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0-04-28 08:37:22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多少

   在今天,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对孩子的关注越来越多,陪孩子的时间也在增加。可是,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家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近90%的家长对家庭教育虽然重视但却缺少认识,这就是当今的家庭教育令人担忧的根源。当今家庭教育上的不足主要有:

   1、重视家庭教育,又不懂家庭教育,所以慌乱。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和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父母们对家庭教育空前的重视,却空前的盲目,混乱,个人化,常常根据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教育孩子,所以也很容易出问题。这就说明我们对家庭教育虽然重视但却缺乏足够的认识,今天的孩子对父母的教育能力要求很高,如果我们不能学习和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孩子根本不买我们的账,我们的教子愿望就很难得以实现,等待我们的就会是失望和眼泪。

   2、望子成龙心切,但却不愿学“点睛”之术。

    望子成龙是我们每个父母的美好心愿和神圣的责任,画龙需要点睛才能实现龙腾四海的教育理想。画龙是希望,点睛是行动。那么我们家长如何才能具备点睛之术呢?多年的家庭教育经验告诉我们,仅有爱和期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一颗敏感宽厚的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失败的原因是大多数家长只会发现问题,不会解决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扩大化,愁在心里,恨在脸上,眼看着孩子的成绩一天天下滑,却无计可施。

   3、家庭教育中没有规则、计划,拿孩子没办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教育中的规则就像高速列车的轨道,要想使列车跑得快且稳,必须有两条坚固的轨道,否则列车就会出轨。如今孩子“出轨”、不能按照父母正确的要求去做,就是因为孩子尝到了挑战父母权威的甜头——你不能拿它怎么样!

   4、经常冲孩子发脾气,威胁打骂孩子,让孩子感到父母无能。

    家庭教育中没有规则,就等于无“法”可依,孩子也就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父母的有难度的要求自然不愿去做,引起父母的不满、气愤,所以只能冲孩子发脾气,打骂或者威胁孩子,不仅影响亲子关系,也让孩子感到父母无能,在孩子心中降低威信,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就更不在意了。

   5、对孩子挑剔过多,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使孩子厌学。

    如今孩子的竞争已演变成了父母的竞争,所以父母总是拿一种近乎完美的标准要求孩子,当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完美的要求时,父母总是不满意。有一天,孩子终于发现自己所遭受到的责难都是因为学习,就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是我们在孩子心中把学习和痛苦链接到一起的,没有人愿意做痛苦的事情。

   6、不懂孩子的心理感受,却要求孩子了解自己的苦心。

    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的苦心,看到自己为他们所做的辛苦努力。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我们所做的辛苦的努力——那就是考个好成绩让父母高兴。孩子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10-12点不停的拼命学习,父母还觉得孩子努力的不够,不断地督促唠叨,我们认真地想过孩子也很苦吗?

   7、不会指导和沟通,大道理像裹脚布又臭又长,使孩子讨厌父母。

孩子不喜欢大道理是因为这些大道理过于空洞,缺少关怀、理解、宽容、支持等感情色彩,像裹脚布又臭又长。没有感情的道理是脆弱的,就像没有韧性的枯枝,一折就断。孩子感到父母和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很难沟通,对父母的兴趣就越来越小。

   8、自以为是,不听孩子的解释和朋友的劝告。

    好多家长比较偏执和固执,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较优秀就能解决任何问题,不仅认为孩子小不可能有什么正确的想法、逻辑,不听孩子的解释,也不听朋友好心的劝告,理由是孩子是不同的。只想到差异没想到共性——那就是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须要尊重、认可和鼓励。

   9、因为心急,所以被情绪控制,经常和孩子吵架。

心急往往是恨铁不成钢,所以就越是急着把铁烧成钢。家长越急孩子却越不急,家长就感到非常气愤,气愤会使人的智力降低,被情绪控制,耐心、理智、方法都被愤怒之火烧光了,剩下的只有吼叫,想不吵架都不可能了。

   10、有时管教孩子完全是怕丢面子。

    如果孩子的成绩和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差,父母最怕其他的家长议论别人的孩子如何不成器或者炫耀自己的孩子是如何的优秀,这使我们几乎无地自容,感觉很没面子,无形中压力更大了,当这种压力爆发的时候,就会用各种极端的方式管教孩子。

   11、拿孩子的缺点与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让孩子泄气。

    我们总是喜欢拿孩子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比,好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努力上进。事实上,这只能使孩子感到强烈的无能和自卑,当孩子一次次努力失败后,孩子就会告诉自己:“你不行,算了吧!”

   12、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意见不统一,因此经常吵架

    教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工作,需要用心配合。但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方法比对方的方法更好,如果对方不采用自己的意见就非常恼怒,或者认为对方不尊重自己,教育孩子却成了父母之间的较量,争吵自然不可避免,不仅教育不好孩子也影响了夫妻和睦。

   13、不知道溺爱是甜蜜的毒药。

    只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明智、冷静,否则就是溺爱。溺爱就是甜蜜的慢性毒药,每天喝一点,每天喝一点,不知不觉孩子就被毒死了——孩子的能力和意志都丧失了,只剩下贪图享受的躯壳,什么事也不会做,更不会克服困难。

   14、过多的管制和替代,让孩子幼稚和软弱,总也长不大。

我们总是对孩子有过多的担心,怕孩子犯错误,怕孩子受苦累,所以一方面管制太严,一方面替孩子做的又太多,造成孩子脆弱幼稚,心智和心理年龄偏低,长不大,不成熟,什么事都离不开父母,有的十几岁的孩子还怕黑,没有父母陪着就不能学习,学习又不能持久。

   15、对孩子的教育过于理想化,使孩子不会交往,到处碰壁。

    我们往往担心孩子的品德出问题,从小就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希望孩子诚实、宽容、善良、不打骂伤害别人等。父母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有的时候把所有的属于孩子的一些小毛病、不经意间犯的过失都看成道德品质问题,对孩子要求过严,这样孩子就被父母的价值观束缚了,做事畏首畏尾,唯恐“不道德”,看不惯其他同学的一些表现,认为那些属于孩子天性的顽皮、淘气、不守规则等表现是不道德的,渐渐的和其他同学间就产生了距离,没有发展出对事物   的认识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结果被同学看作是另类或者是傻子,被冷落和嘲笑,使孩子变得孤独、抑郁。

    16、对孩子的否定和贬低过多,让孩子自卑抑郁。

    自从妻子怀孕的那一刻,我们就对孩子的未来有了一个欣喜的期待,这种期待在孩子有学习能力之后就明显的表现出来了。在我们的心中这种期待是尽善尽美的,当孩子的表现和我们的期待不相符时,我们就会产生失望情绪,希望孩子尽快达到我们的要求标准,而且似乎只有通过否定和贬低孩子才能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发奋努力达到我们的期待,而孩子是通过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所以,这种期待的方式导致了孩子自卑。

   17、对孩子不信任,代沟越来越深。

    我们对孩子不信任,是因为我们和孩子的情感联系不够紧密,没有掌握孩子的行为规律和特点,当孩子不在我们监控之中时,就不能预测孩子在干什么,人类的恐惧的根源就是对事物的未知、无法掌握和不可预知。对于我们最关心的孩子,当我们不知道他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在干什么时?父母的担心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就会通过其他孩子不喜欢的方式来了解孩子,比如偷看日记、跟踪、偷听电话、逼问等,使孩子怨恨父母。

   18、父母的许诺让孩子感觉爱是有代价的。

    我们经常对孩子说:“只要你……我就……”。这样的语言方式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是有代价的,如果做不到就得不到父母的爱。一位初二男孩对我说:“我特别讨厌爸爸和妈妈跟我讨价还价,这让我感觉生下来就是为做交易的。”

   19、不会鼓励孩子,不愿承认孩子的进步和努力,使孩子放弃。

    我们在表扬和鼓励孩子方面通常比较吝啬,我们往往有这样错误的观念,认  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是应该的,没什么好鼓励的,鼓励会让孩子骄傲。我们上班发工资就是公司对我们的工作的认可和鼓励,拿到工资我们会很高兴,并且乐于再去上班。假如没有工资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的劳动和辛苦白白浪费了,我凭什么再去上班?同样孩子每天辛苦的学习,如果我们看不到孩子付出的努力,不能及时给与认可鼓励,孩子就不会有动力。

   20、只会批评、抱怨和难过,不会提供具体有效的帮助。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事。父母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孩子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批评和抱怨并不能使孩子快速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避免孩子不犯错误,孩子犯错误往往是因为自己并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或者不知道该怎样做,有的是为了保护自己。比如孩子考试没有考好,或者与父母不喜欢的朋友在一起玩,为了不使自己被责骂往往会对父母撒谎。有的孩子上课犯困,影响听课效果,这时我们骂孩子不仅没用而且冤枉孩子,孩子也知道努力听课,可是不知道怎样赶走睡神,我们应该做的是给孩子提供克服犯困的方法。

 

 

 

家长对孩子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