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0-10-18 08:03:01

我国制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惊心动魄的食糖价格

2005/06制糖期,糖价演绎了大幅冲高回落、震荡盘整、再度回落、低位企稳反弹的过程,波动幅度之大是罕见的。

自去年11月后,糖价一路上涨,每吨由3500元涨到春节后的5500元(现货),期货最高甚至上升至6200元。

从今年1月5日-9月19日,分11次共计拍卖国储糖(成品糖)109.23万吨,随后又于10月13日再次追加拍卖原糖8万吨,实际成交5万吨。这一期间,2-6月间糖价由5000元以上回落至4700元/吨,然后进行横盘调整,6月糖价再度回落,7月以后加速下滑,直至3900元/吨左右,10月中旬再度回升到4450元/吨上下。

分析2005/06制糖期国内食糖价格大起大落,成因有三:

其一,我国食糖产量在2002/03制糖期达到历史最高峰之后,从2003/04制糖期开始出现回落,2005/06制糖期食糖产量是在上两个制糖期已连续回落的基础上,出现的产量又一次递减。此间,食糖消费量却逐年递增,因此形成了明显的供需缺口。

其二,国际市场也出现了供需缺口;加上国际能源紧张,甘蔗作为可再生能源——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之一,使食糖附加了能源属性,进而形成了国际上食糖价格与能源价格的联动;食糖成了期货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品种,基金的介入一度将糖价不断推向新高,甚至创下了近25年来的最高点,突破了每磅19美分;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联性更加紧密,进而本制糖期国际糖价的大幅波动对国内糖价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振动效应。

其三,近年来淀粉糖产量快速增长,生产成本和价格下降,与食糖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

产量3年回落,消费逐年递增

2005/06制糖期全国糖料种植面积2107.55万亩,同比增长3.12%。但因南方主产区气候干旱等因素导致甘蔗减产,全国共生产食糖882万吨,比上个制糖期降低3.91%

回顾近年来我国的食糖生产量:1995/96-2001/02的7个制糖期,我国食糖产量一直在600-800多万吨之间摆动。2002/03制糖期产量大幅递增,达到了1064万吨的历史最高点,以后出现连续3个年度的回落。

就我国食品工业产值而言,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以大约13%的平均速度递增;进入21世纪以后,食品工业发展进一步提速,年均增长率达到20%上下,其中用糖量较大的行业如饮料、糖果、糕点、乳制品等都保持了高速增长。此间,我国食糖消费量逐年增长。

淀粉糖替代蔗糖130万吨

自2000年起,我国淀粉糖行业摆脱了过去多年来年产量仅有数十万吨的状态,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1999年60万吨产量的基础上,2005年产量达到420万吨,6年间增长7倍之多。据预测,2006年全国淀粉糖产量将达到500万吨左右(不包括糖醇)。

尽管淀粉糖产量增长速度如此之快,但对蔗糖的冲击力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强烈。事实上,淀粉糖大部分被用于医药等行业,真正流入食品业的淀粉糖量折合成同等甜度的蔗糖,仅相当于大约130万吨的蔗糖。

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

自2001/02制糖期起,我国制糖行业摆脱了4年(1996-1999)连续亏损124亿元的局面,至今已实现连续6年(2000-2005)的盈利,6年累计盈利92亿元,缴税170.9亿元。

2005/06制糖期全行业继续呈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行业发展的良好局面。该年度4000万糖农增收65亿元,全国制糖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7亿元,实现利税98.6亿元,商业企业也获取了丰厚的利益,全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糖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企业重组和整合工作进一步深化。2005/06制糖期,全国共有制糖生产企业(集团)139家(上年204家),开工糖厂289家(去年304家),其中:甜菜糖生产企业(集团)24家,糖厂38家;甘蔗糖生产企业(集团)115家,糖厂251家;炼糖企业7家。

2005/06制糖期,全国超过10万吨的糖业集团19个,产糖580.7万吨,占全国产糖总量的65.88%;糖业生产地区性优势越来越明显,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和新疆5大产区产糖量833.1万吨,占全国产糖总量的94.5%

2006/07制糖期,国际、国内食糖市场将面临诸多变数,食糖市场趋于复杂化。当然,影响糖价的根本因素在于供求关系,此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内淀粉糖及食糖替代品价格、国际上食糖和原油的价格、基金的介入等也将对食糖价格的走势产生作用。此外,与食糖有着高度关联性的燃料乙醇正在成为世界食糖市场新的影响因素。

国内国际食糖产销情况分析预测

据中国糖业协会最新预测,今年全国糖料种植面积2323.76万亩,较上年增加216.21万亩,增长20%左右。其中:北方甜菜种植面积增长30%,甘蔗种植面积增长10%左右。2006/07制糖期食糖大幅增产已成定局, 预计产量将达到1120万吨左右,比上制糖期增长23%左右,有望创出历史新高。伴随进口食糖等因素,新榨季国内市场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

从国际市场来看,2006/07制糖期世界食糖将结束连续几年来的供量不足,产糖量全面提升,食糖供应在连续3年出现缺口后,将再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预计主要产糖大国将增产食糖1000万吨左右,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其中,巴西预计将产糖3000万吨,增产约310万吨;印度产糖量将由上榨季的2100万吨上升到2400万吨,增产300万吨;欧盟产糖量预计减少290万吨(出口量减少400多万吨,而进口量增加100多万吨);泰国预计产量在1700万吨,增加200万吨;中国、巴基斯坦、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总共预计增产在500万吨左右。另外,巴西政府最近决定,从11月20日起,在汽油中混合乙醇的比例将从原来的20%提高到23%。这样可增加一部分用于生产乙醇的甘蔗用量。

据世界食糖组织(ISO)11月8日的最新月度报告,全球2006/07制糖期总产量将达到1.583亿吨(原糖值)的水平,预测的食糖产量要比食糖消费量多出580万吨左右。

研究人士分析,世界范围内的食糖供大于求决定了明年的糖价不会再像今年一样大幅攀升。但考虑到食糖主要出口国的生产成本一般在每磅8.5-10美分,因此,在这一价位之间会对糖价形成一定的支撑。估计明年国际糖价的价格区间在每磅9.8-15.5美分。

我国制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