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论语》文字版003虚心好学三

发布时间:2013-01-19 11:18:28

第一部:教学篇

第三集:虚心好学三(120-003集)

《论语》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演说部分)

子贡:老师弟子有个问题不解。

孔子:哦,请说吧

子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凭什么给他定为文的谥号?

(子游):谁是孔文子?

颜回:孔文子是卫国的一个大夫,姓孔,名,文是他的谥号。

(子游):什么是谥号?

颜回:这是一种封号,在古代要是一个人被封为文的谥号,那是很高的荣誉。

子贡:照我看只有像周文王那样的圣人,才可以获此谥号。

颜回:是呀,孔文子为什么也能得到这样的谥号呢?

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老师是说他是因为聪明多才,又爱好学问,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才会获此谥号。

孔子:对!

颜回:照老师这么说勤勉好学,向一个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去请教,不以为耻,这就是文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很崇高的美德。

子贡:为入,为修身,为谋生,为发财,为功名,为富贵,学习的目的不一而足,那么在老师看来真正难得的是哪一种?

孔子: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颜回:老师的意思说学习三年,还没有做官获取俸禄的打算,这很难得。

孙师(子张):老师唯独把不想做官做为难得的内容提出来,可见当官对大多数学者的诱惑最大,或者说是意愿最强,相比之下,为修身而学,为求知而学,人数至少,也就实属难得了。

子夏:老师固然提倡为修身而学,为求知而学,但并不截然反对入,比如子开,老师就曾经劝他入做官。再比如子张你,曾经向老师请教干禄的事,也关心像令尹子文、陈文子这样的历史人物为官的态度,老师都给予讲授。就以老师自己为例吧,曾有人这样问过老师,您为什么不从政来?老师引用《尚书》里的话说: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认为一个人能以自律,譬如把孝道推而广之,就是为政了。

孙师(子张:当然,确实也有一时不愿入的,比如子拒绝做费宰,再劝就要躲到汶水之北,但前提也是看不上季氏,不愿食污君俸禄,有合适的机会还是要出去的。

子贡:当然有没有入才和愿不愿还得两说,有才干的不愿意,愿意的又缺才,总之因人而异呀。

孙师(子张):老师说三年内不想又没说三年后不该想,跟老师起码学习三年以后再考虑不迟,有些人不安心学习,开始学的时候动机就很不纯,也不管学到为政之才没有,就急着想入,这种人出去也不会把事情做好,只会给老师丢人。现在我们还是安心学习为好。

子夏:弟子中数你问政最多、也最勤,怎么样,打算什么时候回陈国啊?

孙师(子张):那是以后的事情,你们都比我大,不是也没入嘛!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先学习到时候再说。

子夏:到什么时候,三年以后呀。

孙师(子张):去,去,少拿我开心。

子贡:,子柳,你在我们当中岁数最小,跟老师学习的时间也不长,那我就想问你,以你的体会来讲,你跟老师学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子柳:你是让我所真话呀还是假话?

子贡:这话问得,老师曾经说过:巧言令色,鲜于仁。老师什么时候让说过假话呀。

子夏:子柳,你就大胆说嘛。

子柳:也没什么可说的,就一句话,东西太多学不过来。

子贡:,你这有点像子有说过的话啊,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就是说不是不爱好老师的学问,只是感到力不从心而已。

子柳:也不全是,我有事后会想到子路,他为什么会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学习知识本身已经不易,又要从实践中掌握,没等到掌握,新的知识就又来了,难怪子路觉得恐慌,我现在也有同样的感觉。

子贡:没错,这个是真好学者的共同感受,不好学就没有这种感受。

子夏:是呀。我们一方面要像老师那样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另外一方面,又真是感觉知识的层出不穷,源源不断地向我们涌来,压得我有点透不过气来,看来我们的每一天注定要在快乐和惶恐不安中度过啊。

颜回:所以老师说过他有四忧:学之不讲之忧,担心不能将求学问排在第二。

孔子:是呀,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做学问就像追逐什么似的,追上了又唯恐失掉。

子夏:怎么老师也有这种感觉。

颜幸(子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只有这种心情的人才能体验得到老师早已用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子贡:我理解“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句话除了要有争分夺秒抢时间学习的紧迫感之外,我认为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学习务求深钻彻底,扎实巩固,如果一知半解的话,那么肯定丢的要比学得多。

子夏:我理解的是,既要有“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还要讲求“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一些学习方法

颜回:要想把学到的知识变为自己真正掌握到的知识,我以为还得效仿子路,未之能行,在为人做事中应用,方能奏效啊。

子贡:子柳说得很对呀,古代贤人的知识肯定没有现在多,但是却能做出大事,关键在于他们能把仅有的知识应用到做事当中去,并且在做事当中又学到新的知识,如此往复,所以知识越积越多,事也就越做越大。

颜幸(子柳):呀,原来你在这儿呀,害得我找了半天。

子夏:找我有事呀

颜幸(子柳):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子夏:好啊,说吧,什么问题?

颜幸(子柳):老师讲的学问那么繁复广博,我们怎么才能学会来。

子夏:只要好学就可以学会。

颜幸(子柳):你这不叫回答问题,当然好学才能学会,可是怎样才能算是好学呢。

子夏: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颜幸(子柳):你的意思是说,每天学到一些原来所不知道的东西,每个月都能不忘掉了已经学会了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子夏:就是这个意思,来坐下说。

颜幸(子柳):老师说过温故而知新,我理解“日知其所亡”是知新,“月无忘其所能”是温故,前者是知,也就是认知,获得,后者是识,也就是记忆和消化。这两者统一结合,才能真正学习并掌握知识,这样才能说是好学。

子夏:是啊,不过老师的话还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应该每天都反省自己所欠缺的,因为人都有所欠缺,不要因为自己有一点点知识就满足了,还要再去补充和学习,补充自己每天所没有的学问,这样一个月接着一个月,持之以恒,,不忘记自己所学的,这才真可谓好学呀。

颜幸(子柳):你说得很好,君子治学,当日进而无疆,这里说的光是知识学问,还包括礼教道德,修身养性。日知其所亡,这是老师知识学问之教,“月无忘其所能”这是老师道德礼乐之教。所以,日知其所亡,则学进,月无忘其所能,则德立。这里所说的好学主要强调知和德并重!

子夏:有,可以呀,你比我还明白,那你还来问我。

颜幸(子柳):但是你总结的好啊: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共勉,共勉!

评论: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那种学了点知识就自满自足的人,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要静下心来学,诚心地学,虚心地学,多学多问多问多学,向各方面问,向各方面学,向老师、前辈们问、学!也向学生、后辈们问、学,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真正的本领,才是一个通过学习增长本领、提高素质的人。

武汉铁路局襄樊铁路熙公司姚照洪整理 2012年8月10日

欢迎交流:qq312424436

《演说论语》文字版003虚心好学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