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创新调查报告(三)

发布时间:

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创新调查报告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它具有凝聚、整合、规范和同化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行为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并突出抓好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活动新需求,是农村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省各级文化部门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己任,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工作的重点和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目标,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在文化活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1、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提供服务。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形成中华文化信息资源整体优势,通过现代和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为农村基层提供平等、便捷的服务。几年来,已完成了900余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1


的建设,我省文化系统独立建成的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1495个,村级基层服务点通过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合作建成2.7万余个,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合作建成了1.2万个,实现了全省文化共享工程5级网络体系的全覆盖。
2008年湖北文化共享工程开通了数字资源服务平台,购买了方正电子书、书生之家、影视频数据库等数十种数字资源提供给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平台使用,资源总量达15TB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各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均可以通过固定IP和用户认证方式登录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湖北文化共享工程资源服务的内容,年服务人次达到45万人次。通过现代网络将农民群众需要的农业科技知识讲座、戏曲、图书、电影等专题资源库优秀的文化资源送到广大基层,增强了信息的大众性、实用性,较好地缓解了城乡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获取信息难等问题。
全省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立足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农民生活,广泛开展以重大节庆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视频展播、专题展览、专题讲座、网站专栏等方式,举办了全省文化共享工程系列服务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服务典型,形成了一批影响大、范围广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典型和活动。如:当阳的“文化共享春耕科普行”,秭归的“关爱留守儿童”,浠水的“共享工程服务三农”大冶的“文化进社区活动”等活动,每年定期开展,形成惯例,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也多次获得文化部和国家管理中心表彰。

2


2、配臵流动服务设施,开展送文化下乡。
2010年,我省全面实现了全省99个基层专业剧团一团一车的目标。流动舞台车的配臵改善了基层专业剧团的演出条件,大地调动了基层专业剧团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积极性,通过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他们带来了艺术享受。武汉市市(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深入乡镇、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如楚剧、汉剧、京剧、曲艺、歌舞、话剧等深入农村年演出500余场,每年春节期间,“三下乡”慰问农民演出30余场,每年暑假深入农村免费为青少年演出10余场,区属专业团队深入乡、镇、场(村)的演出,每年达到360余场。咸宁市每年各类文化下乡活动300余次,演出达4000余场,直接受益群众达10万人次。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可以便捷地阅读到自己喜爱的实用书刊,满足他们对知识、文化的渴求,全省各个市县图书馆把服务农村作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流动图书车配送工程。全省形成了一个为农村服务的图书馆网络,使图书馆由阵地型服务模式发展成为辐射型服务模式。武汉、十堰、黄石、襄阳和当阳的“汽车流动图书馆”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表彰。截至2010年,全省共“汽车流动图书馆”30多个,全省各级图书馆建馆外流通点1600多个。流动图书馆常年为农村特别是地处偏远地方的读者开展送书上门服务,逐步建立了一个机动灵活,覆盖城乡的流动图书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成为我省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此外,全省文化系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戏下乡”“免
3


费看戏”“送书下乡”活动,较好地缓解了农民看书难的状况,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十一五”期间,省共计送书下乡200多万多册,年均送戏下乡达2万余场。
3实施公益性文化单位免费开放工程,让更多的农村群众平等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最直接的惠民政策。200711月,湖北省博物馆在国内率先实行免费向群众开放,随后,省内各级博物馆相继开放,博物馆对群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2008年和2009年,省博物馆年均观众量140万人次。2010年,虽受道路改扩建的影响,观众量也已达到100多万人次,是免费开放前年观众量的10多倍。众量的不断攀升,折射出公众参观省博物馆的强烈愿望。本地大学生、社区老年人、低收入人群、农民工朋友和农民群众明显增多,观众结构的多元化趋势是免费开放后的一个突出变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举措,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今年,根据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要求,省文化厅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具体工作方案,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免费开放工作按要求落实。
4组织开展文化节会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彰显地方特色文化。
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各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
4


化活动,凸显了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同,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恩施州各县市举办了以恩施“土家女儿会”利川“龙船调艺术节”来凤“土家摆手节”“三峡纤夫节”等为代表的节庆文化活动。宜昌市2010“文化遗产日”文艺演出,观看演出的农民工达上万人次。咸宁的崇阳提琴戏艺术节、通山山歌大赛、咸安端午龙舟赛等,这些文化活动形式紧紧依托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充分考虑了农民群众的欣赏喜好,很适合农民群众的需要,营造了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文化氛围。
全省各地举办了具有各地特色的文化节会,这些文化节会影响十分广泛,较好地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如:武汉市的农民文化节及各区结合地域特色,形成了一批特点鲜明的“一区一品”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包括黄陂区的木兰文化节、新洲区的花朝节等。荆州市的社区消夏文化活动节、荆门市的农家乐杯文艺比赛与社区文化节、孝感市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为标志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黄冈市社区大家乐活动、襄樊市各乡镇开展“一镇一品”特色文化活动建设,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特色和品牌。仙桃市每年一届的“星火燎原”全市镇办农村文化中心户调演活动恩施州近几年举办了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州庆”文化活动已成为全州规模最大的民族民间文化盛会,群众参与面广,演员阵容庞大,社会响强烈。
5、促进多元文化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近年来,农村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化和都市化
5


的特征。我省在做好“送戏下乡”“送书下乡”、活动的同时,极挖掘农村文化人才资源,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将“送文化”变为“种文化”
随着我省业余文艺团队的兴起,农村文化市场发展迅速。一大批民间歌舞、戏剧、杂技等表演团体活跃在农村集市、庙会、乡村,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排练演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和传统曲艺节目,深受群众欢迎。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有民间剧团6100多个,年演出10万余场次。如:咸宁市各乡镇文化站和社区文化中心将分散的文艺爱好者聚零为整,成立了老年舞蹈队、腰鼓队、器乐队、山歌堂、乡剧团等文艺团体,变自娱自乐为向农民服务,近百支农民业余文化队伍长期活跃在最基层,每年组织演出、表演千余场,观众达20余万人次。十堰市各类特色文艺团体达到2112家。鄂州市鄂城区有百节龙、旱龙舟、龙船、龙灯、狮子、采莲船、牌子锣等队120支。碧石、沙窝、新庙共有40多支民间喇叭锣队、铜管乐队。汀祖、泽林、碧石、燕矶、花湖等乡镇两年内成立舞蹈队80多个。阳新县黄颡口镇民办职业剧团宏达采茶剧团,全团共有演职员工26人,共排练了采茶戏、黄梅戏传统剧目10余个,在全县各镇区及武穴、蕲春等周边县市巡回演出每年近百场,演出收入接近20万元。民间文艺团体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为改善农民文化生活作出了有益贡献,在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基层文化公共服务
6


体系初步建立,通过对农村文化活动形式的不断创新,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民间文化,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使农村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文化民生。总结近年农村文化活动创新的经验,我们认为加强组织领导,给予政策资金保障,是创新文化活动形式的重要前提;强化阵地设施设备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是创新文化活动形式的重要基础;培养文化骨干,提高队伍素质,是创新文化活动形式的重要条件;注重管理,提升服务,促进农村多元文化发展,是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的重要手段。
二、存在的问题
我省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创新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国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制约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创新。一是我省文化投入总量绍、比重低。近年虽然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由于过去基数底,其在财政支出中的总量仍然较少,比重偏低。据统计,从文化事业费总量看,我省2009年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6%,不到科技事业费的1/14(全国为1/9,更低于教育、卫生事业费的支出比重,文化建设投入没能与经济建设发展同步。二是基层党委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依然存在,基层党委和政府对农民群众享受现代文明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关注则相对不够,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相对薄弱。三是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标准较低,设备陈旧老化,欠账较多,尤其是县级文化设施,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7


建设标准低,老化破损严重,急需提档升级。四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渠道单一,社会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氛围还未形成。
2文化干部队伍力量相对薄弱,影响农村文化形式创新。是农村文化人才缺失。因大量劳动力转移,留在基层有文体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二是由于现行人事体制机制和经济待遇的制约,基层文化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素质偏低。微薄的收入导致他们缺乏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农村文化工作队伍专业性不强,稳定性差,影响了作用发挥,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素质和活力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现有农村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与农村留守群体文化活动需求不相适应。一是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农民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文化消费形式单一。二是镇村干部对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现有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管理模式、激励机制等不能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现行农村文化体制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一是由于实行聘用制,加之聘期较短,致使人员流动性增大,工作积极性受挫。二是专项工程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经费无法落实,专项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如共享工程网络建设活动,虽然目前各级财政都投入了建设资金,但是运转、维护、培训、资源建设、服务等后续资金跟进不到位,服务也因为运转经费受限而不能更广泛的开展。
5农民群众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认识不足,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政府重主
8


导,轻民意的做法,导致农民群众认为农村文化活动就是党委政府抓,专业剧团演,人民群众看,农民群众对农村文化建设存有疑虑,并把自己看成是文化建设的旁观者、局外人、简单的参与者,忽视了自身文化创造的能力和主体地位。二是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农村文化建设运行和激励机制,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我省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创新中已经呈现出的问,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好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创新。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场所,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各级领导部门应把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建设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网络,逐步改变群众文化活动设施、设备、器材和现代化网络,传媒等硬件严重不足的状态。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维护和利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
2进一步强化农村文化工作专兼职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素质。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村文化工作水平,关键是提高农
9

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筑牢农村文化发展的基层阵地。

村文化队伍素质。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机构建设。解决农村文化站人员编制、机构、经费等问题,确保农村文化工作正常开展。二是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采取多样形式,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加强农村文艺人才队伍培训,培养农民文化骨干。三是积极扶持民办文艺团体。加强对农民业余剧团和业余艺术团体的组织和管理,鼓励支持他们采用多种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发挥其活跃基层文化生活的作用。四是文化馆,图书馆专业人员要立足本地文化建设实际,坚持面向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指导帮助当地农民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3、进一步发展农村多元文化,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及针对性。
一是扶持农村具有公益色彩的民间文化的成长,实现“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二是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队伍、传承发展民族民间艺术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基础。三是积极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基层文化建设,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农民群众主动走进农村文化建设。四是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市场运作,开发特色文化产业。五是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主体,促进新农村文化内生机制建设,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手段,以科技武装农村文化休闲业,挖掘网络文化的经济价值等方法,拓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空间。六是以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载体,以群众需要为目标,在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上出新招。
4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体制机制,切实解决人员和工作经费,为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提供制度保障。
10


一是解决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编制和人员、工作经费,为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创新和文化活动正常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职能,形成良性运行发展机制。县、镇两级出台农村文化活动相关政策、提供平台、建立考核督查机制,注重激励,有序推进工作,村两委做好组织发动、挑选人员、建立队伍、编排节目、开展活动。三是充分发挥先进示范作用,搞好文化结对帮扶,形成浓厚的农村文化活动氛围。
5进一步强化农民群众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认识,提高他们对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民群众创作文化作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对民间业余文化团队的扶持和管理力度,鼓励业余文化团队进基层、下农村,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同时加强对农村业余文化团队的监督管理,确保文化活动形式与内容积极健康,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活跃起来、观念转变过来、精力集中起来、主动性调动起来、创造性发挥出来,才会更好地使文化走进农村、走近农民,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11


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创新调查报告(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