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杰琳

发布时间:2010-12-14 09:57:10

伊凡吉朗费罗诗歌中的孟姜女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 大学外语部, 河南, 信阳,464000)

摘要:伊凡吉》是朗费罗的最优秀的长篇诗歌体小说之一。从结构艺术上分析它是起兴开篇,浪漫结尾。主题刻画了普通人善良、忠贞的性格,歌颂坚贞的爱情。同时,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在美国,一部 伊凡吉琳》长诗简直就是孟姜女”传奇千年之后在异国的姊妹篇。

关键词:伊凡吉林;结构艺术;主题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朗费罗(1807-1882)的诗歌清丽明净,妇幼读之爱不释手。无论是过去、现在,他都是美国一个作品很畅销的诗人——这在世界诗坛上是极少有的现象。沃尔特·惠特曼曾评价朗费罗是美国这个重物质、讲个人、拜金钱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最需要的一种中和剂。有评论家说:“即便是(人)没有生出朗费罗,时代也会造就出朗费罗。”[1]伊凡吉》是朗费罗的最优秀的传奇诗歌体小说之一。

相传中国古代秦始皇强征天下民工修长城时,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了,数年未归。于是,孟姜女千里寻夫,得悉其夫已劳累而死,悲恸欲绝,痛哭不止,刘向在《说苑》及《列女传》中都传说她在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寻夫过程中的种种艰辛与奇遇,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孟姜女刻骨铭心的爱情以及对战争的控诉。在美国 ,一部 伊凡吉》长诗简直就是它千年之后在异国的姊妹篇。

《伊凡吉写的是历史上真实的一场战役。在加拿大东南部新英格兰有一个阿卡迪亚村,是法国殖民者在北美大陆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据点。阿卡迪亚,意思是葱郁美丽的地方。在17世纪80年代,英法两国就为争夺北美殖民地和毛皮市场而爆发战争。1713年法国战败,阿卡迪亚划分给英国,但村民不服。175594日英国以人民暗附法国为由,血洗全村。英国殖民当局决定迫使所有的阿卡迪亚人发誓效忠英国, 如若不从, 便实行流放。 然而大多数阿卡迪亚人都拒绝宣誓效忠, 被赶出自己的家园, 在三日内发往南方,分别安居,各,所有房屋财产交公。在那漫长而痛苦的流放生涯中,饿死、病死的阿卡迪亚人不计其数。《伊凡吉》的故事背景就是在这场流放中发生的。伊凡吉林非常漂亮,黑眼睛,棕色卷发。加布里艾尔是她的男朋友,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就在他们举行婚礼结束的时候,英国人来了,英军军官宣布:“你们所有的土地、房屋、家畜都将被没收;你们也将被驱逐到其他殖民地。……现在我宣布你们已成为囚犯,因为这是陛下的意愿。 伊凡吉加布里艾尔变成了囚犯,不得不迁往南方。人们先在教堂里关了整整四天,到第五天,妇女和孩子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载着生活用品的马车被赶到海边集合。上船时,在一片骚动与混乱中他们失散了。多年过去了,伊凡杰忍受着亲人分离和家乡烧毁的痛苦。于是,四处奔走千里寻夫,但一无所获。有人劝她接受公证人儿子的求婚,但她悲伤说我不能啊,我的心已经给了加布里艾尔。她又开始了艰辛的寻找: “就这样秋来冬往,加布里艾尔还未来到百花齐放的明媚春天,知更鸟、青鸟在山林中甜蜜地歌唱,但加布里艾尔还未来到然而当夏天的气息吹来,一个传说在清风里传颂,胜过鸟儿的歌吟欢唱,胜过百花的甜蜜芬芳。” (作者试译)

伊凡杰的美貌和青春在一次次失望里消逝。 苍穹怜惜有情人,最后找到加布里艾尔时,加布里艾尔却因长期的颠簸劳累加上瘟疫缠身,已经是垂死的老人了。一对恋人见了面,是凄婉的最后一面: “突然,似因恐惧或惊异之情所阻,/她依然立着,张着惨白的双唇,一阵冷颤流过全身,被忘掉的小花从手中滑落,/清晨的亮光和红晕已经从她的双眼消失。/她口中发出一声痛苦的哭叫,垂死的人们都已听到,惊奇地从枕上抬起头[2]加布里艾尔认出了她,听到了她的呜咽的呼叫声:加布里艾尔!啊我亲爱的!。他热泪盈盈,竭尽全力呼喊伊凡吉,但没有喊出来,他心满意足地把头倚在她的怀里安静的死去。

朗费罗的长诗《伊凡吉琳》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好友霍桑讲的一个民间传说而激发灵感写成。《伊凡吉》既有平静、温馨、愉悦之优美,又有心灵承受这破碎的爱而生成的痛,它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是爱情遭遇战争的悲剧的范例。《伊凡吉》吟唱的就是一首凄婉缠绵、依恋惆怅的爱情悲歌,通过刻划悲剧主人公伊凡吉林的不幸遭遇,通过悲反射出美,通过挫折显示出崇高,通过毁灭展示出希望,从而使作品迸发出悲剧崇高的美学价值。鲁迅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伊凡吉,一个真、善、美的化身,却被战争扼杀!诗歌不仅让我们欣赏有价值的东西的美,还让我们忍受 “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痛苦,它强烈地感染了读者,让读者为之唏嘘不已。哀婉凄美之至!这何尝不是一次完美的粉碎!纵观全诗,悲剧的美,悲剧的力量让人有一股激情冲劲,它唤起警醒希望,去鼓舞人们勇往直前地冲破一切藩篱枷锁,迎接新的曙光。

伊凡吉》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杰作,也是美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艺术典范。它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具体,语言精当凝炼,独具匠心地展开丰富曲折的经历和尖锐的悲剧性的冲突,令人读后耳目一新。

《伊凡吉琳》一书曾经由浦薛风(吴宓的学生)译为文言小说《红豆怨史》,登载于民国五年的《小说月报》。吴宓曾对朗费罗《伊凡吉林》长诗作了高度地评价:缠绵之情,丽以哀艳之辞……此与《桃花扇》同其用意,同其结构,故亦蔚为雄文,其足以动人[3]吴宓认为朗费罗诗歌其情奇其文亦奇:其构思,其用笔,其遣词,与我有天然符合之处……是篇以其体例论,有起有结,文区二部,部为三章……至于其文论尤属高尚其义,曲折其笔,瑰玮其词……至于属词之富丽,事实之精切,声律韵调之流畅合拍,则非深通其文者,未能言其妙也[4]一九五七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朗费罗列为本年度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都隆重地纪念他李平沤先生译《伊凡吉琳》由新文艺出版社在1957出版

《伊凡吉》这首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重要的长诗,于1847年发表。这首诗贯穿使用英国六音步无韵体。全诗曲调哀婉、歌声凄清,读来催人泪下。朗费罗把这首诗交给出版商时恳求道:我希望你不致因这首诗的韵律而不愿出版。事实上,用别的韵律我都写不出这种韵律的诗。如果改变这首诗韵律,它的性质就完全改变了。无疑,改变了韵律就会改变这首诗的性质。在《吴宓诗话》中,吴宓对女主人翁伊凡吉高度地评价道:忧患风霜,奔波终生,天涯海角,不断痴情,魂魄悠悠,形之梦寐,事如心违,机为人误,致黄昏碧落,难觅情郎,而鬓发苍苍,已催人老,于是由悲生乐,缘悔而悟,光明心地,不容纤尘微芥扰其间,至是曼姝娘者(伊凡吉)乃真如射姑仙子,遗世独立,不食人间烟火气也[5]

《伊凡吉》中体现对爱情的执着,刻画了普通人善良、淳朴、正直和忠贞的性格,歌颂坚贞的荡人肺腑的爱情爱情,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爱情是人类社会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人们对爱情都怀有共同的心理与追求,这就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人民都能彼此欣赏有关爱情主题的文艺作品的基础。朗费罗以故事的情节为主体,以阿卡迪压的历史事件为框架来创作此诗,使得这个经过艺术加工虚构的人物形象更是有血有肉,情真意切。对伊凡吉琳与加里布尔的爱情,吴宓更是赞叹不已,他说:“……爱情之至, 可以惊天地, 泣鬼神, 移山海, 断金石。[6]

《伊凡吉》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凡劳动的热爱,这在19世纪初刚刚建国的美利坚民族尤其需要。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政治的蓝图已经逐步形成,宗教的信仰在巨变中飘摇不定,超验主义论代替一神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折磨蹂躏新教民的心灵。人民的思想混乱、无所适从。朗费罗通过阿卡迪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和殖民者到来之后阿卡迪亚村庄被洗劫一空,人民惨遭流放的悲惨景象的对比,控诉了殖民战争的残酷和殖民者的罪恶。朗费罗曾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写道:和平!战争的大风琴再也不能/粗腔怪调发出震天的雷鸣!/爱的圣洁乐章将徐徐响起,象仙人歌曲一般悦耳动听。 长诗《伊凡吉》揭露乐殖民统治者对和平居民的暴力迫害,描绘了和平的村庄被毁灭,人民被迫流离失所的悲惨图景。人民在被流放的过程中所受的磨难在诗中第二部分第一章的卷首也有所描述:“失去家园,失去亲友,他们绝望地从一个城市流落到另一个城市。……他们绝望、心碎、不求亲友团聚,不求家园重建,只求一座坟墓安身。[7 ] 朗费罗曾在给圣·约翰·威力的信中写道:“这里是阿卡迪压文明的故乡,当我写《伊凡吉》时,我有两个梦想:我不希望阿卡迪压文明消亡,同时我讲述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暴行并确信它将不会再发生”。[8]《伊凡吉》体现朗费罗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罪恶和黑暗现象感到痛心和不安。他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呼吁人与人之间、国和之间的和睦相处。美国文学史上《伊凡吉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

朗费罗是一个“为人生而艺术”者。用文以载道来评价《伊凡吉》实不为过。文以载道说在中国孔孟的理论中已隐隐出现,《文心雕龙》中,原道、宗经、徵圣的提出已将该理论系统化。《伊凡吉承载的“道”有三种:一则世“道”:诗人沉思后的所想以及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热爱和平,反对压迫,建设和谐的家园。二则人“道”: 《伊凡吉》贯穿朗费罗诗歌的使命:愉悦、鼓舞、和教导在此诗歌中:朗费罗让读者体会到爱情的伟大力量的同时,教导我们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生活。三则神“道”:当英军镇压人民时,是神父在安慰人们痛苦的心:“即使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也应说:哦,主啊,宽恕他们吧!”“人有时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可上帝是公正的,正义最终会胜利。” 在祈祷中,寻找灵魂的安慰和对美好的世界的生活的向往。“别指望将来,不管它多可爱,把已逝的过去永久掩埋,行动吧--趁着活生生的现在,心中有赤心,头上有真宰!” [9]

从结构艺术上分析《伊凡吉,它是起兴开篇,浪漫结尾。《文心雕龙·比兴篇》说: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诗人所兴起的是情,只是这种情是诗人触发外物而兴起,又寄托于物而表达出来的。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朗费罗的《伊凡吉》的开头两行是:This is the forest primeval. The murmuring pines and the hemlocks, Bearded with moss, and in garments green, indistinct in the twilight”(这是座太古的森林,低声细语的铁杉和松树/满布着仙苔,绿叶,幽暗,直立,有如古代的督伊德发出悲哀的预言之声。)文章一开始便给全诗奠定了一种凄怨哀伤的情调, 可谓苍莽松林千年老,高山流水哭昏晓,原野凄迷空秋草。 朗费罗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伊凡吉 的结尾是浪漫的加布里艾尔把头倚在伊凡吉林的怀里安静的死去, 一对有情人最终走在一起,远古的森林还在诉说他们凄婉的故事,对任何命运要敢于担戴;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要善于劳动,善于等待。”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总是人生最美的风景。孟姜女寻夫的过程中,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孟姜女与伊凡吉都是忠诚、勇气、坚韧、刚毅的象征,她们教育引导成千上万的同时代的以及当代的世界各国青年读者:两个人从相遇到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每一个细节都是无法描绘的美丽图画。爱情是美丽的,值得你们用一生来呵护。

本文获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发表

参考资料:

[1]Cleanth Brooks.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Makers and the Making.[M].St Martin’s Press, Inc, New York 1973.584-591

[2]常耀信. 美国文学史[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390

[3][4][5][6] 吴宓.吴宓诗话[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3-6

[7]Longfellow, Evangeline http:∥www.everypoet.com〉。

[8] Longfellow, America cultural Leader. 2000 National Public Radio, Inc. 2001-01-01

[9]杨德豫.朗费罗诗选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4

Evangeline: “Meng-jiangnv” in the legend literature of Longfellow

Liu Shi-jun

Department of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Evangeline is one of outstanding long poems in Longfellow’s works. Evangeline’s theme is to praise the average person’s kindness, love’s beauty, and long for peace and anti-war. Longfellow often ends his poems by the style and structure of warning,, summarizing and romantic ,begins his poems by drawing exaltation in Evangeline. Evangeline is similar to the legend of Meng-jiangnv in China.

Key words: Evangeline; theme; the art of structure

作者简介:柳士军(1973--),男,河南商城人,信阳师院大外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文艺理论与中西诗歌比较

伊凡杰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