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

发布时间:2019-01-23 23:30:59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

  作为一名农民创业者,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创业理念,不断的督促自己坚定信念,勇敢地走到最后一刻。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

  创业女能手王思妮:种地也可以有出息

  王思妮,西安市丰宣果蔬专业合作社董事长。21年前,她就已经在外面闯荡,期间当过服务员,开过火锅店等等,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明白。现在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了,在城里也买了房,拥有了自己的家。但王思妮的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带着家乡的父老乡亲,特别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姐妹们共同致富。

  20125月,经过调研和考察,王思妮决定在家乡关山镇粟邑村建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对这个想法,大家褒贬不一,有的支持,有的反对。家人也极力反对她的决定,我们种了一辈子的地,种地能有啥出息啊,乡下的人都往城里跑,你却往农村钻,搞不好会把挣的钱都赔进去,到时候两手空空你该咋办呀然而家人的反对并没有影响到她,倔犟的王思妮仍旧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发展设施农业,土地问题最为关键,该如何把群众的土地聚集到一起呢

  5月的某天,王思妮独自一人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挨家挨户地向乡亲们详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回家种地,种地有多大的利润流转土地,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对于大伙儿的疑虑和担忧,王思妮都耐心地一一解释。仅用一个中午时间她就跑完了村里53户村民,成功流转500多亩的土地。

  6月份,王思妮又拿出了自己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所有钱,争取支农贷款。整合了一批会经营、懂技术的种植能手、种植大户,成立了西安市丰宣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了赶在冬天来临前把温室搭建好,王思妮夜以继日在工地上陪着工人,帮他们举着指示灯,好几次因为太困了站着站着睡着了……这股干劲儿感动了村民们,我们没看错人,把咱们的土地交给她很放心!”

  乡亲们把土地交给我,我就一定要干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不能让他们失望!”短短6个月的时间,王思妮就建成了29栋日光温室、68栋春秋温室、200亩节水灌溉,把办公区、交易收购大棚、机井、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都建好了,算算前后总共已投资了1500万元。

  我老家是山东的,这点活不算累,一个月能有千把元的收入。我们农村妇女现在家里活少,能就近挣点钱挺好的,既能贴补家用,又能照看到家里。”56岁的刘凤云一边干活,一边乐呵呵地说。王思妮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像刘凤云这样的留守妇女有100多名,园区完全建成后,将可以带动周边500多名农村妇女的就业难题。

  王思妮在自己的甜瓜大棚里回忆道:虽然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是每次回到家乡,看着每家每户分散、效益低下的种植模式,看着许多乡亲们的生活还很贫困、观念仍然还很落后,我就想我应该回到家乡创业,也算是我为乡亲们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看着温室里诱人的瓜果蔬菜,聆听着田间妇女们劳作时的欢声笑语,王思妮说,现在梦想越来越近了。

  创业的过程是孤独的,会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有鼓励你的,也有说不好的,所以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要会整合传到我们大脑里的信息,然后经过筛选用到我们自已的创意中去。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

  农村穷小伙2元创出2个亿

  低调、勤奋、精干、不善言谈……刘玉栋身上充满了上世纪70年代创业人的气质和精神。初中毕业的他,当年闯济南时身上只有2块钱,但是现如今他旗下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2个亿。

  刘玉栋的家,和其他山东农村家庭一样:贫穷、落后、兄弟姐妹众多。和很多农村孩子不同的是,他虽然是家庭中的老幺,但从小独立能力强。1987年,只有16岁的刘玉栋,念完初中带着两块钱就到山东济南打天下

  那时候他也没什么手艺,找个工作非常困难,最后只能跟着一个师傅学修理自行车,做学徒。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艺不压人,学点手艺,以后总能混口饭吃。

  刘玉栋做了两年多的学徒,竟然挣了2万元,当时除了白天在店里修自行车,晚上还要到自行车厂去装自行车,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不小。这个成绩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小伙儿有2万元,在那个时候还是很少见的。

  赚了点钱,是回家盖房子结婚,还是继续在那里做呢当时,他感到困惑。在农村,男孩子一般20岁就要结婚了,父母也劝他回去。但他最终还是违背了家人的意愿,在济南大厦附近每个月花300元租了一个门头,专门修理自行车。

  细心的刘玉栋发现当时来修理自行车的人大多是喜欢吸烟和喝酒,于是他专门从别处批发进来一些烟酒放在店铺里辅助经营。这成了他做酒类代理的原始起点,时间长了他感觉从别人那里进货成本太高,这个只有19岁的年轻人便把眼光盯到代理上。

  生意从收酒瓶开始。胆大的刘玉栋带着1万多块钱,来到当年旺销的山东兰陵白酒厂。厂长毫无余地地拒绝了他。刘玉栋并没有气馁,他不卖酒给我,我就不走,刘玉栋回忆说在厂长的点拨下,他跑遍了整个济南,包括商河、济阳等地方收酒瓶。厂长没有失信,最终还是把酒卖给了他。想做的事,就要不惜代价去做,应该把困难当作机遇,当作锻炼的机会。现在,刘玉栋还庆幸自己的坚持,这与我在农村生活养成的勤奋、努力分不开。

  1992年,在得知美国两家洋行开始从事可口可乐、德芙等产品中国代理贸易后,21岁的刘玉栋跑到北京与这两家洋行谈判,要求在济南代理经销洋牌子。精明加上努力,使刘玉栋如愿以偿。

  后来,他又陆续代理了费县老白干、景芝白干、泰山特曲等山东的白酒。到了1994年,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上百万。刘玉栋完成了原始积累。

  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200210月,刘玉栋联手泸州老窖,开发了二十多个新产品,并取得其全国独家代理权。他至今已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50多个着名品牌、2000多个单品的济南代理商。不过,这并没有让他满足,我们还要做外国名酒的中国区总代理,让中国老百姓与洋酒来个真正的亲密接触。

  目前,刘玉栋代理的产品不仅在酒水,还涉及副食调料、熟肉制品、保健食品、日用百货等领域。我们除了做流通环节,现在还进入了生产环节,并打造了自己的食品品牌达达牌,这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生产环节,具有品牌价值。数据显示,刘玉栋仅在济南地区的销售就达到亿元,全国销售超过2亿元。

  农村创业的刘玉栋有着自己一套特殊的经营思路:我们在酒类代理上要向国美看齐,有自己完善的网络,专业化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目前,刘玉栋正在自己专业化的路上奔跑。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

  大学生回乡养青蛙年收入4000!

  在湖南省沅江市有这样一位大学生,大学毕业5年来,他考过公务员、研究生,也曾在职场上打拼过,但他最终选择回农村养青蛙创业,如今他公司的年产值已达几千万元,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还带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青蛙王子

  不做销售搞养殖,青蛙王子勇敢创业年入千万

  正在和青蛙打交道的这个人叫王理,今年29岁。王理坦率地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5年前他大学毕业时,做梦也没想到,学经济专业的他要养青蛙来创业,而且第一年就赚了几十万元。

  湖南省沅江市理想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理:当年产值一百二十万,纯效益是七八十万元。现在一年的话,(产值)三四千万()

  王理在自己的蛙田里

  一位大学毕业生,怎么会想到去农村养殖青蛙在今天大学生就业、择业难的大环境下,这无疑是一个亮点,他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下决心回乡创业 王理说,这还得从他大学毕业时说起。

  王理:我是2008年,在东北,吉林财经大学毕业的,当时大学毕业以后,其实我也跟这些应届生一样的,我去考了公务员,然后也想着去考研,最后这些都没有考上,然后我在广州一家公司。

  王理说,考公务员和考研失利后,他应聘到广州一家公司做营销业务,因为肯吃苦、肯干,他的销售业绩比较突出,每月能拿到六、七千元,扣除吃饭、住宿、交通、通讯等各项开销后,每月能有一千多、两千元的结余。很快,他父母和弟弟也从湖南老家来到广州,全家人又团聚在一起,他父母更是希望他从此在广州安定下来,为了生计,王理的父母还租了一间平房,经营一家快餐店,每月收入大约五千元;他弟弟靠自己打工挣钱生活,起初,一家四口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是,2008年下半年,王理母亲的一次意外受伤住院,打破了他们一家原来平静的生活,也催生了王理的创业梦想。

  王理:有一天我母亲在厨房里面炒菜的时候,厨房里面条件不好,可能地比较滑,她当时就摔了跤。我母亲正好在2005年的时候,就出过一次车祸,然后当时那个(腿上)钢板,都还没有拆的,所以虽然是轻轻的一跤,但是很严重。两三天的一个住院的时间,也花掉将近一万五千()钱,当时我记得父亲对我说,仔呀,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能生病,如果生病的话,我们没有钱治,就不能治。所以,当时这事情,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

  虽然庆幸母亲没有大碍,但这一跤还是把一家人当时的积蓄都搭进去了,父亲的话更让王理感到压力山大,靠一家人在广州打拼的这点收入,不要说买房、结婚等,就是父母有个病痛自己都无法支撑,作为家里的老大,王理觉得自己理应承担起家庭的全部经济压力,自主创业、挣钱成为王理的一个主要目标,他决定自己开公司,就在他尝试多种创业的时候,一次与菜市场湖南老乡的聊天中,他意外地发现了一线商机。

  王理:他们说这个青蛙这么好卖,又看得见、摸得着,应该好养,为什么没有人去养,要不我们几弟兄,一起去养青蛙吧。当时他们可能是当成一种玩笑话,说过以后就忘了,但是这句话,当时对我,就是眼前一亮,确实是个好事情。

  别人的一句玩笑话,似乎一下点醒了王理的思路,凭着天生的乐观精神和大学学来的经济学知识,王理四处查找青蛙养殖的有关资料,认真分析、评估青蛙养殖的成功率。

  王理:首先青蛙养殖本身是没有先例,但是没有先例的一个原因,不是因为它太难,或者说是它要求的环境特别严格,不是这个原因,只是因为它野生的一个环境下,很多你如果养殖的话,你予其养,还不如组织一帮人去捉,养殖成本比捕捉成本还高些。但是随着农药化肥的一个使用,环境的一个破坏越来越严重,这个青蛙越来越少,应该说现在已经到了这个点,野生青蛙的数量越来越少,它的一个供求肯定要出现一个矛盾。所以我如果能够感知这个前面(商机),能够做这个(行业)第一人,我觉得这里面的商机,肯定是特别高的。

  在做足了市场分析和调研后,王理准备开始他的创业计划,然而王理的计划却遭到了母亲的坚决反对。

  王理的母亲 杨辉:那肯定了没体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大学(毕业),怎么回到农村里面(创业)

  王理:(母亲)是不准,如果说回农村的话,我前脚踏出门,她后脚躺在床上,就开始绝食,她是这么跟我讲。

  王理也理解母亲的心思,母亲一生都在农村生活,吃了不少苦,一心想让王理过上城里人体面的生活,哪能刚跳出农门又要回去的道理。懂事的王理不和母亲较劲,而是首先做通父亲的工作,给父亲算细账,讲长远规划,终于争取到了父亲的支持,父亲先回乡做前期准备工作,这边,王理一方面继续说服母亲。

  王理:到底做母亲的还是心疼儿子,最后的话,她也是跟我讲,算了,你去,我来守着这个(快餐)店,你如果待不下去了,还是回来。

  王理的父亲 王正辉:不管干什么事情,成功不成功,都要先敢干。

  争取到家里人的同意只是一个开始,要创业就需资金、场地、技术,这第一个难题就是缺启动资金,按王理估算启动至少需45万元,但家里能够拿出的钱不到一万元,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难题呢

  王理:钱的事情,我在接下来的这一两个月里面,就还是干起了大学时候的老本行,就是去大学城里面,去卖公务员的书籍,去卖一些饰品,摆摆地摊做这些小生意,应该说我大学里面,就靠这些赚了一、两万()钱。另外的话,上班这些我是做销售,我跑得更加勤一点,再跟别人合伙搞了一个烧烤摊,应该说运气还可以,两个月的时间,虽然说人瘦了一圈,但是还是攒了四万六千()钱。

  通过辛苦的兼职,王理终于赚到启动资金 ,他谢绝了公司领导的一再挽留,辞职回到湖南老家,开始了他青蛙王子的创业之路。

  王理:我当时跟我父亲就讲,我们回来的目的不光是自己养殖,而且是通过自己这个点带动一个面,我管理回到农村,我绝对不只是想养几只青蛙,我是想把这个作为一个事情,甚至能做一个企业长青的事业。

  既然是作为一个普遍推广的事业来做,那么养殖品种就非常重要,那养殖什么样的蛙才合适呢

  王理:除了牛蛙、除了美国青蛙,这些已经相对成熟的,蛙类(养殖)的话,只有这个棘胸蛙、黑斑蛙、林蛙这些,但是林蛙、棘胸蛙它们受一个自然条件的约束,是非常厉害的,它一定要在某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它才能够养殖,只有这个黑斑蛙,它可以大面积的推广。

  所谓黑斑蛙,也就是农村最常见的野生青蛙,有些地方也称作田鸡,它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算太高,在国内大多数地方都能生存,确定好了品种后,王家父子和两个朋友开始没日没夜地,在田间地头苦干,不断试验、育种,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眼看半年时间过去了,大批的青蛙终于可以上市了。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王理遇到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道坎。

  王理:对有这个经济利用价()、允许驯养繁殖的蛙,其实国家(法律)有明确的一个规定,只有四种(可以养殖),虎纹蛙、美国青蛙、林蛙和棘胸蛙,没有黑斑蛙。你没有相关的手续的话,你自己拿到街上去卖,你这是犯法。按照规定的话,只要超过50只野生动物,也就是说不到5斤蛙,你就已经触犯了刑法,可以判你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了。所以当时我们也是比较着急,因为距离青蛙,马上要上市(销售),可能一两个月的时间,我当时就直接去林业局。

  湖南省沅江市林业局副局长 吴先云:就是对经营青蛙方面,我们政策上还有点尴尬,国内就是说,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根据生物法,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法,还是可以养殖的。就是说,能不能办这个(养殖许可)证,没有先例。

  一听说自己养的青蛙还不能办养殖许可证,王理的脑袋嗡地一声,就像被打了一闷棍,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好在当地林业局的领导知道这件事情后,看到他这样有决心干事业,非常重视他的问题,经多次向上反映、沟通、事情总算有了转机。

  湖南省沅江市林业局副局长 吴先云:在省林业厅,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是说能够办这个证。不仅如此,当地科技有关部门也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认证。

  湖南省沅江市科技局党组书记 丁璞:他养青蛙这个路子是正确的,为什么一个市场有需求。第二个,国家的这个野生青蛙要进行保护,所以在野地不让去抓,但是养()的,是可以进行产作的,这个市场有需求,迎合和市场。第三个说,这个养青蛙是完全可行的,不是很难养,并且我们科技厅进行认证,认可了他这个,他这个养殖的方式。

  王理说,当他听到林业局领导说给予他们大学生创业特事特办的时候,他内心的激动、喜悦,不亚于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

  王理:我当时记得很清楚,那个领导跟我讲,他说王理,你说保护野生动物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我说保护野生动物最好的办法是养殖,他说没错,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养殖,只有这么的,才能够最好的保护。我们特殊事情、特殊处理,我们给你特批,湖南省第一张黑斑蛙的养殖许可证。就是这么的,一共跑了八次林业局,最后终于把它拿下来了,我记得当时拿下来这张证件的那一刻,可能比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应该说是人生中最头脑发蒙的一件事情了。

  拿到养殖许可证后,王理的青蛙顺利上市,第一年销售,他的纯利润就有780万元。现在,他的年销售额已达34千万元。

  共青团沅江市委书记 李谋: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像现在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就乡村而言,就2030个人,大概有2425个人的样子。包括……甚至养很多牛,养很多猪。

  湖南省沅江市常务副市长 蔡光辉:每年考入大学二本以上的,大概就是6万人。但是每年毕业以后,还是绝大多数人留在外地,每年大概有100多人,回到我们自己家乡。最近几年,我们湖南省在搞创业工程,大学生创业,是我们这边,创业的一个部分,近三年我们大概扶持了,200多人的大学生毕业创业。

  一位从农村考到城里的大学生,毕业后最终选择返乡养青蛙,能够舍弃自己头上的光环,卸下身上的包袱,这是因为他尊重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更可贵的是他对故乡的情怀,希望领着相亲们一起富裕,年轻轻轻,却对自我与责任有深刻的认识,难能可贵。

农民创业成功励志事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