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列传

发布时间:2010-12-07 21:04:24

《田单列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联系前面学过的文章,巩固拓展所学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选材布局、场面描写和人物刻画上的特点。

3.理解司马迁对田单运用奇谋战胜敌人的军事才能的赞颂。

二、学习重难点:

1.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2.对田单形象的鉴赏评价。

3.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三、学法指导

诵读 自主整合信息 质疑交流

四、资料链接

1 作者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9)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子。10岁能诵古文,早年出游大江南北,考察风俗,采访古籍,收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负责掌管国家图书典籍、天文历算和文书档案,得观国家藏书,为治史提供了众多的资料。后因为李陵辩解,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充,发愤著书,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为我国最早的通史,它为后人研究上自黄帝、下讫汉武帝3000余年的历史,提供了系统、完整的资料,有极高学术价值,对后代史学和文学有极深远的影响

2 作品介绍

《田单列传》是田单一个人的传记,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率领即墨军民击败燕军的经过。

在此之前,齐国曾非常强大,齐湣王北败燕国,南挫强楚,西攻暴秦,并帮助赵国灭掉中山,攻占宋国,扩充了国土一千多里。而燕昭王为了报杀父之仇,尊重人才,礼贤下士,以乐毅为将,联合赵、楚、韩、魏四国,统领五国大军把齐湣王打得大败,攻克了齐都临淄,把无数财宝和传国的礼器都运回燕国。整个齐国都被燕军占领,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克。

在这紧急的关头,在即墨守城长官阵亡的情况下,田单受命于危难之际,被推为首领。作者以浓墨重彩写了田单在战前与敌人斗智。田单先利用新上台的燕惠王和乐毅的矛盾,巧施反间计,撤掉了名将乐毅,换上了骑劫,再用计让燕军割下了齐国降卒的鼻子,挖了齐人的祖坟,这些举动都使齐人士气大增。

在这种情况下,田单又和士兵同甘共苦,亲自手持工具修筑工事,并把自己最喜欢的妻妾都编入军队之中,进一步使内部团结一心,共击燕军。同时,为了麻痹敌人,田单又让老弱女子上城守卫,派遣使者约期投降,又让富豪之家送去重金贿赂燕将。就这样,经过多方面的准备,提高了自己的士气,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即墨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出奇制胜的战例。田单竟以火牛在前冲锋陷阵,牛角上都绑有利刃,触人非死即伤,牛身上又披着大红色画着五彩龙文的被服,带着一种神异的色彩,作者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这激动人心的历史场景:“牛尾炬火光明照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这是何等辉煌、何等壮丽的情景!经过太史公如椽巨笔的描绘,使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更可见其深厚的艺术功力。

从本传的写法看,选材布局有类小说,而不像人物传记,其场面描写和人物刻画也一如小说。本传通篇写田单的奇事奇谋,歌颂田单运用奇谋战胜敌人的军事天才。

、阅读导航

1 初读文本,读准字音(借助文本注释和查阅工具书扫清字音障碍)

市掾( 铁笼( 笼罩( 反间(

忿忿( 劓刑( 墓冢( 行伍(

屠戮( 垄墓( 脂肪(

2.再读文本,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找出以下文言现象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3 .思考:

1)田单是如何在战前与敌斗智的?表现了田单怎样的特点?

2)清人吴见思云:“田单是战国一奇人,火牛是战国一奇事,遂成太史公一篇奇文,其声色气势,如风车雨阵,拉杂而来,几令人弃书下席。”这一评价切合本文写作的什么特点?

六、质疑、反思

七、课堂检测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 齐人未附。 附:归附。

C. 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 齐人追亡逐北。 北:败逃者。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乃纵反间于燕。 B.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 而城中鼓噪从之。 D. 燕军扰乱奔走。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 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C.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4.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

B. 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 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5.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6.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田单走安平 逃跑  B. 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 习惯

C. 以即墨距燕 抵抗   D.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赠送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燕王以为然    B. 僇先人,可为寒心

  C. 每出约束,必称神师   D. 牛尾炬火光明炫耀,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 齐人未附 附:归附。

C. 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 纵:排成纵队。

D. 燕军由此益懈 懈:懈怠

9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城之不拔者二耳 ②田单知士卒之可用

③僇先人,可为寒心 ④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0.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2)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

11、选出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 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 B 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

C 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 D 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信陵君)欲以客往赴秦军

B谴使约降于燕。      /(楚王)内惑于郑袖。

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燕军视之皆龙文。

1C 2A 3B 4B 5C 6B 7A 8C 9D 10、略

11B 12C

一、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并翻译,解释括号前的字词之意。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句式: )闵王时,单为临灾市掾

(注音: ),不见知(句式: )。及( )燕使乐毅伐破(

)齐,齐闵王出奔,已而( )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

)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 )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

),齐人走,争涂( ),以( )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句式

)。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 )保即墨。燕既尽降齐城,唯独

莒、即墨不下( )。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既杀闵王于莒,因(

)坚守距( )燕军,数年不下。燕引( )兵东围即墨。即墨

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 )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故

得全( ),习兵。”立以为( )将军,以即墨距燕。

顷之( ),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 )。田单闻之,乃纵反

间于( )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

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 )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 )缓攻即墨以

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 ),使骑劫代乐

毅。

乐毅因( )归赵,燕人士卒忿。而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

舞城中下食。燕人怪( )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

“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 )走。田单乃起,

引还,东乡( )坐,师事( )之。卒曰:“臣欺君,诚(

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 )之。每出约束( ),

必称神师。乃宣言( )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

矣。”燕人闻之,如( )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 )尽劓,皆怒,

坚守惟恐见得。(句式: )单又纵( )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

冢墓,僇( )先人,可为寒心。”燕人尽掘垄( )墓,烧死人。即墨

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 )。妻妾编于队伍之间,尽散饮

食飨( )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 )城,遣使约(

)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 )燕将,

曰:“即墨即降,愿无掳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

此益( )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 )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

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

)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

)击之,而城中鼓噪( )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

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 )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

),所过城邑,皆畔( )燕而归。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 )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乃迎

襄王于莒,入临灾而听政。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

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太史公说:“战争是用正面的军队同敌人交

战,用出敌不意的奇兵取胜。会用兵的人能出奇谋而变化无穷;奇正相互转化,就像玉环一样

,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用兵开始时要像柔弱安静的少女,使敌人轻慢疏忽,大开营门(不

作防备)(适:通“敌”);后来敌人中计,自己就要像狡兔脱逃那样快速进击,使敌人来不

及抵挡(距:通“拒”),这是田单所说的啊!)

. 研讨探究

(一)文章赏析

1. 田单是如何在战前与敌斗智的?表现了田单怎样的特点?

2. 清人吴见思云:“田单是战国一奇人,火牛是战国一奇事,遂成太史公一篇奇文,其声色气势,如风车雨阵,拉杂而来,几令人弃书下席。”这一评价切合本文写作的什么特点?

(二). 语言积累 1. 通假字

齐人走,争涂 通“ 距燕军 通“

东乡坐 僇先人,可为寒心 通“

得千溢 通“ 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適人开户

2. 古今异义

立以为将军 古义: 今义:

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 古义: 今义: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古义: 今义:

每出约束 古义: 今义:

尾炬火光明炫耀 古义: 今义:

燕军扰乱奔走 古义: 今义:

而城中鼓噪从之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 1)而 而田单走安平

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而灌脂束苇于尾

2)以 以轊折车败 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立以为将军 以即墨距燕 兵以正合,以奇胜

3)下 唯独莒、即墨不下 神来下教我

4)于 乃纵反间于燕 遣使约降于燕 束兵刃于其角

5)之 城之不拔者二耳 燕人闻之 顷之,燕昭王卒

6)因 因坚守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7)乘 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胜,燕日败亡

8)卒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 卒至河上

4. 常见实词

单为临淄市掾 燕师长驱平齐

而田单走安平 )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并兵攻之 数年不下

燕引兵东围即墨 习兵

顷之,燕昭王卒 齐人未附

乃纵反间于燕 田单乃起,引还

与士卒分功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5. 常见虚词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 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燕既尽降齐城 与乐毅有隙 乃纵反间于燕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当有神人为我师 诚无能也

即墨即降 燕军由此益懈

6. 词类活用

燕既尽降齐城 东保即墨

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 师事之

燕人怪之 因师之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齐人追亡逐北

7. 特殊句式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不见知

为燕所虏 唯恐见得

淖齿既杀湣王于莒 乃纵反间于燕

遣使约降于燕 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

即墨大夫出与战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令安堵 其田单之谓邪

【模拟试题】

. 语言知识及运用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田单走安平 逃跑

B. 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 习惯

C. 以即墨距燕 抵抗

D.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赠送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燕王以为然 B. 僇先人,可为寒心

C. 每出约束,必称神师 D. 牛尾炬火光明炫耀,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伐齐为名 以此下心意

B. 怒而奔燕军 有外形而无机巧

C. 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吾今且赴府

D. 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徒留无所施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

A. 师事之 B. 燕既尽降齐城

C. 因师之 D. 齐人追亡逐北

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 即墨大夫出与(燕军)战 B. 立以(田单)为将军

C. 令(富豪)安堵 D. 即墨人从城上望见,(即墨人)皆涕泣

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湣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始如处女,適人开户;后如脱兔,適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单》答案

. 研讨探究(一)文章赏析

1. 田单是如何在战前与敌斗智的?表现了田单怎样的特点?

①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施反间计撤换名将乐毅。

②设计让燕军割掉齐军降卒的鼻子,挖掘齐人祖坟,激起齐人愤怒。

③让老弱女子上城守卫。④派使者与燕军约定投降适宜。

⑤令即墨富豪送黄金给燕军。⑥巧布火牛阵。

表现了田单运用奇谋战胜敌人的军事天才。

2. 清人吴见思云:“田单是战国一奇人,火牛是战国一奇事,遂成太史公一篇奇文,其声色气势,如风车雨阵,拉杂而来,几令人弃书下席。”这一评价切合本文写作的什么特点?

①绘声绘色的场景描写。②选材布局有类小说。

(二). 语言积累

1. 通假字

齐人走,争涂 通“途”,路途

距燕军 通“拒”,抗拒

东乡坐 通“向”,方向

僇先人,可为寒心 通“戮”,羞辱

得千溢 通“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镒

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通“叛”,反叛

適人开户 通“敌”,敌人

2. 古今异义

立以为将军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 古义:扬言 今义:宣告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古义:面朝南 今义:南方

每出约束 古义:规约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尾炬火光明炫耀 古义:光彩明亮 今义:夸耀

燕军扰乱奔走 古义:纷乱 今义:搅扰,使混乱或不安

而城中鼓噪从之 古义:擂鼓呐喊,以壮声势 今义:泛指喧嚷

3. 一词多义

1)而而田单走安平 因而(因果)

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 承接关系连词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修饰关系连词

而灌脂束苇于尾 并列关系连词

2)以 以轊折车败 因为(连词)

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因为(介词)

立以为将军 把(介词)

以即墨距燕 来(目的连词)

兵以正合,以奇胜 凭借(介词)

3)下 唯独莒、即墨不下 攻下(动词)

神来下教我 下界(名词)

4)于 乃纵反间于燕 到(介词)

遣使约降于燕 跟(介词)

束兵刃于其角 在(介词)

5)之 城之不拔者二耳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燕人闻之 这些话(代词)

顷之,燕昭王卒 衬音助词

6)因 因坚守 于是(副词)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趁机(介词)

7)乘 使老弱女子乘城 登(动词)

乘胜,燕日败亡 趁机(介词)

8)卒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 士兵(名词)

卒至河上 终于(副词)

4. 常见实词

单为临淄市掾 做(动词) 燕师长驱平齐 军队(名词)

而田单走安平 逃(动词) 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缘故(名词)

并兵攻之 合并(动词) 数年不下 几(数词)

燕引兵东围即墨 带领(动词) 习兵 通晓(动词)

顷之,燕昭王卒 死(动词) 齐人未附 归附(动词)

乃纵反间于燕 行使(动词) 田单乃起,引还 拉(动词)

与士卒分功 工作(名词)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送(动词)

5. 常见虚词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 等到(介词)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只有(副词)

燕既尽降齐城 已经(副词)与乐毅有隙 跟(介词)

乃纵反间于燕 就(副词)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因此(因果连词)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暂且(副词)当有神人为我师 一定(副词)

诚无能也 的确(副词)即墨即降 马上(副词)

燕军由此益懈 更加(副词)

6. 词类活用

燕既尽降齐城 使……投降(使动用法)东保即墨 向东(名词作状语)

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 到下面(名词作状语)

师事之 像对待老师那样(名词作状语)燕人怪之 认为奇怪(意动用法)

因师之 以……为师(意动用法)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称王(名词活用作动词)

齐人追亡逐北:逃跑的人(动词用作名词)齐人追亡逐北:败逃的人(动词用作名词)

7. 特殊句式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判断句 不见知---被动句 为燕所虏----被动句 唯恐见得---被动句 淖齿既杀湣王于莒-- 状语后置 乃纵反间于燕 ---状语后置

遣使约降于燕 ---状语后置 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 ---状语后置

即墨大夫出与战 ---省略句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省略句

令安堵---省略句 其田单之谓邪 --- 宾语前置

选择1. B 2. A 3. D 4 B 5. C 67. C 8.A 9. B 10. B11. C 12. C

【译文】

田单这人,齐王田氏宗室的远房亲属(齐原为姜姓诸侯国,战国初年齐相田和正式夺取政权)。闵王时代,田单为临淄(齐国都城)管理市场的辅助人员,不被人知晓。等到燕国使者乐毅攻败齐国,后来不久退守莒城。燕国军队迅速地长途进军(指没有遇到抵抗)平定齐国绝大部分地区,而田单逃奔安平(城邑名),让同一家族的人把轴两头的尖端部分锯断,再用铁箍包住。待到燕国军队攻打安平,城墙倒塌,齐人奔逃,抢路逃跑,由于车轴头被撞断,车子也就毁坏了,被燕军所俘虏。惟有田单宗族之人由于铁帽包住了车轴的缘故,得以逃脱。往东逃到即墨,据城坚守。燕军已经使齐国其他城邑全都投降了,只有莒城和即墨没有攻下。燕军听说齐王在莒,合兵攻打它。淖齿(楚国派将军淖齿救齐,他却乘机杀掉闵王,与燕人分占齐国领土和珍宝)已杀闵王于莒城,因为坚守抵抗燕军,数年没被攻下。燕国率军向东围困即墨。即墨的长官出城与燕军作战,战败而死。城中共同推举田单,说:“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以保全,熟悉兵法。”拥戴他做将军,凭即墨来抵抗燕军。

过了不久,燕昭王死了。惠王即位,与乐毅有隔阂。田单听说它,对燕国施用反间计,扬言说:“齐王已死,城邑没有攻下的的只有两座了。乐毅害怕被杀而不敢回去,不过用继续攻打齐国做幌子,实际是想联合即墨和莒的守军,自己来做齐王。齐人没有归附,所以暂且缓攻即墨以等待王齐之事。齐人所害怕的,是只怕别的将领来了,那样即墨城就毁灭了。燕王以为这是对的,使骑劫代替乐毅。

乐毅害怕被杀而不敢回燕国,于是回到故国赵国去,燕国将士(因此感到)气愤。于是田单命令城里百姓每家吃饭的时候必须在庭院中摆出饭菜来祭祀他们的祖先,飞鸟都吸引得在城内上空盘旋,并飞下来啄食物。燕人对此感到奇怪,田单因此扬言说:“这是有神人下来教导我。”于是命令城中人说:“会有神人来做我的老师。”有一名士兵说:“我可以当老师吗?”于是回身就跑。田单于是就起身,把那个士兵拉回来,请他面朝东坐著,以对待老师的态度来侍奉他。士兵说:“我欺骗您,实在没有能力。”田单说:“你不要说破了。”于是以他为师。每当发布约束军民的命令,一定宣称是神师的旨意。于是扬言说:“我只害怕燕军将所俘虏的齐国士兵割掉鼻子,并把他们放在燕军前面的行列来同齐军作战,即墨(会因此而)被攻下了。”燕人听说了它,按照田单散布的话去做。城中的人看见齐国那些投降燕军的人都被割掉鼻子,都愤怒,坚守害怕被活捉。田单施用反间计说:“我害怕燕军挖掘我们城外的坟墓,侮辱我们的祖先,当会为此感到痛心。”燕军挖掘全部的坟墓,焚烧死尸。即墨人从城上望见,都流泪哭泣,都想出战,怒气自然比原来大了十倍。

田单知道士兵激起了斗志,可以用于作战了,就亲身拿著筑板和铁锹参加修建防御工事,和士兵分担辛劳。把妻妾编在军队里服役,要他们把饮食全都拿来犒劳将士。令披甲的士兵埋伏,使老弱妇幼登城,派遣使者向燕约定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田单又收集百姓的黄金得到千镒,命令即墨的富豪赠给骑劫,说:“即墨立刻投降,希望不要掳掠我同族的妻妾,令他们安居。”骑劫非常高兴,答应他。燕军由此而更加松懈。

田单于是在城内收集到一千多头牛,叫人做了深红色绸衣给牛穿上,上面画著五颜六色的龙形花纹,把锋利的尖刀绑在牛角上,把淋了油脂的芦苇扎在牛尾上,再给芦苇梢点火燃烧。在城墙上挖数十个洞,夜晚放开牛,壮士五千人跟随在牛的后面。牛尾灼热,愤怒地冲向燕军。牛尾上有火把,明亮耀眼,燕军看见狂奔的火牛全身都是龙纹,被它冲撞的不是死就是伤。五千人因含著枚攻击燕军,而城中擂鼓呐喊追击燕军,老弱都击打家中各种铜制器具制造声响,声音震天动地。燕军非常惊惧,失败逃走。齐人接著诛杀对方的将领骑劫。燕军混乱奔走,齐人追杀逃跑败北的人,所经过的城邑都背叛了燕国,重新回到齐国的怀抱。

田单的兵力一天比一天更加多了,乘著胜利的威势,燕军天天败逃,终于退动了黄河北岸燕国的境内(河上:指齐国的西北界),而齐国的七十多座城邑又成为齐国领土。于是迎接襄王(闵王子,名法章)到莒城,进入临滋处理政事。襄王封赏田单,号称安平君。

太史公说:“战争是用正面的军队同敌人交战,用出敌不意的奇兵取胜。会用兵的人能出奇谋而变化无穷;奇正相互转化,就像玉环一样,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用兵开始时要像柔弱安静的少女,使敌人轻慢疏忽,大开营门(不作防备)(适:通“敌”);后来敌人中计,自己就要像狡兔脱逃那样快速进击,使敌人来不及抵挡(距:通“拒”),这是田单所说的啊!

田单列传(节选)

一、阅读提示

1.传记文总要写人,而写人离不开具体的事情。本文写了田单几件事?

2.文言文阅读要能脱离注解把握文意,所以要养成尽量不看注解尝试翻译选文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学会推敲词语含义句式特点的方法。比如选文第一段,“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中比较疏远的亲属”。句子翻出后,就知道这是个判断句,因为有判断动词“是”,而原句却没有这个动词,于是这个判断句就是一种特殊句式。依据此方法,就能从选文中找出自己研读的关键词,并作深入研究。

3.田单作战的主要手段是“兵不严诈”,想一想 ,都体现在那些方面。

二、阅读课文

  见《语文读本》3133页《田单列传(节选)》

三、积累拓展

1.研读几个文言实词

约束

(以上词语按选文行文顺序排列,轻在阅读时圈出这些词语,弄清并记住这些词语的含义。)

2.研读几个文言虚词

已而燕军攻安平 以铁笼故得脱 淖齿既杀湣王於莒  立以为将军 乃纵反间於燕 城之不拔者二耳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遣使约降於燕 而灌脂束苇於尾

3.归纳“因”的用法

A因坚守距燕军(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B乐毅因归赵(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C 田单因宣言曰(介词,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机会,其后省略宾语“之”,可据此译为“趁此”“乘机”)

D 因反走(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E 因师之(介词,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机会,其后省略宾语“之”,可据此译为“趁此”“乘机”)

F五千人因衔枚击之(介词,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机会,其后省略宾语“之”,可据此译为“趁此”“乘机”)

“因”在文言中可做名词和动词(如“事出有因”“蒙故业,因遗策”),属实词范围,这里介绍作虚词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

A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①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

田单列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