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20-03-24 02:52:15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连市蒙古族学校——乌云

为什么很多小学生到了三年级就开始逐渐下降数学成绩?我认为在课堂教学当中有不少老师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训练做得不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年级的数学是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基础的一步。这一步迈得如何,关系到以后学生能不能顺利地学习和掌握高年级的内容,教师能不能保证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简单阐述一下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分类》时,安排了一个情境。老师在桌子上放了一堆东西(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卡子、手镯、擦脸油,各种药品,各种笔,纸币、硬币,各种交费收据),学生上台收拾东西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叫《分类》,自然学会了按一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知识,体会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老师以上安排的互动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那么学生兴趣就提高,自然思维得到发展。

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没有语言,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转化到数学语言上,鼓励他们多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而发展思维。

《比多少》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如学会用“谁多、谁少、谁比谁多些、谁比谁少些、谁最多、谁最少、谁和谁是同样多、谁比谁多几个、少几个”等词语把比较的结果表达出来。

在教学“比长短”时,教师给学生拿出长短和颜色不同的三个纸条按从长到段的顺序摆放后让学生比较并思考:为什么中间的2号纸条一会儿长?一会儿短?通过讨论得出:因为比较对象不同,2号纸条跟1号纸条比短,跟3号纸条比长,同样的纸条有时长有是短。

看图列式教学中,引导学生看图,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图意来,再列算式。如“左边有2只鸭子,从右边游来5支鸭子,求一共有多少只鸭子?用加法算;手里4只气球,飞走了3只气球,求还剩多少只气球?用减法算”等。

教学加减法的含义时,让学生看算式编题。老师给出算式 3+2=56-2=4,引导学生说说“我们身边还有什么问题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学生:我有3支铅笔,姐姐给了我2支铅笔,我一共有几支铅笔?用3+2=5算式;树上有6只鸟,飞走了2只鸟还剩下几只鸟?用6-2=4算式。

学生通过看式子,思考,理解,口头表达这一过程来掌握知识同时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三、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一年级阶段的动手操作一般是摆一摆学具,摸一摸物体,画图形等。利用动手操作使学生调动学习兴趣,激发积极的思维。

数的组成教学利用摆圆片或画图的话小学生就容易理解的多。如引导学生摆7个圆片或画7个圆形将他们分成两堆,可以用几种分法,在比较几种方法最后归纳7的组成,试着写7的不同组成方式。

“比多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然后用加减图画或移动图画的方法可以把两组图画的“同样多”变成为“多或少”,把“多或少”变成为“同样多”。

动手画图。如巩固“比多少”的教学时,先让学生画一条横线,在横线上面画5个圆形,横线下面画的三角形比圆形多、比圆型少,跟圆形同样多等。

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动脑筋思考更容易获得知识,同时促进思维能力提高。

四、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异同是获得知识的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同时观察,比较,思考活动中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一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差,因此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给观察方法和顺序,要逐渐培养观察能力。

《分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找出哪些物体是同一类的,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还有哪些物体是不同种类的,为什么不是。分类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思维能力。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视觉和触觉给物体分类,给平面图形分类,进一步感知物体和图形的特征进而有效的加以区分。观察各种图形的活动中自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五、设计多样性的习题,鼓励计算解体多样性的方法训练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学虽然内容不多,难度不高但教师要针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来设计和选择题型的多样性,尊重和鼓励学生的解体的多样性使不同等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创设情境的教学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