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

发布时间:2020-04-13 12:57:21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经济意义为

①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市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想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自身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而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是间接的。

②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约束效益;而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约束效益是软的。

③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财政及其基本特征

税收的三个特征

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利,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它是税收的前提,解决征之有保的问题

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及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它是税收的核心,解决征之有用的问题。

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它是税收的限度,解决征之有限的问题。

税收的三个特征--三性,是统一的整体,是各种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共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才是税收,否则就不是税收。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政府投资于非政府投资相比,有自身显著的特点:

①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他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他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量的。也就是说,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是非政府投资的第一个特点;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②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规模都受到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筑项目,而且由于要追求盈利,一般主要从事周期快、见效快和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③企业囿于一行一业,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不难想象,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完全依靠非政府投资。投资结构是很难优化的;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共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换言之,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经济社会中,如果政府不承担这些方面的投资或投资不足,就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调,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遭遇“瓶颈”制约。

范围:

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主要是基本建设支出,还包括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河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基本建设支出也分为生产性投资河非生产性投资两部分。生产性投资主要用于基础产业投资,非生产性投资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的办公用房建设。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预算外资金的正负效应分析

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④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⑤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财政支出分类

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文教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的三大职能及其实现职能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的三大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核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②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国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规范工资制度。

、加强税收调节。

、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救济金、补贴等,是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③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内容做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财政实现稳定与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的作用。

、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

、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求。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财政及其基本特征

财政的三大职能及其实现职能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公共生产

公共定价

财政支出分类

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政府活动扩张论(或瓦格纳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表述为: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应

提高。

工业化——人均收入增加——政府活动扩张——财政支出比率提高

财政支出比率的上升趋势最基本的原因是工业化。

理由:1)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活动增加;

2)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大而增加;

3)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外部性需要政府干预;

4)人们对教育、文化、娱乐、医疗等福利服务的需求增加,要求政府为此增加支出。

文教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

卫生支出

社会消费性支出

公共财政消费支出:指维护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的支出;不形成资产和经济收益。主要是相对于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保证政府的良好运行,也为人民提供公共品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标准

基础设施投资

财政投融资概念意义特征

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收入分类

财政收入形式构成和预算外资金分析

税收

税收术语分类

公平税收原则与效率税收原则

税收中性原则

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商品课税

所得课税

国债原理

国债的经济效应与政策功能

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的分析

国债市场 功能

国家预算 含义 类别 原则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