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背后的故事(二) - 陪伴

发布时间:2017-11-02 13:54:01

《朗读者》第二期素材——陪伴一、精美台词。1、节目卷首语:为什么是陪伴?我想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在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杨乃斌,一个在八个月的时候失去了听力的孩子,为了能够让他像健全人一样的成长。他的母亲,在他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了他的同班同学。所以,我觉得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希望这一期以陪伴以主题词的节目也能带给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2、节目开场白:“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那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二、朗读者背后的故事。1、郑渊洁:父亲的陪伴。郑渊洁,现代作家、童话大王。他小时候,因为调皮不知一次被学校开除,他的父亲郑洪升总是对儿子说:“儿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父亲几十年如一日,早上4点钟起床搞学习,做研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儿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让郑渊洁从小对读书和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父亲这样对他说:“你写多久,我们就活多久。”郑渊洁说:“父母这种默默的陪伴,是支撑我一生努力创作的力量。”2、杨乃斌:最伟大的陪伴。杨乃斌出生后8个月,一次高烧致使他双耳失聪。为了能够让孩子像健全人一样成长,他的母亲陶艳波从他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了他的同班同学。小学、中学、大学,整整陪读了16年。母亲总是搬个小板凳坐在杨乃斌的身边,每天艰难地将老师讲授的知识通过唇语传授给他。杨乃斌虽然听不见,但是,他能大声朗读出对母亲爱的陪伴的感激。他说:“朗读冰心的散文《不为什么》,献给我的母亲,如果不是她16年的陪伴,可能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当所有人都想要放弃的时候,只有她还一直坚持,一直鼓励我。”3、蒋雯丽:平等与真心的陪伴。她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从2002年开始担任预防艾滋病宣传员,至今已经有15年之久。她曾经把艾滋病孤儿小武带回家里,和儿子同吃同住,睡上下铺......节目中,她始终微笑着给大家分享这些年来和艾滋病儿童相处的感受。她说:“与他们相处中,我体会到了他们的敏感和脆弱。但是,他们似乎又比别人更坚强不屈。”“他们最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平等对待和真心相伴。”4、林兆铭:动物的陪伴者。他从18岁开始,一个人独自照顾300多只野生动物,这些小伙伴里有蟒蛇、梅花鹿、

朗读者背后的故事(二) - 陪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