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主题综合性学习整理资料

发布时间:2020-04-28 01:35:26

轻扣诗歌的大门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小学

六年四班

轻扣诗歌的大门

――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侧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近段时间,每当你走到教室时,你就会听到学生朗朗的读诗声。原来,这是这里正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轻扣诗歌的大门”。

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撷取生活中的浪花,到诗海中拾贝。通过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让学生积累、理解,感受诗歌的魅力。在校园里,只要你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学生的手里多了《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备古诗词》等诗集;课前课后,他们谈起了李白、杜甫、郭沫若……“诗歌朗诵会”上,同学们热情激昂,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思;“诗歌擂台赛”中,大家滔滔不绝,一首又一首接连不断;“诗歌手抄报展示”、“诗人的故事”讲演、“诗歌情景表演”……各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期间,涌现出许多小诗人,他们动手写诗、合编小诗集,尽情享受着诗歌带来的快乐。

生活中处处有诗歌。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带领学生轻轻扣开了诗歌的大门,展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片芬芳四溢的诗的海洋。学生们能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

活动设计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诗海拾贝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春夜喜雨》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诗、词、曲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②解释个别词语。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

《天上的街市》《白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天上的街市》《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①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诗海拾贝活动一搜集诗歌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活动重难点:

    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第二课时

  一、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

    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二、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活动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

     (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诗歌分类表整理人: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学习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

     (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

   6.师生交流。

诗同行

活动一举办诗歌朗诵会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活动过程: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如:

活动二自己动手写诗

  活动内容: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预设:)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2.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将下面的诗歌复印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1.巧用比喻:

   2.妙用拟人:

   3.运用夸张

4.运用假设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活动三诗歌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

   1.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

            诗歌知识竞赛

  一、赛前准备

   1.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组。

   2.搜集竞赛题目:可以是诗句接龙、诗歌常识、诗句释义等。

   3.出题方式:学生出一半的题,教师出一半的题。

  二、知识竞赛

   1.必答题.每组5道题,每题10分。

   2.抢答题。共20道题,每题10分。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3.风险题。每组2题,分成10分、20分、30分三个分值档,答错扣相应分值。

   4.评出优胜组。

word/media/image3.gif  三、小结

    通过这次诗歌竞赛,我们无论是对诗句的积累、理解,还是在诗歌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我们能继续积累更多的诗歌。  探究小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

探究课题: 走近诗歌

word/media/image4.gif探究子课题:诗的由来

诗的起源

诗的分类

word/media/image4.gif

搜集资料整理:

诗歌概述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 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棗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

  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相爱至深,因为焦母与刘家的逼迫而分手,以致酿成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

  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战乱现实的写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曹植(19--232)的诗歌内容富于气势和力量,描写细致、词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代表诗作为《赠白马王彪》。建安时代的诗,是从汉乐府发展到五言诗的转变关键,曹植是当时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受汉乐府的影响,但却比汉乐府有更多的抒情成份。

  建安时代之后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与阮籍同期的还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两晋时期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道路,诗歌内容空泛。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传统,作品内容充实的诗人是左思(250左右--305左右)。他的《咏史诗》八首,借古事讽喻时事,思想性很强,但这类诗作毕竟不是主流,而且越来越少,直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才给诗坛带来接近现实的作品。

  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在当时崇尚骈骊、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时代气氛中,陶渊明继承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他单纯自然的田园一体,为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得到高度的发展。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385--433)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排偶不够自然。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发展时期,这表现在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它们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这一时期民歌总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南朝乐府保存下来的有480多首,一般为五言四句小诗,几乎都是情歌。北朝乐府数量远不及南朝乐府,但内容之丰富、语言之质朴、风格之刚健则是南朝乐府远不能及的。如果说南朝乐府是谈情说爱的“艳曲”,那么,北朝乐府则是名符其实的“军乐”、“战歌”。在体裁上,北朝乐府除以五言四句为主外,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诗和杂言体。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南北朝时最杰出的诗人是鲍照(410左右--466)。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五言和七言乐府诗。《拟行路难》18首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成熟地运用七言句法,表现了个人的不幸和对社会不平的抗议。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眺(464左右--499)。谢眺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这四杰分别是王勃(649--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7--689)、骆宾王(646--684)。他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梁风气,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

  “四杰”之后,陈子昂(661--702)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感遇诗》38首,即是他具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思念家乡、立功求胜的心情,他的《从军行》、《出塞》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李颀的边塞诗数量不多,成就却很突出,《古意》一首、《古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王之焕是年辈较老的边塞诗人,一首《凉州词》写尽了远征人思家的哀怨,另一首《登鹤雀楼》诗意高远,富于启示性。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这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即新乐府运动。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元稹(779--831)的主要作品是乐府古题19首和新乐府12首。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说,元诗都非常接近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易懂是他们共同的特色,这是源于他们文学观点的一致。张籍和王建虽无明确的文学主张,但他们以丰富的创作成为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同情农民疾苦是张籍乐府诗的主题,以《野老歌》最为著名。风格与上述几人十分相近的李绅诗作虽不多,但《悯农》诗二首却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读者。

  除新乐府运动之外,这一时期还另有一派诗人,这就是韩愈、孟郊、李贺等人。他们的诗歌艺术比之白居易另有创造,自成一家。韩愈(768--824)是著名的散文家,他善以文入诗,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带入了诗坛,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但同时也带来以文为诗,讲才学,追求险怪的风气。孟郊(751--814)与贾岛(779--843)都以“苦吟”而著名,追求奇险,苦思锤炼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刘禹锡(772--842)是一位有意创作民歌的诗人,他的许多《竹枝词》描写真实,很受人们喜爱。此外,他的律诗和绝句也很有名。柳宗元(773--819)的诗如他的散文一样,多抒发个人的悲愤和抑郁。他的山水诗情致婉转,描绘简洁,处处显示出他清峻高洁的个性,如《江雪》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李贺(790--816)在诗歌的形象、意境、比喻上不走前人之路,拥有中唐独树一帜之风格,开辟了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浪漫主义新天地。《苏小小墓》、《梦天》等都是充分体现他的独特风格之作。

  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杜牧(803--852)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江南春》、《山行》、《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是他的代表作。这些诗于清丽的辞采、鲜明的画面中见俊朗的才思。李商隐(813--858)以爱情诗见长。他的七律学杜甫,用典精巧,对偶工整,如《马嵬》就很有代表性;他的七言绝句也十分有功力,《夜雨寄北》、《嫦娥》等是其中的名作。

    晚唐后期,出现了一批继承中唐新乐府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他们的诗锋芒毕露,直指时弊。

  诗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重视描摹刻画,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

    最能体现宋诗特色的是苏轼和黄庭坚(1045--1105)的诗。黄庭坚诗风奇特拗崛,在当时影响广于苏轼,他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宋初的梅尧臣(1002--1060)、苏舜钦(1008--1048)并称“苏梅”,为奠定宋诗基础之人。欧阳修、王安石(1021--1086)的诗对扫荡西昆体的浮艳之风起过很大作用。国难深重的南宋时期,诗作常充满忧郁、激愤之情。陆游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与他同时的还有以“田园杂兴”诗而出名的范成大(1126--1193)和以写景说理而自具面目的杨万里(1124--1206)。文天祥(1236--1282)是南宋最后一个大诗人,高扬着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过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

  源于唐代的词,鼎盛于宋代。唐末的温庭筠(812--870)第一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词藻华丽,多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情,被后人称为“花间派”。南唐后主李煜(937--978)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他后期的词艺术成就很高,《虞美人》、《浪淘沙》等用贴切的比喻将感情形象化,语言接近口语,却运用得珠圆玉润。

  宋初的词人象晏殊(991--1055)、欧阳修都有出色的作品,但依然没有脱离花间派的影响。到了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自此,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了苏轼,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了他的词作之中。与苏轼同时代的秦观(1049--1100)和周邦彦(1056--1121)也是非常出色的词人。秦观善作小令,通过抒情写景传达伤感情绪的《浣溪沙》、《踏莎行》、《鹊桥仙》等是他的代表作。周邦彦不仅写词且善作曲,他创造了不少新调,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他的词深受柳永影响,声律严整、适于歌唱、字句精巧、刻画细致,代表作有《过秦楼》、《满庭芳》、《兰陵王》、《六丑》等。在两宋词坛上,女词人李清照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宋初年,面临国破家亡的危局,诗词作品多表现作家们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被誉为爱国词人,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词影响,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

  南宋后期的词人姜夔(约1155--1235)最为著名。姜词绝大多数是纪游咏物之作。在他的词作中,更多的是慨叹身世的漂零和情场的失意,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长亭怨慢》。他的词沿袭了周邦彦的道路,注意修辞琢句和声律,但内容欠充实。

  词在南宋已达高峰,元代散曲流行,诗词乃退居其后。

  明代诗歌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反复复中前行的,没有杰出的作品和诗人出现。

  清代诗词流派众多,但大多数作家均未摆脱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套子,难有超出前人之处。清末龚自珍(1792--1841)以其先进的思想,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沉寂,领近代文学史风气之先。他的诗常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观点来揭露现实,使诗成为现实社会的批判工具。后来的黄遵宪(1848--1905)、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等新诗派更是将诗歌直接用做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载体。

  “五四”文学革命中,中国的现代文学诞生了。1917年胡适(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

  郭沫若的《女神》带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带着不同于其他白话诗的鲜明艺术性,为新诗奠定了浪漫主义的基础。《女神》也是新诗真正取代旧诗的标志。它成功地创造、运用了自由体形式,将新诗推向新的水平。

  经过开辟阶段,新诗形成了以自由体为主,同时兼有新格律诗、象征派诗的较为完善的形态。

  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自由体诗,他们的诗多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觉醒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追求与苦闷。其中朱自清的成就较为突出。他的诗突出地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如《光明》一诗表达了作者不靠施舍、踏实求索的愿望。还有《匆匆》、《自从》、《毁灭》等诗都表现了历经坎坷与幻灭,追求理想之心不渝的坚韧。文学研究会中自成一家的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她的这些诗都被称作“繁星体”。她的“繁星体”诗多表现母爱、童真和自然之情,满蕴温柔、忧愁之风。

  怒吼的诗指的是瞿秋白和蒋光赤等共产党员作家的政治抒情诗,其中蒋光赤(1901?/FONT>1931)的诗最多。他的诗中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色彩,如《太平洋中的恶象》、《中国劳动歌》、《哭列宁》等诗一扫当时许多新诗中的缠绵悱恻之调,充满了阳刚之音,但他的政治抒情诗存在内容较空泛的弊病。

  在新诗创作中,爱情诗这一领域当属湖畔诗社的诗最为引人注目,汪静之(1902-- )、应修人(1900--1933)、潘漠华(1902--1934)和冯雪峰(1903--1976)是其中的主力。他们的诗中所描写的爱情大胆而袒露,其间所显现出的质朴、单纯的美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写自由体诗的冯至(1905--1994)也是比较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既写爱情,也写亲情和友情,出版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诗集。

提倡格律诗的是新月派。闻一多(1899--1946)为格律诗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建设新格律诗,闻一多提出建设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并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创作实践。闻一多有两部诗集《红烛》和《死水》。在他的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贯穿始终。此外,他的诗还表现了“五四”时期积极向上,进取追求的精神风貌。他的艺术表现方法是浪漫主义的。他常选择某一形象来托物寄情。他善用贴切的比喻以增强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他的诗具有他所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特点对整个格律派产生过重大影响。徐志摩(1896--1931)是新月社的另一重要诗人。他的诗主要表达对光明的追求、对理想的希冀、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个性解放、追求爱情的诗在徐志摩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风婉约,文字清爽、明净,感情渲染浓烈、真挚,气氛柔婉、轻盈,表现手法讲究而多变。他的诗多收于《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集中。

  几乎在新月派活跃的同时,象征派的诗也出现在中国的诗坛上。象征派的诗既不真实描写,也不直抒胸臆,而是常采用不同于常态的联想、隐喻、幻觉、暗示等手段制造朦胧、神秘的色彩。李金发(1900--1976)是象征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微雨》、《为幸福而歌》等诗集。他的诗反映了“五四”之后一些知识分子面临茫然的前途时而产生的悲观情绪。李金发被人称为“诗怪”,是因其诗怪诞,可读性较差,但他的诗也有许多成功之处,如诗中大量形象鲜明的比喻、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强烈的感觉等皆为许多人所不及。其他成绩较为突出的象征派诗人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和冯乃超。

  30年代的左翼诗派以高昂的战斗激情领诗坛一派风骚。殷夫(1909--1931)是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他的诗热情颂扬无产阶级革命,生动描绘工人运动的战斗场面。因为有实际斗争经验,所以他的诗感情充沛而真挚又不流于空泛,艺术风格朴实、粗犷,代表作品有《血字》、《1929年的5月1日》、《我们的诗》等。左翼诗派的重要代表团体是中国诗歌会。他们的艺术主张是诗歌大众化,倡导诗歌面向下层人民,歌唱抗日救亡运动,代表诗人是浦风(1911--1942)。

  新月派之后,描写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的现代情绪的现代诗派兴起,戴望舒(1905--1950)是现代诗派的主要诗人。他因1928年发表的《雨巷》一诗而获“雨巷诗人”的美名,曾出版过《我的记忆》、《望舒草》等诗集。这些诗作集中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感和孤独感。他的诗大量采用象征意象,但因贴近主观情绪,诗意虽曲折、朦胧但并不过于晦涩。他常用的譬喻也新鲜而贴切。富于节奏感是他的诗的另一特色。

  抗战后诗坛上最重要的诗派是七月派。七月派的重要诗人是胡风、艾青、田间、亦门、鲁藜、邹荻帆等。在他们的创作中,政治抒情诗占有很大比重,内容多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呼唤人们的抗敌斗志。七月派在艺术上注重以炽烈的激情去撞击人们的心灵,而不讲究文学的雕琢、修辞。质朴、粗犷、奔放是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

  40年代后半期,被后来称为民歌体的新诗在解放区农村成熟了。民歌体新诗的突出成就表现在李季与阮章竞的叙事诗中。

  马凡陀是袁水拍(1907--1983)40年代中期发表讽刺诗的笔名。他在这一时期的诗结集为《马凡陀的山歌》,这是当时国统区最有影响的政治讽刺诗集。它多以市民熟悉的民谣、小调写成,轻松、诙谐而又锐利、泼辣,锋利的笔锋扫荡了末日社会的各个角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题材、新主题伴随着新生活应运而生。诗人们满怀激情抒写了一首首新时代的颂歌。同时,新的社会也造就出一批诗坛新人和崭新的作品。他们是:邵燕祥和他的《歌唱北京城》、《到远方去》,森林诗人傅仇和他的《伐木者》,严阵的《老张的手》,未央的《祖国,我回来了》,李瑛的《军帽下的眼睛》,公刘的《边城短歌》和《黎明的城》,顾工的《喜马拉雅山下》等。此外,诗歌形式有所创新,吸取民歌营养的信天游、接受外来影响的阶梯式、新格律诗等形式相继出现。

  50年代未60年代初,诗歌兴起了新民歌运动,发展了传统民歌。政治抒情诗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在60年代出现,郭小川、贺敬之是当时两位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另一突出成就是长篇叙事诗的丰收。郭小川的《深深的山谷》、《将军三部曲》以新颖的形式和深遂的思想享誉诗坛,李季的《杨高传》、闻捷的《复仇的火焰》、韩起祥的《翻身记》、王致远的《胡桃坡》、臧克家的《李大钊》、田间的《赶车传》等也都别具特色。

  但取得成绩的同时,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也存在着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不够丰富的缺点新时期以来,沉寂十载的诗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景象。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得以古今中外广泛借鉴,形式则更趋于松散的自由体,风格千姿百态。新时期初期,欢呼胜利、反思历史的诗歌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并使之继续发展。与此同时,一批青年诗人,如舒婷、顾城、江河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快速成长起来。他们的诗通常表现出一种晦涩的、不同于寻常的复杂情绪,人们谓之“朦胧诗”。

  80年代中后期以后,诗坛又出现了自称为“第三代诗人”的现代派潮流。

一、“诗”的由来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二、诗歌概念起源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由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玉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二)诗歌的特点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

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
加“歌”“行”“引”“曲”“吟”等。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7)题画诗

  我国题画诗的产生、历来被认为始于唐代,创始者为杜甫。这里首先应该说明什么是题画诗?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如《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诗》中,就收有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是:"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虽说比较简单,但确实是对画扇的歌咏。特别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在题画诗创作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我国的题画诗,六朝时已经产生。

(五)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究小组:第三小组、第四小组

探究课题: 名篇赏析

探究子课题: 名家简介

名篇赏析

word/media/image4.gif

搜集资料整理:

一、名家简介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李清照 (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白居易(772--846),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古文字学家、诗人。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作品有《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        

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骆驼〉〉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
               导引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暴风雨来时,旅行者 紧紧依靠着你,
               渡过了艰难。高贵的赠品呵,
               生命和信念,忘不了的温暖。
               春风吹醒了绿洲,贝拉树垂着甘果,
               到处是草茵和醴泉。
               优美的梦,象粉蝶翩跹,
               看到无边的漠地 化为了良田。
               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际弥漫,
               长征不会有 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天外也还有乐园。
               骆驼,你星际火箭,
               你,有生命的导弹!
               你给予了旅行者 以天样的大胆。
               你请导引着向前,永远,永远!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福建长乐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

小诗《繁星》《春水》,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的潮流。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繁星》的其中的一部分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二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三
                 万顷的颤动——
                 深黑的岛边
                 月儿上来了
                 生之源
                 死之所!

儿童诗语言较轻快,易懂,很快就被世人所接受。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字:南湖,云中鹤。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席慕蓉,蒙古族,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席慕蓉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1943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四川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迁至香港,幼年在香港度过,后随家飘落台湾,1956年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1970年以穆伦为笔名,在《联合副刊》发表作品。七月回台湾,任教新竹师专美术科。其后数年间应邀参加多次省级及国际性之美展

戴望舒(1905~1950{1905年3月5日}),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余杭市)人。代表作:《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转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先后创办过《璎珞》、《文学工场》、《新诗》等刊物。1926年春,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珞》旬刊上发表诗歌,处女作《凝泪出门》。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 ,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未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拜伦(1788-1824),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剑桥大学毕业。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他的长诗《唐璜》是最辉煌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 
  1824年4月19日逝世。

海涅海涅出生在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破落的犹太商人家庭。海涅从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
海涅早在20岁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的早期诗作:《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多以个人遭遇和爱情苦恼为主题,反映了封建专制下个性所受到的压抑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苦恼。

“我跟一些人一样,在德国感到同样的痛苦,说出那些最坏的苦痛,也就说出我的痛苦。”(《每逢我在清晨》)这些诗句中所抒发的个人感受,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它们表现了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 1856年2月27日,海涅逝世。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

《吉檀枷利》(意即“饥饿的石头”)

雪莱,全名珀西·比西·雪莱[1](Percy Bysshe 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一般译作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其祖父是受封的男爵,其父是议员。12岁那年,雪莱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及教师的虐待,在当时的学校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莱并不象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他公然的反抗这些,而这种反抗的个性如火燃尽了他短暂的一生

二、名篇赏析

白朴《天净沙·秋》赏析

越调]天净沙·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残霞:晚霞。
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飞鸿影下:燕影掠过。

   一提到,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那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作)。殊不知,元曲当中写到关于的作品甚多,最为传神的当属白朴的《天净沙·秋》。如果说,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的话,那么,白朴应义不容辞地被推为秋意之圣。本曲首二句白朴用如椽之笔,在不着一个谓词的情况下,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丫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

   第二句,则是在前两句描摹的大范围中的一角特景。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这一动态的骤然出现,打破了静景的观感,使人心为之一动。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更显速度之快!

   第三句是最能传秋意之神的句子。首先是视角上的远近结合,远处是秋山和秋水,并且具有特征的色彩——青与绿;近处是秋天的植物:草、叶和花,白、红、黄更是和谐烘托,五彩纷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之画卷,渲染了秋景,传达了浓郁的秋意。其次,全句未著一个字而处处见秋意,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综观全曲,其结构新颖别致,即铺排静景——中介飞鸿动景——铺排静景,规范而不呆板;其次,章法上动静结合,变化而不单调;再次,如果说此曲前两句秋景不免显得清寂、清冷,那么到了第三句,则意境转换,更显清疏、清和了。这些足见作者的高超的炼意本领和构思技巧。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赏析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诗人将明星比作街灯。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街灯则是平常的景象,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是诗人的幻觉,还是诗人想把我们引入那缥缈的空中?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那缥缈的空中有一个街市,繁华美丽的街市。那儿陈列着很多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人间的珍宝。诗人并没有具体写出这些珍奇,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带给我们心灵宁静、舒适的东西。

 那不仅是一个街市,更是一个生活的场景。那被浅浅的天河分隔的对爱情生死不渝的牛郎、织女,在过着怎样的生活?还在守着银河只能远远相望吗?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诗人这样说。在那美丽的夜里,他们一定在那珍奇琳琅满目的街市上闲游。那流星,就是他们手中提着的灯笼。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颠覆了流传千年的神话,化解了那悲剧和人们叹息了千年的相思和哀愁。

  这首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尽情驰骋美好的梦想。 

《汪国真的诗集》

陶醉其中的情感的美好的向往之中.也许是自己对于诗的一种敏感,后来中国的文坛刮起了汪国真诗风.就在那一时刻,我又被出生在蒙古大草原的一位才女席慕容所吸引,她的诗更是清朗阴柔,读来如读一地的月光,她是一棵来自天国的树,在人间开满了繁花,读她的<七里香>我至今依然能清晰地忆起: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我喜欢那样的梦

在梦里 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

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

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和感激

胸怀中满溢著幸福

只因为你就在我眼前

对我微笑 一如当年

我真喜欢那样的梦

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

却又觉得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喜欢读诗,是因为诗能陶冶心境,能给予人们最美好心之向往,能给我们最清新的启迪,似微风拂面,涤荡我的纯净的心灵.喜欢读诗,是因为优秀的诗篇给予我们生命和爱的思考.做个上善若水的女人,做淡然的女人,我常常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轻扣美丽的诗歌的大门!也许我不会写出如歌德\泰格尔的哲理诗篇,但是我会用自己对诗的敏感触觉加之对生活的细心领悟,去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诗篇,去畅想纯粹的美好的真诚的情感!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赏析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是文艺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而在各种文艺形式中,诗歌是最活泼、最有亲和力的一种。它和散文结合,成为散文诗;和戏剧结合,成为歌剧。它和绘画所使用的工具虽然不同,但是互相渗透和影响的关系却显而易见。

诗和乐象一对孪生的妹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诗,不仅作为书面文字呈诸人的视觉,还作为吟诵或歌唱的材料诉诸人的听觉。

一、节奏

  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本身就具有一种魅力。

语言也可以形成节奏。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这是语言的自然节奏不很鲜明的。此外,语言还有另一种节奏即音乐的节奏,这是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经过加工造成的。它强调了自然节奏的某些因素,节奏感更加鲜明。  

  首先是音节和音节的组合。汉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而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顿。顿,有人叫音组或音步。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必须指出,顿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通常吟诵对倒需要拖长。顿的划分既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又要兼顾意义的完整。

  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这是构成诗句的基本格律。符合了这条格律。就好像为一座建筑物树起了柱子。至于其他格律,如平民、对仗,不过是在这柱子上增加的装饰而已。中国诗歌的格律似乎很复杂,说穿了就这么简单。

二、音调

  色有色调,音有音调,一幅图画往往用各种色相组成,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称为色调。一首乐曲由各种声音组成。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不同风格的音调。一首诗由许多字词的声音组成,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也就构成了诗的音调。

  声音的组合受审美规律支配,符合规律的谐,违背规律的拗。音乐中有协和音程与不协合音程。中国古典诗歌有律句与拗句。音程协会与否,取决于两音间的距离。诗句谐拗的区别,在于平民的搭配。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厌组织起来的。平厌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反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也可以形成书奏,但并不鲜明。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造戍音调的和谐。

双声、叠韵、叠音。象声,这类同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相当广泛。如参差荇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聊逍遥以相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恰当,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三、声情

古典诗歌的音乐美并不完全是人音组合卜效果,还取决于声和情的和谐、就象作曲时要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选择和变换节奏。  

综合活动 诗歌知识竞赛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 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20 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2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
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
(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
2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 (2)花 (3)树叶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30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积累运用一、我会填。
1)———————,润物细无声。
2)本自同根生,———————。
3)海纳百川,            ,              ,无欲则刚。  
4)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
5)                       ,人情练达即文章。
6)八仙过海,                       。
7)写出四个你积累的诗、词中带有“花”字的句子。
A、—————————,————--——。
B、—————————,———————。
C、—————————,———————。
D、—————————,———————。
二、我会写。
1. 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名句)
2.  漂流他乡的老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一句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此时的感慨。(古诗名句)

3. 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颂扬那些具有终身默默奉献精神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崇高品质的教师们。(古诗名句)
4、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汪浩却沉迷于各种游乐之中,

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名句)
6、雨梦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鹏飞在送他的时候拍拍她的肩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名句)      
7、星期六,小刚约你出去玩,看到你正在做作业,他说:“明天再写吧。”你用这样一句名言谢绝了他。
——————————————————————————————
8、春天的一个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想起了家乡,于是吟起诗来:                  ,                           。
9、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                       。
10、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们想起了两句诗:                       ,                       。
11、夏天你去赏荷花,满池的荷花映入眼帘,此时此刻美景无法用语言表达,于是你想起了两句诗恰如其分地把这种美的感受表现了出来:                。)
12.出自三国故事的歇后语和成语你能各写出两个来吗?
                                                         
13.看到彩虹,你用一句古诗赞美它。
                           、                            
14、 “六•一”儿童节那天,班上举行小小联欢会,同学们纷纷登台展示才艺,这时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来描述他们的表演呢?( )
16.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成语。                              
(1)写出自历史或寓言故事的成语:
(2)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3)写出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18、写出《七步诗》中抒发曹植内心悲愤的诗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自测

一、 填颜色

  1._______________,一枝( )杏出墙来 

2.野径云俱( ),江船火独明。

3.千里莺啼( )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日照香炉生( )烟,_______________。   5.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 )爱浅( )。  6._________________,( )云生处有人家 。

7.日出江花___胜火,春来江水___如_____。

8.梅子___杏子肥,麦花_____菜花稀。

9.____云翻墨未遮山,____雨跳珠乱入船。

10.____毛浮___水,___掌拨清波。

11.牧童骑___牛,歌声振林樾。

二、填地名   12._____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西出_____无故人。 

14.___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5.故人西辞______,烟花三月下_____。   16.__________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7.朝辞_______彩云间,千里_______一日还。

18.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____作_____。

19.但是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______。

三、让鸟儿栖息在诗中

20.两只___鸣翠柳 ,一行_____上青天。  21.泥融飞_____,沙暖睡_____。  

2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_____飞。

2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________立上头。

24.绿满山原白满川,_____声里雨如烟。

25.月黑____飞高,单于夜遁逃。

四、让鲜花点缀诗句

2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开。 

2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 

2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村。 

29.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流水鳜鱼肥。

30.______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填数字

31.南朝四百___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2.白发___丈,缘愁似个长。

33.飞流直下_____尺,______________。

34._____山鸟飞绝,_____径人踪灭。

35.____还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6.____水护田将绿绕,____山排闼送青来。

37._____里河东入海,_____仞岳上摩天。

38.解落_____秋叶,能开____月花。

39.____曲黄河____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40.欲穷___里目,更上____层楼。

41.君看__叶舟,出没风波里。

六、填植物

42.江南可采___,____何田田。

43.羌笛何须怨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返景如深林,复照_______上。

4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______少一人。

46.仙人垂两足,_______何团团。

47.___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48.不解藏踪迹,_____一道开。

49.接天_____无穷碧,映日_______别样红。

50.童孙未解躬耕织,也傍___阴学种瓜。

七、填季节

51.____种一粒粟,_____收万颗子。

5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江水暖鸭先知。

53.________________,二月____风似剪刀。

54.好雨知时节,当____乃发生。

55.湖光___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八、填成语

5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降人才。

57.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总是春。

58._________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9._________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60.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总相宜。

九、填方向

61.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___________风。

6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____流至此回。

63.王师___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4.遗民泪尽胡尘里,___望王师又一年。

65.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____。

十、填叠词

66.吾家洗砚池头树,________花开淡墨痕。

67.天_____,野______,风吹草见牛羊。

68.______________,______闻啼鸟

6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_____。

70.临行____缝,意恐______归。

71._______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2.谁知盘中餐,_____皆辛苦。

73.千门万户_______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十一、唐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个美妙的意境,根据内容要求,用诗句填空   74.你若想感怀亲情友情,便可吟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妙诗句。 (在横线上填出相应内容的诗句,包括上下句) 

75.你若想感怀祖国的大好河山,便可诵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 (在横线上填出相应内容的诗句,包括上下句)  76.你若希望了解边塞的奇异风光和戎马生活,则可吟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诗句。(在横线上填出相应内容的诗句,包括上下句)  77.诗___李白,字_____,号___,人称______。诗风_________。   78.诗___杜甫,字____,人称___。其诗被称为____。诗风沉郁顿挫。   79.白居易,字乐天,号___,其诗语言通俗,老妪能解。  80.陆游,字务观,号____,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_____诗人。诗风

______________。

附加题:给下列诗找对偶句

城阙辅三秦, 恨别鸟惊心

感时花溅泪 长河落日圆

几处早莺争暖树 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谁家新燕啄春泥

大漠孤烟直 风烟望五津

亲近古诗文

一、选择题
1.下列古诗表述的节令依次是( )
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A、 元旦 重阳节 清明
B、 春节 中秋节 清明
C、 春节 重阳节 清明
2.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 )而小天下。”
A.泰山 B.嵩山 C.黄山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4.《七步诗》的作者是( )。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读作( )。
A.kuǐ B.guī C.wā
6.不满官场黑暗而退隐乡间的东晋伟大的田园诗人是( )
A.谢灵运 B.陶渊明 C.孟浩然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四书五经”( )
A.《孟子》 B 《中庸》 C 《史记》
二 连线题(16分)
8.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直线与诗人、诗题连起来。
谁言寸草心,( ) 刘禹锡 游子吟
( ),浪淘风簸自天涯。 孟郊 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 李白 浪淘沙
9.请将相关的诗句的上下句和诗人用线连起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 映日荷花别样红。苏 轼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一枝红杏出墙来。李 白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
接天莲叶无穷碧,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杨万里
春色满园关不住, 山色空蒙雨亦奇。 叶绍翁

10.请将诗句的上下句和诗人用线连起来。
葡萄美酒夜光杯    却话巴山夜雨时    贾岛
只在此山中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
何当共剪西窗烛      云深不知处    李商隐
姑苏城外寒山寺    独钓寒江雪      张继
孤舟簑笠翁      夜半钟声到客船    柳宗元

四 填空题(30分)
11.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1) 。
(2)“九州”是指___________
(3)诗人龚自珍是________朝人
1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________,四十而________,五十而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风骚”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4.“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文学家是哪两位_________ _________
15.中国诗歌中被誉为叙事诗“双璧”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6.词又叫________,词主要有两大流派:________ _________,其代表人物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
17.古代诗词中有一些固定的象征意义,如“折柳——_____”、“望月——_____”、“征雁——_____”等。
18、诗按内容分,有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咏史诗等。
五 简答题

19. 你能介绍孔子和《论语》吗?写出里面的成语十个。

20. 中国古代的诗人、词人可谓群星璀璨,风格各异,如李白的豪放飘逸、辛弃疾的慷慨愤世等。请再介绍五个诗人或词人及他们的作品风格。

古诗文名言警句填空比赛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
(2)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_________。
(3)只恐夜深花睡去,________________。
(4)山穷水尽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
(5)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
(6)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7)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
(8)昔人已乘黄鹤去,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
(11)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___。
(12)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
(1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14)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
(15)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____。
(16)射人先射马,________________。
(17)学而不厌, ________________。
(18)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
(19)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
(20)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
(21)去年今日此门中,________________。
(22)白发三千丈,________________。
(23)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24)老骥伏枥, ________________。
(25)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
(26)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
(27)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
(28)前事不忘,________________。
(29)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
(30)千山鸟飞尽,________________。
(3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3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
(33)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4)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
(35)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
(36)人无远虑, ________________。
(37)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
(38)知否?知否?应是________________。
(39)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40)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
(42)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___。

轻扣诗歌的大门

――语文综合性学习总结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大国,自古以来,诗人们

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

筛选,那些不朽的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如今,我们一起轻轻叩开了诗歌的大门,走进

了诗的国度。今后,我们将在这样的国度里涵咏、

驰骋……

诗歌主题综合性学习整理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