引磬在禅师的耳边敲了三下,轻声对禅师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侍者的意思是说你禅师的禅定已打动了韩愈傲慢的心,现在你应该用智慧来拔除他的执着了,韩愈在旁边听了侍者的话后,立刻行礼告退,他说:

‘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这一次韩愈不请开示了。时隔不久,韩愈仍觉得心中疑团不解,再度拜访大颠禅师问道:‘请问和尚春秋多少?’

禅师手拈着念珠回答说:‘会么?’

韩愈不解其意说:‘不会!’

‘昼夜一百八。’

韩愈仍然不明白其中含意,第二天再来请教,当他走到门口时,看到一位小沙弥,就向前问道:‘和尚春秋有多少?’小沙弥闭语不答,却扣齿三下,韩愈如坠五里雾中,又进入谒见大颠禅师,请示开示,禅师也同样扣齿三下,韩愈方才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

(四) 除却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臬:‘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臬禅师一见到他便说:

‘将军为什么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学习用禅语诗偈说道: ‘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

  禅师开玩笑的也用偈语回道: ‘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 ‘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大慧宗臬禅师哈哈一笑道: ‘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五) 心净国土净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们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于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水份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的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信徒听后,欢喜作礼感谢说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博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六) 不要拂拭

有一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并且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有一天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发愿痛改前非,就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口角,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也只有忍耐的拭去,默默的承受!’

一休禅师说:‘嗳!何必呢,就让唾涎自干吧,不要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受吐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微笑的接笑吧!’一休说。

‘如果对方不是吐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怎么办?’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一休说的,太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禅师非常关切的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七) 本空非有

有一天,佛印禅师登坛说法,苏东坡闻说赶来参加,座中已经坐满人众,没有空位了。禅师看到苏东坡时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一向好禅,马上机锋相对回答禅师说:‘既然此间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

禅师看到苏东坡与他论禅,于是说:‘学士!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如果你回答得出来,那么我老和尚的身体就当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来,那么你身上的玉带就要留下本寺,做为纪念。’苏东坡一向自命不凡,以为准胜无疑,便答应了。佛印禅师就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要坐那里呢?’

苏东坡为之语塞。

(八) 国师与皇帝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那里?现在请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九) 待客之道

赵州城的赵王特地地拜访赵州从谂禅师,这时赵州从谂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说道:‘大王!我现在已老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

赵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赵州更加尊重。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他,赵州一听却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赵州禅师道:‘前天赵王来时,你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时,你为什么反而下床到门外相迎呢?’

赵州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的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分别,第一的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第二等的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去迎接他。

(十) 本空非有

有一天,佛印禅师登坛说法,苏东坡闻说赶来参加,座中已经坐满人众,没有空位了。禅师看到苏东坡时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一向好禅,马上机锋相对回答禅师说:‘既然此间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

禅师看到苏东坡与他论禅,于是说:‘学士!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如果你回答得出来,那么我老和尚的身体就当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来,那么你身上的玉带就要留下本寺,做为纪念。’苏东坡一向自命不凡,以为准胜无疑,便答应了。佛印禅师就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要坐那里呢?’

苏东坡为之语塞。

(十一) 野狐禅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嗣人。‘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可见他对禅门的贡献。

一日,百丈禅师说法圆满,大众皆已退去,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禅师问道:‘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

老者答道:‘我某甲不是人,实系一只野狐,过去古佛时,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后因一位学僧问道:“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我某甲回答说:“不落因果!”因此一答语,我五百世堕在狐身,今请禅师代一转语,以希能脱野狐之身!’

百丈禅师听后,慈悲的说道:‘请问!’

老者合掌问道:‘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

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

老者于言下大悟,作礼告辞后,第二天百丈禅师领导寺中大众到后山石岩之下洞内以杖挑出一野狐死尸,禅师嘱依亡僧之礼火葬。

(十二) 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的问。

‘你端茶给我,我为你喝;你捧饭给我,我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尝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给你吗!’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

禅宗公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