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课文优秀语文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27 00:19:06


三峡课文优秀语文教案

   北魏郦道元的《三峡》,描写了三峡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是写景散文中的上乘之作。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三峡语文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三峡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整体布局的妙处。

   教材分析

   北魏郦道元的《三峡》,描写了三峡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是写景散文中的上乘之作。文美,也容易理解,对初一学生而言,结合树下注释读懂弄通不困难,关键是要适当地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如读准句读,特殊字词和句子的用法;关键是了解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的布局(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中尽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欣赏三峡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熟读成诵,积累理解的环节对课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并结合书下注释通过圈画法把字词和译文一一对应,尽量字字落实;通过品读课文,解决问题的环节时问题呈现,然后一一解决,使学生明了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的布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三峡美景是其中之一,欣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美丽的三峡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如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齐读)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也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三峡之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三峡》。(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了解《水经注》和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板书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水经注》的文体骈散相杂,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受楚辞、汉赋影响,富有文学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

   三、 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 初读课文

   (1)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读准课文字音。

   正音:阙(quē) 叠嶂(zhng) (xī) (xiāng) 沿溯s))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o) (zhǔ) 哀转(zhun)

   (2)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注意难读易错的字音和停顿

   (3)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4)学生两两互读,相互指出。

   2、研读课文

   (1)学生个别朗读,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每至/晴初霜旦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 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译短文。(四人人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1)重点字词解释:

   略无阙处(毫无) 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隐天蔽日(隐蔽天日,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夏水襄陵(漫上) 不见曦月(太阳)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

   (即使)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也(不如) 绝巘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飞漱其间(冲刷)

   良多趣味(确实) 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林寒涧肃(寂静)

   空谷传响(回声) 故渔者歌曰(所以)

   (2)重点句子翻译: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阻绝: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倒影。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3、朗读比赛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开展小组比赛

   4、反馈交流

   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四、品读课文,解决问题

   题一、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 ,你看 ,它

   的特点的句式说一说吗?

   1:三峡的 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有绵长、多、陡峭、高峻的特点。(板书:山——奇险)

   2:三峡的水美,你看,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水有迅猛的特点。(板书夏水——迅猛)

   三峡的水美,你看,一千二百里的水路,早上出发,傍晚就到了,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水有迅疾的特点。

   三峡的水美,你看,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激流回旋,清波荡漾,水有清幽的特点。(板书春冬之水——清幽)

   3:三峡的秋美,你看,高猿长啸,声声在山谷中回荡。三峡之秋有萧瑟凄凉的特点。(板书 ——萧瑟凄凉)

   问题二、 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明确: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写山的长、多、陡、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可见其凶险。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面表现江水迅疾。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正面描写猿啼凄凉怪异,回声久久不绝,悲哀婉转,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忧伤的渔歌作结暗示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侧面表现三峡之秋的萧瑟凄凉。

   2、动静结合。静景:山 动景:水

   (两岸连山,群峰对峙) (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 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

   3、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绿绘色,以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问题三: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明确:因为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水,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后写秋天,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干,顺势而下,入情入理。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

   问题四:文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五、 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的心得

   六、 布置作业

   篇二:三峡

   一、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

   2.*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背诵全文。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

   2、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

   教师准备:

   1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

   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认识作者郦道元。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最具代表性, 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

   2 长江确实壮美,尤以三峡为甚,让我们目睹一下三峡的美景。(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景)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下面的几句诗各是写哪个峡的?是否验证古人的说法?

   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注】此设计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三峡的特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看着现代的画面,读着古人的诗篇,我们知道,长江不仅壮丽于现在,更壮丽于过去,你觉得三峡最美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还是朗读过后再来解决。(学生齐读)

  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学生试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句停顿。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切实抓好基础。

   4、齐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quē xiāng yǎn zhǔ s sh xī tuān xio zhng

   阙处 襄陵 绝巘 属引 沿溯 飞漱 曦月 急湍 长啸 重岩叠嶂

   5、译一译,记一记:

   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一段一人,先读后译。

   注意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补充注释)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B、至于夏水襄陵。(到了)

   C、或王命急宣。(有时)

   D、其间千二百里。(代指两地)

   E、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认为)

   F、良多趣味。()

   G、沿溯阻绝。()

   H、绝巘多生怪柏。()

   I、哀转久绝。(停止)

   J、每至晴初霜旦。(每当到)

   6、读一读,说一说:

   在译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内容。

   ①*先写山后写水;

  写水则抓住三峡不同季节(夏季、春冬之时、秋季)的景物特征来写。

   7 师生带着寻美的眼光找寻三峡最美的所在,教师引导:在山水

   (学生回答一有沾边,便及时鼓励:你们跟郦道元真是心有灵犀,他也觉得三峡美在山水)

   8 好的诗文不需要也不要求每个字都会翻译,因为美需要的是体会而不是肢解,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文中三峡的美景。(各组一名学生限时1分钟描绘)

  三峡很美,哪你觉得它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 (景物),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

   示例:三峡的 ,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如此美景,作者是怎样将其描绘得传神入化——抓特征写景。

   ——连绵不断、高峻挺拔

   夏水——凶险、迅疾

   春冬之景——清幽、秀丽

   秋景——凄凉、哀婉(对渔歌的理解

三峡课文优秀语文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