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18-01-28 09:52:3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方向

麒麟小学 刘宪利

课题组将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规律”、“教学策略”、“教育艺术”、“学习方式”、“教学语言”、“教学评价”等内容,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践经验总结法等方式开展研究,并遵循传承性、创新性、适可性、发展性、实践性五大原则。以期通过本课题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教育水平做出努力

针对研究方向,提出阶段性子课题:第一阶段,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中背景及意义研究.(20171120183)第二阶段,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20184201812)第三阶段,弘扬传统文化和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展示.(20191-2019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 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反映中华文明永恒价值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和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因此,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信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讲话精辟地阐明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战略价值,是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指针。在此背景下,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课堂教学改革正在摸索向前。有继承才有创新。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包括优秀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是我们必须走过的一条教改之路。

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国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至高无上的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将超出培育学科素养局限,而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尽管目前国内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关于“核心素养”的界定尚未趋于统一,但是基础教育的使命是奠定学生人格发展的基础和学力发展的基础却是研究者的共识。健全的人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成了核心素养的基本。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核心素养将引领中小学课程改革及现代课堂教学建构前进的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主体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研究对象为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内容为语文现代课堂教学如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如何通过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把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嵌入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中,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沃土、滋养生命的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