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意义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意义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研究
金景一金强一
2013-2-422:42:39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延吉20084
作者简介:金景一,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北京100871);金强一,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延吉133002
内容提要:朝鲜半岛的所谓地缘政治意义只是在特定条件之下形成的相对的政治现象,它亦有形成、凸显、弱化、消失等不同状态。从历史的角度看,朝鲜半岛冲突状态下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给中国带来的是负面影响。以我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目标为坐标,可得出简单的结论,即只有防止朝鲜半岛冲突状态下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才能使朝鲜半岛凸显出地缘经济意义,此时朝鲜半岛的状态最符合我国的发展利益。
词:地缘政治意义朝鲜半岛中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地缘经济意义影响
当国际政治学界的学者们分析朝鲜半岛问题时,似乎有两个已成定论的观点,其一是朝鲜半岛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其二是美、日、俄、中等区域性大国的利益交织在朝鲜半岛。粗看起来,这些观点似乎无可非议,但是,当我们分析与朝鲜半岛相关的诸多问题时,盲目地把这些观点作为立论的依据,必得出朝鲜半岛只是一个各大国从战略上必争的地域,而无其他意义可讲的结论。这些观点很容易使我们陷入理论分析的误区,即泛泛地谈朝鲜半岛所具有的地缘政治意义,有可能过分地强调其地缘政治价值而忽略它所具有的地缘经济意义,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将更多地倾向于冲突而不是合作。这些理论分析的倾向

不利于我国设定东北亚区域战略的核心目标和构思与其相关的理想模型。由于这一理由,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所谓地缘政治意义作理论层面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朝鲜半岛所具有的地缘政治意义作一个恰如其分的描述。
本文将阐述两个理论层面的观点:其一是,所谓地缘政治意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任何一个地域自身就具备与人类政治相关的意义,即它不过是某一地域进入某一国家或某些国家战略视野的产物,因此,地缘政治意义是与时代、区域各国的政治状况、各国战略指向关联状态、该区域的政治状况等因素相关的概念;其二是,一个地域通常可以显现两个基本的意义,这就是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意义,哪个意义更为凸显对该区域的政治结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以成为分析各国战略指向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依据。据此,本文也将讨论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是如何显现的、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在构思我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时如何设定朝鲜半岛的理想状态等问题。
一、何为地缘政治意义
近来,国内的与地缘政治学相关的理论研究显得很活跃,“地缘政治”一词也就成了时髦的理论概念。当然,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地理环境对各国政治关系影响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在地缘政治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误区,这就是,似乎强调起地理环境自身的所谓地缘政治的意义,而忘却了所谓地缘政治是与人类的政治活动相关联的产物。有些学者认为,“地缘政治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联系,具有客观性、本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特征”。[1]这就把地缘政治视为遵循严格规律性的领域,从而否认或贬低人类的目的、战略、价值、观念等因素在地缘政治领域中的极大作用。由此,很多人并不考虑时代的政治特

征、各国战略意图之间的关联、某一区域自身的政治状态等等的因素而盲目地使用地缘政治概念,甚至从中引申出所谓的不变的价值或意义。笔者之所以反对这种观点,并非是因为否认地缘政治的客观性,而是因为在人们的意志起作用的领域里,决定论式的机械思维方式往往导出错误的结论。我们可以列举无数个例子来证明由于国际关系的可变性而带来人们对某些区域地缘政治价值的判断发生变化的事实,这也就证明着我们不可能在这些问题上寻找出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例如,目前围绕朝鲜半岛问题而形成的地缘政治关系并非总是确定不变的,由于各国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变化,这种地缘政治关系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朝鲜半岛自身地缘政治意义的显现也呈现不同的状态。为了正确地理解地缘政治的这种可变性,有必要对所谓地缘政治和地缘政治意义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和界定。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界定地缘政治的概念。笔者比较赞同这样一个界定,即所谓地缘政治是以研究地理空间为背景来审视世界政治格局及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2]这一概念把地缘政治理解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有机结合,是较合理的。需要说明的是,理解地缘政治应当摆脱机械思维模式。一般地,某种地理环境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因素,而国家间的关系是可变的因素,因而类似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必然地会形成什么样的政治关系之类的机械论式的推理,在地缘政治的分析中会形成理论误区,即地缘政治本质上是围绕一定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的政治关系,因而不可能有线性的和绝对的规律或模式可遵循,所以,如果说地缘政治有其规律性,那么这种规律隐藏在人类复杂的政治行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之中,而不是在地理环境本身。
以上述的对地缘政治概念的理解为前提,可以界定和理解何为地缘政治意义。这里首先需要解释什么是意义。严格地说,这是一个哲学的问题,如同很多哲学概念难以界定一样,为所谓意义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笔者认为,

通常我们所说的意义与人类的目的有本质的关联,无目的也就无所谓意义的问题,所以可以把它界定为与某种目的相关联而显现的价值。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地缘政治意义界定为,某些地理环境进入某些国家战略目的的框架或视野而显现的价值。正因为所谓地缘政治意义与人类的某种战略目的相关联,我们不能把这种意义理解为地理环境所固有的现象,如果没有人类的战略目的,地理环境便无任何意义,或者说,因为人类的活动本身具有某种随机性(如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指向并不总是处在固定的状态,它可以因历史的或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地缘政治的意义并非总是以不依人们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来显现自身。例如,朝鲜半岛对美国的重要地缘政治意义与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和战略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时,朝鲜半岛在美国的战略框架里的价值才得以凸显,如果美国没有这种霸权战略目的,朝鲜半岛对美国就无地缘战略意义可言,甚至在目前的朝鲜半岛的情势下,美国是共和党执政还是民主党执政都会形成对朝鲜半岛地缘政治价值的不同判断。
既然地缘政治与人类的政治活动相关联,那么它必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状态、国家之间关系状况、各国的战略意图等因素相关联。如果与这些因素无直接的关联,那么不能称其为地缘政治。因此,当我们分析某一地理环境的地缘政治意义时,必须充分考虑时代、政治、各国关系等诸多因素。这就是说,就某一地理环境而言,由于时代、政治关系的状态等诸因素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意义,因此对某一地理环境的意义不能一概而论。由于某些国家对某一地域所形成的目的不同,该地域的政治意义可能呈现时隐时现的特征,即有时其政治意义得到极大的凸显,而有时却并不显现所谓的意义。某些地域是否显现地缘政治意义,由围绕它形成的各国的战略目标和关系所决定的。试举一例,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施了遏制共产主义国家的战略,为此美国在亚太地区构筑了半月形的包围圈,作为这一包围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一环,美国发动了对越侵略战争。而美国

的这一举动引发了中国和当时苏联的严重关注,由此形成了美国与中国、苏联的围绕越南的战略冲突,这使得越南的地缘政治意义得以极大的凸显。后来,美国在越战中的失败和越南的统一使美国丧失了在越南的立足之地,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不仅改变了东南亚的政治格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美国的东南亚区域遏制战略,这就导致了凸显了的越南地缘政治意义的消失。正由于此,现在恐怕不会有人还认为越南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这一例子说明,一个区域显现所谓的地缘政治意义,与人类发展的时代、该区域的政治状况、国家间战略指向的冲突状态等因素相关。
通常某一地域地缘政治意义的形成和凸显与该地域在各国战略目标体系之中的地位相关。这种地缘政治意义可从性质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冲突状态下的地缘政治意义,另一类是合作状态下的地缘政治意义。冲突状态下地缘政治意义的显现有三种情况:一是,某些地域进入了某一国的战略视野,成了需要征服或控制的对象,此时,该地域的地缘政治意义和价值将凸显;二是,该地域进入某些国家的战略视野,成了它们需要征服或控制的对象,而这一地域与另一些国家具有相当大的关联,此时,这一地域的地缘政治意义也将凸显;三是,某一区域成了周边国家争夺或控制的对象,此时,这一区域的地缘政治意义将空前地被放大。合作状态下的地缘政治意义是指,某一国家为了政治安全或经济发展与某一地域构筑友好的或经济合作的体系,从而使这一地域呈现一定的政治层面意义的现象。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地缘政治意义并不处在凸显的状态。严格地分析地缘政治意义的这两种状态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历史环境的不同、各国战略目标的不同、各国战略指向关联状态的不同均会使某些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地缘政治意义。为了论证这一问题,可以考察历史环境的变化对地缘政治意义显现方式的影响。
在人类的历史上,由于强国实现其最大利益的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地缘

政治意义的显现方式有明显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划分出三种基本的强国实现战略目标的方式,相应的从中分析地缘政治意义显现方式的历史的演变。
1.吞并扩张型。近代工业文明之前,古代人类社会经历的国际环境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是:只有区域内的联系而缺乏区域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约束行为体的国际性的秩序。在这种状态下,各国没有严格的主权、领土、国界的概念,哪个国家的实力强大就以武力来吞并其他国家并扩张自己的领土。一历史阶段的地缘政治意义主要体现在某一地域能否为某些强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在这种状态下,某些区域极易进入其他国家吞并、扩张、争夺的战略视野,由此,该区域的地缘政治意义将得到空前的凸显,但这一过程一旦结束,该区域即便有地缘政治意义也不会得以凸显。
2.掠夺殖民型。近代工业文明体系的形成使国际性的联系成为可能,形成了区域间的联系,但还没有形成限制行为体的国际性法规环境。殖民地时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交流体系没有形成,且各国的经济发展状态不平衡,因此发达国家对资源和市场的需求刺激了其对其他国家地缘政治层面的关注。1819世纪形成的殖民统治狂潮,意味着处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对资源和市场需求的急剧膨胀,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各个强国纷纷把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设定为重要的战略目标,由此某些区域的地缘政治意义得到极大的凸显。与古代的吞并扩张为特点的国家战略不同,以掠夺殖民为特征的国家战略不能把吞并某一区域设定为目标,而总是力图使殖民统治长期化,因此该区域的地缘政治意义将得到持续的凸显。
3.控制合作型。进入现代以后,区域间合作空前强化,且有一定的约束行为

体的国际性环境。现代国际社会的特点是,已形成了较明确的主权、领土、国界意识和国际法规。这就是说,大国已不能以吞并和掠夺为目标设计自国的战略,意即吞并扩张和掠夺殖民为特征的历史时期的地缘政治意义已大大退色。由此大国战略基调向控制合作转换,使得某些区域地缘政治意义的呈现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是,无论哪个区域在没有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地缘政治意义得以极大凸显的情况,即大国再不能为所欲为地把别国纳入自国的战略框架里构思所谓的战略,也就很难出现殖民地时代的海权和陆权的冲突而使某些区域极大地凸显其地缘政治意义之类的事情。换言之,现代国际社会已进入了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某些区域的地缘政治意义主要体现在某些国家对其构思的控制或合作战略的层面上,而其特征是寻找合理的理由介入某一区域的事务并对其实施控制战略。因此,不管某些区域曾经在历史上有过多大的地缘政治价值,其意义比起历史的任何时期都处在被弱化的状态。正由于此,大国的战略通常都力主于控制而不是占有,如果这种控制战略得以成功,那么该区域便呈现地缘政治意义凸显的状态,相反的,如果这种控制战略没有得到成功,那么该区域的所谓地缘政治意义将处在被弱化的状态。
在历史上的大国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方式的演变中,前两种方式比较接近,以弱小国家极易进入强国的战略目标和视野为特征,所以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些弱小国家的地缘政治意义得到空前的凸显。如同朝鲜半岛那样,它之所以被认为具有非常大的地缘政治意义,是因为在这一历史时期内,处在海陆交叉点的朝鲜半岛极易进入试图扩张和掠夺的强国的战略目标和视野中。而在现代的世界里,强国欲控制某一区域通常要采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不同层面的介入手段,这种介入需要世界各国所认同的理由,在通常的情况下形成这种理由较为困难,因此有很多在古代和近代被认为是极有战略意义的区域并不呈现地缘政治的价值。在现代国际政治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区域之所以凸

显其地缘政治意义,是因为该区域内部的问题或状态给其他强国提供了介入的理由,由于这些理由强国才有可能对其实施控制战略,从而导致各国对该区域政治层面的关注,如果没有这种理由,那么无论哪个区域也不可能显现其重大的地缘政治意义,除非强国在这一区域故意制造事端形成其介入的理由。
二、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之新解
到目前为止,对朝鲜半岛问题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并没有客观地分析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形成、显现和演变所需的历史的国际环境,却得出了一个普适的结论:“朝鲜半岛是最为典型的边缘地带,因而成为陆权和海权两大地缘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交接部位,它既是大陆国家东向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海洋国家向陆地扩张的第一个障碍。所以两大势力都力图占有和控制这一地区”[3]此为分析的前提,非常自然地推理出大国利益交织在朝鲜半岛的结论,似乎任人宰割是上天注定了的朝鲜半岛的历史命运。这种理解在吞并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历史环境之中或许是正确的,但在现代的以控制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历史时期里未必正确。因为,在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概念如此明确的现代世界秩序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为所欲为地把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域设定为其掠夺和吞并的战略对象,由此很难出现某一地域的地缘政治价值或意义极大地凸显的状态。所以,仍然把朝鲜半岛视为海权和陆权冲突的意义凸显区域缺乏逻辑依据。当然,我们不能无视朝鲜半岛目前的各大国利益交织的状态和由此形成的地缘政治意义凸显的现实,但必须指出,这种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是由周边国家控制战略所导致的,这种控制战略得以形成的战略依托正是朝鲜半岛自身分裂对峙的状态。换言之,朝鲜半岛并非是注定地凸显着所谓地缘政治意义,而是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朝鲜半岛容易进入别国的战略视野,由此凸显自身的地缘政治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搞清当代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需要怎样的特定条件的问

题。
在古代和近现代,地缘政治关系主要体现在各国不择手段地、为所欲为地把某些区域纳入到自己战略框架的过程中,由此引发各国利益的冲突,使某些区域极大地凸显其地缘政治意义。相应的,这一时期出现了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说”马汉的“海权论”、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说”等服务于大国掠夺、吞并、控制他国之战略目标的近于野蛮的地缘政治理论。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在这一历史时期中非常明显。这是因为,朝鲜半岛的确位于海权势力与陆权势力的交接处,所以其成为各大国战略关注的要点。
在近代,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主要体现在近代海权势力与陆权势力的冲突之中,这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相关。在没有严格地约束各国行为的理念和准则的国际环境之下,朝鲜半岛成为任人宰割的战略对象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即它的地理位置和软弱使其极易进入别国战略的视野。19世纪的中日甲午战争是如此,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是如此,之后的朝鲜战争也是如此。其中,1904年的日俄战争是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极大凸显的最为典型的事例。19世纪末,日本的北上战略和俄国的南下战略在朝鲜半岛发生了冲突。当时的俄国希望得到不冻港,“这样位于远东边缘地带的朝鲜就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虚弱的状态吸引了俄国的注意”[4]此时,把朝鲜半岛视为生命线的日本也关注朝鲜半岛,而且日本试图把朝鲜半岛变为侵略扩张的跳板。这就是说,当时的日本和俄国均把朝鲜半岛视为必争的战略要地,并把朝鲜半岛纳入到自己战略的框架之中,由此形成的战略冲突使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意义得以极大的凸显。这一事例说明,如果朝鲜半岛进入他国的战略视野且客观上具备实施这一战略的条件,那么朝鲜半岛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极大的地缘政治意义。

然而,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国际政治领域逐步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得各个大国都无法为所欲为地把某些地域或国家纳入到自己战略目标的框架之中。这种约束力形成于明确了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理念和与此相关的国际体系的建构。正由于此,任何地域在无特殊政治原因的情况下都无法像古代和近代那样凸显出自身的地缘政治意义。这就导致了各国战略目标框架的演变,即战略目标的设定由野蛮的吞并和掠夺的方式转向控制之中实现合作利益极大化的方式。由此,各国的地缘政治主要围绕如何有效地控制某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而展开。例如,我们可以简单地想象,如果中东区域的战略价值在古代或近代像现代那样凸显,那么那里早应当陷入战火纷飞的状态。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元论中东区域对大国有怎样的战略价值或意义,进入现代之后,各国都不可能对中东区域实施极端的战略,而是在有效控制之中以合作的方式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当然,大国的这种战略在特殊的状态下可以发生变化,如果这些具有很大战略意义的区域为大国的介入提供充分的理由的话,那么可促使大国设定极端的战略目标,两次伊拉克战争就是如此。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是伊拉克侵略科威特而导致的,国际社会有充分的理由介入该区域的事务;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以伊拉克开发大量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的,尽管后来判明美国的这一理由为假,但至少开战初期给人以具备足够理由的感觉。两次伊拉克战争说明,现代的国际政治秩序已形成了明显的特征,这就是无理由便无法介入,这是各大国为何转向控制与合作之战略指向的根本原因。这也就是说,想要正确理解朝鲜半岛目前所显现的地缘政治意义,就必须把这一时代的特征设定为分析的理论前提。
近代以来,朝鲜半岛一直处在地缘政治意义凸显的状态,尤其是在大国的实现战略目标的方式发生巨大转变的今天,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情势依然如故,就给人们造成了大国在朝鲜半岛争夺利益是理所当然的认识。在前面笔者已论述了现代国际政治的特征:一是,无理由便无法介入;二是,即便介入也必须以控

制与合作为其战略目标。以这一特征为理论分析的前提,我们或许能得出一个与传统的视角完全不同的结论。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大国无理由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状态,这就是朝鲜半岛实现了统一。在这种状态下,朝鲜半岛将如何显现其地缘政治意义呢?回答这一问题可以把目前越南的地缘政治状态作为参照系。其答案非常简单,即在这种情形下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意义将呈现明显的弱化状态。这是由于,周边各国不可能以吞并、掠夺、控制的战略目标把朝鲜半岛纳入到自国的战略框架之中。如果说,此时的朝鲜半岛仍然呈现一定的地缘政治意义,那么它必然是合作状态所呈现的政治意义。这是一种各国利益冲突状态下的地缘政治意义弱化或消失的状态,由此各大国的政治利益也不可能在朝鲜半岛交织。这一结论从另一角度证明,目前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是某些大国介入朝鲜半岛事务并把它纳入到自国战略框架之中的必然结果,于是各国的政治利益在朝鲜半岛呈现交织和冲突的状态。这里需要分析两个问题:大国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理由是如何形成的?大国在朝鲜半岛的战略利益如何发生了冲突?
应当说,大国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理由是由冷战时期形成的分裂的格局提供的。在冷战时期,朝鲜半岛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前沿,凸显了极大的地缘政治意义。冷战结束后,这种地缘政治意义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就是,美国以朝鲜半岛的分裂为其战略切入点,正在实施控制东北亚区域的战略,于是中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也非常敏感地关注朝鲜半岛的形势,这就围绕朝鲜半岛形成了周边大国政治利益的冲突。从美国的立场考虑,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价值或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形成对整个东北亚格局的一个巨大的扰动因素,而其扰动效果非常之大,足以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等大国向东北亚区域开拓发展的空间。对于美国来讲,尽管其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理由是保护自己的同盟国,但更深层的战略目标在于遏制东北亚区域的大国。因此美国力图维

持朝鲜半岛适度的紧张状态,这不仅阻止东北亚区域各大国间的合作,而且也有效地限制了这些国家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朝鲜半岛对于美国来讲具有非常大的地缘战略价值。对于美国的这种战略意图,中国和俄罗斯只能作出敏感的反应,尽管这些国家无法与美国一比高低,但都努力在朝鲜半岛确保相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就是所谓大国的政治利益在朝鲜半岛交织的基本内涵。是,朝鲜半岛是卫护充当美国在东北亚区域战略的核心支撑点的日本的外围屏障。牢牢地把日本拴在自己的战略框架内是美国从冷战时期就开始实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的基本目标。但如果东北亚区域过于平静,日本就有可能摆脱美国战略的框架,因此为了牢固地掌握这一战略支撑点,美国的战略需要外围的不稳定结构,而朝鲜半岛目前的对峙状态可以满足这一战略需要。这两点说明,一个过于稳定的朝鲜半岛不可能为美国形成所谓地缘政治意义,从美国的战略目标框架看,朝鲜半岛必须是不稳定的,只有如此美国才有可能介入其中并实施全方位的东北亚区域战略。换言之,不稳定,这是目前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凸显的特定条件和状态。如果朝鲜半岛的局势趋向于稳定并实现民族的统一,那么其冲突状态下的地缘政治意义将弱化或消失,这意味着美国实施控制东北亚区域战略的战略性基础的瓦解,也就会结束美、中、俄、日等区域大国在朝鲜半岛政治利益交织的状态。
上面的论述证明了这样一点,即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的显现是有条件的,也就不能泛泛地强调其所谓的地缘政治意义。相应的,盲目地谈朝鲜半岛交织着各大国的政治利益等观点,也缺乏科学的依据。
三、朝鲜半岛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意义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从理论上搞清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显现的条件和方式可为我国设定东北

亚区域战略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正确判断朝鲜半岛在怎样的特定条件下凸显自身的地缘政治意义,这种凸显了的地缘政治意义对于我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我国来讲朝鲜半岛的哪一种状态是理想状态等等重要的实践层面的现实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谈这一问题,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朝鲜半岛冲突状态下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对于中国从未有过好处。在古代,朝鲜半岛并非兵家必争之地,也就谈不上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只是在极具扩张性质的元朝时期,朝鲜半岛作为元朝发动对日战争的桥梁显现过其地缘政治层面的重要意义。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是由近代的政治格局所形成的现象。进入近代以后,朝鲜半岛首先成为日本和俄国吞并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战略直接向始终把朝鲜半岛视为战略防御地带的清朝发出了挑战。其结果,清朝节节败退,甚至签定了多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二战结束之后的朝鲜战争又一次凸显了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意义。如果我们在这场战争中获得全胜,那么或许可以认为这一次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对于我们有积极的意义,但这场战争的结果却使美国在东北亚区域构筑了坚固的美日、美韩战略同盟体系,这一政治格局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在东北亚区域的发展空间,其影响一直波及现在。那么,目前朝鲜半岛正处在地缘政治意义凸显的状态,这是否有利于我国在东北亚区域的发展呢?其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们可以在目前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凸显的状态下进行南北等距离外交,从而扩大我国在东北亚区域的影响力并实现我国利益的极大化,进而认为,朝鲜半岛的这种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对于我国具有积极的意义。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仅在国外,而且在国内仍有相当的市场。他们认为,我国对朝鲜半岛的最佳政策选择是维持其现状,即其基调是不统不乱。粗看起来这种理

解似乎有道理,其实这种观点即便有道理也是一种安全困境所产生的扭曲的假象。从理论上讲,某一区域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往往是各国战略指向冲突的结果,此时,其政治意义的凸显对各国形成不同的利害关系。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一区域对冲突各国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谁控制它谁就会得利,能源、资源的争夺或占据某一战略要地等属这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尽管控制某一区域对冲突各方来讲均产生有利的结果,但这种冲突本身对某些国家形成必然的隐形损失,而对某些国家可能带来很大的利益。假设对于某一国家来讲,某一区域的稳定、和平、合作符合其最大利益的话,那么在这一区域的任何形式的冲突(尽管也可以假设在这场冲突中获胜)对它都是不利的,此时这一区域的稳定、和平、合作所能带来的地缘政治价值最大。应当说,朝鲜半岛目前的局势对我国来讲是否有利的问题属后一种情况,即朝鲜半岛任何形式的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都会对我国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同冷战时期那样,在朝鲜半岛各国利益的交织使得其地缘政治意义凸显,此时我们也可以把朝鲜半岛理解为是对中国•具有巨大地缘政治意义的区域,但这种意义是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因为,如果朝鲜半岛处于冲突状态下的地缘政治意义弱化或消失的状态,那么我国将得到不可估量的经济利益,而在目前朝鲜半岛的对峙状态中,我们无论怎样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皆可视为获得了几句有限的发言权,这与我们在朝鲜半岛稳定状态下所能得到的利益形成不对称的巨大反差。
应当说,目前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对我国是否有利或我国的发展战略需要怎样的朝鲜半岛的理想状态等等问题的答案要从我国的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及其核心目标体系中寻找。也就是说,为了正确地理解这一问题需要确立这样一个坐标系统,即把我国在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所追求的核心目标设定为分析问题的坐标,并把所讨论的所有问题置入其中加以评估。确立这一坐标系统的意义就在于,可以使我们非常容易地判断出我国的东北亚区域战略所需的朝鲜半岛

的理想状态究竟是哪一个,也就能够简单地选择实践的路径。
笔者认为,综合国内的发展需要和国际环境的特点,应把构筑东北亚区域高层次国际合作体系设定为我国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这一结论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国内的发展需要区域间均衡和新的发展空间。客观地说,目前我国已陷入结构性矛盾之中,这是因为发达区域与未发达区域的经济落差越来越大,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状态。其中,东部和东北部在总体经济体系之中地位的持续下滑是形成区域间失衡状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东北三省在改革开放中落伍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处在半封闭的状态之中,仅靠一个大连港为巨大的东北三省注入足够的开放度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出现的问题是,东北三省无法得到能够激活其巨大经济体系的开放度,也就不可能从区位价值过低而导致的经济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想要为东北三省注入足够的开放度,我们只能关注东北亚区域的国际合作,即东北三省要在东北亚区域的国际合作之中争得相当的份额。北亚高层次国际合作体系的建构也是我国实现区域间均衡及以区域间互动来形成强大的整体效应并实现层次跃迁的关键一环。如果我们在东北亚区域开拓新的发展空间,那么将与东南亚区域的发展形成强大的互动体系,此时将出现最大的整体效应。
二是,我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的区域性竞争力。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较为顺利的状态下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经济的发展总会有一个限界,要想突破这一限界就必须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否则其经济的发展将很快达到其限界。这就需要从现在起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并形成新的发展结构。而建构这一结构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构筑区域性国际合作体系并形成强大的区域性竞争力。现在,欧盟和北美

自由贸易组织的区域性竞争力已初具规模,如果这些国际性合作体系进一步发展将会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从现在起着手建构国际性合作体系,否则我们将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严重问题。而东北亚是我国建构高层次合作体系的首选理想区域。
三是,在东北亚区域实现我国安全利益的最佳路径是从目前多角警戒态势所形成的安全困境中解脱出来。我们或许因为历史记忆,对东北亚区域的安全形势显得异常敏感。美日、美韩同盟的存在和日本的右倾化使东北亚各国陷入安全困境之中是自然的事情。但从总体上看,摆脱这一困境的有效路径在于合作而不在于冲突。从合作是最好的安全形式的角度建构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体系最符合我国的安全利益。
四是,建构东北亚区域高层次合作体系是我国总体的全球战略的必然要求。“冷战后,中国安全利益的重点从生存安全转向经济安全。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正占据国家对外战略的核心地位。经济安全概念的核心是确保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各要素的安全”[4]换言之,我国的全球战略所追求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极大化,作为其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东北亚区域的战略目标也只能是实现这一区域内经济利益的极大化。
现在,我们可以以东北亚高层次国际合作体系的建构这一战略核心目标为参照系,来分析朝鲜半岛问题对我国的影响问题。
如前所述,目前朝鲜半岛的分裂和对峙为美国介入东北亚区域的事务并实施其东北亚区域控制战略提供了理由和战略性支撑点,这就给东北亚区域的国际合作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很显然,由此导致的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阻止了

我们向东北亚区域的战略核心目标的接近。其一是,阻止了我们在东北亚区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朝鲜半岛是我国通向东北亚的咽喉区域,它的状态对于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二是,尽管东北亚区域各国都对这一区域的国际合作非常关注,但朝鲜半岛的局势使东北亚经济合作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其三是,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正合美国的战略意图,使美国的东北亚区域控制战略形成了非常有效的整合体系。这就是,达到了遏制东北亚的竞争势力并实现其经济合作之利益的一箭双雕之战略目标。这三点说明,朝鲜半岛目前的局势或其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事实上给我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局面,致使我们陷入有战略目标而无力推进的困境之中。
那么,以上述的坐标系统为参照系,如何确定朝鲜半岛的理想状态呢?笔者认为,对于目前的我国来讲,朝鲜半岛的理想状态应当是冲突状态下地缘政治意义弱化或消失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稳定的、和平的、统一的朝鲜半岛最符合我国利益。这是因为,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使我们也能达到一箭双雕的战略目标。一是,如果朝鲜半岛冲突状态下的地缘政治意义弱化或消失,那么将凸显出朝鲜半岛所具有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其地缘经济意义。如果朝鲜半岛凸显其地缘经济的意义,那么,不仅使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得到巨大的弹力,而且也将极大地激活日本和俄罗斯等周边大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活动的欲望,届时东北亚区域大规模经济合作或国际性高层次合作体系的建构将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我国也才有可能接近所设定的战略目标。二是,如果说,美国的东北亚区域控制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等竞争势力,那么瓦解这一战略并不战而胜的路径就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对于我国来讲,朝鲜半岛地缘经济意义的显现与合作状态下地缘政治意义的显现是一回事情,但对于美国来讲,情况就不同。因为,朝鲜半岛地缘经济意义的凸显有可能意味着其东北亚区域战略根基的瓦解。如前所述,美国的东北亚区域控制战略需要大范围地介入东北亚区域

事务的理由,这就需要朝鲜半岛的可控制的和适度的不稳定结构,而朝鲜半岛地缘经济意义的凸显不仅使美国丧失其战略性依托,而且使东北亚区域各国的战略指向从安全利益转向经济利益,这就有可能导致各国纷纷脱离美国的战略轨道并由此形成东北亚区域政治结构的重组,应当说,在这种政治结构的重组中最大的受益者将是中国。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不分析具体的状态而从泛泛的角度强调朝鲜半岛所具有的地缘政治意义,就会使我们的认识和战略指向更多地偏向于冲突而不是合作,这对实施我国的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是不利的。正确地理解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显现的条件、方式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是我们制定正确的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并实施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的前提。这里可从辩证的角度用一句话来概括地描述本文的观点:只有防止朝鲜半岛冲突状态下地缘政治意义的凸显,才能使朝鲜半岛形成对中国有利的积极的地缘政治意义,即当整个朝鲜半岛成为中国的缓冲区域并凸显出地缘经济意义时,其对我国的地缘政治价值最大。
参考文献:
[1]陆俊元.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105.
[2][俄]丘德诺夫.地缘政治学与世界秩序[M].重庆出版社,2007.4.
[3]孟庆义,等.朝鲜半岛:问题与出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
[4]刘雪莲,等.中国东北亚地缘战略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202,43.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意义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