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获奖说课稿(共9篇)

发布时间:2016-07-12 17:07:04

篇一:巨人的花园 说课稿

学会分享,共创乐园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实验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童话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基于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

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很

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1.教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读题想象。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在你的心目中,这个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好课文埋下伏笔。

3.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第二环节: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一)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读

1.提示说话,接触对比

想想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并在相关的语句下画上记号。稍后,适时请学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关的语句。

2.对比朗读,感受对比

以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读读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再读读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花园后来又富有春意的语句,最后再读读描写花园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巨人的性格

1)我这样引导学生:“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2)“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我让学生再次认真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3)当学生交流完后,我适时出示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喂!你赶快滚出去!”在研读巨人斥责孩子们这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们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孩子们的性格

让学生试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并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让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的句子。

2.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点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再次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环节:巧设练笔,升华情感

设计有创造性的小练笔:“巨人赶走了小孩,你觉得他赶走的仅仅是小孩吗?还有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在练笔中,再次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四环节: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当学生明白童话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或在小组内对人物形象议一议。

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五、说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3、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六、说板书设计

9、巨人 花园

赶走 孩子 冬天

留住 孩子 春天

分享

快乐

(这样设计,从内容到思想,清晰地浓缩了本课的文眼和精髓,本课的重点、难点一看板书就一目了然。)

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我相信一定能出色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篇二:人教版 巨人的花园 说课稿

“读”占鳌头 想无止境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湖南省湘潭县青山桥镇中心小学 任涓

一、分析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的课文《巨人的花园》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但当他外出回来看见孩子们在里面快乐玩耍时非常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长久的寒冬。后来经过一个小男孩的提醒,巨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冷酷后,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从此,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明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课文内容生动活泼、意蕴深刻,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和语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

根据本单元“童话”这一主题,以及课标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确立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重点词语。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情感目标

明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分享阅读感受。

三、提炼重难点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抓住花园景象和人物形象细细品读。 教学难点:在悟读中体会本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四、实施策略

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我将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以“花园”的变化为线索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通过朗读、品味、想象,体会巨人的行动和心理变化,并在层层朗读中理解童话所揭示的道理。

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作为农村小学的孩子,我班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朗读水平和想象能力仍有待提高。本学年我有意在教学中加强“读与想”的训练,让朗读与想象成为学生阅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反复品读,揣摩感悟,发挥想象,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五、创新过程

第一步:激发兴趣,自读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并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所以,我首先用单元导读中童话的特点引入课题“9 巨人的花园”(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巨”字并齐读课题后学生自由对课题质疑,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的兴趣集中到探讨“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子的?这个花园发生了什么事?”这两个问题上来了。这时,我给学生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文章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第二步:合作研读,品读解疑

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互动行为,激励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第一方面,自由汇报,夯实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教学要力求识用结合,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孩子们对文本进行了初步了解后,我鼓励学生:“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肯定碰到了不少新词语吧,来,看看大屏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遇到不懂的词语请你的学习伙伴帮帮忙!”

洋溢 凝视 火辣辣 告示牌

围墙 覆盖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允许 冷酷 鲜果飘香 草翠花开

训斥 脸颊 雪花飞舞 狂风大作

此时的我,会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生字学习中的问题,并展开多向交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趣味学习生字“覆”“牌”“酷”的写法,新词“洋溢”“冷酷”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指导学生将词语按描写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板书生字)。

第二方面,展开讨论,深入探究

学生完成字词的学习后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我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提出:“巨人的花园还有什么样子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马上纷纷举起手来,各抒己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的要求,我会马上提醒同学们:“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来说服对方。”于是,学生将会抓住文本中描写花园美丽与荒凉的语句深入探究,讨论时就不会离开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空谈。通过这场讨论,学生深入探究了花园不同时候完全不同的景象,找到了花园的变化,突破了本课时的难点。(板书花园的特点)。

紧接着,出示下列句子归纳总结:

花园时而_________,时而_________;时而_________,时而________ 让学生自由填写,可小组讨论,看谁写得好,写得多,这样学生也就进一步真正领会花园的变化。

这样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教学过程,既是深化领悟文本的过程,更是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第三方面,动情朗读,激发想象

为了防止流于形式的朗读和浅层次的熟读,使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我会适时组织孩子们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练习朗读,培养语感。当孩子们体会不深时,我会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花园四季不同景色的图片,一起观看有关课文内容的录像片段,让孩子们加上表情、动作,以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有关语句,或是配乐范读,在读中细细揣摩。这样,孩子们在动情朗读中,想象力受到感染和激发,自己的体验和文本就融为了一体。此时,积累文本中喜欢的语句也就容易了。

第四方面,扮演角色,夸夸花园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极强的表演欲望。在孩子们体会到花园的变化后,马上对他们进行启发和引导:“假如你有机会去这个花园,你会选择什么时候去呢?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你心中的“巨人的花园”。”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教师示范进行采访。这样,孩子们根据文本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既进行了创新思维和语言训练,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用“质疑→朗读→解疑→想象”的流程进行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并始终贯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顺学而导”这一教学理念,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真正落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步:留下悬念,持续发展

在学生明确了花园发生了变化之后,我将继续引导学生质疑:“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时而春意盎然,时而腊月飞雪。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将孩子们引到“是什么改变了这个花园呢?”这个问题上。(板书问号)留下“巨人的花园”产生变化的原因这个悬念,让孩子带着疑问,带着思索来学习我的第二堂课,鼓励孩子自己找答案,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我相信,教学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我鼓励学生课后将这个生动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以促进孩子们的持续发展。

六、简洁板书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精炼、美观。板书中概括了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省略号力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问号代表留下的悬念。整个板书给人以美的享受。

附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英〕王尔德

花园

美丽 荒凉

…………

“读”占鳌头 想无止境----《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说课者:地 区: 湖南省 湘潭县 校:青山桥镇中心小学 话: 137********

201211

篇三: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保合普子完小 胡兴旺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巨人的花园》(板书)

一、说教材

1、《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本课教材地位:孩子已读过《一枚金币 》、《小壁虎借尾巴》、《乌鸦喝水》等童话,本组教材导语明确指出“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语言魅力”。因此学好本组课文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童话,并从中发挥想象,丰富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但当他看见孩子们在里面玩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的寒冬,后来经一个男孩的提醒,巨人知道了自己的冷酷后,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从此,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4、本篇课文我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安排了解本文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指导写字。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默读、理解课文大意的能力,也能够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基本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对童话作品有着较浓厚的兴趣.

我们说孩子是花,孩子是春天。孩子快乐时,处处是春天。本课张扬孩子快乐天性,尊重孩子幸福,孩子在本课学习中更应该空前地“享受童年的快乐”。课堂更应创新形式,大力彰显和谐、民主、关爱、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师生与教材对话有着浑然一体的和谐。

三、设计理念

1、想象促读,体现童心、童趣

细细阅读全文,我们会发现,童心、童趣是文本的写作基调。“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这种思维与活动方式,为孩子们所向往。拥有超人的神力,更是孩子们形象思维的典型体现。因此,在全文的朗读基调上,我主要采用先想后读、边读边想的策略,帮助学生走入文本,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童话的无限魅力。

2、抓住题眼,感受花园的变化

巨人三次叱责孩子并赶走他们,是花园产生变化的原因。因此,我在教学时以“变化”为主线辐射全文,反复品读,展开教学。

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朗读,运用语言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2、教学重点:

在读中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3、教学难点:

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以情导读,以读促悟。通过变序教学法、想象情境教学法来实施教学。

2、学法:自读自悟,读中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3、教学准备:本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倾听故事,再现情节。

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天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好一定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就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为此,课堂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播放音画结合的朗读课件,再现课文情节。(出示课件)因为有了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的铺垫,因此这个环节起到衔接第一课时的作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使学生能更容易进入课文情境。

(二)、提炼主线,品读感悟。

1、引导学生感受花园的变化。

先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找出花园变化的句子,然后利用课件出示句子,(出示课件)指导学生品评,感受巨人砌墙前,砌墙后,拆墙后的景色变化。在指导朗读过程中,我采用读——想象——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对美丽花园的向往,对美丽花园失去后的留恋以及在美丽花园失而复得后的快乐。在读中想象画面,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的一个突破。

2、引导学生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语对比。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花园的变化,进行对比朗读之后,肯定会引起学生对花园变化原因的好奇与探究。我可以顺势利导,再次引导学生找出巨人斥责的语句,读一读这三句话,(出示课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在读中体会巨人心理上和行动上的变化,再通过集体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自然水到渠成,这又是教学重点的一大突破。

通过巨人砌墙前后花园的变化、巨人语言变化这些重点句段的对比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对比这一写法能让童话呈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初步感受对比这种写作方法。(板书)

3、理解重点词句。(出示课件)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凝视”是指聚精会神地看。小男孩在文中是一个奇异的人物─他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美丽的花朵。是他使巨人幡然醒悟,他用眼睛专注地看着巨人,仿佛在跟巨人说着什么,孩子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给巨人带来了怎样的震撼?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课文中没有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从后来巨人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出了温情,读出了爱。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任性”是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是指待人冷淡苛刻。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任性了──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是因为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训斥孩子们。他想自己独享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这句话是帮助学生体会童话所揭示道理的一个关键性语句。

对这篇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学生的体会可能不太一致,会有多种说法,如“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

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交流,产生思维碰撞,在集体交流时,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体会不强求一致。

4、美读小结,升华情感。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美美的齐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后,我便说:“是啊!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瞧!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得多么幸福啊。(出示课件)当学生们看完画面后”,我提问:你们能向人们描述这幅幸福的图画吗? 在此,我采用语言渲染、音乐、画面的方法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音符中,再一次接受爱的洗礼,让学生明白是爱使花园变得春意盎然。接着我以名言赠送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把分享之道铭记心间:送一份快乐给别人,能得到成倍的快乐!(板书)

(三)、想象画面,读写结合。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课文中的许多地方,读了以后都能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请你任选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写一短话。”

(四)、拓展延伸,升华原著。

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我补充原著故事的结尾,(出示课件)既忠实于文本,忠实于作者,又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同时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及其它童话故事的兴趣,拓宽阅读视野及方式。

六、板书设计:

9、巨人 花园

赶走孩子 冬天

留住孩子春天

分乐

享快

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我相信一定能出色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篇四:《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说教学设计理念】

细细品读课文,发现当阴冷的自私盘踞在巨人心头,孩子们远离巨人时,他的花园雪花飞舞;当温暖的阳光照彻巨人心房的时候,孩子们亲近他,他的花园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王尔德以艺术的形象告诉我们,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更不可能拥有人生的春天,甚至会扼杀一切的美与希望。

所以我打算以“巨人的变化”为中心,辐射全文,展开教学。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整个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蕴,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于是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花园里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说教法】

1、根据本文表达运用对比这一显著特点,在教学中也运用对比的朗读感悟方式,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2、根据课文特点,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关注课堂教学生成,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学法】

质疑法: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质疑和思考,达到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目的。 自主学习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独立 思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美好的感情, 提升阅读的乐趣。

【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平时爱看童话吗 说说你看过的童话。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好的情境。今天,老师带你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

2、揭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

3、据题质疑: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 (学生一边质疑,教师一边梳理板书)预设问题:巨人的花园是怎么样的,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粗读感知,疏通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句划一划,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指名朗读正音: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

3、指名朗读句子。

()交流释疑,整体感知童话内容

1、交流质疑的问题:这是一座怎么样的花园?

预设学生的回答会是: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也是一座荒凉的花园

指名回答,交流课文的语言信息“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

“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鲜花凋谢,树叶飘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朗读交流的语段。

这是一座神奇的花园:指名回答,找到依据,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变化的次数和变化的内容,完成填空。

变化的时间: 从前 有一年秋天 一天 从那以后变化:

变化的原因?

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读文后发表自己个人看法,教师随机点拨。

[第二课时]

()冷美对比,引发疑问

1、同学们,我们刚刚走进了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我们认识到一开始的花园是:板书示:鲜花盛开绿树成荫 鲜果飘香 白雪一片 草翠花开 洋溢笑声

可是,后来巨人的花园却是:板书示:北风呼啸隆冬来临 刺骨寒风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瑟瑟发抖

这严寒持续了多长时间? (漫长)

2、当村子里春天来临的时候,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他想今年春天为什

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3、你能用课文里的话来回答吗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细读课文,认识“自私”

1、巨人的心究竟是怎样地任性,冷酷,使春天都变得如此寒冷了呢请大家自

由读课文3-8自然段,去找一找,划一划,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任性和冷酷。

2、生自由读课文,找找划划。

3、集体交流。

板块一: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

(1)你从巨人的言行中感受到了 (冷酷,凶恶??)

(2)当时孩子们都在干什么 欢乐地玩耍,这突如其来的吼声让他们---四处逃散。

(3)巨人他赶走了孩子,也赶走了——快乐。(板书:快乐)

版块二: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1)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任性冷酷 --砌起围墙禁止入内。

(2)当春天来临,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时,围墙里却是 ——引读(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

(3)当巨人迷惑不解时,我们多么希望能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引读:唤来寒冷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板块三: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1)谁来学学巨人如此大声的训斥和斥责

(2)你多想说 (巨人,你太自私了,你太任性了!你也太残酷了吧!你的斥责只会将美丽,欢乐,幸福赶走。)

(3)是啊,今天的春天为什么那么寒冷,那么荒凉

(4)是啊 ,巨人,我们怎么才能让你知道——引读:唤来寒冷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再读课文,感悟孤独

1、巨人的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难道仅仅是寒冬吗 请大家在自由读第6,7自然段, 他还唤来了什么 (孤独,冷清??)

2、在这个村子里,谁最不幸 (孩子们是不幸的,,没有花园他们还有别的地方。巨人却被封闭在寒冷的花园中,饱受孤独寂寞。)

()三读课文,领会幸福

1、巨人最终明白这个道理了没 是谁告诉他的

2、用什么告诉他的 会说话的眼睛凝望巨人。他的眼睛会说些什么呢

3、是啊,巨人终于明白了。(看第9)

4、巨人拆除的仅仅是围墙吗 他还拆除了(寒冷,孤独?? )

5、是啊,巨人想要自私地享受快乐,却——迎来了寒冷,孤独,寂寞;无私地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终于大家都快乐!(板书:分享快乐)

()感受特色,延伸阅读

1、同学们,这个童话故事有趣吗 我们说过了,童话充满神奇的想象。你觉得这个童话故事最最让给你感到神奇的是哪里 到文中找找

2、课外作业:

(1)读《巨人的花园》原文《自私的巨人》,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 搜集其他中外童话,和小组同学一起读。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 鲜果飘香 白雪一片 草翠花开 洋溢笑声 北风呼啸隆冬来临 刺骨寒风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瑟瑟发抖

板块一 快乐

板块二

板块三

篇五: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考聘教师、晋升职称专用)

此文,被专家、同行认可的一篇说案,是大学生考聘教师、在职教师职称晋升典型示范性说课稿。请看——

《巨人的花园》说案

开门见山: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第九课《巨人的花园》(板书:9、巨人的花园)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走进第七册第三组语文,就是走进“中外童话”专题。

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地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特点。

《巨人的花园》是第三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文章描述了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得开心,花园一年四季美丽如画;然而当巨人回来时,勃然大怒,赶走了孩子,砌起了围墙,花园被笼罩在冰天雪地中,从此花不开,鸟不语;当孩子们偷偷地钻进花园游戏时,花园又是一片春意;巨人一再驱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最后在一位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花园于是又春意盎然,巨人再次回到了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这篇童话告诉我们: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

本文有三处对比描写,即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进行对比、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是课文显著的写作特点。

2、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允许”“洋溢”“鲜花盛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体会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3、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二、促进发展说教法。

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本课教学,我选用的教法有:

1、以读代讲、以问促读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

本课教学,我要预设好能促进学生认真读书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方式,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悟情明理。

2、读写结合法。语文教学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

课的教学,力求学生人人参与,紧扣课文的读写训练点,培养学

生的表达能力。

三、培养能力说学法。

学无止境。学法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把课堂这一大舞台还给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学法的渗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的学法有:

1、自主、合作、探究法。《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先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读书,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感悟在小组或全班交流,完成自主实践、自行发现、自我构建的过程。

2、读书、思考、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教学,要通过读、议、思、画、写等形式,感悟文本,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循序渐进说程序。

这篇精读课文,我安排2课时的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精读第1--6自然段,对比花园变化前后的内容,初步感受对比的表达特点。

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继续精读课文第7--11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揭示童话蕴含的道理,进一步体会对比的表达特点。

下面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 谈话导入,走进文本。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你们平时读过哪些童话故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口头交流,有

效地利用学生已经读过的童话。)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游览一座花园。 相机板书:

花园

2、揭示课题并齐读课题。

第二环节 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括号里的拼音;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及时正音。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检查预习情况,打出多媒体屏幕,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扫除阅读障碍。紧接着,充分利用课件,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比如“添”字的右下角有两点,应该并列。

4、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这篇童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第三环节 细读花园变化前后的内容,领悟文本。

1、以问促读:巨人的花园美吗?从哪里看出?认真读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出描写巨人花园美丽的句子,同时一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花园是如此之美,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范读,个别读,齐读,让学生在读中明理悟情。

3)读写结合:第一自然段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一句写出了花园一年四季的美丽,请同学们也模仿这样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生活的小区、可爱的校园、美丽的公园,等等。(设计意图:从读到写,目的是迁移课文知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精读第3--6自然段,对比花园变化的前与后。

1)过渡:当花园的主人——巨人外出旅行归来时,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

2)导读第3--6自然段。

给足学生读书、思考、感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过渡语的设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4分钟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或全班交流。我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相机板书:

美丽 孤独

幸福 寒冷

(设计理念:突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提示说话,接触对比。

提示语: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花园却——

当孩子们偷偷地钻进花园,花园又——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

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幡然醒悟,于是拆除了围墙,花园又—— 在提示语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既激发兴趣,又接触文本,还初步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

4)对比朗读,感受对比。

第四环节 回归整体 升华文本。

设疑:同样是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通过解疑,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花园的主人——巨人的行为,使花园由美丽变得荒凉,巨人也由幸福跌到孤独。(在质疑问难中,学生对“对比”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拓展文本。

1、继续读课文第7--11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以上作业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准备。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

一篇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作者的文路“三路”合一。本课时的板书力求达到以上的要求,既体现内容美,更体现形式美,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板书:略)

篇六: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巨人的花园》(板书)

一、说教材

1、《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本课教材地位:孩子已读过《一枚金币 》、《小壁虎借尾巴》、《乌鸦喝水》等童话,本组教材导语明确指出“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语言魅力”。因此学好本组课文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童话,并从中发挥想象,丰富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但当他看见孩子们在里面玩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的寒冬,后来经一个男孩的提醒,巨人知道了自己的冷酷后,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从此,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4、本篇课文我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安排了解本文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指导写字。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默读、理解课文大意的能力,也能够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基本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对童话作品有着较浓厚的兴趣.

我们说孩子是花,孩子是春天。孩子快乐时,处处是春天。本课张扬孩子快乐天性,尊重孩子幸福,孩子在本课学习中更应该空前地“享受童年的快乐”。课堂更应创新形式,大力彰显和谐、民主、关爱、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师生与教材对话有着浑然一体的和谐。

三、设计理念

1、想象促读,体现童心、童趣

细细阅读全文,我们会发现,童心、童趣是文本的写作基调。“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这种思维与活动方式,为孩子们所向往。拥有超人的神力,更是孩子们形象思维的典型体现。因此,在全文的朗读基调上,我主要采用先想后读、边读边想的策略,帮助学生走入文本,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童话的无限魅力。

2、抓住题眼,感受花园的变化

巨人三次叱责孩子并赶走他们,是花园产生变化的原因。因此,我在教学时以“变化”为主线辐射全文,反复品读,展开教学。

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朗读,运用语言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2、教学重点:

在读中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3、教学难点:

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准备

1、教法: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以情导读,以读促悟。通过变序教学法、想象情境教学法来实施教学。

2、学法:自读自悟,读中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3、教学准备:本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倾听故事,再现情节。

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天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好一定情境,使学

生进入角色,就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为此,课堂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播放音画结合的朗读课件,再现课文情节。(出示课件)因为有了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的铺垫,因此这个环节起到衔接第一课时的作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使学生能更容易进入课文情境。

(二)、提炼主线,品读感悟。

1、引导学生感受花园的变化。

先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找出花园变化的句子,然后利用课件出示句子,(出示课件)指导学生品评,感受巨人砌墙前,砌墙后,拆墙后的景色变化。在指导朗读过程中,我采用读——想象——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对美丽花园的向往,对美丽花园失去后的留恋以及在美丽花园失而复得后的快乐。在读中想象画面,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的一个突破。

2、引导学生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语对比。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花园的变化,进行对比朗读之后,肯定会引起学生对花园变化原因的好奇与探究。我可以顺势利导,再次引导学生找出巨人斥责的语句,读一读这三句话,(出示课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在读中体会巨人心理上和行动上的变化,再通过集体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自然水到渠成,这又是教学重点的一大突破。

通过巨人砌墙前后花园的变化、巨人语言变化这些重点句段的对比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对比这一写法能让童话呈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初步感受对比这种写作方法。(板书)

3、理解重点词句。(出示课件)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凝视”是指聚精会神地看。小男孩在文中是一个奇异的人物──他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美丽的花朵。是他使巨人幡然醒悟,他用眼睛专注地看着巨人,仿佛在跟巨人说着什么,孩子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给巨人带来了怎样的震撼?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课文中没有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从后来巨人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出了温情,读出了爱。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任性”是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是指待人冷淡苛刻。这是巨人

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任性了──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是因为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训斥孩子们。他想自己独享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这句话是帮助学生体会童话所揭示道理的一个关键性语句。

对这篇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学生的体会可能不太一致,会有多种说法,如“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交流,产生思维碰撞,在集体交流时,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体会不强求一致。

4、美读小结,升华情感。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美美的齐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后,我便说:“是啊!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瞧!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得多么幸福啊。(出示课件)当学生们看完画面后”,我提问:你们能向人们描述这幅幸福的图画吗? 在此,我采用语言渲染、音乐、画面的方法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音符中,再一次接受爱的洗礼,让学生明白是爱使花园变得春意盎然。接着我以名言赠送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把分享之道铭记心间:送一份快乐给别人,能得到成倍的快乐!(板书)

(三)、想象画面,读写结合。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课文中的许多地方,读了以后都能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请你任选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写一短话。”

(四)、拓展延伸,升华原著。

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我补充原著故事的结尾,(出示课件)既忠实于文本,忠实于作者,又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同时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及其它童话故事的兴趣,拓宽阅读视野及方式。

板书设计:

9、巨人 花园

赶走孩子 冬天

留住孩子春天

分乐

享快

(这样设计,从内容到思想,清晰地浓缩了本课的文眼和精髓,本课的重点、难点一看板书就一目了然。)

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我相信一定能出色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篇七:《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石家庄市正定县新城铺学区西白庄小学李荣花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二、解读文本,说理念

细细品读课文,发现作者笔下的巨人,当阴冷的自私盘踞在心头之时,孩子们远离,他的花园雪花飞舞;当温暖的阳光照彻巨人心房的时候,孩子们亲近他,他的花园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王尔德以艺术的形象告诉我们,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更不可能拥有人生的春天,甚至会扼杀一切的美与希望。所以我打算以“变”为中心,辐射全文,围绕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为中心展开教学。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整个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蕴,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三、联系实际,说策略

1、策略特点:根据本文表达运用对比这一显著特点,在教学中也运用对比的朗读感悟方式,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2、教学法:根据课文特点,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通过想象情境教学法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引导学生自渎自悟、合作讨论,关注课堂教学生成,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循序渐进,说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有趣的童话。

2、揭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认读: 2)、指导书写“覆盖”

(三)、品读感悟

1)寻找描写花园的句子,进行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迷人 荒凉 鸟语花香,

引出“围墙”,是“围墙”让花园发生了变化。

2)、点拨,梳理:谁砌起了这道墙,是怎样砌成的?让孩子寻找巨人斥责孩子的句子,感受“砌墙”。 在找、读、品、悟中,感受巨人的自私、冷酷、狭隘。

3)“砌墙”后巨人得到怎样的结果?再次找、读品悟,通过与巨人斥责孩子语句的对比朗读中,让学生明白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

4)这无情的墙拆了吗?是什么让巨人转变了态度呢?

无私的分享 真正的快乐

(四) 升华情感

1 同学们,从巨人的花园重新充满欢声笑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 请为这个美丽的花园起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 送巨人一句话。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表达及概括能力,形成自己的名言,告诫巨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陶冶。

(五)课外拓展

把《巨人的花园》编成童话剧,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五、回眸课堂,说反思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孩子对童话的浓厚兴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师的精心引导,因为孩子们毕竟没真正掌握阅读童话的技巧。

在教学时,我让朗读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通过多层次的多形式的反复品读、揣摩感悟,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体会花园的变化环节中,在我让学生找出描写花园变化的句子,反复品读后出示冰雪覆盖、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的画面,与前面美丽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体会巨人的态度环节中,通过自行朗读感悟,揣摩巨人的心理,因为描写巨人冷酷无情的语气是文章朗读评论的重点。这个地方理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重点句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句话的理,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为他们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们学有所获。感悟性阅读 抓住重点,这一块的阅读,需要抓住重点,品读感悟。解。课的最后,链接本文的作者王尔德,名人档案。拓展作业,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把《巨人的花园》编成童话剧,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学生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篇八:《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说课稿2011.09.19

《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说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某某学校的某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巨人的花园》。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说课:1.教学内容;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4.教学流程;5.学习效果评价;6.教学特点。

一、教学内容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本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童话。加之,四年级有校本课程——研学课,学生们不仅仅对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对许多作者,包括王尔德也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具有总结、提升的性质,除了让学生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还应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四、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我预设为四个环节完成本课的教学,(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细读品味,想象感悟3.揭示寓意,升华全文4.拓展阅读,布置作业)其中“细读品味,想象感悟”是本课的重点环节。下面我就结合每个环节的重点设计向老师们做一汇报。

上课伊始,上课伊始,老师提问: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今天就投大家所好,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有趣的童话。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进而,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思考: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花园怎么样?为什么?学生交流个体感悟。 (预设几种可能:漂亮、神奇、变化多端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从课题中的“花园”着手,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符合中段小学生的学习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一)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1、承接着上个问题:故事中的这个花园怎么样?学生回答出变化多端时,教师相机引导:能具体说说花园的神奇变化吗?学生找到花园变化前后内容,对比读完后自由交流,并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规范说话: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多接触文本,结合课文重点语段, 在具体的语境中,以

情导读,以读促悟。

2、随机点拨对比朗读:

1)、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读出花园的美。

2)、描写花园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

3)、描写花园又有了春意的语句。

4)、描写花园又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设计意图:通过描写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朗读,使学生对此篇文章内容表达运用的对比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此举可谓是“春雨润物细无声”啊!

3、师引: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设计意图:课文描写巨人冷酷、无情的语句是文章朗读品悟的重点,这个地方的理解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重点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的理解。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教师提问:那花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说原因。教师点拨并梳理:花园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花园里人的不同。随机引导去感受体会巨人和孩子性格的不同。

2、巨人的性格:

1)师: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认真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点拨: 态度:生气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①理解“四处逃散”,想象理解巨人吓坏孩子们的情景画面。

②读好这句话的语气,正确把握巨人的生气程度。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①理解“纷纷逃窜”,想象巨人伤害了可爱的孩子的情景场面。

②正确把握此时巨人的生气程度。

“喂!你赶快滚出去!” 理解“叱责”,想象此时此刻的巨人发怒的情景。

3)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充分体现巨人性格的语句。

4)进而教师提问: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5)小结过渡:这样的性格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天。那么孩子们呢?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根据巨人的语言表面来想象当时巨人的想法、表情外,还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巨人的言行对他所斥责的对象——纯洁、可爱的孩子们所造成的伤害来理解、体会。紧紧抓住“四处逃散“、”纷纷逃窜“等词,从多方面来感受巨人的冷酷,为后面的揭示中心打下结实的基础。

3、孩子们的性格:

1)结合课文,学着上述学法,放手让学生找找,读读,品品,悟悟。

2)学生们自由交流,并畅谈看法。

3)引导梳理:孩子们有着春天般美好的性格,会给人带来温暖。 结合文中语句朗读。

4)随机理解重点句: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可以让学生们小组说一说,然后写在原文旁边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进一步挖掘教材资源。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再一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

1、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并朗读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语句: 重点句: (巨人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并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梳理揭示寓意: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设计意图:课文表达的最大特点是内容的对比,那么我也干脆也采用一系列的对比来进行教学,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和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最后理解重点句,揭示道理时,就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3、师引读最后一小节:是的,从此以后,巨人的花园再也不变化了,它永远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而巨人则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瞧,他们多快乐!

4、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设计意图:使学生再次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1.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家长听,并与家长分享童话寓意。

2.(选作)阅读王尔德《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作品集中其他故事:《快乐王子》、《夜莺和玫瑰》、《忠诚的朋友》和《神奇的火箭》等。

设计意图: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复述、概括能力,检验学生理解故事及寓意的程度。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展宽学生的视野。

这是本课的板书设计:

9. 巨人的花园

.学习效果评价

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在学习花园变化前后内容时,让学生多多接触文本,以填空的形式,结合课文重点语段, 在具体的语境中,以情导读,以读促悟。同时,这一环节我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和指导,使学生说得有所得,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安排了提示,给以适度的阶梯,让学生去感受“跳一跳摘到葡萄”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突破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运用了对比的写作特点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朗读环节。通过划分不同角色,对比朗读描写花园变化前后的句子,以检验学生对此篇文章内容表达运用的对比方法的理解情况。

六、教学特点

1.自学、自读、自悟占主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本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过程中,自由地、有个性地感悟人物态度的变化,内心的变化,有自己的思考过程,有自己感悟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原则。

2.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对比手法。

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我充分引导学生把人物前后的各种变化进行对比。例如:可以把巨人砌墙与拆墙后的花园清静的对比,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感悟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3.展开想象法。通过想象故事中没有表述出来的情节,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感悟文章的中心。在学习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加入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寻找读写结合点。为学生进一步感悟文章的中心搭石铺路。

篇九:《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教案

四年级 周毛吉

说课

【说教学设计理念】

细细品读课文,发现当阴冷的自私盘踞在巨人心头,孩子们远离巨人时,他的花园雪花飞舞;当温暖的阳光照彻巨人心房的时候,孩子们亲近他,他的花园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王尔德以艺术的形象告诉我们,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更不可能拥有人生的春天,甚至会扼杀一切的美与希望。

所以我打算以“巨人的变化”为中心,辐射全文,展开教学。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整个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蕴,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于是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花园里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说教法】

1、根据本文表达运用对比这一显著特点,在教学中也运用对比的朗读感悟方式,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2、根据课文特点,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关注课堂教学生成,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学法】

质疑法: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质疑和思考,达到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目的。 自主学习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独立 思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美好的感情, 提升阅读的乐趣。

【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平时爱看童话吗 说说你看过的童话。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好的情境。今天,老师带你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

2、揭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

3、据题质疑: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 (学生一边质疑,教师一边梳理板书)预设问题:巨人的花园是怎么样的,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粗读感知,疏通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句划一划,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指名朗读正音: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

3、指名朗读句子。

()交流释疑,整体感知童话内容

1、交流质疑的问题:这是一座怎么样的花园?

预设学生的回答会是: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也是一座荒凉的花园

指名回答,交流课文的语言信息“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

“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鲜花凋谢,树叶飘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朗读交流的语段。

这是一座神奇的花园:指名回答,找到依据,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变化的次数和变化的内容,完成填空。

变化的时间: 从前 有一年秋天 一天 从那以后变化:

变化的原因?

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读文后发表自己个人看法,教师随机点拨。

[第二课时]

()冷美对比,引发疑问

1、同学们,我们刚刚走进了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我们认识到一开始的花园是:板书示:鲜花盛开绿树成荫 鲜果飘香 白雪一片 草翠花开 洋溢笑声

可是,后来巨人的花园却是:板书示:北风呼啸隆冬来临 刺骨寒风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瑟瑟发抖

这严寒持续了多长时间? (漫长)

2、当村子里春天来临的时候,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他想今年春天为什

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3、你能用课文里的话来回答吗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细读课文,认识“自私”

1、巨人的心究竟是怎样地任性,冷酷,使春天都变得如此寒冷了呢请大家自

由读课文3-8自然段,去找一找,划一划,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任性和冷酷。

2、生自由读课文,找找划划。

3、集体交流。

板块一: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

(1)你从巨人的言行中感受到了 (冷酷,凶恶??)

(2)当时孩子们都在干什么 欢乐地玩耍,这突如其来的吼声让他们---四处逃散。

(3)巨人他赶走了孩子,也赶走了——快乐。(板书:快乐)

版块二: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1)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任性冷酷 --砌起围墙禁止入内。

(2)当春天来临,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时,围墙里却是 ——引读(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

(3)当巨人迷惑不解时,我们多么希望能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引读:唤来寒冷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板块三: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1)谁来学学巨人如此大声的训斥和斥责

(2)你多想说 (巨人,你太自私了,你太任性了!你也太残酷了吧!你的斥责只会将美丽,欢乐,幸福赶走。)

(3)是啊,今天的春天为什么那么寒冷,那么荒凉

(4)是啊 ,巨人,我们怎么才能让你知道——引读:唤来寒冷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再读课文,感悟孤独

1、巨人的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难道仅仅是寒冬吗 请大家在自由读第6,7自然段, 他还唤来了什么 (孤独,冷清??)

2、在这个村子里,谁最不幸 (孩子们是不幸的,,没有花园他们还有别的地方。巨人却被封闭在寒冷的花园中,饱受孤独寂寞。)

()三读课文,领会幸福

1、巨人最终明白这个道理了没 是谁告诉他的

2、用什么告诉他的 会说话的眼睛凝望巨人。他的眼睛会说些什么呢

3、是啊,巨人终于明白了。(看第9)

4、巨人拆除的仅仅是围墙吗 他还拆除了(寒冷,孤独?? )

5、是啊,巨人想要自私地享受快乐,却——迎来了寒冷,孤独,寂寞;无私地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终于大家都快乐!(板书:分享快乐)

()感受特色,延伸阅读

1、同学们,这个童话故事有趣吗 我们说过了,童话充满神奇的想象。你觉得这个童话故事最最让给你感到神奇的是哪里 到文中找找

2、课外作业:

(1)读《巨人的花园》原文《自私的巨人》,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 搜集其他中外童话,和小组同学一起读。

巨人的花园获奖说课稿(共9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