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06-05 14:28:47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费老先生的书不好理解,所以先有大局把握。

一、大局把握

(1)乡土本色

讲解乡土二字缘由,中国乡土社会背景

(2)文字下乡(空间阻隔

乡下人与城里人作比,并非而是知识范围。从而引入文字(传情达意的工具发现乡土社会社交上的姓名不常上口,正如我们熟人社交,其实也是乡土社会。再探文字—交流

(3)再论文字下乡(时间阻隔

学习→记忆→个人今夕之隔

记忆交流→共同经验→文化

乡土社会不需要,没有用

(4)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

群己,人我界限→中国社会结构格局——模糊

中国社会结构基本特性——人伦(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自我主义

西方人是团体格局,比如家庭就一定是丈夫妻子孩子

(5)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对比中西

1.生产状态的差异(中:农耕社会;西:游牧社会)

2.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异(中:差序格局;西:团体格局)

3.道德观念的差异(中:孝、弟、忠、信、仁;西: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

4.治理理念(中:由道德观念形成的德治观;西:由宗教观念所形成以宪法为基础的法治观)

在谈中国社会道德观念的孝、弟、忠、信、仁时费孝通认为此类观念体系都是私人关系的道德要素,用此类观念规范人们行为时要“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伸缩”人们的行为以“私人的道德”系维着。

(6)家族

决定了中国的家庭结构是单系的,家庭结构的主轴是父子,是婆媳,夫妇成了配轴。由此结构决定中国社会的家庭功能不单是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事务无所不包,家庭成了一个事业性的社群。这样,夫妇各有分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感情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了。

(7)男女有别  

乡土社会需要的是秩序和稳定,因此与浮士德模式凿枘不入,只能是亚波罗式的,男女有别,他们在行为上只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而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事业分工代替了感情发展。

(8)礼治秩序

承上启下→下位概念“同意权力”“教化权力”“长老统治”及“无为政治”等

(9)无讼

礼治秩序下的治理手段(调解)和结果(无讼)

(10)无为政治长老统治

权力结构问题——“无为政治”篇提出并分析两种权力模式,由于此两种权力模式无法涵括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因此在“长老统治”篇提出“教化的权力”模式来概括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

(11)血缘和地缘

从社会性质的转变角度来讨论乡村社会的社会变迁。

(12)名实的分离

从权力变迁角度谈社会变迁。

(13)从欲望到需要

基于需求(从欲望到需要)的变化导致文化变迁,最终导致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

二、笔记有感

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熟人社会即乡土社会也就是费老说的Face to face group,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这个社会所体现的特性,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特点。是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特性。所以要谈社会的特点,就必须先了解人。老就带我们从中国基层走起,通过城乡对比,中西对比,让我们中国乡村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初闻乡土中国这个题目,我暗想它或许是专门研究农村风土人情的纪实文学,所感重在“乡土”,以为还有“时尚中国”之类与它相互补充,组成一个圆满的研究中国社会的一个体系。看完之后对这种认识作了进一步的更正,乡土中国不是孤立的某一个部分,比如农村,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传统中国总体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总轮廓。作者在序言中说:这里讲的乡土中国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的理解作者是在基层农村社会的载体上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一种抽象,从而提炼出了中国传统社会具有“乡土性”,这种乡土性不只是在乡村,而是放之中国而皆准的。在这本书中,作者都是在论证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和它的表现,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证经验,都是试图在简短的文中引导我们整体上把握我国的乡土本色。阐释中国社会乡土性的来源,从农业社会的经济基层到相对稳定的集聚地,从对语言等文化的依赖到封闭的社区,我们可以感受到深植与中国人心中的“安土重迁”的思想。在农业社会里,自给自足是常态,因而人们彼此之间对外交易的需要,原始社区的相对稳定和封闭,为熟人社会即礼俗社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谈论我国古代乡村社会存在的问题,一为“愚”、一为“私”,但是作者的观点是辨证的。第二到三章费老谈到对文化下乡的看法和文化对于乡村的需求,从而引发了对“愚”这一问题的思考,此时我想到了晏阳初先生提出的中国农民“愚、穷、若、私”的通病,“愚”被晏阳初先生放在平民教育运动突破口的首要位置,费老此书也以对“愚”的辨证分析为突破口,不管他们关于此的观点如何,至少我们可以看出民智和教育在我国社会的改进方面发挥着多大的作用!

第四到第五章从农民的“私”开始分析,在这里费老提出了他最著名的论断:中国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差序格局。是以个人为中心而发散出去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社会没有给人安排具体的权利义务,在这个基础上由个人自主形成各种社会关系,而是安排了一个框架,每个人把不同的人往这个框架上放。每个人都有父子,母子关系,但是每个人又都是不一样的。社会对具体的社会关系进行管理,是通过对一类社会关系制定了规则来实现的。儿子必须顺从父亲,但是不会说某个人必须顺从自己的父亲。典型代表就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一种等级秩序的体现,但从本质上说就是这个社会的规则,规范着所有人。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衍生出了远近亲疏。

第六到第八章主要讲我国传统社会的几种典型的人际关系,着眼点是中国传统基层社会里的家族内成员关系、男女关系、和权力结构的上下级关系。首先,在家族内,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婚姻不是感情的简单连结,而是家族拓展社会关系的方式,如果一段婚姻是一个家族不需要的,他的意义完全可以被忽视。婚姻除了上叙功能,主要的还是生育功能。还有,我国的家庭是单系的,以男子为家庭的主轴,这是男女在社会分工上的迥异导致的,然而,家庭的“主心骨”意识过强反而导致了家庭与家庭间的相对疏远。说到这自然转到了男女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男女的界限是划得很清晰的,因为在过去手工业和商业还没有独立出来时,社会分工不发达,男主外女主内几乎是普遍的家庭生产模式,所以事业分工代替了情感和性的需要,因为在那个近乎“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秩序和稳定被看得很重要。最后,我们要接触的这个主题是对社会秩序的关注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向来重视伦理和等级的社会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得关系表现的很是微妙,在西方很多著作里我们可以知道政府权力的来源是人民权力的让渡,但是这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是未被发现的,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礼俗社会”熟人社会)。从儒家经典里我们可以找到这些论据,人们宁愿相信人的“善治”(说到底是人治),而无法在差序格局里找到一个平衡点,建立一套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规则来维持社会秩序,这也是差序格局对我国社会治理影响的体现

余下的几章比较深入了,谈的就是社会学里面的东西,但是很有趣!为我们比较全面的分析了乡土中国的特色,是全书的高潮。无讼是这个社会治理方式的理想境界,是人治向法治前进的目标,使人可以诉诸法理却可以使社会无讼,这是社会治理的最佳途径。其次,对于横暴权力,是一种依靠暴力剥夺他人权力为己所用的过程再次,对于长老权力,这是存在家庭内微观主体的一种权威,在现在农村里,我们知道很多村里都存有一本厚厚的族谱,族谱里面记载着村里从落户到现在每代人的名字和生平,由每个村里最年长的人掌管,在非行政性的集会里,这个年长者往往会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另外提出了另外一种权力,时势权力,这是冲突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前面几种权力都是建立在社会稳定和相对孤立静止状态情况假设之上的。而这个权力就是建立在社会变迁的状态上的。从第十二章血缘和地缘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血缘造成了一个封闭的无组织的“社会圈子”,而地缘则慢慢的使人从这种禁锢中解放出来,人的流动带到了财富的流动,促进了社会流动,使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全面优化。搜索一下,发现还有业缘,我的理解就是事业上的关系,就是人与人打交道。从血缘到地缘再到业缘关系,人际关系呈现出一种更加规范化、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趋势。最后一章,全面的向我们表达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因,人因需要而结群,也因利益而分化。

总之,费老认为中国文化比"乡土社会"要复杂的多,并重申"文化自觉"的命题,对知识分子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也让我们懂得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会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益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