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史-黄色新闻的泛滥

发布时间:2013-06-16 10:50:43

“黄色新闻”在中国都市报中的泛滥

摘要

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黄色新闻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华而不实、刺激人心和满不在乎的那种新闻阻塞普通人所依赖的新闻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它是一种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观刺激的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天灾人祸等新闻事件,使严肃新闻的比例减少,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在新闻标题、字体字号颜色撒谎能够制造卖点,吸引读者眼球,画面低俗煽情,富于故事性、情节化。我国最近发生的杭州扑克牌女尸案和海南小学校长带6名女生开房案都是我国都市报中黄色新闻的代表。

关键词:黄色新闻 负面影响 扑克牌女尸 小学校长

一、黄色新闻定义及发端

(一)黄色新闻的由来

黄色新闻起源于美国,来源于纽约的两大报纸———约瑟夫·普利策的《世界报》与威廉·伦道夫·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之间的竞争。赫斯特为了战胜普利策,不仅以创纪录的高薪挖走了《世界报》星期刊的全班人马,而且把该报赖以成名的滑稽连环画《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黄孩子”换到了自己的报纸上。普利策一面以侵犯版权为由把赫斯特告上了法庭,一面请人另为《世界报》星期刊画连环画。一时间,两份报纸上都出现了那个东游西逛、面带微笑的“黄孩子”,从商店的橱窗到戏剧的舞台,“黄孩子”泛滥于纽约。人们一看到“黄孩子”,就想到了《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想到了那种流行的耸人听闻的新闻,“黄色新闻”一词从此流传开来。

(二)黄色新闻的定义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埃默里父子在《美国新闻史》中就写道:“从最坏处说,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黄色新闻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华而不实、刺激人心和满不在乎的那种新闻阻塞普通人所依赖的新闻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把新闻变成适合报童大声叫卖的东西。”这是从一般性质意义上给黄色新闻下的较为准确的定义。

我国学着给黄色新闻的定义为,一种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观刺激的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天灾人祸等新闻事件,旨在赚取高额利润的新闻样式。这一论点准确描述了黄色新闻的显著特征,很直观地为读者展现出了黄色新闻的轮廓。

二、黄色新闻负面影响

1、作为人类新闻史上的一个必然经历的阶段,“黄色新闻”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其运作手法上。为了扩大报纸的销量,“黄色新闻”十分注重强烈刺激感官的渲染手法,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战争、犯罪和天灾人祸等新闻。 同时,运用 19 世纪问世的摄影术和图片制版技术条件,滥用新闻图片,且大量采用未经授权或真实性可疑的图片,用以造成对受众的视觉冲击。 因此,很多传媒学者认为,“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闻思潮,多半与沾色带暴的低俗化和媚俗化联系在一起,地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带来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

2软新闻的流行。即严肃新闻的比例减少,将名人轶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为追求轰动效应,一些媒体有意无意夸大其词,演绎情节,表现出追逐低级趣味的倾向。“热情”报道各种带有色情、暴力内容案件的情况是不少的。结果使得色情、暴力的东西成了看点。

3标题猎奇猎艳。一些媒体主观上将部分受众的低层次需求放大为绝大多数受众的需求,将受众想象成一群充满七情六欲而急待宣泄的人。为此不断制造卖点,纷纷抛出“杀手锏”,在新闻标题上较量“攻客”、“留客”的看家本领,企图在受众扫描式和跳跃式的阅读中抓住受众眼光。除了运用线条、色彩、字号使标题抢眼醒目外,不少媒体更频频使用和暴力色情挂钩的字眼,如“性”、“血”、“奸”、“杀”、“暴毙”、“猝死”、“美女”、“畸恋”等等,以此强化标题的感官刺激,满足受众的原始兴趣。媒体在报道类似消息的同时,总不忘配发上血淋淋的案发场面或是赤条条的裸体图片。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媒体在猎奇、猎艳心理下,新闻标题不仅渲染暴力情欲,显现粗俗化倾向,而且还不时流露出对人文关怀的漠视和对苦难的调侃。

4图片(画面)低俗煽情。对于报纸来说,不仅大量的图片正在挤占文字,宣告“读图时代”的到来,而且为了提高视觉冲击力,一些诸如灾难现场的血淋淋的照片也被刊登。目前我国许多网站以煽情性的标题示人,对很普通的新闻也加以渲染、夸张,导致题文不符,甚至出现滥用图片、伪造新闻的现象。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刺激受众感官,从而带来所谓的注意力经济。

5行文情节化、故事化。即强调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细节化和情节性,并运用悬念、夸张、渲染、煽情的文学手法娓娓道来,力显媒体的感人魅力,让受众在媒体所精心编排的曲折情节中获得媒体期待的心理效应。目前,这种“娱乐化”写作风格在法制新闻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媒体透过“大特写”、“大扫描”,将一个个严肃的法律案件包装演绎成一场场惊心动魄、耸人听闻的“碎尸案”、“离奇死亡案”、“桃色风流案”,并对案件犯罪情节细节极尽渲染铺陈,而对案件所带来的警示作用却往往惜墨如金,极少深入剖析。

三、中国黄色新闻的报道及分析

(一)杭州扑克牌杀人案

2013315余杭警方在余杭区世纪大道良熟村路段路边绿化带发现一具女尸,尸体身边还有3张扑克牌:黑桃5、方块J、黑桃K。死者为女性,年龄25岁左右,长卷发(焗黄),身高158厘米,鼻左侧穿孔,上身穿粉色呢质小西装,下身穿黑色裤袜,右手食指戴银白色戒指,左手虎口有纹身。而当时发现的神秘女尸身旁的三张扑克牌不仅引发了街头巷议的热潮,更在网络上持续成为全国的焦点。

后刑警大队决定上网公布案情,请广大群众帮忙破案。百度贴吧纹身吧,纹身发烧友们对死者身上的两个纹身进行了会诊,认为该纹身为路边摊产物,不是大师级作品,图案没有特定含义。新浪网友@时尚的大老虎积极动员身边的朋友,利用行业资源,对死者的衣物品牌进行了全面的搜索,查到了死者身上外套的服饰加工信息。神通广大的网友甚至查到了淘宝网上的销售记录:这背心,淘宝上只有两家店在卖,一家在江苏,一家在湖州。你们可以查查看。而关于现场那扑朔迷离的三张扑克牌,5KJ,被许多网友诠释为快救我(KJ5的谐音。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天意?这是死者留给世间的最后一份讯息吗?网上有10万网游对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猜测,甚至还有人说是死者的二叔杀害的她,大家将一个刑事案件炒成了一道数理难题,而最终凶手小何说:我也看到了相关的报道,我都不知道现场为什么会有扑克牌?我只记得我的抽屉里原来就有扑克牌。当时,我很紧张。我用抽屉砸她,可能就是那时撒落的,或者她无意抓落的……”

所以那三张扑克牌是毫无意义的,却在案情很紧急的时候被当成了重要的线索,一直到案发后的423日刑警才证明女子的身份,抓捕到了凶手,这四十多天中到底浪费了多久我们不知道,但是我觉得那些流言夸大了事实,甚至是歪曲或者引导事实,将本身的刑事案件新闻硬生生的扭曲成了黄色边缘化的猜谜新闻,如果凶手在网上听到了这些风声,害怕的跑掉了,那不是更加大了破案的难度吗?

(二)海南小学校长带6名女学生开房案件

2013513,有媒体报道海南万宁第二小学校长陈某鹏与该市房管局工作人员冯某松,于8日晚间带6名小学女生开房,女生下体遭到伤害,疑似遭遇性侵。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猥亵未成年少女,已被警方刑事拘留。经法医鉴定,犯罪嫌疑人并未与六名女生发生性行为。14日,该事件的监控画面曝光。从警方提供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到,陈姓校长先拿两张房卡上来,随后这四名女生也坐电梯上楼,其中一人可能不舒服蹲在地上,等到达楼层后被另外一人扶着去了房间。录像还显示,这名陈姓校长进入其中一个房间,警方称当晚两名女生和校长同住,其中一人和他熟识。

在这次反反复复的案件中,包括中国青年网、人民网、凤凰网等知名媒体都对事件进行了内容详实的报道,受害者的所在学校班级、父母甚至是地址都被大家知道的清清楚楚,我记得我国宪法有规定对未成年犯罪是有保护的,那么,未成年受害者就不被保护了吗?各种新闻报道以及各方反反复复、变来变去的口径,受伤害最大的是那些孩子,现在这条新闻炒得这么火热,不知道大家对那几个孩子的未来考虑过了吗?我觉得把孩子的情况都公布出来了,至少她们不会在那个学校上学了,转学后还要担心被人知道,长大后也会有心理阴影,记者虽说报道的目的是指责犯罪嫌疑人,但是从客观上来说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而且不能修复和弥补了。

近年来,类似于边缘化的黄色新闻出现了不少,还有各种大学生跳楼事件、员工跳楼事件、什么杀妻事件、家庭暴力事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每当一件例如跳楼事件发生并报道出来后,各种跳楼事件都被报道出来,甚至是以前发生的也都被翻出来,看到一个报纸报道类似事件成功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各种媒体也都开始争相报道,结果就是大家对现在的社会越来越不满,越来越恐慌,甚至是引导了一些心智不坚定的人并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逃避手段,造成的悲剧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更不要提纷繁复杂的娱乐圈的什么门事件了,那更是纯粹的黄色新闻,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同样是很大的。而且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亮黄色新闻现象在我国互联网沉渣泛起,其危害更是不容小觑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莹.张树楠.浅议网络黄色新闻之危害.[J].商品与质量.20125):108

[2]张晔.雷淑霞.浅析黄色新闻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4):40-41

[3]赵玉岗.浅析如何正确评价“黄色新闻”.[J].绥化学院学报.201112):74-76

[4]陈雷.柏建斌.内地网游帮助破获杭州扑克牌案.[N].钱江晚报.2013-04-25. http://news.ifeng.com/society/1/detail_2013_04/25/24621627_0.shtml

[5]杨雪.海南小学校长带6名女学生开房.[N].中国青年网.2013-5-14. http://news.youth.cn/gn/201305/t20130514_3227566.htm

[6]潘钧.我国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黄色新闻”.[J].东南传播.200981-82

世界新闻史-黄色新闻的泛滥

相关推荐