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答题整理

发布时间:2020-09-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题
导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的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②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③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包含的两个方面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称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存在和思维有没有统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意识能动作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世界统一于物质。
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行,由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的意识。
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社会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5)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民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有效的改造世界。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的认识和利用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需求。

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4.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联系:①联系具有客观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②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③联系具有普遍性。一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二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联系之中。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整体。④联系具有条件性。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制约和支持作用。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三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
2)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二,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
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四,不得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有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发展的过程。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5)否定之否定规律解释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来对于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认识的本质与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1)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性活动。 基本特征: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
观物质性活动;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2)基本结构:实践主体 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和理论创新。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知道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被验证。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含义及其基本特性;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①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②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一指任何整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大意识的客观内退,都同谬误有原则。之一的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使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这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无条
件的,绝对的。③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不完善的。 一是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件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带到的认识广度总是有限的。 二是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的,或是近似性的。
2)真理与谬误: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①整理与谬误互相对立。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就是谬误。②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二者的对立就是相对的。③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面,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②从实践的特定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能够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成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现实,把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
4价值含义及其基本特性: 1.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
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2.①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②客观性;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③多维性;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④社会历史性;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点。
5)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真理与价值密不可分一方面,价值出的必须以整理为前提。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迟到,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基于实际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迟到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二者的统一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认识世界,就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世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人也不会满足于世界的现存形式。

2)、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了的根本要求②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义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曾的反应。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2)①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正和形象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②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③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二者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什么样的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①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②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③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其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它为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⑤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忠,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人民群众及其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差别。有的人作用大些,可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作用小些,可称为“普通个人”。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可答)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商品经济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商品与商品经济;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关系;商品的价值量;货币的起源、发展与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及实现形式;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社会分工(即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与商品经济:商品是用来交换、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3)①商品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②劳动的二重性之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③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种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有分别反映了劳动的不同属性,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是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越大。
5)货币的起源、发展与职能: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发展: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价值形式。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6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及实现形式:①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②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4.阻碍技术进步,浪费社会资源,导致收入两极分化。③实现形式: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7)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这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8)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2、资本的原始积累;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的含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及划分的意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资本主义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的原始积累: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2)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①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人;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②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资本家通过货币购买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为自己创造剩余价值
3资本的含义: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为资金及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能够创造、带来新增价值的价值附着物叫做资本。
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及划分的意义: 不变资本(C):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可变资本(V):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要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意义:1、进一步提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2、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剥削程度用剩余价值率表示。 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
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6)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结构。
7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资本循环:指周期性的资本循环。资本的动机在于攫取剩余价值,但剩余价值必须通过资本的循环运动来取得,所以产业资本完成一次循环后,又会马上开始新的循环,这一过程周而复始,连绵不断。 资本周转: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8)资本主义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工人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它是工人所创造价值中的很小一部分,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并不归工人,而是作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是,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二是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 垄断产生的原因;垄断产生后为什么没有消除竞争;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金融资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及基本形式;国家资本输出;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产生的后果;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影
1)垄断产生的原因: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③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垄断产生后为什么没有消除竞争:①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垄断形成后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促进了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垄断组织在取得一定地位后,由于高额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加自身实力。③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4)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其公式是: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5)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 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⑤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
7)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及基本形式:动因:①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取高额利润 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可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③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④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基本形式:①阶段资本输出资本主义国家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 ②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 ③是商品资本的输出。
8)国家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
9)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产生的后果: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①为其带来巨额利润②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场所 ③带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 弊端④国内产业空心化 ⑤资本输出国与其他国家矛盾会加深 对于
资本输入国:①吸收了经济发展的资金 ②引进先进技术,培训了技术人员 ③建立一批现代工业,优化产业结构 ④利用外资,增加产品产量 ⑤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弊端⑥付出较大经济与环境代 其产业布局可能受制于位置投资战略 ⑦冲击本国民族产业 ⑧债务负担加重
10)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影响;表现: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金融全球化 ④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因:①科学技术基本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②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③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影响:积极①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推动生产力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受益② 为其提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③带动就业 ④推动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 弊端:①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地位收益不平等 ②加速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 ③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及原因:
表现: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②老子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 原因: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现实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④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原因:①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②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③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道路探索:①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②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从当时当代的历史条件出发。③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搞得和谐,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答题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