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读《李镇西校长手记》有感

发布时间:

七中隔壁有一家装修的很好的书店,叫梧桐书韵,但我之前从来没有进去过,既然要改掉惰性,那就从现在开始。在和电视剧做了短暂的斗争后,我骑着小电动来到了这家书店。
伴着悠扬的钢琴曲,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开始拜读李镇西校长的著作。
李镇西校长对于教育圈的人来说,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惭愧的是,我是最近才知道这位教育名家。起因是我在朋友圈看到了李校长写的一篇文章,很受感动。“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学校领导很爱拿这句话给老师施压,我就是这句话的头号反对者,所以当看到这篇文章里有涉及到这个观点的阐述时,就很感兴趣。让我诧异的是,李校长并没有摆什么官架子,而是非常客观的分析了这句话,通过找事实摆论据,充分站到老师的立场上思考,短短一文,让我对李校长“路转粉”了。所以今天直奔书店,直接拿了李校长的《李镇西校长手记》来学习,一下午收获颇多。
一、朴素、常识、良知
这是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也是给我很多思考的一篇。李校长在书中写到:保持朴素,遵循常识,坚守良知,就是教育的真境界。的确,作为老师,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孩子,不能区别对待,不搞那么多“花样”不夸张,不华丽,遵循教育的规律,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对的起我们的这份工作。二、教师要有书卷气
看似“无用”的阅读,关系着我们每一堂课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关系着在学生眼里我们是否拥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这句话深深的敲打着我的心,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说:看呀,你以前的认知是多么的愚蠢,多么的可笑。李校长认为,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师不读书,教书人不读书简直不可思议,可这的确是学校的常态,他通过询问老师们不读书的原因,把这些原因归纳总结再给出建议,非常一针见血。
李校长说老师们的阅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以致用”的阅读,比如各类教参;另一类是“无用”的阅读,或者叫“非功利性的阅读”比如对历史文学、人物传记等的阅读,这类阅读不为具体的备课,而是为了尽可能完整而完美的建构无愧于我们作为“人”所应有的精神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脸已经火辣辣的,为自己之前的想法羞愧不已,从小就听过,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现在孤陋寡闻的我配的上这个称号吗?三、做真教研
相信每一位新入职的老师都知道评职称这回事,评职称的其中一

个条件就是要有教育课题,所以平时在学校里,老师们都在热火朝天的申请课题,准备材料。对于初入职场的我,又是分到新学校,没有老教师引领,对课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下手。今天读了李校长的这本书,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在李校长还是老师的时候,学校为了升学率把每个班级的尖子生挑出来组建了一个“实验班”让李老师去做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李老师又大胆的向学校提了自己的想法,请求把班上那些后进生也抽出来组成一个班,同样也由他去带,在李老师的游说下学校最终同意了。于是李老师和实验班的其他任课老师一起带着这两个成绩迥异的班级,他们一起想办法,提高后进生的信心,对学习的兴趣,最终两个班级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而这些老师们也在这次的教育实践中引发了后进生转化问题的思考,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教育课题吗?
可想而知,有着这么真实的案例,这么多的亲身经历,最后这个课题也是完美完成。李校长说我们的课题就是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难题”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用一些空洞的语言,高大上的标题去达成目的,现在的老师们都搞错了主次。
突然间,我好像明白了,什么是教育课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我都需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多读书,多思考,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不要让各样的诱惑蒙蔽了自己的初心!

读书笔记 读《李镇西校长手记》有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